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爱的故事 篇1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中国西部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的居民用水全都是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用军车运来,每人每天限定只能用3斤水。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
有一天,一头一向忠实憨厚的母牛挣脱缰绳,强行跑到运水车必经的公路旁,等待军车的到来。终于,当运水军车到来的时候,母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嘎然而止。
母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喝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5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母牛这般倔犟。
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司机用尽各种办法试图驱赶母牛,可母牛就是不肯离去。后来,母牛的主人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母牛,母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母牛的凄厉哞叫,在寂静的沙漠中显得分外悲壮。
一旁的运水战土哭了,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土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一正好3斤左右,放在牛前面。出人意料的是,母牛并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着什么。
此时,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母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母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牛和小牛眼中的泪水,在场的很多人也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眼泪。没等牛的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地往回走了。
母爱的故事 篇2
第四个故事发生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母子被深压在废墟下,母亲半个身子被混凝士板卡着动弹不得,可是却竭尽全力地维护着怀中七个月大的婴儿。几天后,救护人员挖洞发现他们时,母亲已经死亡,而那婴儿口里还含着母亲的食指。原来,母亲在危难中一直用乳汁延缓着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她就咬断自己的指头,用自自己的鲜血让孩子活了下来,而自己却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母爱的故事 篇3
第五个故事发生在某地游览区的一次缆车坠毁事故中。缆车的钢缆突然断了,缆车从110米高的空中坠下。
在缆车落地的时候,一位年轻的母亲本能地用她的双臂死命地托着两岁的儿子,任凭自己的身体受着强烈的撞击,她用自己双臂的缓冲来保护着儿子。当救护人员赶到时,母亲已经死去,但她的双臂仍然托着大声哭喊的儿子。这感人肺腑的一幕令所有的在场人员泪如雨下。
母爱的故事 篇4
第六个故事发生在东欧。
13岁的女儿一直认为母亲地位卑微,使她在人前抬不起头。母亲量终日忙碌辛苦,也不能使女儿快乐起来。
2002年2月,母亲为了让女儿开心,带女儿一起去阿尔卑斯山滑雪。母女俩在滑雪途中,由于缺乏经验偏离滑道迷路了,又遭遇了可怕的雪崩。母女俩在雪山中挣扎了两天两夜,几次看见前来搜寻她们的直升机,都因为她们身穿的是银灰色的滑雪装而未被发现。
终于,女儿因体力不支昏迷过去,她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而母亲已不在人世了。医生告诉她,是母亲用生命救了她。原来,为了让直升飞机能够看到她们,母亲割断自己的动脉在雪地里爬行,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一片白雪。最后,母亲的尝试成功了,直升机因此而发现了她们。
这六个故事表面上是在讲别的动物和人,而实际上是在展示着我们每个人的过去。在生死轮回中,我们曾经无数次地在六道中投生,做子女时,无数的母亲一一无论是动物还是人,都曾经像这六个故事中的母亲一样,奋不顾身地用生命来关心和呵护过我们。
佛经中说,无始轮回以来,我们每个人所喝的母乳累积起来比四大海的海水还要多,在这些母乳当中,谁能保证没有像黄鼠狼母亲那样催人泪下的母乳呢?又有谁能说在这些母乳当中没有像唐山大地震中那位母亲一样用生命所付出的母乳呢?事实上,这些比四大海的海水还要多的母乳,滴滴都是慈母的爱、慈母的悲、慈母的泪、慈母的生命!
《菩提道次第摄颂》中还说:〝今生爱我母为最,众母爱护亦如此,思此厚恩未能报,忆念母恩求加持。若知有恩犹舍弃,似我下劣更有谁,是故图报当拔苦,并与胜乐求加持.
今生当中最爱我们的当属我们的慈母,轮回中的每一位母亲都像今世的母亲一样,对我们曾经付出过无限的关爱,直到如今我们还没有办法报答众多慈母的养育之恩,所以我们要经常忆念众生的为母之恩。如果知道了众生的恩德之后,我们还无动于衷,依然只顾自己的安乐,这显然是非常下劣的思想和行为,所以我们应当发愿报答众生的为父母之恩,拔除她们的痛,给予她们暂时和究竟的安乐.
母爱的故事 篇5
30年前的一天,唐山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地震,一位正在织毛衣的母亲和她那在摇篮里甜甜睡着的孩子埋在了废墟之中。万幸的是,母子都没有受伤。母亲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等待着救援。
两天过去了,孩子吃尽了母亲最后的两滴奶水,哭声渐渐衰弱。黑暗中绝望的母亲摸到一根织衣针,心中一阵狂喜:我的孩子有救了。
一瞬间,这位平凡的母亲作出了人世间最伟大的抉择,她要用自己的血来哺育自己的孩子。她用织衣针刺破自己的手指,让孩子吸吮自己的鲜血活下去。在无水无物无光无法活动的艰难困境中,这位母亲的生命几尽枯竭,可她知道她不能死一旦死去,血液就不再流动,她的孩子也将死去。
一周过去了,当救援人员寻着孩子的哭声扒开废墟时,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生命枯竭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获救后,才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她脸色苍白,每个手指上都扎了一个血孔。当医护人员抱起孩子的时候,老天突然下起了大雨,人们说是这位伟大的母亲感动的老天都落下了泪。
事后,医生们百思不得其解一个人无吃无喝、鲜血流尽却活了七天,这正是伟大的母爱力量之所在。这位母亲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更为人世间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母爱乐章。正因为她把孩子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宝贵,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孩子,才用自己的最后一滴血延续着孩子的生命。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我们歌领母爱,是为了爱母,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在我们的人生中,父母陪伴着我们,直到他们老去,生活中父母的爱永远大于 爱父母,我相信我们更会在父母有生之年 去更加孝敬他们,陪伴他们,让他们度过欢乐的晚年!
母爱的故事 篇6
陈斌强,作为老师上课风趣幽默,互动性强,很受学生欢迎,他教的两个班,语文成绩连续多年蝉联当地联考第一名。
2007年,陈斌强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家住县城的陈斌强,每周都会将母亲鄉在自己身上,骑摩托车30公里,带着母亲去上班,到了周五,又将母亲〝绑“回家中照料。•
一连五年(截至2012年),风兩无阻。
颁奖辞这样说: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陈斌强:陈斌强自身的朴实行为给他的学生,也给整个社会上了极为生动的一课。他是一个真正有师德的好老师。
推选委员吴孟超说:陈斌强付出的孝心,不仅抚慰母亲,也抚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这种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可以作为社会的良药。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鄉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一连五年,风兩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作为感动中国2013十大人物之一的陈斌强,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孝道,小时候母亲驮着他,长大了他背着母亲,走完一段又一段崎岖山山路,他是当之无愧的感动中国2013十大人物。
另外还有河南的谢延信,孟佩杰等人也获得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也很感人,符合孝心无价的专题,你可以自己搜索。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年苦读,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
母爱的故事 篇7
那时,大家的经济条件都不好,他们家更差。偏偏他的母亲病倒了,当地小医院已经没法治,必须送省城。路费加医药费,好大一笔开销,砸锅卖铁都不够。母亲正准备放弃,同车间的工友送来了钱。
1:是车间几十个小姐妹凑起来的,是从他们家里每月的菜金中抵出来的,1元、5角、2角…一把零零散散的毛票、硬币,用一块花手绢包着。
那时他还是个孩子,依稀记得那晚母亲涟涟的泪水。但要不是看见这张陈年的捐款名单,他早已忘掉这件事了。大病治愈,母亲很长寿,60年后以90岁高龄去世。整理母亲遗物时,他看见了这份捐款名单,纸张已经发黄,墨水已经褪色,一笔一画仍漬清楚楚。
他被震撼了,60年中母亲搬过几次家,还遭遇过一次火灾,居然还完好地保存着它,母亲一定是有理由的。
儿子突发奇想,准备了一笔钱,拿著名单回了一趟当年的小城,寻找昔日恩人。
小城高楼林立,完全没了旧时痕迹,母亲的工厂已不复存在。他找到电视台,在荧屏上亮出了那份捐款名单。他说:〝为了母亲,我想当面感谢你们大家。我想把当年的每一份爱,都扩1000倍。
于是有了后来这个奇特的聚会。当年的捐款者,几乎都已经不在了,参加的是他们的子女、孙子女。去世多年的长辈,忽然成了缺席的新闻人物。
受捐者的儿子按著名单上的捐款数目,以1000倍的比率还给捐助人。他说:〝因了你们的善举,我母亲得以健康快乐地享尽天年,她的生命,放大了远不止1000倍”。
如今有人动不动就说这也是炒作那也是炒作,如果说以上事件也属炒作,这样的炒作有什么不好,把一份小小的善心,放大1000倍。
母爱的故事 篇8
欧阳修出身于封建仕室家庭,他的父亲欧阳观是一个小吏。在欧阳修出生后的第四年,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
眼看欧阳修就到上学的年龄了,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
于是她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快爱上了诗书。每天写读,积累越来越多,很小时就已能过目成诵。
欧阳修的父亲生前曾在道州、泰州做过管理行政事务和司法的小官。他关心民间疾苦,正直廉洁,为百姓所爱戴。欧阳修长大做了官以后,母亲还经常将他父亲为官的事迹讲给他听。她对儿子说:你父亲做司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重,翻来覆去地看。凡是能够从轻的,都从轻判处;而对于那些实在不能从轻的,往往深表同情,叹息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