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947】
读物本·《散场》
作者:听风的轨迹
排行: 戏鲸榜NO.20+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11741
27
23
42
4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人间的面,见一面少一面。 如果离别是难以避免的人生常态,那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每次分开时,都珍重一点,再珍重一点;在每次重逢时,都珍惜一点,再珍惜一点。 每一个相守的时刻都珍贵,包括离别的前一刻,尤其是离别的前一刻。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2-11-21 14:20:02
更新时间2024-11-07 16:16:51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散场

《为什么有些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经历:一些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地再无联系再未相见。也说不清到底是为什么,也许是忙碌让我们渐行渐远,也许是距离让我们四散天涯,也许是差距让我们不再无话不谈……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很多友情,被工作和生活挤到角落,封尘落灰。

有人把这个现象称为“失友症”,但也许,所谓“失友”,并不是一种症状,而是一种感受:原来,有些人真的只能陪我们走一段路。

可能这样说有些无奈,但很多友情确实是阶段性的,时间和空间是扼杀友情最大的两个“杀手”。

曾经,时间和空间的撮合,让我们共享了一段结伴的愉快旅程,到了分岔路口的时候,你说要去海里看鲸,我说要去林间看鹿,于是就此分道扬镳。

但我们并不是一夕之间陌生的,刚开始,我们还保持着联系,你给我看看鲸的照片,我和你说说鹿的样貌。但在不再参与彼此的生活之后,话题的开启渐渐变得困难,从前的默契渐渐不再。

很多次,浮于表面的对话、不再及时的回复、戛然而止的聊天,让彼此都分明感到这种联系成了一种打扰。成年人有一种精细的敏感和贴心的自觉,一旦感受到对方的退意和冷淡,自己便也很少再主动了,毕竟,大家都忙。

所以你看,其实什么也没发生,没有具体的波澜,没有大吵一架,甚至没有结束语,但我们就是不再联系了,然后,我们不仅消失在了彼此的生活里,也模糊在了彼此的记忆中。

在时间的冲刷和距离的阻隔下,我们和那个人的联系就这样默默地、悄悄地、势不可挡地斩断了。

“被推着走,跟着生活流,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大概,这就是“初闻不识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虽然有些直接,但还是要承认,好友间关系变淡的原因之一,是社会资源、地位、见识差距变大,你的苦闷他无法理解,他的彷徨对你而言,又可能是某种变相的炫耀。

两个人无话可说,只能叙旧,直到过去被反复咀嚼,淡而无味,又碍于情面,怕被指责势利,还要勉强维持点赞的情分。

当然,有很多超越阶级的友谊,但两者的见识和思辨力,一定是对等的。许多年少时的朋友,只能被拿来怀念;许多因为恩情而结缘的人,也只适合报恩。朋友是需要交换观点的人,而不仅仅是交换感情。

我越来越觉得,要从同路者中寻找朋友,而不是硬拽着朋友一道上路。到了分岔口,温柔道别就好,过年时发一句“新年吉祥”,也好过两个人口不对心地把酒话桑麻。

在各奔前程的过程中,旧友不断流失,但在新的环境里,又未能建立起可以弥补这种流失的关系。我觉得,是这两者的合力,共同酿成了“失友”的感受。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吧:毕业工作后,认识新朋友这件事好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交际圈也很难在工作外有所拓展。同事可以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起玩,但真要成为特别好的知心朋友,似乎不容易。

这很正常,毕竟大家是因为工作而聚在一起的,而不是为了交朋友,况且,当友谊掺杂了公事,又会变得更复杂,顾虑也会更多。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问题好像是:我们越来越不愿意花精力去交朋友了。因为工作太累了,有时间就想自己待着多休息,不想在社交上花费力气;因为从零开始了解一个人太麻烦了,已经没有年少时的心气和热情了;因为自己的事情太多了,交朋友已经不是生活的重点了……

旧的不断流失,新的未有补给,于是,朋友好像真的越来越少了。

失去一个朋友,除了因为生活轨迹的差异,也许还有一个内在的原因,那就是:对方不再是你认可的那个人了。

能成为朋友,一定有互相欣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依靠、互相带来能量和快乐这些因素,如果有一天,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已经无法从对方身上感受和汲取这些情绪价值,甚至对方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是我们无法认可的,渐行渐远也许就在所难免了。

人生的际遇不断变化,行走其中的人也在不断变化。怀念过去,并不意味着要停在过去。

有心理学家说,18-25岁是所谓的“成年初期”,这个年龄段主要“解决亲密与孤独的冲突”,我们需要朋友带来的亲密关系,以克服内心的孤独、迷茫和不确定感,冲开人生的一道道关卡。这一时期的交友因素,最重要的是“接近性”。

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方向的差异,际遇的变化,曾经的“接近性”受到破坏,很多曾经的朋友疏于甚至失去联系。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成年人的友情其实也在变化。

我们不再是曾经意气高喊“要做一辈子好朋友”的热血少年,我们不再是连上厕所都要约着一起的亲密同伴,我们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可以独立做出决定。在这个阶段,“相似性”成为更重要的因素,在一些专家看来,成年中期的友情,不再需要时刻相伴,关系被定义为:知道他在那里。

是啊,真正可贵和难得的情谊,不会轻易被时空打败。哪怕人生的际遇疏离化了一些关系,哪怕彼此的联系不如往日频繁,哪怕已经许久未见,哪怕不能第一时间知晓你的近况,但在我需要你的时候,我知道你就在那里。

也许,我们并没有“失去朋友”,我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去维系友情,更成熟地面对人生。

“大丈夫各乘风波,未始有极,哀乐且不足累上士之心,况小别乎?”

别离是人生常态,身边的人也确实来来往往更迭不断,但总有一些人,已经陪伴了我们很久,还将陪伴我们更久。

【很多事,不值得你浪费情绪】

你有过这些经历和感受吗?

明明没做什么特别劳累的事,一天下来却觉得心力交瘁;

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别人说了句什么,心里就犯嘀咕“他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喜欢回忆和确认自己的表现,常常自问“我刚才那句话是不是太傻了”;

做事前总是犹豫和忧思过度,会纠结“我到底要不要做”,会担忧“要是失败了怎么办”;

容易自我贬低,经历了一点失败,就会说“唉,我就知道我不行的”;

面对选择常常左右为难,纠结半天也下不了决心;

习惯拖延,但在拖延过程中内心又非常煎熬……

这些“自己和自己的拉扯”,就好像内心有两个小人在打架,外表平静无恙,里面已经冲突四起了。许多人把这称为“精神内耗”。

如果它让我们这么“心累”,也许,是时候做出调整了。很多事,真的不值得你浪费情绪。

01 不必活在他人眼里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认可、被尊重,但并不意味着要让他人的眼光和评价成为我们的行为准绳。“别人怎么看你,那是别人的课题,擅自背负他人的课题,只会让自己感到痛苦。”况且,生活没有那么多观众,实在不必过于在乎他人的看法。

一些高敏感人群要做到这一点,可能尤其困难,对他们来说,他人一句无意的话,一个下意识的举动,都可能让他们反复揣摩,往自己身上联想。

曾有网友分享过自己的一个故事,有次外出打车,上车后由于关门过于用力,发出“嘭”的一声。司机回头瞪了她一眼,于是在之后的行程里,她一直惴惴不安。每当车子急转弯,她都觉得是司机在借机发脾气。直到下车时,司机热情地帮她取出行李,她才发现一切都是自己想多了。

你看,那些你在意的事可能根本与你无关,千万别让情绪跟着预设的思路走,陷入死胡同。

02 少设限,不自贬

“我之前没做过,我不行的。”

“感觉好难啊,根本不可能办到。”

“我要是搞砸了怎么办?”

是不是很多时候,你还没有开始行动,就已经被自己想象出来的困难吓跑了?事情本身没有压垮你,但情绪已经先行一步,让你缩回去了。

“生活里时刻都有挑战,但挑战本身不会带来痛苦,自我战斗引发的内耗才是痛苦的根源。”也许,让我们烦恼的不是挑战本身,而是我们对待挑战的态度。面对落到身上的任务,别总说“我不行”“我不会”,多给自己尝试的机会,用行动,并且是具体的而非空泛的行动,去克服焦虑和那些可能被你放大的困难。

你可能会发现,你比自己想象的更强大。

03 不苛求完美,不执着过去

追求完美的人,无论是对于事情的结果,还是自己的表现,都有一种近乎执拗的苛刻。工作出了点问题和失误,他们可能会郁郁寡欢,半夜还在辗转反侧。他们也喜欢反复回忆和确认自己的表现,然后陷入“我刚才那句话是不是太傻了”“他不会误会我是那个意思吧”“早知道我就不那么说了”的情绪泥沼……

其实不管是人还是事,都不可能百分百完美,与其想着一定要做到完美,不如尽力去做,哪怕有瑕疵,再逐步改进就好;与其想着每句话都说得天衣无缝,不如真诚表达,哪怕有误解,及时去化解就好。

更重要的是,过去的已然过去,与其沉湎其中懊恼追悔,不如收拾心情努力去创造你想要的未来。

04 不思虑过度,不反复犹豫

已经定下来的事情,总觉得不放心,非得来来回回确认,左思右想找问题;制定下来的计划,会因为担心这个担心那个而迟迟不付诸行动;面对一系列“待办事宜”,反复盘算分析,还是不知道要先做哪一件……

这个担心、犹豫、纠结、迟疑的过程,已经消耗了你大量的精力,而事情本身的进展却微乎其微。

想一万次不如行动一次,纠结既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一件事,不确定是否万无一失,就边做边调整;事情太多,就按轻重缓急一样一样来。生活井井有条了,心态就会豁达,情绪也会越来越好。

05 少拖延,多行动

很多时候,“拖延”其实是一种不愿直面问题的逃避心理,在前面浪费大把时间,等到实在拖不下去了才拼命加班加点赶工。

拖延的那段时间,看上去好像什么都没做,是“偷来的闲暇时间”,但这段时间实际上并没有让拖延的人感觉到幸福,那座名为“未完成”的大山一直压在那里,让你即使玩也玩不尽兴,同时还要不断和内心的“恶龙”搏斗,煎熬万分疲惫不堪。“意志力本身是有限资源,在和拖延对抗的过程中,心智力量不断耗散,最后表现出来的,就是什么事都没做,但人已经累瘫了。”

那些让你烦恼和头大的事,拖不是办法,最好的办法是快速解决它,然后全情放松,享受属于自己的“犒赏”。

06 与其内耗,不如充实

想得太多,思想负担过重,可能是“精神内耗”最明显的特点之一,但很多担忧其实都没有必要:没有必要总是对他人的情绪负责,没有必要因为他人的过错而生气,没有必要一定要完美,没有必要让所有人都满意,没有必要因为担心结果就拒绝开始,没有必要想太远的事和假设的事……

心理学家说:“我们越是正视自己的冲突,并寻求解决的方法,我们就越能获得内心的自由。”

面对精神内耗,学会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充实自己;学会努力地表达,积极地争取,适当地拒绝;学会把精力用在对的地方,用具体的行动驱散弥漫的焦虑……

你的情绪很宝贵,不要轻易浪费在不重要的人和事上面。

《一个人≠不快乐》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什么原因让你一直单身?

其中最高赞的回答是2015年一个姑娘写的一句话,她说:“至今不曾遇到一个人,与他相对之欢愉,多出我独处之乐趣。 ”

一个人独处,可以活成一座优雅的小山,你可以在山顶自由地欣赏尘世的风景,也可以下山投入匆忙的人间赶路。

大多数单身的人,起初可能是因为失恋单身,也曾在单身伊始,为了填补内心的空白,对新的另一半有着强烈的渴望。但往往时间没带来爱人却带来了成长,当一个人熬过深夜的啜泣,撑过无人问候的苦,不再向外索求精神支柱时,我们开始学会:一个人,妥善安顿好自己的生活。

你可以休憩、发呆,也可以迈出步子,去完成一些梦想清单里的事。看一本被遗忘很久的书,听一场绝妙的音乐会,做一顿美味的餐食犒劳身心,去远方的神秘世界看一眼……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事情越多,越能唤醒深处的自信。

有人担心“单身久了,就很难再爱上别人”,却遗忘了恰是单身的日子教会了我们内在审视,去认证个人的价值,明确真实的情感意愿。唯有理清了头脑,当爱情降临时才不至于患得患失地懦弱自卑,火急火燎地急于交付,而是真正想清楚:我一个人可以很好,和他(她)在一起是否会变得更好?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所以,在遇到真正对的人之前,先遇到美好的自己。没关系,一个人也OK的。

单身

一个人

习惯了静

习惯了自助

习惯了一人食

习惯了一人就寝

习惯了不需要照顾

习惯了默默消化情绪

习惯了静静拔节和努力

习惯了独立安装大小家具

习惯了解锁安身立命的技术

习惯了扛下生活派遣的累与苦

习惯了不再畏惧别人眼中的世俗

习惯了听从真实的内心走自己的路

《你不必一个人扛下所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习惯一个人扛下所有。为了显示独立,刻意消灭“渴望被爱”的念头;为了自我保护,压抑了内心“被爱的需求”。

这样的你,不妨在今夜,卸下所有的伪装与强势。因为,承认“想被爱”并不懦弱。

01想得到专属的爱,可耻吗?

我比弟弟大三岁,因为太早体察大人的辛苦,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过于懂事”,对爸妈“看好你弟弟”的要求和安排言听计从,尽可能地站在姐姐的立场上去接纳一切。我非常努力地学习,因为只有出考试成绩的时候,我才能得到父母短暂的关注。但这一切都不如弟弟的一句调皮话或是一个滑稽的动作,更能让他们开怀大笑。

我经常幻想单独和爸妈在一起,这样他们的视线里只有“小女孩”的我,而不是“当姐姐”的我。想自私地得到一份专属于自己的爱,可耻吗?

02被爱,真的是勇敢者的游戏吗?

什么时候,我成了那个即渴望爱情,又恐惧亲密关系的成年人。想和对方进一步交往,却有口难开,被动地等候直至联系渐少再无音讯。难道爱,真的是勇敢者的游戏吗?顾虑如我,表面平静如我,内心却在渴望一个温暖的怀抱。

03哪怕一点爱,就能把我拉回来

当妈妈后,常感到一种隐形的压力,再苦再难都要硬撑,害怕被家人指责“不成熟”“没有当妈的样儿”。但我真的也想被好好爱着,一直都是不停地付出、不停地忽略自己的需求,自我压抑,情感上的苦闷日积月累,我能清晰地感觉自己在崩溃的边缘徘徊。哪怕一句真诚的鼓励和关爱,都能把我拉回来,拥有再走一段路的力量。

04如果有人对我说:别害怕,有我在……

那天我坐在医院的病床上,心中满是孤独和不安。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是一个人,一个人去外地上学,一个人租房子,一个人撑过了经济的窘迫,一个人去医院等待化验单的结果……我不敢让父母担心,但内心又很希望有个人能给我一个肩膀依靠,哪怕只是轻轻摸摸我的头,告诉我:别害怕,有我在。那样,我就不会这么孤单了吧。

05我承认,好想有个人陪陪

我是一个很独立的人,能够把自己照顾得很好。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是同事公认的女强人,生活也过得多姿多彩,拍照、烹饪、健身、旅行,每次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都能引来不少人的羡慕。

可即便如此,“好想有个人陪陪”的想法,还是时不时会冒出来,我一边强烈地渴望,一边又强势地压抑,在拉扯中挣扎。现在的我,内心终于“统一”了,愿意留出一个位置,安放“渴望被爱”这个需求,也愿意向外界坦陈自己的脆弱,不再一个人扛下所有。

当我们一味标榜独立,“渴望被爱”的表达似乎成了一种羞耻,是难以启齿的、应该被隐藏起来的。

有多少人,明明渴望亲近,却始终与人保持距离,避免交从过密;明明希望自己被看见,却刻意不再分享,缄默高冷;明明期待一个安慰和拥抱,却刻意隐藏自己,回避爱、拒绝爱。

承认自己“需要被爱”,并且直接大胆地说出来,对每一个人,尤其是成年人来说真的很不容易。你可以有很多看似正确的理由:万一发出想要被爱的信号,没有得到回应怎么办?被拒绝了该如何收场?大家都很忙自顾不暇,谁有余力呼唤爱、回应爱呢?

顾虑之下,你选择披上坚硬的外壳,压抑“被爱的需求”,并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唯一一个办法了。但吊诡的是,“渴望被爱”就像一种生命力天然旺盛的野草,再生猛的除草剂,也无法将其从心灵的田园上清除。因为“被爱”是我们最本能的需求和渴望,一个人过得再好也会孤独,也想像小孩子一样,被照顾、被陪伴、被爱。尤其在人与人频繁连接的当下,光靠“独立”来填充的人生,也有走不通的时候。

承认并接纳自己“需要被爱”,是拥抱真实自我的第一步。慢慢地,你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原来生活远不是想象得那么冷漠,爱无处不在,多数时候,是我们身处其间而不自知,有时麻木地忽视了,有时任性地挥霍了,有时自欺欺人地拒绝了……但不能否认的是,你有被爱着:那些爸妈没有说出口却放在行动里的在乎,生病时主动为你值班的同事,默默关注你朋友圈动态的朋友,为你的生日订了花束的另一半……哪怕是陌生人,也会在你寻求帮助时,给予朴实的善意和关怀。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愿你疲累时,主动放下铠甲,稳稳地接住别人给予你的爱。我们也相信,被爱照过的人,会自然地溢出爱流向身边的人,如此循环,生活将会充满暖暖的萤火,驱逐每一颗心灵的孤寒。

【致简单的快乐】

看剧+泡澡+宅=悠哉

换上家居服打开空调窝在沙发上,开一瓶气泡水,看剧看电影,重要的不是做什么,是有属于自己的时光就很放松。

离开北方的老家后,我就很少再体验到泡澡的乐趣了。去年秋天的时候,买了一个简易的浴桶,就有了回家泡澡的习惯。整个身体都被温水包围的时候,心里也似乎被温暖到了,太美妙。

菜市场+烹饪+饱食=稳稳的幸福

对我来说,最放松的事就是逛菜市场啦!里面的大妈大爷都很热情,虽然我知道他们是为了生意而招呼的,但那种人际氛围很好啊。看着各种颜色饱满的水果和蔬菜,赏心悦目。

刚刚做好的山药排骨汤,掀起锅盖香气四溢,用筷子夹起一个先吹吹再咬一口,感觉特别好,烦心事烟消云散。

有闲暇+有爱好=小确幸

32岁,两娃妈。喜欢女团舞,已经坚持业余学舞好几年了,偶尔也能站到c位。跳舞让我在鸡零狗碎之外,看到自己的鲜活,那个依然年轻、依然热情澎湃的女孩。

我是一枚旅途摄影发烧友,喜欢在夜深人静时,将房间的灯光调暗,放上喜欢的歌,对着电脑整理过去拍的旅行照片,有一种重新再出发的感觉。每次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自己却很享受地“浸”在其中。

独处+安静=心流

最快乐不过,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沏一杯好茶,择一卷书来读着。或是执一支笔写下此刻的心情。一页书翻过,一页纸染墨,一颗心,终于安顿于此刻。

在温柔的夜里一个人走路,有一种触摸到内心深处的感觉。去周围不同的路走一走,会看到不一定的街景,听着歌,有时驻足看一看一些店铺和路人。黑夜有一种包容性,能接纳各种各样的情绪。我常常觉得,黑夜也有属于它自己的光芒,给人另一种治愈。

二三好友+相聚=足矣

不开心的时候,我会去朋友家里,蹭饭,逗娃,一起八卦,看综艺,听她唠叨我不会照顾自己。普通的日常,却可以让我瞬间“回血”。长大后,纯粹的朋友越来越少,能不问你成不成功、只问你辛不辛苦的朋友更少,还好她在,我也在。

特别喜欢和好朋友相约玩耍。上海这个城市可以说是宝藏城市了,有复古集市,有意思的小店,有数不清的网红打卡地,有各种展览可以看。我们还会一起看音乐剧和芭蕾舞,我没法想象失去朋友陪伴的生活。

猫狗相伴=心满意足

冬天,躺在柔和的被窝里翻漫画。我的小猫会睡在枕头边,时不时也会盯着漫画,好像是和我一起看,她有时会伸伸小爪扒一下,似乎是忙着翻页,和我比赛看漫画……

最治愈我的,总是回家开门的瞬间,狗子飞扑而来,眼神里满满的兴奋,在我的脚边转圈圈,我感到自己很重要。

喜欢你+我也是=双倍美好

和爱的人在一起,清楚地知道对面这个人,原来也喜欢自己,话都不用多说,看眼神就知道,“一切你想说的话,我也是”,这种感觉真的太奇妙了,似乎一万个彩虹泡泡在心中冒出来。

我们要住在一起了,在一个完全属于我们的“方寸福地”里过柴米油盐的生活。我这个上天入地的猴子,什么人都管不住,只听他的。而对我,他是倾其所有,无论多少,都嫌不够。

如常+如愿=夫复何求

不求锦上添花,不求富贵名达,只要生活没有发生大的变故,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平平淡淡地过,甘之如饴地快乐着,是疫情两年带给我最大的感悟。

家里有一面心愿墙,是女儿的提议。每一个亲人心愿达成的时候,都是我们的至高快乐。常言道,世上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当一个愿望成真时,我们要感恩,也要懂得惜福。

总有快乐明亮的时刻

快乐是什么?有人说是相处之欢的脸红心跳,也有人说是口腹之欲的火锅烧烤,还有人说是想走就走的山川湖海……

快乐有时候挺简单的,一句话就够了;快乐有时候也挺难的,很久都没有真心笑过了。尤其对成年人来说,没那么容易。它需要我们从庸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个时间的出口,去接受阳光、美食、诗歌等愉悦事物的疗愈。当你发现自己像一个失去弹性的皮球,无法再弹回正常的高度时,请主动慢下来,给心灵一点时间,修复自身。

如果把人比作容器,快乐就是这个器皿的纹路和色彩,是能让粗粝的质地发光的元素。人,最怕的就是面无表情地,暗淡下去了。朱光潜先生说:“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么样的人生,世界也还是那么样一个世界。不如谈谈笑笑,跑跑跳跳!”

所以,请向忧愁挥挥手吧。也记得为快乐敞开一扇门,请它进来坐一坐。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不想上班,对工作没有热情和动力,态度消极,感觉压力山大;

逃避工作中的人际交往,对工作中接触的同事、客户等十分冷漠;

工作效率变低,表现变差,难以集中注意力;

总是感觉疲劳、缺乏精力,即使休息后也仍然提不起劲;

身体上和心理上都觉得不适,会腰酸背痛,会焦虑抑郁;

有情绪耗竭的感觉,常常觉得很累很烦,情绪麻木……

以上这些症状,都是“职业倦怠”的表现,如果你在自己身上有所察觉,那也许是时候引起重视了。

仔细想想,我们在生活中的“吐槽”,有多少是和工作相关的呢?吐槽它的重复机械,吐槽它的繁重压力,吐槽它对身心的消磨,吐槽它对休息的剥夺,吐槽和它相关的人与事,吐槽它的回报与付出不相匹配……

其实,几乎没有工作是不委屈的,倦怠和疲累也很正常,哪怕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哪怕是那些蜚声中外的作家,说起工作来,同样愁肠百结,吐槽之犀利更是不遑多让。

晚上十一点仍在电脑前奋战的人,凌晨三点爬起来改方案的人,天没亮就为生计奔波的人,边哭边吃饭然后继续工作的人……这些人,你见过他们吗?或者,你就是他们?

如果工作是如此令人疲累,那你为什么还在努力?

有人说:“因为想去的地方很远,想要的东西很贵,喜欢的人很优秀,父母老去的速度很快,只有不停地努力,才能攒好足够的勇气,跨过人生的每一场冒险。”

有人说:“因为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保老人晚年安康,稚子入得学堂,你我柴米油盐五谷粮。”

你看,这就是工作的某种意义,也是我们哪怕如此疲累也依然努力的原因之一——它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让我们在世界上安身立命。

但它的意义又绝不仅限于此,它还是一个人才华能力的施展,社会价值的体现,以及人生理想的寄托。

它也许让人有些疲累,但它所承载的理想却始终在照耀和驱动着我们,那些为理想奋斗的人,常常也是享受工作的人,既可以享受工作的过程,也可以享受工作的结果,对他们来说,这是双重的快乐。因为这种快乐、成就、满足,哪怕他们都曾有过某些崩溃的瞬间,也从来没有停止努力。

可是,努力归努力,工作归工作,别让它“掏空”你,如果已经明显感到不堪重负的压力和厌倦疲累的情绪,一定要及时调整,正如马特·海格说的:当你感觉忙得没时间休息,就是你最需要找时间休息的时候。

以下是几个缓解职业倦怠的小建议:

一,增加掌控感:控制能控制的,放手不能控制的。可以试着将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分配到可控的部分,在能控制的范围内尽量把它做好。

黄永玉曾说:“人活着的时候,好好工作,很可能白干,没有任何价值,但不要紧,不要把自己的意义看那么大,人这辈子,过日子平平常常就好,有的有意思,有的没意思,不要什么都找意义。”

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但不一味追求完美和所谓意义,如果能多抱一点这样的心态,也许精神和心态上就能少些紧张,多些松弛

二,试着从其他方面找回在工作中丢失的意义感。比如意义感来自创造,可以尝试一些创造性的活动。

为了不让工作中的情绪填满我们整个人,我们也许需要找到工作之外的另一个焦点,找到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窗口。所以,一个人有点自己的爱好,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学会休息和放松。在选择休息方式时,要分清楚娱乐和真正的放松,可以选择那些在结束后让你感到肌肉松弛或者内心平静的活动。

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是,休息有“储存的休息”和“释放的休息”两种。“储存的休息”通过休息来储存体力和活力,比如睡觉、泡澡;“释放的休息”则通过做喜欢的事情来释放平日累积的郁闷和压力。“储存的休息”不足时身体会坏掉,“释放的休息”不足时精神会崩坏。希望你两者兼顾。

《如果你也曾迷茫》

在读者的留言里,有许多这样的“灵魂发问”:

马上18了,大家都说这是最好的年龄,但我为什么觉得这么迷茫?

还有几个月就要毕业了,却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好迷茫,怎么办?

北漂的第十年,最近突然开始迷茫,我的坚持真的有意义吗?

已经28岁了,却好像仍然没有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怎么会这样?

过了年就30了,立没立不知道,迷茫倒是真的……

你大概也察觉出关键词了吧:迷茫。

谁的青春不迷茫?但迷茫这种状态,并不是青春的专属,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难免有被它笼罩的时刻,所以,学会走出迷茫,也许是一个人一生的功课。

01不要为没有到来的坏事担忧

很多时候,人是被自己想象出来的困难打败的:“会不会有很多障碍?”“这个根本不可能实现啊!”“要是失败了怎么办?”……

擅自放大困难,提前对结果作悲观的设想,几乎是一种对自己的“恐吓”,会制造出另一种焦虑,让人陷入“干脆放弃好了”的漩涡,结果就是你在行动之前就望而却步了,而问题本身依然悬而未解。

想得太多,就容易丧失行动力。如果非得等到一切完美就绪才开始,那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开始。

迷茫不定的时候,与其一个劲担心这担心那,不如直接去做吧,做着做着可能就有答案了。也许的确会有困难,也许并不能保证一定有“最好的结果”,但至少在向目标靠近。而且,请相信,只要努力了,结果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坏。

02读书吧,书里有你要的答案

有人说:如果想在迷茫期和低谷期提升自己,又毫无头绪不知道该怎么做,去做这两件事一定不会错——读书和锻炼身体。

身体健康了,意志力才不会消沉;而读书,则是一个通过阅读不断理解自己、理解世界的过程。全世界最伟大的智者们,用他们毕生的智慧不断触发你的思考,让你获得沉静下来的力量和面对困境的勇气。哪怕不能立马帮你解决眼下的难题,也会一点点安慰你、滋养你、改变你、塑造你,带给你内心的笃定和思想的丰厚,这种笃定,助你驱赶迷茫;这种丰厚,帮你对抗平庸。

“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人生如蹚江过海,多数时候只能自渡,那些迷茫不知何往的时刻,书可作扁舟,渡你过江海。

03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逃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句话:“我经常有那种感觉,如果这个事情来了,你却没有勇敢地去解决掉,它一定会再来。生活真是这样,它会一次次地让你去做这个功课,直到你学会为止。”

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害怕承受痛苦,遇到问题时都会想逃避。有人通过拖延来逃避,仿佛拖着拖着事情就可以解决;有人通过无视来逃避,好像只要不去看不去想,它们就不存在;有人通过转移来逃避,比如用无止尽的娱乐麻痹自己。可逃避从来都不是什么轻松的事,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让迷茫的情绪不断放大和蔓延,造成更大的混沌。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说:“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

痛苦和困难本身也许没有价值,但你直面它们的积极态度,你敢于承受它们的勇气,一定有。越迷茫,越不能躲起来,直面问题、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04越迷茫,越要做具体的事

你觉得,迷茫的反义词是什么?

有些人可能会说是坚定,但还有另一种说法:迷茫的反义词是具体。

比如,很多人大学毕业的时候都会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该做什么,但如果把这个问题具体化,一步步细化成:我要找一份工作。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可能钱不是很多但能让我快速成长的工作,最好是大一点的平台。那哪些工作比较符合这个要求,你要为此做什么准备?……

这样一步步具体下来,会比较容易找到方法和路径。

迷茫是一种空泛的、说不清楚的、没有着力点的情绪,所以才让人焦虑,但当你抓到那个把手,从某件具体的事做起,开启你的创造之旅时,焦虑就会一点点退去。

作家松浦弥太郎也有类似的建议,他对那些对未来感到不安的人说:“按照顺序,一件一件地用心去处理好眼前发生的问题,这才是你该做的事。只要这么做,你心中的不安便不会再任意膨胀,只因你采取了具体的行动。”

05放空一会儿,再上路

要在迷茫时找回状态,并不是一日之功,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紧,也不要急着一步到位,试着接受目前的状态,暂时放空一下吧。我们都在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但在这条路上学会放松,同样必要。

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你可以睡觉发呆,可以观山看海,可以看花怎么开叶如何黄,可以去游乐场和孩童同乐,可以看一场喜剧电影,可以笑笑跑跑跳跳……总之,你可以停下来喘口气,在生活的缝隙里,找到爱、温暖,以及快乐的能力。

当心情平静下来,精神得到放松,你可能会对这个世界有更清晰的看法,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可能有了新的转机。

更重要的是,暂停后的你,已经备足力气,可以再次上路,“去认识自己,去探索世界,去慢慢发现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然后在这个方向上,成为那个真正可以发光的人。”

迷茫总会过去,因为你永远比它强大。

《可以的话,和爱的人多见面吧》

人间的面,见一面少一面。

如果离别是难以避免的人生常态,那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每次分开时,都珍重一点,再珍重一点;在每次重逢时,都珍惜一点,再珍惜一点。

每一个相守的时刻都珍贵,包括离别的前一刻,尤其是离别的前一刻。

2013年过完暑假返校的时候,我妈给我准备了很多东西,大部分是吃的,其中一样是她自己做的咸菜,装在洗干净的、以前不知道装什么的玻璃罐里,外面套了几个红色的塑料袋,怕漏。

那时候我在上海刚上了一年大学,有一种奇怪的自尊心,觉得这些“特产”很土,会让我在那个摩登的环境里招致嘲笑,所以怎么也不肯带,进站前还在和她推搡争执。

几年后我妈去世,我也毕业工作了。有一次感冒,只能吃稀饭,嘴里没味道,突然想起我妈做的咸菜,那么香,不知道怎么做的,她生前我居然从没想过问一下。

那是我妈去世后,我最想她的一次,这种想念里有很多突袭的痛苦和悔恨。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很想回到那次她送我返校的时候,我会把那罐咸菜抱在怀里,笑着对她说:“吃完了跟你说啊,妈。”

每次离家的时候,感情比较丰沛的那个总是我妈,她会有一些感性的表达,以及很多的叮嘱和很多的眼泪,所以,我跟她的“互动”也多。

我爸总是很克制,几乎不说话,就一直在旁边看着,送着。

有一次上车前,我在安慰完我妈后突然对我爸说:“抱一下吧。”

这个略显亲昵的请求显然让我爸有点不自在,甚至有点慌。见我坚持微张着双臂,他终于没有拒绝,快速地抱了我一下,手只在我的背上停留了一秒就飞快地松开了。我们就这样完成了一个别别扭扭的拥抱。

但从那以后,这成了我们父子间的一个离别仪式,说的还是不多,就抱一下。

我们每次都带着爱分开,我觉得这样很好。

有一年清明回家,和父亲大吵了一架。

争吵的起因很俗套。我怪父亲只知道出去喝酒,一顿饭都不同我一起吃。父亲反将一军,怪我不回乡考公务员,漂在北京无所建树,不能让他在朋友面前长脸。两相争执不下,父亲拂袖出门去,我则愤然订票回北京,最后被母亲勒令退掉。

几日后回京,父亲仍开车送我,一路无言。进站后,我忍不住扭头看了一眼,巨大的玻璃门外,是父亲专注又严肃的脸,莫名带着些渴求,他好像在质问我,又好像在哀求我:你在外面过得并不好,为什么不肯回来?你的父母就在这里,稳定的生活就在这里,你为什么不肯回来?

那一刻,他不是那个试图用权威压制我的严父,只是一个眼睁睁看着子女飞走什么也留不住的老人。

我一下就哭了。这不是我要的分别——带着怨恨和沉重的心结,笼罩着狠话和争吵的阴影。

我希望我们能在相聚的时候,平心静气坐在一起说些话,或者举杯换盏一醉方休;我希望我能在离开的时候,载满珍贵的回忆,而不是充满心有罅隙的遗憾。

毕业那年,好朋友跟我说:“你知道吗?我们已经和很多人见完人生最后一面了,接下来又要和另一些人见人生最后一面。”

我心里一惊,很快明白确实如此,我们就像那天上的云团,看似凝在一起,但大风一吹,就散了。

这不是只在毕业上演的故事,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发生,人们来来往往,看似频频交集,共同缔造的也许只是“旅途中的一个曲折”。

被这种情绪“裹挟”着的我,在毕业典礼后哭得惊天动地,和所有人拥抱,真心实意地祝福每个人,即使许多人平时和我并没有什么交集。

可我知道,来日并不方长,这就是我的好好告别。

这是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台湾老兵高秉涵的故事:

1948年离开老家山东时,外婆给了高秉涵一个熟透的石榴,让他到车上吃。他一手拿着石榴,一手被娘牵着,去往东关外。上车后,看着熟透裂开的石榴,他没忍住,慌忙吃了起来。同学跟他说,你娘在跟你打招呼。这时他低头多啃了一口石榴,就是这一口,让他错过了与母亲的最后一面。等他再转眼看,车子刚好拐弯,他再也没有看到母亲。

从那时开始,他一辈子不再吃石榴,因为“看到石榴我就想到我妈妈”。

有的离别,就是来得这样猝不及防,是一眼的错过,也是一生的想念。

但它在发生的时候,不会告诉你,那是诀别。

我总觉得,离别时,除了表达爱,其他的都不是必要。

我总觉得,人生里,除了平安,其他的都是点缀。最要紧的,是和爱的人多见面。

作者的话: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无数的人,有的成为朋友,有的成为知己,有的成为家人,有的成为伴侣...有的只是浅浅的擦肩而过……在这些人当中我们会有相遇也会有别离。

我希望你们能珍惜每一次相遇也能挥手告别每一场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