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东,细赏粤味
在许多饕客心中,粤菜是一股清流,不以辛辣刺激味蕾,不以浓重取悦味觉。不迎合大众对流行口味的追逐,而坚持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柔与韧相济,咸与鲜交辉。在高端中餐的领域里,粤菜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什么是地道的粤菜?是品类丰富、工艺讲究的早茶点心,是砂煲中嗞嗞冒响的啫啫菜,是講究原汁原味的清蒸与白灼,还是尽致展现人间烟火的镬气?在广东之外,粤菜虽然很流行,但众多粤菜餐厅所能呈现的仍旧只是粤菜的冰山一角。只有走进广东,才深感粤菜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地方菜都有道不尽的粤味文化。
竹乡文宴,“山珍”新解广宁雅味
苏轼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天然清雅高洁,与竹为伴,既赏心悦目,也熏陶品性。由此而言,广宁人是幸福的,这座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县城位于广东省中西部,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因青皮竹美名远扬。蜿蜒的绥江穿广宁而过,江水两岸,108 万亩竹林浩如烟海。于广宁人而言,竹是悦人悦己的风景,是赖以生存的资源,更是一种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人们扇竹扇,睡竹床,编竹筐……广东人常说“好嘢”(好东西),广宁人则会以“笋嘢”来表达此意。一日三餐中同样有竹,用竹筷,装竹筒饭,吃竹笋、竹荪,饮竹芯茶,满口余味,尽是竹韵清香。
雨后繁茂的竹林中,竹笋冒了头,一天就能长到一尺高。文笋与江南笋脆甜,丫竹笋微苦,而无论哪一种,广宁人都爱。县城的竹笋交易集散地,一清早就人流如织,广宁的夏天与秋天也同样有时令笋,鲜笋吃不完就晒成笋干留着过冬,一年四季,笋可以在餐桌上变化出百般风味。
诚然,广宁的美味远不止竹笋,15个乡镇各有特色食材与风味美食。广宁县拥有两千多年油茶种植历史,是中国三大红花油茶产区之一,洲仔镇就有着漫山遍野的油茶树。赤坑镇砂仁种植达2000 多亩,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肇庆分院的科技合作示范基地。潭布镇的番薯干有“岭南名小吃”之称,2017 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特优农产品。据《潭布地志》记载,潭布镇种植番薯和制作番薯干的历史已近300 年。此外,坑口镇的武林鱼,江屯镇的凤凰单枞、普洱茶、龙须菜,木格镇的山楂,螺岗镇的韭菜……都是远近闻名。
广宁有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水是广宁风土的灵魂,这些食材源自山水的滋养,质朴且珍贵,是人们心中的“山珍”。每一种食材既有风味,也展现了广宁的人文风土,它们通过厨师的巧思与烹饪技艺的表达,风味与雅韵尽致,呈现出别具特色的竹乡文宴——“广宁一桌菜”。
竹皇汤
将竹荪、羊肚菌、响螺肉片、土鸡肉、瘦肉、白芸豆、肇实、莲子与枸杞等多种食材一同炖制竹筒汤,竹筒以荷叶覆盖,竹绳封口,食材浸润着竹与荷叶的清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广宁本土的肇实,粉糯甘甜。广宁下辖于肇庆市,“肇实”象征了肇庆人务实的精神。
粤味寻珍
绥江支流古水河盛产河鲜,产自古水河的鳝鱼,以广宁红花茶油香煎,皮酥肉嫩。古水烧肉是入选“肇庆全宴”的菜肴,农家土猪肉以竹炭炉烤制,外皮香脆,肉质紧致,搭配白糖,甜香更有余味。整道菜做成翻开的书卷造型,颇有竹乡雅韵。
葱香焗武林鱼头
产自坑口镇的武林鱼因广宁是“武术之乡”而得名,养殖过程中,鱼儿不停地试图跳出网箱,练就了一身“功夫”,不仅呼应了“武林鱼”的名字,也有鱼跃龙门的精神。同时,养殖中有流动的山泉水冲击,也促使鱼肉生长得紧致肥美。鱼头覆盖在山楂面上,以葱段焗香。木格镇盛产山楂,以山楂融入面条,既开胃,也解了鱼肉的油腻。
竹林八珍
八种食物全部产自竹林。竹芯熬汁制作的竹芯冻糕清凉滑爽;以竹汁为食的笋虫,鲜美多汁;竹园中长大的鸡做成鸡丝,细滑鲜嫩;竹林鸡产的鸡蛋做成蛋卷香气浓郁,加之赤松茸、鸡松茸、竹笋、搭配爽脆的竹笋片,多种食材各有质感,入口有丰富的口感层次。
人生五味笋
鲍汁酿文笋、面包糠炸笋、辣笋、甜笋糕、白灼苦笋,这五种料理方式、五种口味的笋做成拼盘,以此体现“人生五味”。
春日仁和
砂仁是廣宁赤坑镇的特产,甘香带甜。猪肋排与砂仁以锡纸包裹焖焗,肋排丝毫不腻口,肉香中透着一丝砂仁的甜。猪肚肥厚,紧致弹牙,以砂仁解腻,更有余香。取砂仁的“仁”字释义,加之猪肚的“厚”,象征了君子仁厚之意。
竹味香踪
广宁的土猪,以糠菜为食长大,肉质鲜美紧致。猪肉经过自然风干制得腊肉,咸香入味。腊肉以姜、葱、盐腌制后切丁,与本土的益生菌大米一同焖制竹筒饭,米香融汇着肉香与竹香,回味满满。
竹韵天骄
广宁文笋脆中带甜,文笋中酿入百花肉馅,虾胶与虾肉及猪肉鲜美有质感,烹制成糖醋风味,将文笋的甜烘托得更加浓郁。搭配产自潭布镇的腐竹及鲜笋,寓意“竹报平安”。
番薯桂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