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散文·去有风的旷野】篇陆 再访米仓山三记
1. 十八月潭
去年十月,一访米仓山。半年后,五月春深,再访苍莽米仓。从节令上说,此时已经入夏,但在海拔和纬度都高的川北山区,还是春天将尽未尽的时节。
上午,在秦岭以南的群山中横向移动,自西向东,从古利州青川县往古巴州南江县。中午到达,饭后即往更深的山中,访去秋未到的十八月潭。
山路盘旋,四野静谧。鸟叫声是多的。但古人说过:“鸟鸣山更幽。”中国人的心性有这样的审美文化浸染,加上山野中越来越浓重的绿,主观上就有了强烈的静谧之感。
胡核楸、盐肤木在低处,树树舒枝展叶,在山脚,在溪前。绿光照眼,使得行于山阴道上的人眼睛与心境一并通透。杜甫诗形容这情状只有三个字:“俱眼明”。
2. 路盘旋着上升,到山的半坡,洁白花树出现。斜擎着四片花瓣,子房高耸的是山茱萸科的四照花;细碎繁密的小花开得如云如雾的是木犀科的流苏树;还有丛生,与人齐身高的两种荚蒾,和悬钩子属的茂密灌丛。
再翻一道梁,再越一条谷,更多的树,更清的水。
如是循环往复,然后,十八月潭到了。
停车处,见乔木通直参天。一条栈道,把视线引向幽深之处。我被一丛开着细密白花的灌丛吸引,黑果荚蒾正开着细密的洁白小花,大如针眼的小花攒聚成一个个拳头大的花球,香气隐约细微。在参天高树下才行几步,又是一种掌叶的灌丛,开着总状花序的粉红花,是中华绣线梅。
3. 总状花序是植物分类学术语,更直观地说就是十数朵小花聚集成穗状,不下垂,顶生枝头。花将开时,一只只呈圆筒状,尾部的三角形萼片纹理清晰;开了,是一朵朵五瓣花,细小,精巧,每一朵的花瓣与花蕊都清晰呈现。
拍完两株花树,才顺栈道步入林中,步入站满高大乔木的一片平坦凹地。依这地势的启发,我预设了将要遭逢潭水的情状。就像阿斯塔菲耶夫的小说《鱼王》中所写的那样:茂密的森林突然消失,在宽阔的谷地中央,树林环绕丰茂草地。草地上有冰川时代遗留下的巨石蒙满苔藓。然后,一口潭,深而静,倒映着树与花,倒映着云影与天光。绕潭而行,再穿过一片深广的杉与松与桦与枫,又一片林中草地,又一口静静的水泊出现。一只白颊水鸟停在岸边。“境绝人不行,潭深鸟空立。”
是“潭”这个字,让人发生清绝幽静的联想。
4. 而十八月潭真正的面貌并不是这样。
林木深处溪水流淌声响起时,脚下的栈道突然转折,改变方向的同时,还由平缓变得陡峭。坚硬的花岗岩层露出,猛然断裂沉陷,面前突然出现一道深渊。天空出现,太阳光涌入,隔着并不宽阔的虚空,隔着深谷看见了对面耸峙参差的峰,和万树丛生的错落山壁。
不想说面临的是一道峡谷,而想说是一个生云起风的绿色深渊。
悄无声息的溪流从幽暗的树林中出来,在光滑的花岗岩壁上陡然明亮,突然加速,随着岩壁更深的陷落腾身变成了一匹白练,一道飞瀑,飞降百余米,跌入一口碧绿的深潭。水往下飞奔,凉风徐徐上来,挟着水汽,拂面而过,让人感到清新舒爽,从皮肤到皮肤里面很深的地方。
5. 凉风起于飞瀑,起于深潭,但不大,习习拂面;悬垂飞溅的水声也不大,没有大声喧哗。这全是因为森林的缘故。俯瞰深渊,石壁,飞泉,碧潭,视线时时被树拦断,那是林海的深渊。大小不一的深绿浅绿,甚至带着绛紫色树冠,如一朵朵云,将浮若动,只浮不动,使得风和水声都变柔和,将险峻的地势变得平和深远。
就着悬泉旁开出的石阶,循级而下。陡峭处,木梯勾连成栈道,身边密布着扎根石缝姿态倾斜的树,枝干通直的树,枝干虬曲的树,枝上飘忽着松萝的树,干上寄生着蕨类的树,枝干斜出在身边可供攀扶的树,还有树冠展开,枝叶交错,将视线中的花岗岩壁、壁上飞泉、壁脚深潭不断遮断,而生出种种动态构图的树。使人如行于古人绘制的山水长卷之中。
6. 不时见到小叶密聚,手腕粗细的黄杨;还有叶似杜鹃而花期未到的山矾。
更大的树是桦,是枫,当然,行于米仓山中,最漂亮的还是丛生水青冈。
看到了树冠开张的杜鹃,那是四川杜鹃,可惜花期已过,树下苔藓上正在腐败的密集花瓣还散发着酒酿般的甘甜。
如此下数十米,上百米,两三百米,俯冲的花岗岩造成一个小小的平台,飞流的水平静下来了,化为一口平静的碧绿深潭。潭边有石,石上生树,生苔。栈道上多出一座亭阁,正供游人歇脚。凝视一渊潭水,却听见自己心跳噗噗,感到血脉与气息,周身流转。
7. 眼前有景道不得也。
道不得么,于是想起宋人李孝先一联古诗来:“春潭倒影黄昏月,古木喧声白昼风。”
只是要改三个字,“黄昏月”,眼前景是“雨后日”。
此一行,树影错落,水石相映,再加上几朵云带小雨洒然而至,十数分钟后,又见阳光突破云隙,喷薄而出,倏忽间增加了多少光影变幻!
小立潭边,几朵云又带了雨来。雨滴落在平静的潭面,飞珠溅玉,不一会儿又复平静。雨来过吗?从花上从叶上不断坠落的水滴在面前,说,来过了。
又一回地理的剧烈跌宕,再随急转陡峭的山势,傍着飞瀑悬泉循级向下。太阳再次钻出云隙,使云水树石再次闪闪发光。地势稍缓处,我停在一块其大如屋,脱离了岩体横卧溪上的花岗岩巨石前。岩石中夹杂的细碎石英颗粒和云母片闪闪发光,那是明净透彻如钻石般的光芒。
8. 巨石旁的树很老,岩石的岁数更老,记得山下的地质博物馆说这些岩石来自震旦纪。那么,它的年纪,这些俯冲而下的岩壁的年纪最少也有五亿年了。在更久远的地质时代,地球深处的岩浆上涌,却未突破地壳成为火山,熔化的岩浆在地下熔合不同成分的物质,渐渐冷凝,就形成了地球岩石圈最坚硬的部分——花岗岩。这些闪烁的石英和云母就是在那个熔铸过程中包藏其中的。然后,它们在多少亿年多少千万年的某次某几次强烈的地质运动中拱出地表,造成了眼前这些高山深谷。又在时间深处,被冰川,被水,被风打磨光滑,成砂成粉,风化为土,养育了草与树,养育了浩莽林海。
所以,我要凝视它,抚摸它。
手抚过巨石看似光滑的表面,指尖上起了砂。坚硬粗粝的砂,从巨石表面脱落,沾在了我的指尖。举在眼前,依然因为多种成分而折射出明暗不同的光;放在舌尖,似乎尝到了一点酸,一点咸。
9. 花岗岩在地球上分布广泛,歌德在另外的时空中凝望过它们,并注意到其“异乎寻常的材质,那富于变化的神奇颗粒”。聂鲁达在南美安第斯山上注视过同样的岩石,观察到同样现象时说,那是“时间之盐”。延伸一下,我想,那也是我们骨骼与精神中的钙,也是四周所有高大树木最基本的养料。现在,我尝到了它的味道。
风和阳光在这块巨岩的上半部,它的底部浸在溪水里。水清无色,颜色来自岩石上生出的幽滑绿苔。我的关注点似乎都在岩石形态的变化上面,至于水如何在石壁上飞扑,如何在岩脚下积聚;树如何在石缝中扎根,如何迎风造型,倒有些忽略了。因为这一切,种种奇异景象,根本还是因为岩石基座的形态变化。岩奔而泉飞,岩停而潭深。石有缝而孤树斜出,石化土而杂花生树。
10. 数公里长的山道,岩壁时陡时缓地跌落着,一折,又一折,更像一章又一章循序递进的雄壮交响乐。不是贝多芬们制定了程式的四个乐章,而是连绵不绝的十八个乐章。
陡直时,就张挂了水的白练成为飞瀑与悬泉。这些水流本该发出巨大的喧哗,却被众多幽深如海的树林吸掉了其高音部和中音部,猛厉的奔湍变成了温柔的潺湲chán yuán。奔涌的岩石歇脚,在一株枫下,在傍着老松的一丛杜鹃下聚为绿潭时,就变成一个寂静无声的世界了。潭水漫溢,无风而有波。古代诗歌写到这样的静潭与飞瀑时,总是要写到猿,写到猿鸣的。“蜀道重来老,巴猿此去闻。”现在,猿是没有了,时不时有一迭声的鸟鸣响起,倒比水声更尖锐响亮。
11. 如此这般,时行时停,看石,看树,看水,看云,十八层飞水飘飏yáng,十八口深潭凝碧,两个多小时,就走过了静在米仓深处的十八月潭。
离开时,在最后一个潭前停留得久些,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仰望那些悬垂而下的花岗岩壁。安谧而雄伟的岩石,风起时,扬起了岩石表面的水。水飞动,却依然改变不了岩石沉着的雄伟。于是,又想起歌德的话:“你们是一座座最古老最可敬的时间之纪念碑。”
这简直就是最贴切的花岗岩石的颂辞。
从山道再下行数十里,宿在一个叫大坝的地方。入席小饮时,见窗外晚霞弥天。山中陡岩不见,悬泉深潭不见,只是满目林海,随着暮色渐深,正在化雾化烟。
12. 杜鹃声中访米仓
大坝,早起,去坝前溪边行走,看水,看溪石上丛生的可爱菖蒲。
早餐后,汽车溯溪而上。数公里后,停在峡中的落叶松林间。登缆车,往米仓山最高峰的香炉峰去。
上升,缆车给人一个俯瞰森林的视角。身下不是一棵一棵的树,而是一片片连绵不绝的苍翠。这回不是站在树下向上仰望,顺着树干仰见茂密的枝叶,和枝叶后的晴空与流云,仰见飞鸟。连绵成林的树都在下方,是体积不一的树冠,一朵朵绿云一般,连绵成海,如将凝玉,似要化烟。“蓝田日暖玉生烟”。凝碧是绿,生烟也是绿;往深里重晕的绿,往浅处轻洇的绿。这些绿,弥散又连接,苍莽无际。还是绿,光映深静无声的绿,风拂波动喧哗的绿。
13. 上升,悬浮在缆车里的人,在树林和蓝空间,仿佛变成一个个细胞,在一瞬之间,如无界的森林,如森林里每一片叶子,充满了盈动的绿。
人的祖先从森林中来,所以,我们总会在返归森林时,身心都充满这种归于生命本源的欣喜。
上升,越过鼓腹的植物丰茂的山腰。上升,山势变得陡峭,靠近山脊的高度上,植物稀疏些了,岩石出现。
不是坚硬的花岗岩,是层层叠叠的沉积岩,显露出在沧海中水底下沉淀而成的古老年轮,告诉地质史上的种种剧变。告诉人大地隆起时,它们如何扭曲断裂,应力而起的种种细节。这是地球的编年史透露出的部分章节。大美无言,人的生命倏忽短暂,自然存在几近永恒,相对整个宇宙,却也自有起源与终点。用佛家话说,叫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
14. 突然就听见了杜鹃鸟叫,是四声杜鹃。看不见鸟,但鸣声就起自下方茂盛的榉木中间。四声的鸣叫,三短一长。我不是思乡客,听到这四声,不是游子听到的“不如归去”,而是“啼时闻处正春繁”。在我听来,短的三声,是写断崖,是脊线上的孤峰,是危崖上的杜鹃树丛与孤松;一声长,是逶迤的山岭,是宽广幽深的谷地。古人行脚,听见此鸟鸣叫时,往往于孤寂处有悲情生发。李白诗:“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更应此时之景的,倒是杜甫写实的描绘:“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我听闻杜鹃一迭声地啼唤,心中只有葱茏欣喜。
此时,海拔高度已在两千米以上了。顺山道行,左手边是深谷,一棵棵树斜倚而出,使山谷更显幽深。榉、野樱桃、松、柏,老干都很有阅历的样子;枝叶新发,绿光耀眼,又都显出勃勃生机。
15. 右手边裸露出水成的石灰岩和变质岩,层次清晰分明。岩脚向里深凹处,密密地撑着许多筷子粗细的小木棍,并不是试图撑持这些做往外倾塌状的山崖,和崖壁上方的树、草和山,而是常年走山的本地人一个小小的迷信:减压。常年负重而行的山民,相信如此措置后,可以减轻腰背的疲劳与损伤。
杜鹃还在叫,四声杜鹃之外,又加入了三声杜鹃。
路旁崖壁上,泉水渗出,悬空处,滴滴凝聚,清澈透明,正是杜鹃清亮鸣声的真实写照。
水浸润处,有草花开放。
从岩石缝中,伸出一枝两枝粉色报春,花心中有明黄的绣眼。水淌到崖脚,一小片腐殖土中开出几丛玉白的银莲花,更多星星点点的白,是野草莓开花。我很乐意把这些美丽的小生命指认给同行的朋友。
16. 当年陆游游宦南郑,再经古驿道入蜀。有诗说:“当年蜀道秦关,万里飘然往还。酒病曾留西县,眼明初见南山。”他从北望南,所见南山,正是这苍莽米仓。那时,陆游在四川宣抚使司王炎幕中任干办公事,时在公元1172年。因抗金需要,王炎将宣抚使司北移至抗金前线的南郑。现在,站在山脊线上北望,晴川历历,山谷开敞,岚烟轻淡,山北宽谷中的汉水隐隐可见。陆游在蜀道上写下过“远游无处不销魂”的诗句,这段山道,也是他曾经的销魂处吗?
上到一座层岩剥蚀而成的城堡状孤峰,峰顶长着一株虬曲的老柏和几丛有我大半身高的茂密杜鹃树。收回思绪,杜鹃声中,来看开花的杜鹃。
17. 每年五到六月,四川盆地周边山地,杜鹃鸟飞回,在林间初试啼声时,杜鹃花季就到来了,以周为期,以旬为期,不同的种类,从海拔六七百米的谷地,依次开向高山。今天是五月二十日,低处的杜鹃花期已过,在这海拔两千米处,却有杜鹃正在盛开。
面前这一种,往年在川西南的小相岭上已经遭逢过了。这回,穿过四川盆地走一个对角,在川东北,又和这种美丽生灵再次相遇。
用肉眼打量,再端起相机细细打量。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视点。这一簇簇紫中泛红的花,正热烈开放,一树红艳。风吹着,又突然止息片刻,使花朵摇晃或静止,使花香凝聚或飘散,使山安静或动荡。
18. 一千多年前,诗人元稹曾两度从长安出发,越秦岭前来巴蜀。第一回,公元809年这个季节,三十一岁的元稹以监察御史身份前来四川办案;第二次,公元815年,他被贬为通州司马,使得他在秦汉即已开辟的穿越秦岭和米仓山的古道上多次往返。那时,他就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山中遭逢过盛开的杜鹃。
有诗为证,《奉使往蜀路傍见山花吟寄乐天》,这是他公元809年春“使东川”时所写组诗中的一首:
深红山木艳丹云,路远无由摘寄君。
恰似牡丹如许大,浅深看取石榴裙。
没错,这一树树置身危崖,斜倚道旁盛放着的杜鹃真是艳如云霞。诗人看到如许好花当然要与一生相知、在诗坛上并肩共进的白居易分享,于是作诗寄之。
19. 寄身官场游宦时,白居易也在元稹走过的“商山秦岭”中的驿道上行走过,季节不对,没有见到元稹见过的杜鹃。但在和散关、函谷关和萧关并称“秦之四塞”的武关见到了元稹题于壁上的咏杜鹃花诗,而写下诗柬,《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
往来同路不同时,前后相思两不知。
行过关门三四里,榴花不见见君诗。
元稹当即作答,《酬乐天武关南见微之题山石榴花诗》:
比因酬赠为花时,不为君行不复知。
又更几年还共到,满墙尘土两篇诗。
20. 当年元稹写杜鹃诗未必即在此处,但到东川,尤其是到通州,这米仓古道是他必经之处,这里的杜鹃也定使他触目惊艳而深有感发。有元白诗垫底,此处杜鹃与别处杜鹃自就大不相同,不是“寂寞开无主”了,不是“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山中红萼了。海德格尔说得好:“唯有词语才让一物作为它所是的物显现出来,并所以让它在场。”这里的杜鹃因元白的书写,从唐代就一直在场,就一直开在秦汉即已开辟的傥骆道、陈仓道、金牛道和米仓道上;在秦岭,在巴山,在米仓山上。今天,我行在这古道上,杜鹃花树树盛开,惊艳繁花之盛时,记忆深处,诗情唤醒,逶迤而来。杜鹃鸟声声啼唤,此时又加入了双声杜鹃一递声一递声悠长的啼唤:“布——谷——,布——谷——”山下坝中,农人收了小春,正在灌满了水的田中,插下青翠秧苗,而在这高天下的山岭之上,正当林海苍翠,杜鹃盛开。
21. 去年,在川西南某地,在同样的岭上,也是杜鹃声声,催得杜鹃花开得满坡满岭。主人说,山无名,老师起个名字。我说,杜鹃声中杜鹃开,迢递岭上花如海,就叫杜鹃岭吧。
此处也是一道杜鹃岭,却自古有名。岭的最高处叫香炉峰,蜿蜒向东,又向西,深远浩渺的山脉名叫米仓山。
陪同的主人一直说遗憾,说我来晚了三天。三天前岭下谷中下雨时,岭上不止一场大雪,使得已经盛开的杜鹃花朵凋落了许多,若早几天来,岭上杜鹃会更华美壮丽。但我已经非常惊艳了。当年,元稹诗中,先是逢着深红的杜鹃,然后才逢着轻红的杜鹃。这一回,我是先在接近峰顶处逢到了轻红的杜鹃——种名秀雅杜鹃。到了峰脊上,一座座石灰岩城堡般的突起,喀斯特地貌发育早期的特征鲜明。喜酸的杜鹃树深扎在岩石的缝隙中间,在危崖上旁枝斜出,姿态各异,一树树艳若“丹云”,经得起游人近观远望。
22. 杜鹃鸟在歌唱,用双音节、三音节和四音节。
杜鹃花在盛放,用百树千树,用千枝万朵。
和秀雅杜鹃相比,眼前这种杜鹃,干与枝更虬曲粗壮,叶更加革质化,更规整密集,如人用舒张的十指诚心诚意地向天捧出了更红的花。这回,我这个业余的植物学爱好者叫不出这种美丽杜鹃的名字了。来前,在杜鹃花的地理分布上做过一点功课,想必该是秦岭杜鹃,但不敢肯定。再过几树,看过,用相机拍过,又似乎觉得是山光杜鹃,更有可能是山光杜鹃的某个变种。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种类繁多,在四川盆地四周山区就有三百种以上,如要仔细分别,通常要仔细观察比较枝、枝上鳞片、叶形、叶脉、叶上被毛、花形、花色、雄蕊、雌蕊,特别是雄蕊的长度与数量。
23. 去年来米仓山,是来看闻名四方的深秋红叶。当时就在这岭上,看见一树树过了花期的杜鹃。当时就说,还要来看杜鹃。今年杜鹃开时,记得我话的主人就来催问。但还是来晚了一点,低海拔处的杜鹃已过花期,在这山上逢见两种,其中一种的种名,还在未定之中。
也是这个悬念,使得我在下山道上,还往岭上高处频频回看。
又或者,冬天积雪时再来,那定是另一番景象。当年元稹数次往返秦巴道上,其中一首纪行诗也写到了这里的冬日景象: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有这岭上景,有这唐时诗,可能确实会引我来三游米仓。

24. 大坝
二游米仓,住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大坝。
坝,四川话就是山间平缓的盆地。顾名思义,大坝这片宽阔的谷中平地,是米仓山中好些个坝中最大的那一个。米仓山中这些坝子,历史上曾经作用巨大。比如楚汉争霸时,刘邦带兵退据汉中时,背靠米仓山,这些山间平坝正是他屯兵种粮,厉兵秣马之处,当时,就在大坝升旗筑起一座名叫牟阳的古城。与大坝相隔不远,还有一个小点的坝叫铁炉坝,就是当年韩信拜将后,造炉炼铁打造兵器的地方。
在旅舍住下,窗前立着高大的落叶松。
推窗放眼,见焦家河蜿蜒穿过坝子,青山四合。古城不存半点踪迹。溪边平旷处,是人工栽植多年的成林的厚朴。
25. 厚朴是木兰科植物,这一科植物是一个华丽家族,最漂亮的,是园林中的玉兰。厚朴则是这一科中树身最高大的品种之一,十几米的树身通直地向着天空伸展,花正在开,并不密集,花瓣肥厚,象牙白的花朵硕大。在这深山中,当地人种植它们,是作为药材,药用部分是它的皮,行气化滞,祛风镇痛。药效若何,未曾试过。只在此时,在林中闻见厚朴花香气浓郁。
我倚树坐下,看旧志书,知道即将要北上山中寻觅的古关隘叫巴峪关,在四川南江县大坝和陕西南郑县小坝间的山岭之上。
道光年《南江县志·关隘》:“巴峪关,在县北一百五十里,接连陕西南郑县。”
民国《南江县志·道路》:“……东北行四十里,关坝;三十里,米仓关;二十五里官仓坪(即巴峪关)。”又接着说,“一百四十里,南郑县。此路线为汉代米仓道。”
26. 有了这些文字,虽然四望皆是密闭的树林,方位感立即清晰,知道自己所在的大坝,正在米仓古道上的米仓关和巴峪关之间。巴峪关在北,米仓关在南,穿过大坝的溪流呈的是东西走向。走出树林,太阳当顶,我的位置正是倚北而望南,背靠是山,面前,隔一条宽谷,又是一道隆起的山脉。
由此也直观地知道米仓古道越岭穿坝,上岭为关,下关为坝,岭坝相间,迢递绵远。
缘溪行数里,弃车步行。溪流分岔处,入口平缓,树林中草地亦是牧地,觅草的牛体肥膘满。脚下草地水分充盈,下脚重一点,便有泥水上涌。树林主角是落叶松,是杉,都是人工种植。二十多分钟后,透过林隙见前面山岭陡起,要寻的关隘就在岭上。山道离开溪流转上左边山腹,进入原生林中。树种杂多,有枫、有水青冈、有楸、有柳、有榉,还有矮小的纤细的树,在阔叶的乔木下开着秀雅的白花,很雅致的花香,是山矾科的白檀。
27. 脚下是秦汉时代即有的古道,如今林木四合,曾经被千万双人脚、千万只马蹄踏过的铺路石上长满了湿滑的青苔。请来的村民在林中开路,挥长柄弯刀刈yì去拦路的枝丫,同时嘴里嘘嘘有声,问他发声为的是什么?说是驱蛇。我常在山中行走,不怕猛兽,却对软体的爬行动物敏感,开路村民的嘘嘘声,使我毛骨悚然。
前些天一直下雨,脚下泥路湿滑,陡峭处进三步退两步,攀爬困难,开路的村民看出了我的难堪,劈了一段花楸枝,斩头去尾,做成一根拐杖递到我手上。有此倚仗,越溪时才敢大步跳跃,上陡坎时才有了可靠支撑,着实助力不少。行在郁闭的林中,视野中浓绿的枝叶交错,越靠近山顶反倒越望不见山顶。旧县志上有记载:“路通汉中,山径迫狭,上多幽岩,荒谷,日光不到。”
28. 虽说日光不到,但林下仍开着大片紫堇,借机做观赏状,停下来喘几口大气;再给大家指认紫堇和在放花的植物,如翠雀,和未放花的七叶鬼灯擎,又得了几分钟喘息时间,才继续向上攀爬。
一个多小时后,看到了天光,望见了岭头。
四周树木稀疏了些,脚下多了错落的方正大石,长满了青苔和开密集黄花的景天。
又十几分钟,坡度变得平缓,巴峪关已在眼前。
巨石垒成的厚重石墙,横亘在岭上豁口。墙头长着大树,壁缝间挂满蕨类植物。
29. 厚重石壁中一道拱顶石门,门拱上刻石的大字被一丛灌木掩去。同行者要砍去那丛灌木,让我看到下面的字,我说不妨,无非是“川陕锁钥”或“秦时明月汉时关”一类的话吧。亲眼看见这关隘就好了,亲身从这石门中穿过就好了。真的就从石门中穿过去了。穿过了地理分界,从川北到了陕南;穿过了时间,古老的米仓道上一处关隘,在秦汉,在宋元明清,也是在今天。关门北边,是一块小平地,建筑倾圮后乱石横陈,石头间长满茂盛的树与草。山岭向两边升起,厚重的石墙顺着山势上升,没入丛莽。
米仓道在秦汉时即已开辟,萧何走过,韩信走过。但唐时又有元稹走过,彼时岭上关隘如何摆布,驿站如何措置,年代邈远,书无记载,已不得而知了。
当地志书关于此关修筑的明确记载是在明代嘉靖年间。
30. 一位叫杨瞻的监察御史于公元1543年巡视巴州,决定在这海拔二千一百米的岭上建立关隘。“墙楹矩度,唯事坚固。”顺岭脊起了城墙,城墙间开了关门,关门上还有望楼。关门附近建官厅三楹,各带耳房;又建守兵营房十数间,目的在保证商旅通畅,过往人众安全。从此商旅络绎,通铁、盐、纸、漆、布、帛、米、麦和各色土产。到清代,关上还建了粮仓,所以民间也给此关另一个名字:关仓坪。
如今在这古老关口,关墙上已长起百年老树,根茎盘曲,包裹着巨石。关上建筑都已倾圮,只有一座方正如灶台的小石龛还保持原状,只是内里却空空如也。想必当年其中一定蹲踞一座土地神或什么神的石像,享受过往行人祈求佑护的香火。我发现龛旁斜升起几枝漂亮草花,密集的管状黄色小花在茎上成排悬挂,那是管花鹿药。
31. 大家置身在这古老的米仓道上,虽不至于“伤心秦汉经行处”,也难免要面对废墟感叹兴亡,面对岭上岭下蓊郁的林木,赞叹自然的伟力。
最后的话题自然集中到旅游开发上来。巴峪关连同掩没于丛林中的米仓道,是可上溯秦汉,串连魏晋唐宋元明清,直观的历史长廊,人文遗存丰富,沿途地质形态多变,浩渺森林中生物多样性充足。人文、自然两相辉映,都是非常难得的观赏资源。目前,南江一县,围绕米仓古道,重资打造了若干景区,如我去秋到过的两河口的奇峰深峡,两度攀上的米仓山顶,和昨天下午新去的十八月潭等,都是绝美的自然观赏地,更兼沿途不断有人文遗迹呈现,四处弥漫着历史云烟,足以让近年来所提倡的全域旅游能够充分实现。
32. 我个人觉得,米仓道上,上关下坝,关坝相连,值得沿古道作轻度开发。具体做法,就是沿湮没古道,小施人工,开出一条步游道,穿坝越溪,上岭过关,使沿途人文遗存和地质生物资源逐次呈现,恰是一条低难度的上佳的徒步旅游路线。这条路线的开辟,还有一个大作用,就是将现在因为地理广阔而互相隔离的南江诸景区串连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风拂林梢,太阳西斜,该下山了。
“行客不知倦,裁诗过岭头。”
一路穿林下坡,路滑腿软,汗湿衣背。一个多小时后,已回到谷底平缓处,顺溪流而上归路,再回首时,关隘在暮云下早隐入林间。
33. 平旷的大坝出现在眼前,四望除了逶迤青山,就是满坝的厚朴林,和其间零星分布的旅游设施。一派寂静清幽景象。而在古时,这里却是兵戈铁马之地。楚汉相争时,刘邦麾下大将韩信曾在此建了城,养精蓄锐;三国时,蜀国大将张飞曾在此大败屯兵牟阳的魏国大将夏侯渊和曹仁,牟阳古城也因此毁于兵火。
睡在床上,翻看志书,还想象如在古道官舍驿站中住上一晚,案上有酒,壁上有诗,该是如何境况。于是,又想起元稹当年行于此道中,宿于驿站中的诗《使东川·望喜驿》,此情此心,庶几近之:
满眼文书堆案边,眼昏偷得暂时眠。
子规惊觉灯又灭,一道月光横枕前。
窗外风清星耀,林海无声,溪流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