【280991】
读物本·悲惨世界 雨果
作者:八音含章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近代字数: 10879
19
38
18
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悲惨世界》是雨果在流亡期间写的长篇小说,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珍品之一。通过冉阿让等人的悲惨遭遇以及冉阿让被卞福汝主教感化后一系列令人感动的的事迹,深刻揭露和批判了19世纪法国封建专制社会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6-25 17:39:33
更新时间2024-06-26 19:29:18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1.第一章 米里哀先生

一八一五年,迪涅的主教是查理-佛朗沙-卞福汝-米里哀先生。他是个七十五岁左右的老人;从一八○六年起,他已就任迪涅区主教的职位。

虽然这些小事绝不触及我们将要叙述的故事的本题,但为了全面精确起见,在此地提一提在他就任之初,人们所传播的有关他的一些风闻与传说也并不是无用的。大众关于某些人的传说,无论是真是假,在他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他们的命运中所占的地位,往往和他们亲身所作的事是同等重要的。米里哀先生是艾克斯法院的一个参议的儿子,所谓的司法界的贵族。据说他的父亲因为要他继承那职位,很早,十八岁或二十岁,就按照司法界贵族家庭间相当普遍的习惯,为他完了婚。米里哀先生虽已结婚,据说仍常常惹起别人的谈论。他品貌不凡,虽然身材颇小,但是生得俊秀,风度翩翩,谈吐隽逸;他一生的最初阶段完全消磨在交际场所和与妇女们的厮混中。革命爆发了,事变叠出,司法界贵族家庭因受到摧毁,驱逐,追捕而东奔西散了。米里哀先生,当革命刚开始时便出亡到意大利。他的妻,因早已害肺病,死了。他们一个孩子也没有。此后,他的一生有些什么遭遇呢?法国旧社会的崩溃,他自己家庭的破落,一般流亡者可能因远道传闻和恐怖的夸大而显得更加可怕的九三年的种种悲剧,是否使他在思想上产生过消沉和孤独的意念呢?一个人在生活上或财产上遭了大难还可能不为所动,但有时有一种神秘可怕的打击,打在人的心上,却能使人一蹶不振;一向在欢乐和温情中度日的他,是否受过那种突如其来的打击呢?没有谁那样说,我们所知道的只是:他从意大利回来,就已经当了教士了。

2.一八○四年,米里哀先生是白里尼奥尔的本堂神甫。他当时已经老了,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接近加冕时,他为了本区的一件不知道什么小事,到巴黎去过一趟。他代表他教区的信众们向上级有所陈请,曾夹在一群显要人物中去见过费什红衣主教。一天,皇帝来看他的舅父,这位尊贵的本堂神甫正在前厅候见,皇上也恰巧走过。拿破仑看见这位老人用双好奇的眼睛瞧着他,便转过身来,突然问道:

“瞧着我的那汉子是谁呀?”

“陛下,”米里哀先生说,“您瞧一个汉子,我瞧一个天子。彼此都还上算。”

皇帝在当天晚上向红衣主教问明了这位本堂神甫的姓名。不久以后,米里哀先生极其诧异地得到被任为迪涅主教的消息。

此外,人们对米里哀先生初期生活所传述的轶事,哪些是真实的?谁也不知道。很少人知道米里哀这家人在革命以前的情况。

任何人初到一个说话的嘴多而思考的头脑少的小城里总有够他受的,米里哀先生所受的也不例外。尽管他是主教,并且正因为他是主教,他就得受。总之,牵涉到他名字的那些谈话,也许只是一些闲谈而已,内容不过是听来的三言两语和捕风捉影的东西,有时甚至连捕风捉影也说不上,照南方人那种强烈的话来说,只是“胡诌”而已。

3.不管怎样,他住在迪涅担任教职九年以后,当初成为那些小城市和小人们谈话的题材的闲话,都完全被丢在脑后了。没有谁再敢提到,甚至没有谁再敢回想那些闲话了。

米里哀先生到迪涅时有个老姑娘伴着他,这老姑娘便是比他小十岁的妹子巴狄斯丁姑娘。

他们的佣人只是一个和巴狄斯丁姑娘同年的女仆,名叫马格洛大娘,现在,她在做了“司铎先生的女仆”后,取得了这样一个双重头衔:姑娘的女仆和主教的管家。

巴狄斯丁姑娘是个身材瘦长、面貌清癯、性情温厚的人儿,她体现了“可敬”两个字所表达的理想,因为一个妇人如果要达到“可敬”的地步,似乎总得先做母亲。她从不曾有过美丽的时期,她的一生只是一连串圣洁的工作,这就使她的身体呈现白色和光彩;将近老年时,她具有我们所谓的那种“慈祥之美”。她青年时期的消瘦到她半老时,转成了一种清虚疏朗的神韵,令人想见她是一个天使。她简直是个神人,处女当之也有逊色。她的身躯,好象是阴影构成的,几乎没有足以显示性别的实体,只是一小撮透着微光的物质,秀长的眼睛老低垂着,我们可以说她是寄存在人间的天女。

马格洛大娘是个矮老、白胖、臃肿、忙碌不定、终日气喘吁吁的妇人,一则因为她操作勤劳,再则因为她有气喘病。

米里哀先生到任以后,人们就照将主教列在仅次于元帅地位的律令所规定的仪节,把他安顿在主教院里。市长和议长向他作了初次的拜访,而他,在他那一面,也向将军和省长作了初次的拜访。

部署既毕,全城静候主教执行任务。

4. 第二章 米里哀先生改成卞福汝主教

迪涅的主教院是和医院毗连的。

主教院是座广阔壮丽、石料建成的大厦,是巴黎大学神学博士,西摩尔修院院长,一七一二年的迪涅主教亨利-彼惹在前世纪初兴建的。那确是一座华贵的府第。其中一切都具有豪华的气派,主教的私邸,大小客厅,各种房间,相当宽敞的院子,具有佛罗伦萨古代风格的穹窿的回廊,树木苍翠的园子。楼下朝花园的一面,有间富丽堂皇的游廊式的长厅,一七一四年七月二十九日,主教亨利-彼惹曾在那餐厅里公宴过这些要人:

昂布伦亲王——大主教查理-勃吕拉-德-让利斯;

嘉布遣会修士——格拉斯主教安东尼-德-梅吉尼;

法兰西祈祷大师——雷兰群岛圣奥诺雷修院院长菲力浦-德-旺多姆;

梵斯男爵——主教佛朗沙-德-白东-德-格利翁;

格朗代夫贵人——主教凯撒-德-沙白朗-德-福高尔吉尔;

经堂神甫——御前普通宣道士——塞内士贵人——主教让-沙阿兰。

这七个德高望重的人物的画像一直点缀着那间长厅,“一七一四年七月二十九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也用金字刻在厅里的一张白大理石碑上。

那医院却是一所狭隘低陋的房子,只有一层楼,带个小小花园。

主教到任三天以后参观了医院。参观完毕,他恭请那位院长到他家里去。

“院长先生,”他说,“您现在有多少病人?”

“二十六个,我的主教。”

“正和我数过的一样。”主教说。

“那些病床,”院长又说,“彼此靠得太近了,一张挤着一张的。”

“那正是我注意到的。”

“那些病房都只是一些小间,里面的空气很难流通。”

“那正是我感觉到的。”

“并且,即使是在有一线阳光的时候,那园子对刚刚起床的病人们也是很小的。”

“那正是我所见到的。”

“传染病方面,今年我们有过伤寒,两年前,有过疹子,有时多到百来个病人,我们真不知道怎么办。”

“那正是我所想到的。”

“有什么办法呢,我的主教?”院长说,“我们总得将就些。”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