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章
都铎王朝的插曲
孩儿王爱德华
1.
我们甚至没有必要去探讨显然相当早熟且爱慕虚荣的爱德华六世的性格,他只当了六年国王,而后在十六岁时死于肺结核。
亨利死后真正掌握实权的萨默塞特公爵是个奇怪的混合体。他清楚目标应该是什么,却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实现,或是对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困难一无所知。比如,他也梦想着一统英格兰和苏格兰,而他的方法是让爱德华娶比他小几岁的苏格兰女王玛丽。
本来这个目标也是可能和平实现的,但萨默塞特却打算推动一下:想通过施加军事压力来获取苏格兰王位。这一方法注定会激起苏格兰人的反抗,无助于实现其目标。虽然在平基-克鲁(PinkieCleugh)之战中,英格兰军队仅付出极小代价就屠杀了一万名苏格兰人,英格兰军队甚至也没有乘胜追击;但此战的结果是法国再次和苏格兰结盟反对英格兰,而苏格兰对英格兰的怨恨也进一步加强。
2.
这还不是全部。年轻的苏格兰女王被送到法国宫廷与法国王室的孩子一起接受教育。她将会被培养成虔诚的天主教徒,并准备嫁给法国太子弗朗西斯。在伊丽莎白登基的那一年,法国和苏格兰之间还签署了一份秘密结婚协议:玛丽如果没有孩子的话,苏格兰王位将传给法国。一次的可能和平联合的机会就这样再次溜走了,这也再次延长了两个国家间的痛苦。
在经济和宗教领域,萨默塞特也表现出同样的愚蠢无能。他渴望能够像同时代的其他贵族那样骄奢淫逸,还利用自己获得的赃款兴建了富丽堂皇的萨默塞特宫殿,但他似乎还是比较民主的,并且对工人和其他下层民众面临的处境深感同情。不过,他非但没有采取措施改善他们的境况,反而使之恶化了。在宗教事务上,他也同样失败。他表现出超越他那个时代的宽容,不过就跟往常一样,他这样做的时候显然没有认清他当时所处的环境。
3.
宽容,不仅生长缓慢而且还很脆弱,就如我们这个时代的欧洲所展示的一样;而且宽容还不是适合所有地方的。作为一个刚从中世纪脱胎而来的新国家,政府最重要的基本职责就是控制和维持秩序。亨利和伊丽莎白都意识到,如果没有其他方面的有序发展,国家是不可能在某一方面获得巨大发展的。政治和宗教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而容忍不同意见,在19世纪强大、守法的社会组织中完全是可以实现的,但在16世纪却完全不现实。
没有什么比那种认为一种理想能够在某种条件下实现也就能够在另一种条件下轻易实现的想法更具误导性了。不列颠民族最大的成就就是在斯库拉(Scylla)和卡律布狄斯(Charybdis)的混乱和暴政下、在自由和对思想与言论实行危险的管制之间发展出民主。
4.
在16世纪,中世纪的政府发展为现代形式的政府;在精神生活和知识生活领域里,新观念也层出不穷。现在的问题是,在这条道路上,英格兰究竟要走多快?该如何走?做这个决定就需要最高层具有治国之才。而在本章要介绍的都铎王朝统治期间,恰好就没有治国之才。萨默塞特太宽容了,玛丽太不宽容了:两人都未能采取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英格兰的出路,找不到就玩完了。
国家守护者对议会施加影响让其准许教士结婚,并撤销了亨利八世最残暴的一部分法令,比如《叛逆法》和反对罗拉德派的法令等。不过在政府的命令下,有很多画有圣徒的图画和彩色玻璃窗户被打碎、民众习惯和喜欢的教堂被拆除。
5.
在民众的压力下,政府不得不宣布只有获得许可的教士才能够布道。加德纳大主教和邦纳(Bonner)大主教因为反对教义改革和其他改革而被关入伦敦塔。议会还授权使用首部英文《公祷书》。这本书大部分是克兰默写的,很多庄重而优美的措辞都出自他手。
虽然教会在新教改革道路上进展神速,但萨默塞特并不进行宗教迫害而是允许完全自由的宗教对话。不过,持不同观点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经常将言论自由、观点自由变成争吵和打斗。有一次,他们在牛津造成严重骚乱,以致政府不得不介入平息,一些教士还因此被绞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