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701】
读物本·孙子兵法(111213)篇
作者:এ羽墨◌◌
排行: 戏鲸榜NO.20+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11962
1
4
7
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孙子兵法(111213)篇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2-12-02 21:23:29
更新时间2022-12-12 10:28:40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十一篇 九地篇

 

【原文】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1),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2),争地则无攻(3),交地则无绝(4),衢地则合交(5),重地则掠(6),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7)。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8),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9),贵贱不相救(10),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11)。”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12),攻其所不戒也。

凡为客之道(13),深入则专,主人不克(14);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15);运兵计谋,为不可测(16)。投之无所往(17),死且不北(18)。死焉不得(19),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20),深入则拘

(21),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22),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23),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24)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25),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26)也。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27)。率然者,常山(28)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 (29);齐勇若一,政之道也 (30);刚柔皆得,地之理也(31)。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32),不得已也。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33)。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34),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35),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36),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37),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38)。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39);四通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40);无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41);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塞其阙(42);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43)。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44)。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45);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46),不养天下之权(47),信己之私(48),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49)。

施无法之赏(50),悬无政之令(51)。犯三军之众(52),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53)。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54),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55),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56),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57)。先其所爱,微与之期(58)。践墨随敌(59),以决战事(60)。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61)。

【注释】

(1)三属:属(zhǔ),连接。指敌我和其他诸侯国连接的地区。

(2)无止:止,停留。不要停留。

(3)争地则无攻:双方必争的要害地区,应先敌占领,若敌人已先占领,则不宜强攻。

(4)交地则无绝:绝,断绝。在“交地”要注意军队部署能互相策应以确保联系,不可断绝,以防敌人截击。

(5)衢地则合交:在“衢地”要同相邻诸侯国加强外交活动,结交诸侯。

(6)重地则掠:军队进入“重地”要征掠敌国的粮秣,保障自己部队的供给。

(7)死地则战:处于“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的“死地”,就应激励士卒殊死战斗,死中求生。

(8)古之善用兵者:汉简《孙子兵法》此句为:“所谓古善战者。”

(9)众寡不相恃:使敌军的主力和小部队之间不能互相依靠和协同作战。

(10)贵贱不相救:使敌军的官兵之间不能相救应。贵贱,古时指地位高贵和地位低微的人,这时指将官与士卒。

(11)先夺其所爱则听矣:爱,指敌人最关注、最重视的地方。指首先攻取敌人所必救的要害之处,敌人就会被迫听任我的摆布了。

(12)由不虞之道:虞,预料。这句是说,要走敌人预料不到的道路。

(13)为客之道:指进入敌境作战的原则。客,客军,即离开本国进入别国作战的军队。

(14)深入则专,主人不克:专,专心一意;主人,被进攻的国家或军队;克,战胜。指深入到敌国境内,士兵就会专心一致不敢逃亡,只好拼命作战,敌军就会抵御不住。

(15)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指要注意休整,别让部队过于疲劳,要提高士气,积蓄力量。

(16)为不可测:使敌人不可推测。汉简《孙子兵法》,测作贼。

(17)投之无所往:投,投放、投置。把部队放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

(18)死且不北:死也不会败退。

(19)死焉不得:指士卒死都不怕了,哪还有什么不可得呢?

(20)无所往则固:固,牢固,这里指军心稳定。别无去路时军心就稳固。

(21)深入则拘:拘,束缚,这里指人心专一而不涣散。深入到敌国之后,士卒就不会散漫了。

(22)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修,即不用整顿、告诫。因此这样的军队不用整顿而会自动戒备。

(23)禁祥去疑:祥,妖祥,这里指占卜等迷信活动。禁止迷信活动,消除疑虑和谣言。

(24)无余命,非恶寿:恶,厌恶;寿,寿命。指士卒不怕死,并不是不想活下去。

(25)偃卧者涕交颐:偃,仰倒;颐,面颊。

(26)诸、刿:诸,专诸,春秋时吴国的勇士;刿(ɡuì),曹刿,又名曹沫,春秋时鲁国武士。

(27)率然: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神异经西荒经》:西方山中有蛇,头尾差大,有色五彩。人物触之者,中头则尾至,中尾则头至,中腰则头尾并至,名曰率然。

(28)常山:即恒山。汉简《孙子兵法》中作恒山。恒山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南,是五岳中的北岳。西汉时为避讳汉文帝刘恒的恒字,改为常。北周武帝时,又改称恒山。

(29)方马埋轮,未足恃也:方,并列,指系在一起的意思。把马并排地系在一起,把车轮埋起来,想以此来稳定军队,是靠不住的。

(30)齐勇若一,政之道也:政,这里是治理、领导的意思。使全军上下齐心协力、英勇奋战如同一人,才是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所应坚持的原则要求。

(31)刚柔皆得,地之理也:要使强者和弱者都能发挥作用,在于适当地利用地形,使我军处于有利的态势。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