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985】
读物本·【横竖撇捺】汉字的故事 篇伍
作者:幼鱼出听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5731
11
9
23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本集30段。摘选同名书籍。不要低估每一个汉字和它的故事,这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来开启品味这有趣的文字之旅。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03-29 08:36:58
更新时间2023-04-21 17:11:45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汉字的故事】 篇伍

 

第六章:与心有关的字

1.  人类的心理活动丰富抽象,如天马行空,实在难以把握。要想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并不容易,但汉字做到了。我们不妨通过一些跟心有关的字,探索一下古人的情感世界。

“心”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心”完全是心脏的形状,到了篆文形状略有变化,但也把心脏及心脏上的脉络表现出来了。现代人都晓得心脏在胸部左侧,可古人认为心脏在胸部的中间,所以“心”字又引申出中心、中央的意思。比如南京有个地方叫江心洲,是江中间的一块绿洲。

 

2.  人除了有情感之外,还有理智,能学会思考。我们教小朋友认“思”字的时候会说这个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这其实不对。我们看看“思”字的篆文就明白了,它的上半部分是“囟xìn”。人的头顶上有囟门,一岁半以前小孩子的囟门没有闭合,可以透过皮肤摸到骨头间的缝隙。“囟”代表头脑,脑下加上“心”,就是“思”了。这个字造得妙,真正的理性从来不排斥情感的介入,思考的时候脑袋和心灵都要出力。以理智为先导,以情感为基础,这样的思考才不会偏执。

 

 

3.  正确的思考离不开对事实的充分把握,事情烂熟于心,我们称之为熟悉。“悉”表示详细地知道,这个字跟古代的狩猎活动有关。这是篆文“悉”字,心上的部分并不是“采”,而是“蹯fán”字的古写。熊掌过去叫熊蹯,“”就像野兽脚印的形状。经验丰富的猎人能够辨认出各种野兽的脚印,因为这些信息早牢牢记在心中,这就是“悉”字。

古时候没有心理学,但古人已经体会到心灵的强大力量。在孔子看来,人生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今人常用“随心所欲”这个词,却忘了后面的三个字“不逾矩”。我们既要遵从内心的召唤,也不能逾越道德和社会的规范,否则迟早是要后悔的。

 

 

4.  我们来看看篆文“悔”字,左边是竖心旁,右边是“每”。篆文“每”分为两部分,上面这部分是“屮cǎo”,表示初生的小草。白居易的诗里说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不断冒出来的。古代的母亲会生养许多儿女,所以“母”字也有“众所从出”的含义。将“屮”和“母”合在一起组成篆文“每”字,含有屡次、经常甚至总是的意思。而悔也不是只发生一次的自责自怨,而是连续不断、无处躲避的懊恼和沮丧。同样,真正的忏悔不是一句敷衍的道歉,而是在经历无数次午夜梦回、咬噬心灵的疼痛之后灵魂的深刻反思。

 

5.  又

“又”含有再次的意思,我们可以举一些诗句为例,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柳暗花明又一村”,还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你知道吗,“又”最初的意思跟再次没有什么关系,它指的是人体的一个器官。什么器官呢?手,而且特指右手。

这是甲骨文“又”字,是一只右手的形状。我们都知道,在左右两只手中,右手更加灵活,承担的工作也更多(当然左撇子除外)。包含“又”的字大都跟对手的运用有关。

 

 

6.  这只手能抓的东西可真不少,先来看这个字:一只手,手上抓着一块纹理均匀的五花肉。这是“有”字在金文中的写法。原来古人对“有”的理解就是能有口肉饱饱口福,很朴素,是不是?到了楷书中,“有”的字形发生了一些变化,表示手的“又”简化成了一横一撇,而那块美味的肉则用“月”来表示。

这只手还能抓人。请看这个字,前面是个面朝左、弯着腰的人,背后伸出的一只右手几乎要捉住这个人的腿了。这个字是“及”,本义是追上、赶上。“来得及”就是能够赶上。

 

 

7.  抓肉的是个“吃货”,抓人的是个捕快,那抓把斧头的是什么人呢?前文已讲过,是“父”。在远古时代,无论是在砍伐还是在捕猎中,石斧都是重要的工具。“父”字的原义不是父亲,而是手持石斧干活,当然这么重的体力活一般都是男人干,所以“父”又引申出成年男子的意思来。

这只右手不仅能武,也能文。除了抓人、抓斧头之外,抓支笔写字画画也没问题。你看这个字,一只右手正拿着一支笔,当然,这肯定不是钢笔铅笔圆珠笔,只能是毛笔。为什么呢?它的笔尖部分是散开的,毛笔没蘸墨汁的时候,笔尖就是散的,蘸了墨之后笔尖才会收拢。在这支笔的下方有个方形的东西,用来盛墨水。这三部分合在一起,意思就很明白了:手拿毛笔蘸墨汁。这是甲骨文“书”字。

 

 

8.  在上文这些字中,“又”都有右手的意思。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既然“又”表示右手,那么“右”最初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它是“佑”的本字。我们来看金文“右”字:上面是一只右手,下面多了一个“口”,就是一张嘴。《说文解字》里说:“右,助也。”光用嘴帮忙不够,还得用手,所以“右”的原义是辅助。后来它取代“又”表示右边,才加上一个“人”,造出了“佑”字。

 

 

9.  身

人到中年,容易发福。有这么一个汉字,它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大腹便便的男子形象,什么字呢?身。

篆文“身”字很像一个人的侧影,他佝偻着背挺着个圆圆的肚子,正慢慢地向前踱步。请注意,他的肚子上还有一横,那应该是一条腰带,已经从腰部下滑到肚子上了,这种状况古今的胖子们都会遇到。甲骨文“身”字更加明白,是个举着手、腆着大肚子的人。

 

 

10.  “身”的本义是腆着肚子的人的躯体,以它为部首的字大多跟身体有关,比如躬、躲、躺等。可有一个字却令人费解,就是“射”。它由“身”和“寸”两个字组成,身高才一寸,那不应该是“矮”字吗?怎么能和射箭扯上关系呢?

我们来看看“射”这个字的演变过程。在甲骨文中,“射”是个象形字,一张拉开的弓上搭着一支锋利的箭,正蓄势待发。到了金文里,弓箭的右边又添上了一只手,使得射箭的动作更加形象。

 

 

11.   在甲骨文和金文里,这张弓的形状跟“身”字的形状十分相似,因此等“射”字演变到篆文的时候纰漏就出现了,这张弓被误写作了“身”。不过这倒也说得通,射箭本来就是以自己的身体为支点把箭射向远方的。用许慎的话说是“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射”字右边的“寸”就不是误写了。“寸”字的本义并不是一个度量单位,而是人体的一个部位。这是篆文的“寸”字,它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又”,表示手;“又”的下面有一横,这是个指事符号,表示距离手掌一寸的地方,这是动脉的位置,也就是中医把脉的时候常说的寸口。

 

 

12.  以“寸”为部首的字往往跟手有关,譬如导、封、射等。

“射”字里有“寸”除了因为射箭要用到手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寸”可以引申为法度,我们不是常说要有分寸吗?在古代,射箭不是一般的体育活动,它是六艺之一,是衡量德行的重要手段,在射箭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法度。周朝选拔官员要考射箭,除了看技术之外,还要重点考察射箭者的举止是否得当,心神是否专注,风度是否优雅。“射”字里的“寸”是告诉人分寸和人品在射箭中同样重要。

 

13.  血

眼睛、鼻子、嘴巴都好表示,画个大致样子就行了。可是如果要表示鲜血,该怎么办呢?血液没有固定形状,不好画。古人有办法,他们先画一个敞口无盖的高脚盛器,就是“皿”字;然后在这件器皿中加上一个作为指事符号的圈,代表注入器皿的鲜血。这样就构成了指事字“血”。到了楷书中,器皿中的圈简化成了一撇,这一撇是鲜血的象征。

那么,“血”字中的那个圈或一撇是人的血吗?非也。《说文解字》里讲得很清楚:“血,祭所荐牲血也。”古代祭祀的时候要宰杀牛羊猪,用它们的血祭祀神灵,所以“血”字的本义不是人血,而是牲畜的血。

 

 

14.  还有个汉字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就是“衅”字。“衅”是血字旁,它指的是一种祭祀礼。上古时期,钟和鼓都被视为神器,铸造完之后一定要杀牛宰羊,把它们的血涂在新的器物上,这叫“衅”。

除了衅钟、衅鼓之外,牲畜的血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双方会盟时表诚意用。现代社会两个国家或者组织之间签订了盟约,双方代表要握个手、碰个杯什么的,古人则歃shà血为盟。

古装剧里常有这样的场面,两人很豪气地拿起刀,往自己胳膊上一划,将鲜血注入碗中,然后大口喝掉。这完全是现代人的想象,歃血为盟里的“血”不是人血,而是牲畜的血。

 

 

15.  古代会盟的时候,把动物的血注入铜盘中,会盟的双方用手指头蘸点血,往嘴巴上抹一抹,就算宣誓完毕了。要是参加会盟的外交使节们动不动割臂放血,那还不得严重贫血!

在古代,牲畜的血用来定盟誓,人的血呢?可以用来鉴定亲子关系。古人没有亲子鉴定这样的高科技,如果对亲缘关系产生怀疑,就得滴血认亲。宫廷剧里不是常有吗?皇帝搞不清皇子是不是自己亲生的,就用针把自己和皇子的手指刺破,看看滴入水中的血是否相融,融合了说明皇子确是亲生的。

 

 

16.  除了活人之间可以鉴定之外,活人和死人之间也能鉴定,采取的方法叫“滴骨认亲”。《南史》中记载了一个相当离奇的故事,说南梁豫章王萧综的母亲原来是前朝齐国东昏侯的妃子,绝世大美人。齐灭之后,萧综的母亲被梁武帝收编,七个月后生下萧综。大家都怀疑萧综不是梁武帝亲生子,他自己也疑惑,于是“综乃私发齐东昏墓,出其骨,沥血试之”。他把东昏侯的坟墓掘了,刨出尸骨,把自己的血滴在骨头上,血一下子渗进去了。本着谨慎的精神,萧综又偷偷把满月不久的亲儿子杀了,把血滴在儿子的尸骨上,又渗进去了。这下,萧综深信不疑,跑到北魏那边去,改名萧缵,宣布要为东昏侯服丧三年。

 

 

17.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滴血认亲有没有科学根据?如果你有实验精神,可以把父母、亲朋、邻居、同事的血都搜集点试试,保证它们都相融。肖

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崇孝道,父母训斥子女时用的最严厉的两个词就是不孝和不肖。注意,这两个词读音相同,意思却有区别。不孝指的是对父母不孝顺,而不肖就更严重了。为什么呢?我们来说说“肖”字。

 

 

18.  “肖”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小”,下面呢?它不是月亮的“月”,而是“肉”字。我们在前文已经讲过,看到肩、膀、背、肝、肠、胃这些字的时候,要知道它们的月字旁其实是块肉。有的人自我介绍说:“我姓胡,古月胡。”“胡”是个形声字,左边的“古”表读音,右边的“月”表意思。这个“月”与月亮无关,而是肉。“胡”字的本义是野兽颈上垂下来的肉。

我们再来看“肖”字,上下两部分合在一起,意思就出来了:小肉。孩子是父母的亲生骨肉,什么样的骨肉呢?缩小版的。

 

 

19.  我们现在看到张三的儿子跟张三长得特像,会说:“哟,这孩子就是迷你版的张三嘛!”就是这个意思。肖指的是跟父母在外表以及内在品质上相似;不肖正好相反,“不似其先,故曰不肖”,跟自己的先辈不像就是不肖。不孝指的仅仅是对待父母态度不好,不肖就严重得多,连一个人作为儿女的基本属性都给否定了。

古人认为一个孩子要是不肖,不能继承父辈的特质,就是不成材。可为什么不像父母就是不成材呢?因为中国历来有崇古尊老的传统,上一代都把将生命经验传递给下一代看成是最神圣的职责,而孩子也很自然地被看成是父辈肉体和精神的延续。

 

 

20.  荷兰作家房龙很精辟地概括了这种文化传递的特点:“在无知的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受到正人君子的冷落。”不肖在古代是极大的罪过,可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不肖却是年轻人成长的必然结果。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经典著作《文化与承诺》的中文译者序中写道:“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今天的年轻一代经历林林总总的变化,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他们这样‘了解、经历和吸收在他们眼前发生的如此迅猛的社会变革’。”

 

 

21.  米德说:“即使在不久以前,老一代仍然可以毫无愧色地训斥年轻一代:‘你应该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我曾年轻过,而你却未老过。’但是,现在的年轻一代却能够理直气壮地回答:‘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是年轻的,而你却从未年轻过,并且永远不可能再年轻。'”米德指出,今天的长辈应当虚心地向晚辈学习。然而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孝顺父母是应当的,只是再也不必畏惧做个不肖子。

 

 

22.  死

中国有句古语叫“死生事大”,出生和死亡是人生中两件至关重要的大事。出生这件事我们无法掌握,完全被动,而如何看待死亡,选择以怎样的姿态走向死亡,往往体现出一个人的生命质地。

死亡应该怎样表现呢?对于初创文字的先民来说,这可是个难题。我们来看甲骨文里“死”字的一种写法,它的左边是“歹”,不过不念dǎi,而读è,指剔去肉以后剩下的残骨。“歹”是个相当凶险的部首,包含它的字大都跟死亡脱不了干系,像歼、殒、殉等等。

 

 

23.  甲骨文“死”字左边的“歹”表示只剩朽骨的死者,右边的人正弯腰下拜,似乎是在祭奠死者。由此可见,甲骨文的“死”字是借活人在死人身旁凭吊的情形,来传达死亡这一信息。这个字的左右两部分将阴阳两隔的人联系在一起:死者已矣,那么活着的人呢?除了思念哀伤之外,恐怕也免不了思考怎样面对日益逼近的死亡、怎样度过余生这样重大的人生问题。

读魏晋时期的诗歌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坟墓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的人甚至会跑到坟墓旁去聚会。

 

 

24.  不信?有陶渊明的诗为证:“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天气晴朗,一帮好友聚在一起玩音乐,在哪儿呢?这首诗的题目是《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在周家墓地的柏树底下。好山好水多的是,干吗偏往墓地里跑呢?“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念及树下埋葬的人,就明白生命之浮脆短暂,更要抓紧时间享受人生。“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人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却不知死何时来临,往往还没来得及准备,死亡已经悄然袭来。既然如此,还不如把握当下,抛却烦恼,且歌且饮且趁今朝。

 

 

25.  中国的哲人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思考死亡的内涵,陶渊明努力从对死亡的忧惧中超脱出来,而庄子的态度显得更加潇洒。他幽默地借与骷髅的一段闲聊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骷髅告诉庄子,人一旦死亡就自在极了,既不受国君的统治又不受官吏的管辖,免除了一年四季的操劳,多么从容安逸,此种乐趣当国王都比不上。庄子怀疑骷髅的话,故意问它:“我让生命之神恢复你的形体,让你重新长出骨肉肌肤,回到你父母、爱人、孩子、左邻右舍、同道朋友中间去,怎么样?”骷髅立马一副苦脸,抱怨道:“你要我放弃当国王的快乐去活受罪吗?哼,不干!”

 

 

26.  像庄子这样快乐地面对死亡,让人羡慕。但扪心自问,我们都是肉身凡胎,很难达到齐生死的超脱旷达。相比之下,明代重臣杨溥面对死亡的态度更有借鉴意义。杨溥因为政治斗争被关入大牢十年之久,死亡的威胁时时存在,可他却每天手不释卷。同一个监牢的犯人劝他:“命都快丢了,读书有什么用?”他慨然答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因为畏惧死亡,我们更要与时间竞争,不虚度一时一刻,因为一时的懈怠有可能引起一生的懈怠。”

 

 

27.  殊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年轻的时候当过几年和尚,后来虽说成了九五之尊,却仍喜欢召些高僧大德进宫喝喝酒,聊聊天。话说有一年,江西有一个叫来复的和尚应召入京为皇家主持法会,朱元璋特地赐宴款待。来复和尚在酒足饭饱之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提笔写了一首诗,一是感谢皇恩浩荡,二是想在皇帝面前显摆显摆。诗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金盘苏合来殊域,玉碗醍醐出上方。稠迭滥承上天赐,自惭无德颂陶唐。”大概意思是:金盘里的那种叫苏合的香料是西域的“舶来品”,玉碗里的美酒佳酿是天上才有的琼浆,皇帝陛下您拿这么好的东西款待我一个“无德之人”,我必须倾心献上对圣主明君的歌颂之词。可这番溢美之词却让来复和尚丢了脑袋。

 

 

28.  怎么回事呢?原来朱元璋跟诗里那句“金盘苏合来殊域”的“殊”字较上劲了。他火冒三丈地跟众人说:“‘殊’字怎么写啊?左边一个‘歹’,右边一个‘朱’。这和尚在诗里用这个字显然在骂我‘歹朱’,诅咒我们朱家王朝早点灭亡。”皇帝很生气,问题很严重,来复和尚歌功颂德却把命送掉了。

“殊”字被朱元璋拆成了“歹”和“朱”。左边的“歹”确跟死亡有关。害得来复和尚掉了脑袋的这个“殊”原本很血腥。

 

 

29.  《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殊”字:“殊,死也。从歹,朱声。”“殊”表示死,在汉代它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砍脑袋,“首身分离”就是“殊”。至于“殊”右边的这个“朱”字,有的学者认为它仅仅表音,“殊”与“朱”读音相似;有的学者却认为“朱”字也有表义的作用。“朱”是红色,代表着鲜红的血液。人被砍脑袋的时候,鲜血四溅。“殊”原指脑袋搬家,跟身体分开了,不再成为一体。时间一长,血腥味慢慢淡去,而它表示的分别、不同这层意思却保留下来。在特殊、殊途同归这些词语中,“殊”就表示不同。来复和尚诗中的“殊域”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有异域风情。只是没想到朱元璋硬要把“殊”字右边的“朱”跟自己挂上钩。

 

 

30.  朱元璋出身穷苦,没读过多少书,这让他在骨子里产生了一种文化自卑感。因“殊”字而杀来复和尚或许只是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之所以产生在于朱元璋一生屡兴文字狱,而且多半是抠字眼抠出来的。有人给他上表,文章里出现“则”字,斩了,因为“则”发音近似“贼”;出现“光”,斩了,因为朱元璋当和尚的时候是光头;出现“藻饰太平”,斩了,因为听起来像“早失太平”。朱元璋已成为广有四海的君王,却好像得了“语言恐惧症”,他的疑神疑鬼正透露出他的脆弱与可怜。

 

 

【汉字的故事】文本系列号:

586543      663717      113297 

290989      ⑤469985     ⑥834139

⑦635907      ⑧675521      ⑨61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