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043】
读物本·第85集丨每天读本书《下馆子》
作者:[已注销]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7865
16
29
41
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一个餐馆就像是一座文化博物馆,记录着不同年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人们的饮食习惯、餐桌礼仪、待客之道和文化禁忌,展现各国文明的兴衰和时代的变迁。世界的多样性,我想也包含各种各样的食物和餐馆吧。图文来源于网络,仅限习读,如侵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2-10-27 16:33:10
更新时间2024-02-20 23:00:56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下馆子》

图文来源于网络,仅限习读,如侵联删。

原文地址:

https://d.dedao.cn/DZkGqSN0tWEvBFlJ

本文配乐是首歌曲,分享给大家,可以按个人喜好选择性播放,也可以自配舒缓的曲子诵读。

【Deep East Music - Bygone Bumps (昔日的颠簸)】

【Raphaël Beau - Micmacs à la gare】

【Richard Clayderman - Greensleeves (绿袖子)】

【林海 - 欢沁】

【纯音乐 - 所念皆星河 (钢琴版)】

【龙舟 - 千与千寻 (与你同在)(陶笛版)】

【樹莓蛋奶酥 - ふわふわ♪ / 轻飘飘♪(翻自 牧野由依)】

【吴金黛 - 森林狂想曲】

【羽肿 - Windy Hill (风之谷)】

      说起“下馆子”,可能大多数人都会立马提起兴趣。毕竟“民以食为天”,“吃”大概是我们人类社会最能引起广泛共鸣的话题。无论男女老幼,很少有人不爱吃的。那么,哪里有最丰富多样、最美味的食物呢?当然是餐馆。所以,我们时不时地要下馆子“打牙祭”。有值得庆贺的事,下馆子;想跟伴侣浪漫一下,下馆子;想和好友聚会,想托人办事,想谈个生意,都得下馆子。现代社会,餐馆早已成为我们身边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

      然而,大概很少有人会去想有关餐馆的历史,我说的不是某一家餐厅或某一个餐饮品牌的历史,而是整个人类社会餐馆的发展历史。比如,世界上第一批餐馆是什么人开的?它们诞生在哪里?为什么人们会有外出进餐的需求?各地的餐饮业是如何相互融合又保持地方特色的?餐馆里的各种角色,比如餐馆老板、厨师、服务员的分工是如何演变的?古代的食客和今天的食客有什么不同?等等。这些问题好像很基本,但我们还真不见得能立刻答得上来。

      今天我要为你介绍的这本《下馆子》,就是对餐馆历史的一次全面梳理。它从公元前4000年写到当代,讲述了东西方多个国家餐馆的发展历史,不仅写美食,更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美学等各个方面。没错,餐馆这个行当远不止做饭、吃饭这么简单,它其实是社会历史变迁的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照见一个时代不同阶层的生活面貌。餐馆行业的兴起和繁荣,总是伴随着经济进步、人口流动、政治分化、技术发展等各种社会要素的变化。所以,餐馆的话题,可以向外无穷无尽地延展。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两位历史学者,第一作者凯蒂·罗森任教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第二作者埃利奥特·肖尔任教于美国顶尖文理学院布林莫尔学院,同时担任学校图书馆馆长。两人对饮食历史和文化有多年的研究,出版过多部研究著作。

      在这本书里,他们旁征博引,从馆藏档案、期刊、文学作品和世界名画里,寻找人类餐馆变迁的蛛丝马迹。阅读这本书,你会感慨,原来关于餐馆有这么多文化趣事。

      那么接下来,我就分两部分来为你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谈餐馆的历史,包括餐馆为何会兴起,餐馆在不同国家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它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第二部分谈餐馆里形形色色的人,餐馆老板、厨师、侍者和食客这四个角色的互动,如何促进了餐馆的繁荣。

      通过这些历史和人物,你会发现,外出就餐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是整个社会和时代变迁的缩影。比如,我们能从中看到饮食结构和烹饪方式的演变,政治变革和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塑造,以及女性地位不断崛起的过程。一言以蔽之,餐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世界的窗口。

第一部分

      好,我们先来看看餐馆的发展历史,看看餐馆究竟是怎么来的?世界上最早的餐馆出现在何时何地?

      我不妨先公布答案。根据作者的考证,世界上最早的餐馆不是出现在别的地方,而正是出现在咱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也就是公元1100年前后的北宋首都开封。

      这个时间是不是比你想象的要晚得多?你可能会有疑问,难道在此之前的人,都没有外出就餐的经历吗?当然有。比如,我们都知道,“会饮”是古希腊人最著名的就餐方式。会饮就是一起饮酒,共同分享食物,参加会饮的一般都是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男性。他们通过这种觥筹交错的方式,建立政治或经济联盟,扩大朋友圈。不过,会饮一般是在私人住宅里举行,不是在外头的餐馆。比如柏拉图的名作《会饮篇》,记录的就是几个人在家里喝酒时的谈话。

      古希腊人爱好饮酒,当时的葡萄酒甚至比现在的浓度更高。那么,在市面上,难道就没有类似于酒馆之类的供人消遣的场所吗?

      有,而且很多。比如,在雅典城邦里,到处都散布着小酒馆,不过,这些小酒馆一般不受那些上层人士青睐,而主要是为中低层社会服务。如果你手头宽裕,可以从小酒馆批量购买葡萄酒。雅典城邦的遗迹里出土了大量厨具和餐具,可以为我们还原当年小酒馆里的热闹场面。无论是奢华高端的会饮,还是小酒馆里相对廉价的吃喝,大家都在追求享乐。除了酒精的迷醉,还有音乐、聊天。

      一千多年来,世界各地城市的外出就餐和古希腊大致相仿,有小酒馆、茶馆、咖啡馆、小吃店、小商店、俱乐部等等。大城市里可供选择的场所比较多,也会向更多的人群开放。比如,在巴黎、伦敦、马德里,下层社会的人获得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小吃店,因为很多人家里没有厨房,只能从外面买食物回家吃,或者在半路上就把它吃完了。这些小吃店提供的菜品很少,小吃店也不具有酒馆那样的娱乐性质,但它是古代外出就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小吃店,有点类似于今天在路边推着餐车叫卖的小摊贩,或者不提供堂食的熟食店。

      不过,无论是古希腊的小酒馆,还是这些西方城市里的小吃店,都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餐馆,它们只能算是餐馆的早期雏形。

真正的餐馆至少需要具备四个要素:一是有可供选择的、多样的食物,说白了,就是顾客可以看着菜单点菜;二是提供吃饭的场地和餐具;三是有服务人员;四是食客需要为食物付费。用这四条作为评判标尺的话,古希腊的小酒馆和那些城市里的小吃店,都还称不上是餐馆。

      真正的餐馆,要等到北宋末年的东京开封才出现。我们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能看到开封汴河两岸热闹繁华的景象。在当时,开封不仅有前面提到的小酒馆、小吃店、小摊贩,更是汇集了全国各个地方菜系的特色餐馆,比如有“南食”“北食”“川饭”。从南方来的游客,很难适应北方食物的口味,于是,出现了专门的南方口味的小吃店。

      关于北宋年间东京开封餐馆的情形,描写最精彩细致的莫过于宋代文学家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这本书经常被后人引用,包括这本《下馆子》也有提到。

      《东京梦华录》里写道:“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你看,这种杯、盘、碗、碟的供应和摆放,跟今天的人下馆子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当时所用的餐具和今天大不相同。根据宋史学者、北大历史系赵冬梅教授的考据,当时开封大酒楼里用的是银盘和银碗,只一套餐具,可能就得花近百两银子。这种阔气的场面,今天在一般的餐馆里是很难看到的。

      当时餐馆的菜式极为丰富,从食材上看,有羊、鸡、鹅、鸭、兔子、鹌鹑、鱼、虾、蛤蜊、蘑菇等等,从烹饪方法上看,有羹、汤、烤、炙、煎、炒、烧。不仅菜品丰富,而且服务特别好,所有菜饭都能做到“逐时旋行索唤,不许一味有缺”,客人临时要求换菜,也能做到即时供应。餐馆里的店小二训练有素,拿着纸笔询问客人所需要的菜品。负责端菜的人,也是功夫了得,一手举着大托盘,可以端一二十碗饭菜。

      不仅如此,宋朝的餐馆还允许外来商贩到店里兜售各种熟食酒菜、时令鲜蔬、干鲜果品。如果客人对店里的菜不满意,餐馆还可以派人到外面购买下酒的菜蔬。

      好,说完开封餐饮业的繁华景象,你可能会问,开封为什么能率先发展起餐饮业呢?这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城市人口规模巨大。据保守估计,在11到12世纪,开封的人口规模在120万以上,是当时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同一时期,欧洲的中心城市巴黎只有不到30万人,意大利的米兰只有20万人,西班牙的格拉纳达只有15万人,而伦敦只有不到10万人。从城市人口规模来说,当时的欧洲城市远远没法跟开封相比。而餐馆业的兴起需要巨大的客流量作为基础,开封作为都城,南来北往的商人、官员、游客众多,他们都需要提供饮食的场所。

      光是人多就行了吗?还不行,有的地方人也多,但是饿殍遍地,流民四起,所以,餐饮业的发展,还得有扎实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北宋年间君臣共治,开创了经济繁荣的局面,老百姓的生活相对富足,物质条件比较好,老百姓这才有闲钱和闲工夫来讲究吃喝。所以,经济基础是餐饮业兴起的一个必要条件。

      但是,只有人口多和经济好还是不够,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环,那就是食物品类的丰富。别小瞧这一环,你想想,唐朝长安也是号称有百万人口,也是当时世界人口规模最大的都城,但为何餐饮业就没有发展起来呢?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很可能就是食物的品类没那么丰富。

      食物的品类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食材,二是烹饪方式。宋朝是华夏饮食文化的初步成熟期,宋朝人的饮食与我们今天的饮食已经比较接近。从食材来看,我们今天所说的“南方吃米,北方吃面”的格局,就是在宋朝才得以最终确立。为什么这么晚呢?事实上,中国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人种植小麦,但小麦一直不太流行,老百姓不愿意种,因为小麦直接煮不好吃,太硬了,硌牙,而此前很长时间磨面技术没有得到解决。唐宋年间,磨面技术一步步改进,这才有了好吃的各类面食。

      另外,相关的调味料,比如油盐酱醋茶在宋朝已经齐备,酱油和菜油都是在宋朝才发明出来的。不过,那时候中国人的餐桌上还没有辣椒、花生和西红柿,这三样食物都要等到明代以后才传入中国。还有一个关键是烹饪方式的变革,炒菜技术变得流行,也是在唐宋时期发生的。此前的烹饪多是蒸煮或者烘烤,菜的味道比较单调,炒菜技术的流行让食物的味道变得更加丰富。

      餐馆在中国率先兴起之后,它的影响力逐步向外扩散。那么,餐馆最早在欧洲亮相是什么时候呢?作者说,要比中国晚将近700年,直到18世纪60年代,欧洲最早的餐馆才在法国巴黎出现。

      有意思的是,巴黎第一批餐馆自称为“疗养院”,他们创立的宗旨是“专门提供能够保持并重建健康的食物”,要为客人的饮食提供科学和医学基础。这样的理念在今天听起来都显得“高大上”,更何况在两百多年前。与“为健康而饮食”的理念相配套的,是奢华典雅的餐厅装饰,以及精美的瓷器餐具。这样的风格衍生出一条经营理念,那就是要有“个性化且具有美感的待客之道”,这个理念至今仍在影响着世界各地的餐馆业。

      从1789年至1793年,也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的几年里,巴黎的第一批豪华餐馆正式开业,包括普罗旺斯三兄弟餐馆、伦敦大酒店、时尚牛肉餐馆、加特伦餐馆,等等。豪华到什么程度呢?它们都有闪闪发光的银质餐具,有大镜子、精美的瓷器、巨大的灯饰和豪华的家具,餐馆里金碧辉煌。像伦敦大酒店,能同时容纳250到300人用餐,能制作318道菜品。

      而这家酒店的创建人安托万·博维利耶尔也是大有来头,他原本是一名皇家厨师,后来写过一本烹饪方面的书,从而奠定了法国民族美食的基础,也改变了法国的餐饮方式。他把酱汁、馅料和一系列原来只服务于贵族的烹饪技术,介绍给了新的上层阶级——商人、企业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

      那么,法国大革命为什么能催生一大批餐馆呢?这是因为大革命把原来的贵族阶层推翻了,贵族家里的管家、厨师、女佣纷纷失业。据统计,这个群体的规模达到200万,他们很大一部分流入了餐饮行业。曾经为贵族家庭烹饪的顶级厨师,包括烘烤师、调味师和糕点师,成了各种餐馆里的大厨,而庞大的女佣群体则成了餐厅里的服务人员。政治革命意外地掀起了一场餐饮革命,原本属于贵族家的美食和服务,更多的普通人也能享用了。

      法国餐饮革命的影响迅速辐射到周边国家,用作者的话说,法国餐馆成为一种“重要的出口产品”。欧洲的餐饮业纷纷兴起,又迅速传播到北美。1830年,来自瑞士的德尔-莫尼科家族,在纽约开了他们在美国的第一家餐馆,这家餐馆引进了法国菜,采用了很多原本并没有太多人食用的新奇食材,推出了300多种菜品,这家餐馆在美国建立起高档餐饮的标准。

      到20世纪中叶,餐馆在世界各地越来越普及,过去只有上流社会才能享受的外出就餐服务,惠及更广大的中下层人士。与此同时,咖啡馆、酒吧、俱乐部等等也在悄然兴起,餐馆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标配。

      从古希腊的会饮、小酒馆,到北宋开封红火的餐饮业,再到欧美更为现代的餐馆,我们能看到,政治和经济变革对日常生活的巨大塑造力。餐馆业的发展和饮食文化的变迁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互相影响和促进。餐馆业的发达为社会创造了更丰富多样的美食,而每一种有地方特色的美食,都需要借助餐馆的力量才能传播到全世界。所以,餐馆的全球化,也是文明全球化的一个缩影。

第二部分

      好,说完餐馆的发展历史,第二部分,咱们再来说说餐馆里形形色色的人,主要包括餐馆老板、厨师、侍者和食客,我们来看看这四种人的互动如何促进了餐饮业的繁荣。

      先说餐馆老板,或者说餐馆的经营者。在欧美餐馆业刚刚起步的时候,餐馆服务的主要人群都来自上流社会,因而,餐馆的装饰必须精美考究、富丽堂皇。能进餐馆吃饭,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而能办得起这样高档餐馆的人,必然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

      比如,刚刚提到的瑞士德尔-莫尼科家族,他们最开始是做跨洋贸易,在古巴、纽约等地做烟草、葡萄酒、木材生意,积累了第一桶金。在美国开办餐馆的初期,他们因为对当地食材不太满意,就专门建立了自己的农场,这样可以保证食物的质量和品种。

      书里有两张德尔-莫尼科餐厅大堂和后厨的照片,我已经为你放在文稿里,从中可以看到,餐厅的规模极大,而且生意异常火爆,几十张餐桌全都坐满了人。

      餐厅里的客人都是打扮入时的贵妇和绅士,餐桌上摆放着鲜花、烛台和精美的陶瓷和玻璃餐具,天花板上有美观大气的吊灯。而后厨的一二十位厨师,清一色地穿着白色制服,戴着高高的厨师帽,一个个动作娴熟,有条不紊。书中介绍,这家餐馆的建设费用达到前所未有的10万美元,光是地下酒窖存放的葡萄酒就有16000瓶,餐馆共有三层,还设有专门的私人包间区。他们一起步就成为美国美食风尚的引领者,当然,也只有资金实力雄厚的商人,才能操办起如此规模的餐馆。

      随着餐饮业的发展,餐饮市场逐渐向中低收入阶层下沉,开餐馆的人也不必是什么特别大的老板。每家餐馆都有自己定位的消费群体,餐馆老板会根据自己的经营成本、所属地段、提供的食品和服务来定价。但可以确定的是,餐馆每天迎来送往各色人等,作为经营者必须头脑灵活,做事雷厉风行,最好还要善于交际,这样生意才会越来越红火。

      餐馆老板无疑是餐饮业发展的重要推手,同时,他们也是饮食文化最主要的传播者。没有餐馆老板的推动,我们大概没法在国内吃到法式大餐、日本料理、韩式烤肉,我们也没法在国外旅行时随意走进一家中餐厅,品尝家乡的味道。

好,说完餐馆老板,咱们再来说说厨师。

      一家餐馆的生意好不好,有没有回头客,很关键的一点是看厨师的手艺,因而厨师往往被视为“餐馆的心脏”。人们对厨师的崇拜由来已久,尤其在电视媒体兴起后,厨师经常成为在电视镜头前表演的人,顶级的厨师还可能成为社会名流。

      不过,在作者看来,厨师绝对不仅仅是会做菜的人,好的厨师需要懂得理解顾客,懂得如何使用厨房,以及如何塑造食物,此外,还需要对饮食文化有独到的理解。

      前面我们举的都是中国和欧美的例子,这次我们来举一个日本的例子。你可能听说过著名的怀石料理,怀石料理原本是日本茶室里主人请客人品尝的饭菜。这些饭菜极其精致,用餐的环境也非常优雅清静,贴近自然。日本京都的茶室都有一个共同的宗师——千利休,他被称为日本的“茶圣”。千利休的烹饪技艺传给了三个男性后裔,这三个人又把技艺传给各自的学徒,后来形成了不同的烹饪流派,每个流派都以传承它们的厨师的名字命名。

      你可能会问,一个流派区别于另一个流派的东西是什么呢?不是别的,是这个流派的菜单。菜单是由厨师确定的,这个菜单不只是告诉你有哪些菜,还包括上菜的方式和烹饪方式,从切菜到烹饪,再到装盘,都有特定的美学讲究。厨师需要把食材和顾客的体验连接起来,这是他们存在的意义。

      举个例子,千利休的三个男性后裔当中,有一个叫仙叟宗室。仙叟是日本乃至全球高端烹饪的早期代表,他的主业是承办宴席,为个人和茶室提供特定场合下的专门饭菜。他的核心理念是“食物应与当下契合”,包括当下的季节、场合和参与宴会的人。他会在食物的色彩和纹理上进行排布,对食物进行巧妙地装盘组合,让客人对食物充满期待。他还会使用诗歌和史书里的著名餐具上菜,创造出一套视觉变化,把一顿饭变成一项重要的活动。他希望人们把用餐视作一种交流和分享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分享各自的经验、记忆,同时,也把用餐的那一刻变成未来的珍贵记忆。

      厨师是饮食文化的缔造者,他们不仅创造饮食的方式和理念,还在厨房布局、烹饪技术上不断创新。比如,19世纪的欧洲,厨师的寿命要比一般人短,这是因为他们长期接触煤火和腐败变质的食物。在法国,有“第一名厨”称号的亚历克西斯·索耶,对厨房进行了彻底的变革,设计出一个具有未来主义风格的厨房空间——厨房最显著的特点是对温度的精密控制,比如,厨房里有大烤箱,烤箱两边会有沸腾炉、蛋奶酥烤箱和蒸汽柜,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烤箱的余温。

      他还发明了一套可以移动的金属盖板,可以阻隔热气,并把热气反射到需要保温的食物上。最重要的是,他还率先在厨房使用煤气炉。过去,厨房都是使用煤炭,这导致厨师体内容易积累过多的毒气,从而引发肾衰竭等疾病。煤气炉不仅让厨房变得更干净卫生,也保护了厨师的健康安全。可见,厨师是餐饮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他们不仅创造美食,更创造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

      好,说完厨师,咱们再来说说侍者,或者用我们今天更习惯的称呼,叫服务员,就是为客人提供用餐服务的人。

      不过,在日本古代的餐馆里头,女侍者可能还会跟性服务扯上联系。比如,在日本江户时期,也就是大约17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在一些交通要道的餐馆门口,会有一种特殊的“饭盛女”,翻译过来就是“盛米饭的女性”。她们既是餐厅里的侍者,又是比较低级的妓女。法律上禁止她们穿棉布以外的衣物,这样就不会与穿丝绸的高级妓女或者艺伎混淆。不过,也有一些“饭盛女”只提供用餐服务,不提供性服务,但她们还是会成为男性顾客挑逗的对象。

      日本的“饭盛女”地位很低,难以有翻身的机会。但在法国,经常会有人从侍者变成餐馆主管,甚至成为一个餐饮帝国的“掌门人”。在法国,侍者需要接受正规系统的训练,他们要熟悉菜单和用餐礼仪,要有控制局面的能力,还要身手敏捷灵活。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可能会让他们一边端着盘子和杯子,一边赛跑,这样是为了训练他们保持平衡的能力。此外,侍者的记忆能力和应变能力也非常重要,他们要能记住每个客户的需求,在客户提出问题或者发出诘难时能随机应变。

      一流的侍者一定懂得察言观色,“能像看懂魔术一样看懂客人的心”,感知到整个餐馆里每个人的情绪和需求,并进行管理。这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因而,他们能上升为餐馆主管,乃至建立自己的餐饮品牌,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19世纪的欧美和中国,侍者主要都是由男性担任,但这种情况在20世纪发生了巨大改变。随着餐馆种类和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中低档餐馆工作。1900年,美国侍者中的女性占到40%;到1940年,女性侍者所占比例上升到68%。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自然与女性温和细腻的特质有关,但作者指出,这可能也是餐馆老板的一种刻意引导。餐馆经营者会在女侍者的穿着打扮上下功夫,让她们更惹人注目,更富有魅力。

      到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餐馆里的女侍者甚至成为媒体追捧的“摩登女郎”,成为杂志、摄影、漫画、散文和小说里的焦点人物。比如,曾有人写过一首名为《餐馆女郎》的诗赞美女侍者,诗里这样描写道:“对于艺术家来说,她飞来飞去的样子,是一幅多么壮观的画啊!……当她灵巧地用手掌平衡盛满食物的托盘,她将展现她的魔力……你可以赞美一位战争英雄,并将他树立为楷模。但柜台后面的姑娘,她才是最耀眼的明珠。”女侍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尊重。

      好的餐馆永远不只是提供美食,更需要提供优质的服务,美食和服务共同决定了顾客的用餐体验。所以,在餐饮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餐馆经营者会越来越多地打服务牌,侍者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凸显。

      好,说完侍者,最后我们再来说说食客,也就是用餐的人。

      今天,无论男女老少,只要兜里有钱,随时都可以下馆子,与家人、朋友享受美食和服务。但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有机会在餐馆里用餐的人大多是男性,女性很少抛头露面,女性外出用餐会被视作不检点。这大概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直到19世纪下半叶才慢慢有所改观,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当时,还是有很多高档餐馆、俱乐部和酒馆只为男性服务,他们的菜单和装饰也是为了迎合男性的品位,女士要么被拒之门外,要么需要有男士陪同才准许进入。

到20世纪初,美国和欧洲中产阶级女性的用餐选择在迅速增多,女性客户群体也迅速扩大。那些善于洞察先机的餐馆经营者发现,美丽优雅的女性顾客会为他们带来客流量。于是,他们开始设计更符合女性审美的装饰,比如,在窗户、天花板和桌布上增加一些花卉图案,同时,在菜品上也增加更多女性喜欢的食物。他们还会把高颜值的女顾客安排在靠近玻璃窗户的位置,这样能吸引外头更多人进来就餐。女性社会地位和消费能力的崛起,促进了餐饮业的繁荣。

结语

      好,说到这儿,这本书的精华内容我就与你分享得差不多了,咱们再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讲到餐饮业的发展历史,从古希腊的会饮和酒馆讲到北宋开封餐馆的兴起,再讲到法国大革命对欧洲餐饮业的意外推动,以及欧洲餐饮业如何传播到美国。其次,我们分别讲到餐馆老板、厨师、侍者和食客四个群体,对推进餐饮业繁荣所起到的作用。餐馆老板是饮食文化的传播者,厨师是“餐馆的心脏”,是饮食文化和烹饪方式的创造者,侍者的服务提升了用餐体验,而食客群体的扩大和消费需求的提升,则为餐馆业的繁荣提供了保障。

      还是那句话,餐馆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做饭和吃饭的地方,它更是社会历史变迁的一面镜子。外出就餐的生活方式背后,隐含着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技术等众多更为宏大的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

      最后,我想说的是,饮食文化的变迁是一个融合互动的过程,有不同阶层的融合,也有不同地域之间的融合。餐馆是实现这种奇妙融合的魔法盒,而餐馆里的大厨就是掌管着所有食材奥秘的魔法师。去下馆子吧,让魔法师为我们变幻出魔法来!

划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