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薄荷容易蔓延生长,家人曾在院门口的墙角下种过几株薄荷,几年下来,每年春天都会冒出一大片,有时候做汤的时候应急,走出门就可以随手摘几片叶子用。后来在南欧(西班牙、意大利)的乡间见过类似的场景,有些人家在门口随便种一些薄荷,做饭时出门随手摘下来给菜蔬调味,这田园风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南宋诗人陆游的一句诗,“薄荷花开蝶翅翻,风枝露叶弄秋妍。”
最早利用薄荷的是地中海和西亚地区的人,古埃及的出土文物发现有薄荷的踪迹,约公元前1500年的《爱柏氏纸草记事》中就记载薄荷可入药。
〔2〕古希腊人通常把其作为制酒的辅料,希波克拉底认为薄荷可以做兴奋剂、催吐剂及利尿剂。古希腊男性喜爱涂抹薄荷水以增加魅力,而有文献显示,古罗马和希腊人都把薄荷叶用于浸浴,也可以用薄荷编织花冠戴在头上,唇萼薄荷曾被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当作烹饪调料。古罗马人在庭院常种薄荷、独活草、牛至和香菜几样香料。中世纪时,欧洲人常把薄荷当作药草和调味品,而近代从薄荷里提炼的薄荷精油更是广泛用于制作香水、牙膏、口香糖、利口酒、雪茄烟或药品,以增加清凉香气。
〔3〕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约30个种,绝大多数原产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在南半球只有3种热带品种。现在最常见的栽培品种是以嫩茎叶供食的胡椒薄荷、绿薄荷、欧薄荷。薄荷之所以能让人感到“清凉”,是因为它里面的薄荷醇能够刺激人的感觉神经,感觉神经纤维接触薄荷醇后就把“凉爽”的信号发送给大脑,让人觉得凉爽。
绿薄荷原产欧亚大陆,后传入非洲、美洲等地,特点是有闪亮的、灰绿色的圆形叶片,味道清香,古希腊人用绿薄荷泡洗澡水,罗马人也如此使用,还将它引到英国种植,当地人也用它来防止牛奶变酸凝块。
〔4〕但到中世纪时,绿薄荷成了用于口腔卫生的药物,用来治疗牙龈疼痛及美白牙齿,现在主要用来提取薄荷精油。欧薄荷原产欧洲、非洲、西亚和中亚,在欧洲各地作为芳香及药用植物广为栽培,东南亚、印度人也喜欢用它在菜肴中调味,欧洲一些地方用薄荷酱汁或薄荷冻搭配肉类食用,还有奥地利等地,用薄荷茶供冲泡。胡椒薄荷是18世纪由绿薄荷与水薄荷杂交而成的,有紫绿色茎叶,香味最浓郁,常用于制作香精、口香糖,也可以泡茶、做冰激凌配料。
〔5〕薄荷在汉代时经中亚传入中原,汉武帝时的文学家扬雄在《甘泉赋》中提到皇帝在甘泉宫内种植有“苃葀yǒu kuò”,后人推测这两个字是对薄荷外语名称的音译。陕西韩城姚庄坡出土了1800多年前东汉墓中的薄荷实物,当时可能已经当作香料或药物。南北朝时期雷敩xiào的《雷公炮炙论》明确将它入药使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中国最早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有了“薄荷”这个名称。
〔6〕1061年,北宋人苏颂在《图经本草》中说薄荷已经是“处处有之”,这可能是因为它被视为治疗风寒的药物,加上容易成活,得到广泛栽培。他还提到有“胡薄荷”“新罗薄荷”“石薄荷”等名称的药物,可能是从西域和新罗引入的、形状近似的薄荷属植物,也可能是唇形科其他可散发香味的植物。
当时还流行用薄荷调制成饮料“薄荷汤”,这类饮料被称为“饮子”“香汤”或“熟水”。这可能是受到波斯、阿拉伯人的影响,他们爱用水果、香料、蔗糖等调制饮料,既可以消暑,也当作治病防病的保健品喝。
〔7〕这种西域做法唐代时已经传入中原,初唐时的医药书《千金要方》中就出现了5个“饮子”的药方,开元年间长安城西市有“卖饮子药家”,出售可以治病防病的药酒或饮料“三勒浆”、诃子汤等。
两宋更是流行各种口味的“饮子”,如北宋人朱彧《萍洲可谈》记载,“今世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人们还在夏天吃冰镇或井水镇过的冷饮子、清凉饮子,周密《武林旧事》卷六提到的近20种“凉水”就是这样的饮料。
〔8〕当时流行的几十种“饮子”中就包括使用薄荷的饮品。文人学士常常采摘薄荷芽加入茶水中煮,做成“药茶”喝,如南宋初年宰相李纲被贬谪海南时,在路上写诗《献花铺唐相李德裕谪海南道此有山女献花因以名之次壁间韵》,回忆在杭州喝的薄荷茶:
我亦乘桴fú向海涯,无人复献雨中花。
却愁春梦归吴越,茗饮浓斟薄荷芽。
〔9〕宋诗中常常把薄荷和猫一起写,因为他们看到“猫食薄荷则醉”。如陆游曾在《得猫于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中写道: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飧。
薄荷时时醉,氍毹qú shū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10〕当代药物学实验证明,薄荷并不能让猫呈现醉酒一样的姿态,而是唇形科荆芥属的某些植物如猫薄荷的枝叶内所含的荆芥内酯可以刺激成年猫科动物鼻子里的感觉神经,进而影响它们的情绪,于是出现摇头晃脑、流口水、打滚的“醉态”,一般持续十来分钟,而3个月以下的小猫对此没有反应。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宋代人诗歌中记载的很多所谓“薄荷”都是荆芥类香草,而非现代人认知的薄荷。
近代以后,中国还曾从欧洲和日本等地引种了胡椒薄荷等,但是中国的菜式对薄荷使用得不多,大家现在熟悉的是各种薄荷味的饮料、口香糖之类。近年来因为受到西餐、泰餐的影响,薄荷才在餐饮中流行,许多地方还直接把薄荷叶当菜吃。
〔11〕在印度的时候,见过当地人在寺庙中向神灵进献圣罗勒盆栽。圣罗勒叶色翠绿、花色鲜艳、芳香四溢,因此人们相信它也可以取悦神灵。一些印度人会在死者胸前或者嘴里放上一片圣罗勒叶子,据说这样才能受到神灵的眷顾,能够在轮回时获得来世的好运。
还有许多印度教徒在家里的阳台、庭院供养圣罗勒,种在一种特制的类似神坛的方形花盆中。花盆的三面雕刻着印度教的神像或神符,正面是一个镂空的神龛用于点蜡烛、烧香。
〔12〕虔诚的印度教徒每天早上在沐浴后给圣罗勒浇水并点一盏油灯,放在小神龛中。它们相信圣罗勒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让妖魔鬼怪、灾厄苦难远离自己。圣罗勒在印度古代阿育吠陀药典中是重要的药材,今天还有许多人服用,也有人饮用加入圣罗勒的热茶,用含圣罗勒成分的香皂、洗发水和化妆品等。
印度最著名的诗人泰戈尔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仙人世界》:
〔13〕如果人们知道了我的国王的宫殿在哪里,它就会消失在空气中的。
墙壁是白色的银,屋顶是耀眼的黄金。
皇后住在有七个庭院的宫苑里,她戴的一串珠宝,值整整七个王国的全部财富。
不过,让我悄悄地告诉你,妈妈,我的国王的宫殿究竟在哪里。
它就在我们阳台的角上,在那栽着杜尔茜qiàn花的花盆放着的地方。
公主躺在远远的、隔着七个不可逾越的重洋的那一岸沉睡着。
除了我自己,世界上便没有人能够找到她。
她臂上戴有镯子,她耳上挂着珍珠,她的头发拖到地板上。
当我用我的魔杖点触她的时候,她就会醒过来;而当她微笑时,珠玉将会从她唇边落下来。
(郑振铎翻译)
〔14〕“杜尔茜qiàn花”实际就是圣罗勒,如此说来,这首诗和印度教的神话传说有关:印度教传说圣罗勒是大神毗湿奴妻子的化身,每年10月中下旬前后的某一天,印度各地都会庆贺“圣罗勒节”。节日当天,人们会给圣罗勒披挂上装饰彩条,扮成新娘子的模样,人们还会准备一些素餐供奉给家里的圣罗勒神坛。
唇形科罗勒属的植物有上百种,广泛分布于全球温暖地带,很多都能散发出类似丁香、茴香的味道,香味随品种而不同。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圣罗勒、大罗勒、柠檬罗勒、泰罗勒、斑叶罗勒、丁香罗勒等。
〔15〕原产于印度的大罗勒在5000多年前就被印度人栽培,食用它们的叶子或者用于宗教祭祀。大罗勒很早就传到东南亚、西亚、南欧,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园艺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就记录过,种植极为普遍,尤其在地中海沿岸有许多变种。
意大利人常用甜罗勒做披萨饼、意粉酱、香肠的配料或者直接拌沙拉;热那亚著名的青酱就是用罗勒、橄榄油、松子和蒜头制成。甜罗勒比大罗勒的叶子娇嫩,不耐热,常用于冷的酱汁和沙拉,用在热菜上也多用于摆盘,不像大罗勒那样可以放在汤、菜中烧煮。干燥的罗勒也可以制作花草茶。罗勒在东南亚菜式中地位也很重要,是各种菜、汤中常用到的香料,比如越南河粉里常常撒泰罗勒调味。
〔16〕在文化史中,罗勒的意义在不同地区有极大的差异,比如圣罗勒在印度教中代表神圣,古希腊、古罗马人也许是受印度文化影响,也认为它可以打开天堂之门,但是也有古希腊人讨厌它的味道。
中世纪基督教中流传着一个故事:传说327年,罗马帝国皇帝康斯坦丁的母亲海伦娜太后去耶路撒冷朝圣,在旅途中发掘出钉死耶稣的十字架,附近土地上长着圣罗勒。因此,有些天主教派极为重视圣罗勒,用它浸泡弥撒时洒的水或者奉献在祭坛上。可也有些教派认为罗勒是恶魔撒旦的象征。
〔17〕张骞的出使让汉朝和西域的官方往来日益密切,西域很多新奇植物传入中原。西汉后期,在山东、江苏交界地区担任东海太守的韦弘在《赋·叙》中说“罗勒者,生昆仑之丘,出西蛮之俗”,可见那个时候它已经从西域传入中原,应该是当作香料或药物使用。“罗勒”是对古印度梵音的翻译。西晋张华所撰《博物志》记载了当时的罗勒栽培技巧:春夏时,把马蹄、羊角烧成灰撒在湿地上,有助于罗勒生长。
〔18〕南北朝时,与东晋对峙的北方后赵政权统治者是石勒,为了避讳“勒”字,人们就把“罗勒”改称“兰香”,民间又叫“翳子草”。因为罗勒的种子吸水后会膨胀,顺便把掉入眼中的微小杂物一起吸过来再随着眼泪排出眼睛,可用于治疗眼中有沙尘一类的疾病,因此又名“光明子”。
英国诗人济慈1818年根据《十日谈》中第4日的第5个故事创作了一首叙事长诗《伊莎贝拉和罗勒罐》,讲述了一个叫伊莎贝拉的姑娘的故事。
她生于富庶的佛罗伦萨商人家庭,在朝夕相处中爱上了给家里打点生意的学徒洛伦佐,但她的两个哥哥原打算把妹妹嫁给一名贵族。两个哥哥知道后竟然密谋杀害了洛伦佐并把他葬在了树林,欺骗妹妹说已经把洛伦佐派到海外出差。
〔19〕在亡灵的指引下,伊莎贝拉找到了树林中爱人的尸体,默默将爱人尚未腐烂的头割下,带回家葬在了一盆绿油油的罗勒盆栽里。伊莎贝拉每天抱着这罗勒叶,轻轻擦拭,温柔抚摸。她对这盆罗勒的痴迷引起了两位哥哥的疑心,他们挖开泥土发现了头颅,惊恐地逃离了佛罗伦萨,伊莎贝拉则在对爱人的追怀中黯然故去。
喜欢各种唯美主题的拉斐尔前派画家威廉·何曼·怀特绘制的这件作品描绘伊莎贝拉正在抚摸藏有爱人头颅的罗勒盆栽,罗勒罐上细致地雕绘着骷髅头,罐子下的绸缎也绣着洛伦佐的名字。
伊莎贝拉和她的罗勒盆栽 油画 威廉·何曼·怀特(William Holman Hunt) 1867—1868年
〔20〕北宋时罗勒已是“处处有之”的常见香料,《嘉祐本草》记载了3种罗勒品种:“一种似紫苏叶;一种叶大,二十步内即闻香;一种堪作生菜,冬月用干者。”曾前往泉州公干的元朝官员张养浩就曾吃过罗勒调味的鱼肉,他在《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四首》中提到“娵隅jū yú罗勒味尤真”。“娵隅”是鱼的代称,这种用罗勒配鱼吃的方式与地中海人用罗勒给肉食调味不谋而合。
〔21〕罗勒作为调料,味道不易被人接受,香味也容易消散,在中国古代没有流行开来。近代,荷兰殖民者把罗勒引入中国台湾种植食用,才渐渐为国人所知。因为它开花时花序层叠如塔,有好多层,民间有“九层塔”之称,和佛教文化又搭上了一点关系。近年来,在西餐、泰餐影响下,中餐也渐渐有所使用,一些地方还种植甜罗勒出售,购买者多是把其幼嫩茎叶当作蔬菜凉拌或者炒食。
〔22〕我第一次吃紫苏是在日餐馆,后来在韩餐中常常与之打照面,都是用来包生鱼片、烤肉吃。后来才发现它并非陌生人,魏晋南北朝时已经传入中原,古人早就当药物、蔬菜、调料了。
“紫苏”这个名字就揭示出它最常见的种类是紫色或者绿中带紫,它的叶片多皱缩卷曲,具有特异的芳香。其中一个变种皱叶紫苏叶子是绿色,种子含的油脂较多,又称白苏、回回苏;另外一个变种紫苏叶子两面都是紫色,或者面青背紫,在韩餐、日餐中常见,近来在很多国家都流行。
〔23〕紫苏是唇形科紫苏属植物,原产于中国华南、印度南部和东南亚热带地区。紫苏传入中原地区的历史比较早,汉代《尔雅·释草》中提到“苏”又名“桂荏”,是一种味道类似肉桂的香草。《说文解字》辨析说,“荏,白苏也;桂荏,紫苏也”。或许中原人先认识开白花的、叶子是绿色的香草“苏”,后来就把新传入的紫色叶片的香草称为“紫苏”,又名“桂荏”。
紫苏传入中原后主要用作药草,5世纪时就被收录进南朝医学典籍《名医别录》中,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被中医所用,也有少数地区用它做蔬菜或入茶。
〔24〕据说,宋仁宗时把“紫苏熟水”定为饮料里的第一,估计就是用紫苏等香料浸泡过的热开水。宋人史浩写过一首词《南歌子·熟水》描述先喝熟水再喝茶的场景:
藻涧蟾光动,松风蟹眼鸣。浓熏沈麝入金瓶,泻出温温一盏,涤烦膺。
爽继云龙饼,香无芝术名。主人襟韵有馀清,不向今宵忘了,淡交情。
在宋元时代,许多地方都栽种紫苏。明初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详细记载做紫苏“熟水”的方法:把紫苏叶放在纸上,搁在火上烘烤出味道,用滚开的热水冲泡紫苏一次算是清洗;把这壶洗过的水倒掉,把紫苏放入壶中,加入滚水浸泡当热饮喝,据说可以“宽胸导滞”。
〔25〕后来李时珍也说“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这都是热饮。有些地方则是把捣碎的梅子和盐、紫苏放入新汲的冰凉井水中浸泡后饮用,类似今天的凉酸梅汤。以前江南地区蒸大闸蟹也会在螃蟹的上面和下面垫上紫苏叶去腥提味。
紫苏可能是唐代时候传入朝鲜、日本的。日本人吃生鱼片时常用到紫苏,韩国也用一种变种紫苏制作泡菜,在吃烤肉也常用新鲜的紫苏叶搭配。在南亚、东南亚紫苏主要做香料,如越南的炖菜和煮菜中常用紫苏叶调味。
〔26〕16世纪紫苏从东南亚、太平洋群岛传入欧洲,主要是作为观赏性植物,后来南欧有些地方会使用紫苏拌沙拉或者当装饰性配菜。我在南欧旅行时常吃当地人用于调味的各种香草,当时并没有特别在意,后来才发现许多香草如紫苏、薄荷、薰衣草、罗勒、鼠尾草、迷迭香、香蜂草等都属于唇形花科植物,这一科有许多植物的枝、叶、花、果实都含有散发芳香味道的成分,令人心旷神怡、胃口大开,因此常常用在烹饪中。
〔27〕白苏、紫苏的种子提取的紫苏油里含有一种叫紫苏醛的挥发性物质,这是它的香味的来源,这也是孜然里含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日本人在16世纪之前曾使用紫苏油照明,后来被菜籽油取代才不再使用。20世纪初日本还曾把紫苏油大量出口到美国作为一种工业用干性油,可以代替亚麻油使用,后来因为日美爆发战争才停止。现在,紫苏精油也用于烟草加工、蛋糕、牙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