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995】
读物本·曹操父子三人同时爱上的女人甄宓传奇的一生
作者:南城.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联系作者】读物本 / 古代字数: 3542
18
15
25
1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风华绝代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2-12-20 13:31:58
更新时间2022-12-20 14:00:16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风华绝代--甄宓的传奇一生

1.三国,如同笔者曾经所写,一个乱世,一个人命如草芥的世界。而在这样的乱世中,英雄尚且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至于女子,姑且不论其能有多少展现的机会,哪怕仅仅是为世人记住,那又能有几个女子会被世人真正的记住呢?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曾经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在这个时代中出现的女子,曰貂蝉,当然,世人能记住的,还是因为她的美丽,所以后人更是以“闭月”来夸赞貂蝉之美。但终究,历史中并未真正记载过此女子,所以,假的终究是假的。

2但,在那个时代,虽然的确没有貂蝉,然而在历史中,却还是真实记载了一位堪比貂蝉的绝世佳人。这位佳人,便是魏文帝曹丕之妻,魏明帝曹叡之生母,魏文昭皇后,甄宓。

当然,说起甄宓的这个名字,估计很多熟悉历史的人,都会说这其实不是魏文昭甄皇后的原本名字,但,是与不是,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虽然,从理性上讲,笔者确实应该称呼她为甄氏,而历史中也的确没有真实记载过她的真实名字,那个宓字,也是取自曹植《洛神赋》中的宓妃之名号。但,终归,甄宓这个名字,确实是人如其名。故而,笔者下面的内容,便依然用甄宓来作为她的名字进行描写。

3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父逸,上蔡令。后三岁失父。《三国志·魏书·后妃传》

以上,就是历史中关于甄宓的最真实记载,她,出身名门之后,其出生时家世虽然不再显赫,但其父仍然是上蔡令,故从小甄宓的生活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4.如《魏书》所述:

后以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寝寐,家中仿佛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逸薨,加号慕,内外益奇之。后相者刘良相后及诸子,良指后曰:"此女贵乃不可言。"后自少至长,不好戏弄。年八岁,外有立骑马戏者,家人诸姊皆上阁观之,后独不行。诸姊怪问之,后答言:"此岂女人之所观邪?"年九岁,喜书,视字辄识,数用诸兄笔砚,兄谓后言:"汝当习女工。用书为学,当作女博士邪?"后答言:"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

5.可以说,甄宓的出生,其实是很不平凡的,如上文内容,甄宓出生后,仿佛就是这世间的天然一块碧玉一般,每到晚上,便犹如身上披着玉衣,耀眼非常,为当时之人所惊奇。而再加上懂面相之术的刘良以“此女贵乃不可言”的话语说之,甄宓传奇的一生更是由此开始。

甄宓此女,从小便是异于常人,八岁那年,本来八岁的孩童都是特别好动的,但惟独甄宓,却是异常成熟稳重,如上述历史记载,当旁人都被外面的骑马之人所吸引观看,却唯独甄宓以非女子所观之物而拒绝去看,不得不说,单看其小时所言,也确实能断定此女日后必是不凡。

6.九岁,甄宓开始学文,但却依然不如常人之女一般只是略微粗学,反而是极其喜欢读书。由此,其兄长还笑骂道:“你这小丫头,应该是去学习女工,怎么还天天这么喜欢读书学习,难道是想当一名女博士吗?”而在这里,笔者对于甄宓的回答,却是最为喜欢的,如甄宓所言:“听闻古代之贤女,喜欢用读书学习古人之成败故事,以用来警戒自己,如此,不读书,怎么能明辨是非呢?”

7.客观的说,甄宓所言,真是句句在理,咱就先不说古人,就论现今之人,现今之女子,虽然空有远超古代之文化氛围和学习条件,但又有几人能有如此之见识呢?为何要读书,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除了让我们获得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资本,难道不还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明辨是非,清晰自己要做的事吗?如此,在这里,笔者确实要为甄宓点赞。

事实上,甄宓的读书学习也确实没有白用功,如史书记载: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