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在野民国女】篇叁
1. 吴贻芳 1893—1985
命运以痛吻她,她却报之以歌
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丰满。——吴贻芳
她是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第二位大学女校长。她以一己之力让金陵女子大学成为当时全球最著名的女子大学,被誉为“东方最美的校园”。
南京大屠杀期间,她冒死在校内收留了大量妇女儿童。
1945年,她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成为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
在民国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男有蔡元培,女有吴贻芳。”而她一生的心愿,就是让天下的女性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
她就是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
2. 命运以痛吻她,她却报之以歌
1893年,吴贻芳出生于湖北武昌的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候补知县,母亲是温婉的大家闺秀。她出生的时候正值寒冬,腊梅芳香,父亲便为她起名叫“贻芳”,别号“冬生”。
十一岁那年,吴贻芳和姐姐争取到了去杭州上学的机会,在那里,她快乐地学习了各种知识,增长了见识。不想没过几年,接二连三的厄运便降临到这个对新生活充满憧憬的女孩身上。先是吴父在官场上遭到诬陷被免职,一时想不开,选择了投江自杀。眼见家道中落,兄长无法继续学业,又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郁郁不得志下随之投江自尽。弱柳扶风的吴母接连痛失夫与子,无法接受此等打击而撒手人寰。在为母亲守灵的夜晚,姐姐于悲痛之下也选择了悬梁自尽。
3. 失去父亲的痛楚犹在,又接连失去母亲与兄姊,此时,吴贻芳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悲恸与沮丧撕扯着这个年轻姑娘,痛失至亲的她整日神色黯然,紧抿薄唇,一言不发。姨父陈叔通怜她年幼丧亲,及时伸出援手将她接回家中抚养,在姨父的开导和帮助下,吴贻芳逐渐走出了悲痛。
1916年,吴贻芳考入金陵女子大学,历经四年苦读,她成为中国第一批获得女子大学学士学位的五名毕业生之一。
毕业后,吴贻芳因口语流畅被推荐赴美留学。有一次,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来学校演讲,言语间充满对中国的污蔑与歧视,感受到民族尊严遭到践踏,台下的吴贻芳愤然起身,怒斥道:“这简直是对中国人的污蔑!”她还连夜写了文章登报反驳斥责,一时之间在华人圈引起了轰动,激起华人学生的爱国热情。
4. “厚生”育英才,点燃万千女性的希望
1927年,北伐战争在军事层面上取得胜利,我国提出收回教育主权,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康本德夫人离校。当时,吴贻芳正在美国密执安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她接到了母校金陵女子大学的邀请,请她回国出任校长。怀揣着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期许,吴贻芳毕业后便马不停蹄地回国上任了。
在这一年,清华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而吴贻芳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就任大学校长一职的女性。这对于社会传统观念无疑又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封建社会束缚女性的枷锁,吴贻芳认为女性的独立要从教育开始,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从根本改变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认知。她鼓励每一个女性,永远不要放弃学习的机会,女性可以创造很多自己想象不到的价值。时代的车轮在前进,女性拥有无限的潜力,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以往的时代框架里。
5. 任职期间,吴贻芳以“为中国女子提供最好的教育”为己任,坚持“全人格教育”理念,并举“德智体美群”五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女性人才。她还赋予金陵女子大学的校训“厚生”以新的内涵:“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丰满。”
吴贻芳认为,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置专业,以生为本,为学生发展提供服务。金陵女子大学设置了当时欧美大学的大部分专业:中文、英文、历史、社会、经济、政治、哲学、宗教、音乐、体育、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家政、医学预科、护理预科等。一次,有位女生想就读海洋专业,吴贻芳冲破重重阻力成功设置该专业,后来,这位女生更是成为中国的第一位女海洋学家。
6. 吴贻芳提出“金陵女子大学要把注意力放在普遍提高学生体质上”,因此,体育课是大学四年的必修课,不合格不能毕业。金陵女子大学定期为学生体检,每年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对于体弱的学生,学校定期为他们免费增加营养餐。毕业生梅若兰回忆说:“我来自成都一个困难家庭,进校时体重不达标,学校下发通知,让我每天上午十点到规定地点吃营养餐,直到体重达标为止。”
金陵女子大学每年组织的“五月花柱舞会”等表演性和竞赛性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社会名流、市民和外校学生前来观看。金陵女子大学的校园除了举办各种球类运动、体操、剑术、个人体态比赛,团体娱乐游戏,还有丹麦舞、踢踏舞、土风舞、宫廷舞等各种舞蹈社团活动。这种活泼、健康、快乐、丰富的校园文化,让金陵女子大学成为那个时代极具吸引力的都市文化展示场所。
7. 吴贻芳就职期间曾定下一条校规:不收已婚学生,在校生若是结婚就得自行离校。在她看来,是否踏入婚姻殿堂虽是个人自由,但结婚以后,尤其是在当时家庭关系中处于劣势的女性群体,在多数情况下只会陷入家庭琐事当中,无暇顾及学业。
规矩虽定,但吴贻芳却并非死板而不知变通的人。曾有一位女学生“顶风作案”,在校期间成婚,吴贻芳将自己最心爱的胸针送给她作为新婚贺礼,同时委婉地告诉她被开除了。几年后,这位学生来信,信里提到她的丈夫在抗战中殉国,而自己有重回金陵女子大学读书的意愿。吴贻芳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心愿,还承诺由学校负责抚养她的子女。
8.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名为曾季肃的已婚女子从朋友处听闻吴贻芳的事迹与主张,提笔给她写信,信中坦言自己已育两子,但为摆脱封建婚姻的束缚,她仍想读书。虽然校规既定,但吴贻芳不想让任何一位追求受教育的女性失去机会,她思索良久,终是应许。曾季肃毕业后也追随她的步伐,创办了后来沪上知名的南屏女中。
在吴贻芳的管理下,金陵女子大学享誉全国,蜚声海外。当时,金陵女子大学的学生出国留学不用考什么托福、雅思,只要有吴贻芳校长签名的毕业证书,英、美等国名校都可以免试入学。
9. 深耕象牙塔,心系家国事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半壁江山已然沦陷。当日军的炮火即将在长江流域轰响的时候,吴贻芳以非凡的勇气安排金陵女子大学的师生先行撤离,分散到上海、武昌、成都三地办学,后又全部迁到成都华西坝,借用华西大学的教室上课,努力创造条件让颠沛流离的学生能够继续完成学业,为多灾多难的祖国培养人才。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吴贻芳组织留校的教职工把金陵女子大学改造成一座避难所,冒着生命危险,收留了南京城大量的妇女、儿童,成为南京城的守护人。抗战胜利后,金陵女子大学是南京最早复课的大学,其中更是离不开吴贻芳的努力。
10. 因在抗战中的突出表现,吴贻芳的政治活动能力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1945年,联合国制宪大会在美国旧金山隆重召开。中国代表团共派出了九名代表参会,吴贻芳是其中唯一的女性。轮到吴贻芳发言时,她沉着坚定地走上主席台,从容地从中国的历史文化说起,谈到近代中国遭受的侵略以及全体中国人民战胜敌人的决心,最后阐述了中国政府对维护世界和平的看法以及对《联合国宪章》的期待。吴贻芳代表中国发出了和平之声,赢得了会场上雷鸣般的掌声。
也是这一天,吴贻芳成为全球历史上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女性。她以独特的东方气韵和优雅坚韧的形象让全世界重新定义了中国女性。就连在下面听演讲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都忍不住称赞,她简直是一个“智慧女神”。
11. 后来,蒋介石和宋美龄曾经两次当面邀请吴贻芳出任当时国民政府的教育部长,但她以一句“我不会做”直言谢绝。新中国成立之后,她担任了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后来,金陵女子大学改名为南京师范大学,吴贻芳成为名誉校长。
1985年11月10日,吴贻芳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从三十五岁到五十八岁,她做了二十三年校长,把最精彩的人生奉献给了金陵女子大学,也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金陵女子大学。两年后,在多方校友的疾呼下,南京师范大学恢复了金陵女子学院。
很多人都在问吴贻芳为何终生未婚,她的学生们给出了答案——因为她嫁给了金陵女子大学。
12. 据统计,吴贻芳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期间,这所学校共培养出九百九十九名毕业生,她们各自闪耀着光芒:成为教育、医疗、科研领域的领军人物,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优秀的女性代表……人们把她们称为“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面对战乱、危机和对女子教育的偏见,吴贻芳用一个女性的坚韧和勇气,一直坚守着中国女子教育的阵地,为中国的女子教育点亮了一束光。
一辈子“嫁”给了教育的“智慧女神”吴贻芳,以拳拳的赤子之心,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以“厚生”理念造福社会,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圆了中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
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并积极投身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正义事业。她那独立的意识和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坚守信念和理想,成就自己的非凡人生。

13. 潘玉良 1895—1977
与其仰望星空,不如做摘星之人
我的一生,是中国女人为爱和理念争取女人自信的一生。——潘玉良
人有两次生命的诞生,一次是肉体的出生,还有一次是灵魂的觉醒。
有的人深陷困境,便放弃抵抗,自甘沉沦;有的人身处废墟,就算揪着头发都会把自己从泥土里拔出来。躺在同一片淤泥里,有的人越陷越深,而她却仰望星空,挣扎着向天际伸出手,发誓要做摘星之人。
从一个字都不识的文盲到最高艺术学府的教授,从茶楼雇员到第一个作品被卢浮宫收藏的中国画家,她的一生堪称奇迹。齐白石和徐悲鸿称她为“一代画魂”,画家许卫红说:“在中国画坛,很多男性画家没有做到的突破,被她一个女画家做到了。”
她是中国最传奇的女画家——潘玉良。
14.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去。”一曲《卜算子》被唱得悠扬婉转,如泣如诉。
正值海关监督潘赞化来芜湖上任,当地政府及工商各界举行盛宴,为新任监督接风洗尘。潘玉良坐在酒桌旁,为在座的大人物们表演助兴。一首风月场里唱惯了的小调因她的演唱而平添了几分凄凉之意,仿佛在诉说着自己那不幸的遭遇与过往,潘赞化也被这歌声深深打动,忍不住抬眼望去……
民国才女众多,大多数都出生于富贵人家或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长大后也自然而然地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不俗的成绩。与她们相比,潘玉良却更像一株野蛮生长的植物,挣扎着破土而出,奋力向上,只为追寻那一缕阳光。
15. 潘玉良原名陈秀清,1895年出生在江苏扬州,一岁丧父,八岁丧母,幼失怙恃。母亲临终前把潘玉良托付给她的舅舅,从此她便跟随舅舅生活,改名张玉良。哪想舅舅不务正业,天性好赌,还沾染了大烟。潘玉良刚到十三岁,便被舅舅卖给了芜湖县的宜春茶楼,以偿还赌债。
潘玉良并不甘心就此沦落风尘,她多次逃跑、自杀、毁容都失败了,换来的是老鸨的毒打。就这样,她在宜春茶楼做了三年的洒扫丫头,被迫学艺唱曲。
她无数次渴望能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一个人,能把她救出来。可她遇见的人,只会给她带来伤害。直到十七岁那年,她才遇见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
16. 这天,新上任的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被当地政府及工商界宴请到茶楼为他洗尘,潘玉良就被安排在一旁唱曲。潘赞化原是安徽桐城的才子,早年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后来还追随孙中山参加过辛亥革命,是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作为新一代的知识青年,他接受过新思想,不喜欢应酬,可毕竟初来乍到,实在不好拒绝,但面对当地同僚和商人拉拢,他也只是客套几句。却未曾想到,就在这场接风宴上,他遇到了一段令他今生都难以割舍的情谊。
推杯换盏间,潘玉良委婉动听的歌声,与令人动容的唱词,吸引了潘赞化。他看向潘玉良,首先看到的就是那一双写满了故事的眼睛。这种眼神,和她的年岁很不搭。潘赞化不由得上前关心了几句,又问起她知不知道自己唱的是谁的词。潘玉良却说:“这是一个和我同样命运的人。”
17.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在潘赞化心中盘桓许久,又如水面涟漪般轻轻荡开。
这一幕,恰好被席间的一位商人瞧见了。翌日,潘玉良就被送到潘赞化府上。
潘府门前,十七岁的潘玉良低头站立着,显得局促而紧张。带她前来的人叩响了大门,门房匆匆赶来,询问来者是谁,那人客气道:“我家先生送了件礼物给总督大人。”
那门房睇了一眼少女,面无表情地说道:“稍等片刻,我问下总督大人。”
潘玉良似乎将头垂得更低了,手心也渗出了汗水。不一会儿,那门房出来,手上拿着一包银圆,递给那少女,又说:“大人说,这些银子给你回去交差,你走吧。”少女一脸惊诧。送他来的人尴尬地对门房说了几句告辞,便带着少女离开了。
18. 原来,潘赞化明白商人这是为了讨好自己,人是万万不能收的,但若直接将女孩子赶回去,必定会让她为难。因此,心细如发的潘赞化便想出了这般两全其美的法子。
潘赞化的拒绝让潘玉良心中五味杂陈,她一边因他的君子风度而动容,一边又为此后恐再难相见而惆怅。不过,这份惆怅还未来得及蔓延开来,第二天潘赞化竟又约她外出散步。
途中,两人敞开心扉谈论过往。潘玉良的眼角不禁泛起泪花,但很快被她擦去。望着眼前这位在逆境中顽强生存的女子,潘赞化更觉怜惜。
在那个年代,苦难人家的女儿单凭个人力量难以改变贫困状况。所以潘赞化还是忍不住动了恻隐之心,用两百银圆将潘玉良赎了出来。
从此,潘玉良的命运被彻底改写。
19. 你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潘赞化新官上任就从风月场所买回一个女子,这本就是十分轰动的事情,但他却毫不在乎。他对潘玉良的照顾完全出于同情与怜惜,他们的相处也从来都是发乎情止乎礼。他让出卧室给潘玉良居住,自己睡在书房。潘玉良不识字,他就买来识字本手把手教她识字。
一年后,潘赞化赴任上海,将潘玉良一同带去。他们住在法租界一座陈旧的石库门房子里,邻居是陈独秀夫妇。
长久的相处中,潘玉良早就已经将恩人当作恋人。不久之后,在陈独秀夫妇的见证之下,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婚后,玉良正式改姓潘,以示对丈夫的感激之情。
20. 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理解。多少人曾爱你青春的容颜,无论假意或真心,但难得有一个人爱着你虔诚的灵魂。对于潘玉良而言,潘赞化正是这样的存在。他耐心地教她读书认字,只因她说不想当一个花瓶。而潘玉良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也让潘赞化始料未及,于是他到处给潘玉良寻求优秀的家庭教师来辅导她。
婚后第三年,潘玉良又跟随潘赞化到了云南。一次,潘玉良看到邻居洪野先生在画画,她就安静地趴在窗边临摹,后来洪野先生发现她临摹得很好,就开始免费教她画画。潘玉良从此走进了绘画的世界。
21. 她在绘画上有着惊人的天赋,短暂的学习之后,水平已经胜过很多专业的绘画学生,最终以素描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上海图画美术院,却因出身争议而被拒绝录取。幸而校长刘海粟先生惜才,顶住了舆论压力,录取了潘玉良。
就这样,潘玉良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女大学生。她曾说,她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潘玉良或许是一个奇迹,但是如果不是她懂得抓住机遇,不被现实打倒后再振作,那这个奇迹也不会出现。她的人生谈不上完美,甚至充满悲痛,但是她却完成了蜕变与逆袭,在绘画中燃烧自己,绽放自己,从尘埃中开出花来。命运发给她一手烂牌,还好她抓住机会完成了漂亮的反击。
22. 当时国内刚刚兴起人体素描课,课程是开设了,但是基本上找不到人体模特。潘玉良为了能够学好这门课,趁家中没人的时候,拉上窗帘,脱下衣服,对着镜子描摹自己的身体。她将这幅人体素描命名为《裸女》,送到师生联合展览上展出。这幅大胆的作品轰动全校。
入学三年后,由于潘玉良在艺术上展现出的过人天赋,校长刘海粟认为学校已经没有老师能够辅导她了,在国内发展会限制了她,于是建议她去法国学习。
23. 潘赞化得知此事后,也鼓励她出国深造,并为她提供出国留学的全部费用。临行前,他送给潘玉良一个怀表,里面装有两个人的合影照片。
他说:“要是在外国想我了,就听听怀表,那是我的心跳。”
潘玉良先后在巴黎国立艺术学院和罗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就读。在这里,她结识了徐悲鸿、邱代明等中国近代有名的艺术家,还自学了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不到三十岁,她的作品就入选罗马国际艺术展,并获得金质奖章。她成了欧洲的艺术新秀,收到了无数橄榄枝,但她却说:“我要回国,回到爱人身边。”
24. 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
1928年,在欧洲小有名气的潘玉良接受刘海硕的邀请,回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教,后又被评为教授。冬天,潘玉良结束了异域求学的日子,学成归国。刚下轮船,她就和前来接她的潘赞化紧紧抱在一起。
谁也没有想到,曾经深陷淤泥狼狈挣扎的女子,竟然成为中国高等学府的教授,不久后还举办了画展。这是中国女画家从来没有过的壮举,震惊了整个中国画坛。后来,潘玉良陆续举办了五次个人画展,展出《我的家庭》《瘦西湖之晨》《白荡湖》和《春》等著名作品,中华书局还出版了一本《潘玉良画册》。
徐悲鸿曾评价她:“当时的中国画坛,能够称得上画家的不过三人,其中一个就是潘玉良。”
她的作品充满了力与美,笔触清晰敏捷,展现出的不仅是对于社会种种弊端的呐喊,更有深远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究。
25. 彼时政局动荡,日本人从华北开始,企图蚕食中国。山河破碎之际,潘玉良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义展义卖活动,支持抗日,她还发表讲话,谴责一些“知名人士”远离现实话多画少,热衷个人名利的行为,而她却因此受到一些无耻之徒的侮辱和诽谤攻击。潘玉良不为所动,她将全部精力放到艺术创作和社会活动中。她还创作了油画《白菊》,以寄托自己对艺术和爱情的无限忠诚。
然而,潘玉良的赤子之心,却被一场画展彻底冷却了。在一次画展上,潘玉良展出了一幅油画《人力壮士》,画中是一位裸体的中国壮士,正用双手搬走一块压着小草的巨石。潘玉良本意是想要歌颂无私救国的战士,却没想到画作被人故意划破。
26. 倾注心血的画作被人毁坏,灰暗的过去又被人挖出来抨击,潘玉良悲愤交加。人们对她始终带有偏见,不相信一名出身卑微的女子可以成为顶级画家,无良报媒也纷纷猜测潘玉良根本是找人代笔。为了证明自己,潘玉良只得当着众人的面,拿起画笔,画了一幅自画像。
俗世的偏见如刀锋一般,一次次划破了她的自尊。潘玉良对这样的环境感到失望,正值巴黎举办万国博览会,于是她向潘赞化提出再次前往法国求学、举办画展的想法。潘赞化知晓她的矛盾和痛苦,尽管心中有许多不舍,却一句挽留的话都没有说,再一次目送她登上游轮。
但二人都没有想到,此一别就是一生。
27. 多雨的巴黎,像极了你
在法国期间,潘玉良立下了“三不”原则:第一,不加入外国国籍,她永远是中国人;第二,保持独立,不和任何画商合作;第三,永不恋爱。
旅法画家贺慕群曾说:“侨居巴黎后我和潘玉良常有来往,在艺术上和生活上都曾得到她的指导和帮助。潘玉良生活并不富裕,但是生性豪爽、乐于助人。她常留短发,喜喝酒,不拘细节,说话时声音很大,气势不让须眉,颇有男子气度。晚年时她住在蒙巴拿斯附近的一条小街,住房兼画室,生活清苦,但是她勤于作画,有时候从早到晚在家作画,一天都不出来。1954年,法国曾拍过一部纪录片《蒙巴拿斯人》,介绍这个地区的文化名人,其中就有潘玉良,她是片中唯一的东方人。”
28. 1958年,中国画家潘玉良的画展在法国巴黎隆重举行,盛况空前。她受邀成为巴黎的荣誉市民,也成了全部华人的骄傲。她的作品在比利时、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地巡回展览,被各国博物馆争相收藏。
1959年,巴黎市长宣布:“尊敬的潘玉良女士,恭喜您获得巴黎大学多尔列奖。”这是该奖项第一次授予女性艺术家。
彼时,她多想与潘赞化分享这个喜讯。但她却收到了潘赞化的来信,信中说国内气候异常,让她先别回国。
29. 五年后,法国与中国正式建交,中国驻法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专程去看望潘玉良。直到这个时候,她才知道潘赞化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离开人世。
原来潘赞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怕潘玉良悲伤,在临终前,特意嘱咐儿媳模拟他的口吻,与潘玉良保持通信。
知道这一切的潘玉良大病一场,从此人生变得空空荡荡。
当年在茶楼逃跑被毒打时,她没有哭过;在上海美专被恶意攻击时,她没有哭过;在巴黎,独自熬过无数漫漫长夜时,她没有哭过;但听到爱人的死讯后,她终于再也忍不住流下眼泪。她对潘赞化不仅是爱,更有一份感恩和尊重。
30. “边塞峡江三更月,扬子江头万里心。”越是暮年,潘玉良思乡之心越切,写下了许多笔调哀凉的思乡诗句。尤其到了最后的岁月,自知来日不多,她便在枕头下面留下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这是我的家信,如果我死了,烦朋友们将这封信寄给小孙潘忠玉留作纪念。中国,安庆市,郭家桥41号。”
巴黎下了一整夜的雨,潘玉良身着旗袍,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轻叹道:“赞化,我想你了,请你在梦中与我同饮这杯酒吧。”
1977年,潘玉良在巴黎去世。她身着旗袍下葬,临终愿望是将自己毕生的作品全部带回祖国,不允许法国政府处理她的作品。
31. 直到1984年秋,经过多方努力,潘玉良的三千多幅画作终于漂洋过海回到了家乡,而她则继续长眠于巴黎。
如今的巴黎市公墓里,有一个墓碑格外引人注目,上面镶嵌着一个白色大理石浮雕像,下面挂着几枚形状各异的精美奖章,右边用中文写着:世界艺术家潘玉良之墓。
潘玉良曾说:“我的一生,是中国女人为爱和理念争取女人自信的一生。”
的确,她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尊严抗争,她的每一滴血液都在向往着自由与平等。她从未抱怨过命运的苛待,也从未停止过向上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