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775】
读物本·《中国味道·香料与调料》05薄荷·罗勒·紫苏
作者:机智的蜻蜓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5088
3
3
3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科普知识类】这本书追溯了大约50种调料、香料的历史,从古到今,人们如何在各自的文化中认识、利用它们,以及如何赋予它们文化上的意义,试图从全球文化比较、跨学科的角度看待它们。 仅限习读,如侵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11-26 19:05:07
更新时间2024-11-17 09:52:51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薄荷 清凉的滋味

〔1〕薄荷容易蔓延生长,家人曾在院门口的墙角下种过几株薄荷,几年下来,每年春天都会冒出一大片,有时候做汤的时候应急,走出门就可以随手摘几片叶子用。后来在南欧(西班牙、意大利)的乡间见过类似的场景,有些人家在门口随便种一些薄荷,做饭时出门随手摘下来给菜蔬调味,这田园风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南宋诗人陆游的一句诗,“薄荷花开蝶翅翻,风枝露叶弄秋妍。”

最早利用薄荷的是地中海和西亚地区的人,古埃及的出土文物发现有薄荷的踪迹,约公元前1500年的《爱柏氏纸草记事》中就记载薄荷可入药。

〔2〕古希腊人通常把其作为制酒的辅料,希波克拉底认为薄荷可以做兴奋剂、催吐剂及利尿剂。古希腊男性喜爱涂抹薄荷水以增加魅力,而有文献显示,古罗马和希腊人都把薄荷叶用于浸浴,也可以用薄荷编织花冠戴在头上,唇萼薄荷曾被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当作烹饪调料。古罗马人在庭院常种薄荷、独活草、牛至和香菜几样香料。中世纪时,欧洲人常把薄荷当作药草和调味品,而近代从薄荷里提炼的薄荷精油更是广泛用于制作香水、牙膏、口香糖、利口酒、雪茄烟或药品,以增加清凉香气。

〔3〕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约30个种,绝大多数原产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在南半球只有3种热带品种。现在最常见的栽培品种是以嫩茎叶供食的胡椒薄荷、绿薄荷、欧薄荷。薄荷之所以能让人感到“清凉”,是因为它里面的薄荷醇能够刺激人的感觉神经,感觉神经纤维接触薄荷醇后就把“凉爽”的信号发送给大脑,让人觉得凉爽。

绿薄荷原产欧亚大陆,后传入非洲、美洲等地,特点是有闪亮的、灰绿色的圆形叶片,味道清香,古希腊人用绿薄荷泡洗澡水,罗马人也如此使用,还将它引到英国种植,当地人也用它来防止牛奶变酸凝块。

〔4〕但到中世纪时,绿薄荷成了用于口腔卫生的药物,用来治疗牙龈疼痛及美白牙齿,现在主要用来提取薄荷精油。欧薄荷原产欧洲、非洲、西亚和中亚,在欧洲各地作为芳香及药用植物广为栽培,东南亚、印度人也喜欢用它在菜肴中调味,欧洲一些地方用薄荷酱汁或薄荷冻搭配肉类食用,还有奥地利等地,用薄荷茶供冲泡。胡椒薄荷是18世纪由绿薄荷与水薄荷杂交而成的,有紫绿色茎叶,香味最浓郁,常用于制作香精、口香糖,也可以泡茶、做冰激凌配料。

〔5〕薄荷在汉代时经中亚传入中原,汉武帝时的文学家扬雄在《甘泉赋》中提到皇帝在甘泉宫内种植有“苃葀yǒu kuò”,后人推测这两个字是对薄荷外语名称的音译。陕西韩城姚庄坡出土了1800多年前东汉墓中的薄荷实物,当时可能已经当作香料或药物。南北朝时期雷敩xiào的《雷公炮炙论》明确将它入药使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中国最早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有了“薄荷”这个名称。

〔6〕1061年,北宋人苏颂在《图经本草》中说薄荷已经是“处处有之”,这可能是因为它被视为治疗风寒的药物,加上容易成活,得到广泛栽培。他还提到有“胡薄荷”“新罗薄荷”“石薄荷”等名称的药物,可能是从西域和新罗引入的、形状近似的薄荷属植物,也可能是唇形科其他可散发香味的植物。

当时还流行用薄荷调制成饮料“薄荷汤”,这类饮料被称为“饮子”“香汤”或“熟水”。这可能是受到波斯、阿拉伯人的影响,他们爱用水果、香料、蔗糖等调制饮料,既可以消暑,也当作治病防病的保健品喝。

〔7〕这种西域做法唐代时已经传入中原,初唐时的医药书《千金要方》中就出现了5个“饮子”的药方,开元年间长安城西市有“卖饮子药家”,出售可以治病防病的药酒或饮料“三勒浆”、诃子汤等。

两宋更是流行各种口味的“饮子”,如北宋人朱彧《萍洲可谈》记载,“今世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人们还在夏天吃冰镇或井水镇过的冷饮子、清凉饮子,周密《武林旧事》卷六提到的近20种“凉水”就是这样的饮料。

〔8〕当时流行的几十种“饮子”中就包括使用薄荷的饮品。文人学士常常采摘薄荷芽加入茶水中煮,做成“药茶”喝,如南宋初年宰相李纲被贬谪海南时,在路上写诗《献花铺唐相李德裕谪海南道此有山女献花因以名之次壁间韵》,回忆在杭州喝的薄荷茶:

我亦乘桴向海涯,无人复献雨中花。

却愁春梦归吴越,茗饮浓斟薄荷芽。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