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8617】
读物本·【旅行散文·路过世界】亚洲篇
作者:幼鱼出听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7355
30
53
29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本集33段。此书不仅是一本漫游世界的风光册,也是一部女性成长的心路历程集。旅行如何疗愈心灵,如何邂逅温暖,如何令人成长为更好的自己,阅读它,你会找到答案。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08-29 21:37:04
更新时间2023-10-17 13:40:41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旅行散文·路过世界】亚洲篇

老挝  千种风情的万象之国

万象

1.   想去老挝,是因为电影《早安,琅勃拉邦》。没有惊心动魄的剧情,没有眼花缭乱的特效,这部影片里清新恬淡的小城气质令我深深着迷。或许在这样一个远离尘嚣的国度,我也更能窥得自身的一二初心。事不宜迟,简单和三五好友约定时间后,我们便一同踏上了前往老挝的行程。

于尘世间拈花微笑

如果没来过万象,或许你很难想象,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竟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过多的商业开发。作为老挝的首都,万象更像是一位温文尔雅的老人,饱经沧桑,又在岁月中沉淀出自己的独特气质。

万象曾是法国的殖民地,留存有不少法式建筑,却又不失本土气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庙宇,和庙宇中身着橘黄色僧袍的身影,时刻提醒着世人这个国度和佛教的深厚渊源。

2.   塔銮是万象的地标性建筑,也是老挝最著名的佛塔。塔銮节是当地的盛大节日,节日期间,当地百姓会身着盛装,手捧香烛,绕塔祈福。玉佛寺和西萨格寺是万象的著名寺庙,两者在赛塔提拉大街上相对矗立。和煦的阳光如瀑布般倾洒在古老的院墙上,一切都显得格外寂静。偶尔路过的僧人,会微笑着给你指路,他们的笑容如此淳朴干净,既亲切又给人以超然出世之感。

南俄湖是老挝境内最大的湖泊,岛屿星罗棋布,森林郁郁葱葱。被司机送到湖畔的码头后,我们便挑了一艘看起来比较稳当的船向湖中央驶去。微风拂来,天光云影徘徊于澄澈水面,两个当地小孩赤条条地在湖畔戏水,岸上人家中有炊烟袅袅升起。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湄公河日落

3.   琅勃拉邦的清晨与日暮

在琅勃拉邦这座小城,步行就可以抵达所有的景点。起了个大早,我们用掉大约半个小时,从王宫博物馆一路走到香通寺。清晨的香通寺,在晨曦的涤荡中显得格外出尘,尚少的人烟也为它增添了几分肃穆。澄澈的蓝天映衬着金碧辉煌的寺庙,令人有那么一瞬的失神。寺中最吸引我的,还是大名鼎鼎的“生命之树”。这棵由各色宝石和琉璃构成的巨树,流光溢彩、金碧辉煌,形态上除树木枝干外,还有人物、器具、飞禽走兽等图案,在巨大体量和斑斓色彩的加持下,颇有夺人耳目、摄人心魄的威压之感。

4.   此行,我们还见识到了琅勃拉邦最负盛名的清晨布施仪式。早上五点,老挝的信众就会拿出准备好的食物跪坐在地,依次向街道上化缘的僧人布施,这些食物就是僧侣一整天的伙食。不知接受这些少而简单的食物,是否也算是一种修行?

下午,慢悠悠地登上普西山,在琅勃拉邦的制高点端起一杯甘蔗汁俯瞰全城,看夕阳一点一点染红河水,迫着白日里颇具风情的椰树与红墙渐渐收敛光华,把舞台让给璀璨的万家灯火——我想我也找到了此行的答案。

琅勃拉邦

5.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琅勃拉邦的夜市通常在傍晚就开始搭建。一盏台灯,一摊货架,方寸乾坤,便足以铺展开各位老板的看家本领。

每到一处,我喜欢换上富有当地特色的服装,以一种短暂的精神出走,让自己在心理上更加贴近正行走的这片土地。

身着斜襟上衣和印花筒裙,流连在五光十色的摊位前,烤鱼、炒粉、老挝啤酒、鲜榨果汁、桑叶纸灯笼、拼布钱包……晚风徐徐,送来诱人的食物香气和恰到好处的熙攘人声,治愈着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

我真的好爱这种世俗的快乐。

缅甸  且将芥子纳须弥

曼德勒

6.   一踏上缅甸这方土地,浓厚的佛教气息便扑面而来。僧人据说占缅甸总人口的约百分之一,在当地是极具名望、颇受尊敬的职业。在缅甸,有不少观之难蔽风雨的高脚茅屋,而不远之处就是金碧辉煌的庙宇——没有人对此感到愤懑不解,这是缅甸一国的信仰所在。

曼德勒:消历史于艺术,融宗教于美学

此行,我首站落脚于曼德勒。曼德勒是缅甸第二大城市,也是缅甸最后一个王朝——贡榜王朝的都城,城中的曼德勒皇宫便是此地盛极一时的见证。

7.   随处可见的红色柚木建筑构成我对曼德勒皇宫的最深刻印象。柚木是当地特有的珍贵木种,不易裂、耐腐蚀,因此也成了缅甸历代王朝的御用建筑材料。颇似歇山顶的建筑风格令人不免有恍惚之感,而屋檐上缅式风格的华丽装饰又强烈地提醒着我,此刻身处的是一个千佛之国。

如果来曼德勒只能参观一座佛塔,那必然是马哈牟尼。马哈牟尼佛塔位于曼德勒市南部,传说其供奉的佛像为佛祖亲自开光,是缅甸最重要的佛教朝圣地之一。佛像高约4米,虔诚的信徒从世界各地来此朝拜,并依习俗将金箔铺贴在佛像身上。经年累月,据说金箔厚度已经超过16厘米。累累黄金,也是累累希冀。

再恢宏的建筑也会日渐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甚至黄金也可能有灰飞烟灭的一天,所幸艺术不会,美也不会。

曼德勒

8.   马哈加纳扬僧院:心远地自偏

马哈加纳扬僧院位于乌本桥旁,是缅甸最大的佛学院。缅甸僧人安守过午不食的戒律和托钵化缘的习惯,只在上午用餐。到了上午10点,钟声响过,从小沙弥到老和尚,众僧于街道列队井然。他们神情肃穆,微微低头,无人左顾右盼——即便道路两旁挤满游客,闪光灯和快门声从未停歇——僧人们身上始终充溢着一种安静恬淡的力量。

在正式开饭前,僧人们手托着钵,使整个身体都牢牢地裹在袈裟里,只有在接受食物或进食时才露出手臂。

9.   用餐结束后,僧人们会带着各自受施的食物离开食堂,而此时,便又会上演另一场布施——守候在食堂门口的乞讨者会向僧人们请求慈悲,而大多数僧人也乐意将自己的食物分与这些可怜人。

在中国,谈到寺庙似乎难免令人生起些深山老林、闲云野鹤的联想,“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的印象深入人心,云深不知处的清幽出尘仿佛成了寺庙的标配;而在缅甸,寺庙却多以这种坦然的姿态拥抱尘世。或许正如古人所言:“大隐当隐于市。”花花世界或许才是出家人最好的修行之地。

10.   茵莱湖:歌哭于斯,舞蹈于斯

位于缅甸掸邦高原的茵莱湖是缅甸的第二大湖泊,也是我此次旅行的终点。几经颠簸,大巴终于行至茵莱湖畔。整个湖区被苍翠的山峦环抱,湖水清澈,湖面旷远,天空湛蓝而不失白云朵朵。离开长时间憋闷局促的巴士,茵莱湖的清新风光令我神清气爽,顿感开阔。

世代居住在茵莱湖畔的民族主要是茵达族,靠水吃水,捕鱼是当地人世代赖以谋生的手段。此次,我有幸见识到了茵达渔民极为独特的捕鱼方式:一手执桨,另一侧的手与脚同时控制罩鱼笼,只留单腿站立。这动作相当具有观赏性,远看很像是某种拙朴的舞蹈。因这舞蹈般的动作,茵莱湖上的渔夫也被称为“独脚渔夫”。

11.   久居于此,渔民们作业经验丰富,可以根据鱼换气时冒出的水泡断定鱼的大小,看准后便将罩鱼笼插下去,若有了震动的手感,再将鱼叉从鱼笼上端的孔中伸进去,把鱼笼内的大鱼叉上来。

彼时彼刻,斜阳将一天中最后的温柔投在了茵莱湖如鉴般的水面上,清风徐来,浮光跃金,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茵莱湖

日本  红叶纷飞,禅意悠远

京都秋韵

12.   我喜欢京都到前后去了四次。

相比略显嘈杂的樱花季,我更偏爱京都的枫叶季。秋风起的时节,也是枫叶由北向南渐次变红的时节。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枫叶,洒下斑驳陆离的光点。一脚踩上堆积的落叶,绵软的一声不吭,干燥的发出“嘎吱”的声响,置身其间,真像是一场温柔的梦。

“我嫉妒金阁寺的美丽”

因为喜欢《聪明的一休》,初到京都,金阁寺我非去不可。

13.   金阁寺本名鹿苑寺,因其主体建筑内外都贴满了金箔,而得“金阁”之名。主体建筑二重三层,屋顶呈宝塔状,庭院中的镜湖池将游客和建筑隔离开来。远远望去,屋顶有一只舒展双翅的铜质凤凰,阁身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着熠熠金光,我从没有见过黄金能显示出如此深沉庄严的美。

如今人们所见的金阁寺为20世纪60年代重建而成。1950年,一名年轻僧人纵火将金阁寺烧毁。问起动机,他坦言:“我嫉妒金阁的美丽。”原来对于某人而言,大千世界,所有美丽之物,都状如金阁。而这凌驾于世间万物之上的美丽,此番我也算领教到了。

金阁寺

14.   “从清水寺的舞台跳下去”

我去时正值秋季,清水寺被层林尽染的枫叶重重包围。起风时,漫步在这凝固时光的古老寺庙里,红叶纷纷簌簌,将风的形状描摹得如此具体。

清水寺因寺中清水而得名,寺中音羽瀑布的清泉据说有着赐福消灾的神奇力量,吸引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都要慕名前来喝上一口。依山而建的清水寺为栋梁结构,殿前有一个面积约190平方米的舞台。站上这个高约12米的悬空舞台,我瞬间明白“从清水寺的舞台跳下去”这句日本谚语,用来指“拿出做某事的坚定决心”是多么贴切。

寺庙墙脚处的部分油漆虽已脱落,但并不荒旧,反而有种“本该如此”的沧桑韵味,使人观之舒畅。寺庙也和庭中草木一样,随着岁月流转,沉淀着时光与生命的答案。

15.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西芳寺又称苔寺,据说是京都最难拜访的寺庙之一,需要早早寄去明信片预约,入场后,还需在本堂用毛笔认真抄写经文,方可观赏庭院。写信、抄经,在如此浮躁的年代,西芳寺这种对仪式感的坚持令我肃然起敬,也让我在尚未谋面之时就对其多生出了几分好感。

放下毛笔,步入院中,迎接我的是寺院中遍布着的一百多种苔藓植物。弥天的绿意让整座庭院几乎不见裸露的石土,绿意之壮观,令身旁刚踏进庭院的人们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呼。我去时恰逢微雨,青苔因饱饮雨水而显得异常鲜绿,将白色的墙壁都映照出了盈盈绿意。

小时候背书像小和尚念经,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可命运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总有一天会让读过的书与走过的路重逢。多年前在教室里摇头晃脑背诵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番什么样的景象,如今想来,大抵如此。

京都红叶

阿塞拜疆   在火与海之间

巴库

16.   里海之畔的阿塞拜疆是一个到处充满火焰的国度,甚至“阿塞拜疆”一词本身,就是当地语言中“火之国”的意思。火焰带给阿塞拜疆人温暖和希望,相传大约三千年前,拜火教就诞生于此。

三千年过去,对火焰的崇拜依旧在这里延续。这个被熊熊火光簇拥着的国度,也以火焰般的热情和勇气,书写着属于这片土地的传奇。

火焰,属于我的故事

“我不是黑夜,不是黑夜的崇拜者。我不讲梦的故事。”只是火,刚好是属于我的故事。循着鲁米的诗,我来到了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

人类对于火的情感向来复杂,交织着忌惮与憧憬。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看来,“火是世界的本原”,火可以焚烧世间万物,亦是万物之源。从火焰塔开始,我开启了神秘的火祠探索之旅。

17.   火祠距首都巴库约30千米,是拜火教用于开展宗教仪式的庙宇。在这座石构神庙的中心,有一座建造在天然气出气口上的神龛,此处跳动的长明火直到19世纪才因燃料不足而熄灭。后来,当地决定用市政管道继续提供天然气。改造后的长明火至今仍为远道而来的各国游客熊熊燃烧。站在火焰台前,长明火在漫漫黑夜中跃动着希望的火苗,一种神迹般的庄重感扑面而来。

火焰,曾遗蛮荒以文明,也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温暖和光明。此时此刻,火光把我们这些天南海北的朝拜者的脸颊映得红彤彤的,仿佛也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路。拾起一把火焰,我循着鲁米的诗,继续讲述属于我的故事。

18.   舍基:丝绸之路往事

从巴库到舍基的火车之旅,像是一场时空交错的探险。沿途的风景,不时将我的思绪带回千年以前驼铃声阵阵的丝绸之路。在旅途中,我也一直寻找着古代丝绸之路留下的印迹。

我歇脚的Caravanserai[ˌkærəˈvænsəraɪ](旅行队)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Caravanserai在当地文化中意为“骆驼队客栈”,整座旅舍为石头洞穴式,设备齐全、宽敞结实,是上好的安顿歇息之地。更奇妙的是,据说这座旅舍从古代丝绸之路尚在通行时起就开始接待客人。置身此间,仿佛下一秒就会有高鼻深目、颌下多髯的商人牵着满载货物的骆驼,不远沙漠、平原、山丘,风尘仆仆地推门而入。

夜幕降临,月光静静倾泻在广袤无垠的大漠上。合上双眼,耳畔仿佛响起一阵阵辽远而清脆的驼铃声;行者整理好满载财富与梦想的行囊,又匆匆踏上征程;更远处,自海路而来的船只踏浪前行,朝着新世界之门激流勇进……

巴库新城

19.   戈布斯坦:在艺术中栖息

阿塞拜疆的旅途是一次自我发现的历程,离失恋已过半载,我刻意放慢了速度,为的是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思索旅行和生命的意义,而这里纷呈的艺术,也为我提供了绝佳的精神栖息地。

在青年旅舍和一位日本女生结识后,我们共同开启了接下来的追寻艺术之旅。对于目的地,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因史前岩石画而闻名的戈布斯坦岩石艺术文化景观。因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它于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   戈布斯坦山脉留存着石器时代的丰富遗迹——岩石画、村庄遗址、墓碑等。其中,岩石画的题材多样,有宗教舞蹈、斗牛、划船等活动,还有持矛战士、骆驼商队等人物,亦不乏太阳、星星等自然物,展现了阿塞拜疆古代部落多彩的生活状态。

丰富的岩石画像一块精神宝地,向世人展现出一幅远古生活的动人画卷,令我感受到一种不拘一格的震撼之美,一种灵动自由之美,让羁旅天涯的疲惫心灵得以在此诗意地栖息。

在阿塞拜疆,我在火焰中倾听其热烈的低语,在大漠里回望古代丝绸之路的旧事,在戈布斯坦寻找艺术的魅力……我亦如燃烧的火焰般跃动前行,找寻和体会火焰之国和海水之间的碰撞交融。

巴库街景

乌兹别克斯坦   丝绸之路的华丽乐章

撒马尔罕

21.   如果说亚欧大陆上的各个国家之于这块大陆是一袭华美袍子上点缀着的璀璨宝石,那乌兹别克斯坦便属于初看不起眼,越看却越令人沉浸其中的一颗。乌兹别克斯坦——这个有着别样风情的内陆国家,融汇了不同气质的文化,于自身开出鲜艳瑰丽的艺术之花。

彼时,我掀开了这个神秘古国的面纱。在驼铃声声中,踏上古老的丝绸之路,感受她散发的魅力,寻觅她馈赠世人的惊喜。

22.   以美食启程,以故事慰问

在路上耽搁了一些时辰,抵达首都塔什干之时,我早已饥肠辘辘。赶紧去吃抓饭——温暖的饭菜和亲民的价格,让我对这个国家萌生了最初的好感。

塔什干是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城市。在这里,我稍作整顿,一边感受当地人的热情,一边以美食开启接下来的旅程。下一站,中亚明珠布哈拉。

漫步布哈拉,仿佛置身于一幅饱经风霜的卷轴中,异域风情裹挟着漫长时光,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在风中飘荡。布哈拉很好地保留了城中建筑的历史布局,其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对中亚许多地区都产生过影响。

塔什干

23.   不知不觉,我来到了城市制高点——宣礼塔。这座约47米高的宣礼塔是布拉哈的标志性建筑,据说曾令成吉思汗为之折腰。

在宣礼塔对面有一间高层咖啡厅,是俯瞰整个古城的绝佳位置,日落时分常常座无虚席。我到得有些迟,由于没有座位,便在观望了一会儿后回到宣礼塔下。

此时,日薄西山,暮霭中透出的沉沉光芒,一寸一寸地在这座“永未完工之塔”底部刻画出年轮般的深邃弧线。

24.   通往撒马尔罕的金光大道

“我们旅行,不仅仅是为了经商。火热的心,被更热的风煽动。探求未知的渴望,驱使我们走上了通往撒马尔罕的金光大道。”英国诗人弗莱克的《通往撒马尔罕的金光大道》,让我想要更加了解这片曾经的辉煌之地。

在来到雷吉斯坦广场之前,我从来不知道传承知识的殿堂原来也能那么恢宏美丽——三座不同时期的神学院共同构成了气势磅礴的雷吉斯坦建筑群,其造型高大方正,严肃端庄中透出古典主义的审美取向,颇有三整一律的节奏感。此情此景,令人难免如亚历山大大帝一般动容:“关于马拉坎达(撒马尔罕旧名),我听说过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它比我想象中的更漂亮。”

25.   比比·哈内姆大清真寺则是另外一处令人称奇的建筑,尽管如今稍显破败,但其深蓝、浅绿、金黄、银白交织的配色历久弥新,鲜艳依旧,从历史深处散发出动人华彩。传说,比比·哈内姆是帖木儿的中国妻子,为了给远征异国的丈夫一个惊喜,她命人建造了这座当时世界最高大、最豪华的清真寺。

寺顶的湛蓝比撒马尔罕的天空更甚,帖木儿和比比·哈内姆的故事也早已融入这片深情的蓝海,令滚滚红尘中的人们在千年之后仍为之唏嘘。

马赛克装饰建筑

26.   “我愿出一袋黄金,但求看一眼希瓦”

“我愿出一袋黄金,但求看一眼希瓦。”流传在丝绸之路上的这句谚语,令每一个未曾造访过希瓦的人心神荡漾。

“太阳之国”希瓦,古称花剌子模,深藏于乌兹别克斯坦西南的沙漠腹地中,隐蔽而低调,如传说般令人神往。

日出和日落是希瓦的两大胜景。斑驳雄伟的城墙,被朝阳映照出金子般的光芒,让人情不自禁地为其雄伟壮阔所倾倒,一纾胸中块垒。

27.   而日落之后,又轮到月光在旅人的衣服上留下唤起日后回忆的线索。晚风乍起,月华如水,如梦似幻——这场景满足了我对希瓦的一切想象。

华灯初上,我找了间酒馆畅饮。当地人告诉我,虽然不如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知名,但是希瓦永远都守候此处,等着旅客穿越沙漠来和其攀谈。

美味的食物,热情的人们,让人惊叹的伟大建筑,荡涤心灵的日月光华……乌兹别克斯坦的一切都让我无比留恋。千年的岁月如一声叹息,而我,也终将再次启程,在旅途中忘却远方的他。

格鲁吉亚   深藏于高加索山脉的宝藏

卡兹别克

28.   在中亚绕了一圈后,我来到了高加索山脉。绵延的高加索山脉像一条玉带,而格鲁吉亚就镶嵌其间。

第比利斯:宝剑与美酒

透过云层,恢宏的高加索山脉映入眼帘,如同一位肃穆的神明,沉默地俯视着脚下万物的一举一动。不久,我落地在了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

第比利斯是一座在历史上饱经战火的古城,堡垒等防御工事成为这座城市难以消失的勒痕。落地后,我迫不及待地造访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第比利斯的“母亲堡垒”——纳里卡拉要塞。

29.   登上要塞,除了一览无余的城镇风光,还有一位“格鲁吉亚母亲”在等候着我。巨型雕像“格鲁吉亚母亲”右手执剑,左手举杯,为纪念格鲁吉亚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的伟大胜利而建,也成为这座城市热情好客的象征。

经年战火之后,这座城市得到了些什么,又失去了些什么;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又会用怎样的心态去疗愈创伤、重建生活。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场战争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许只是漫长历史中的一瞬,可却能左右整整几代人的命运。此时此刻,我心怀感恩地在这珍贵的片刻宁静之中闭目,耳畔响起猎猎风声。

30.   山顶的第比利斯圣三一大教堂是我此行的终点。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倾泻在教堂的拱顶上,肃穆而圣洁,有一种冻结时间般的美感。

入夜,第比利斯展现出不同于白昼的另一番风情。早听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令格鲁吉亚的葡萄酒久负盛名,甫一落座,便招呼侍者来上一杯。葡萄美酒,伴着耳畔飘荡的格鲁吉亚民谣,于此灯红酒绿之间,何处是他乡?

31.   卡兹别克:神祇低语于雪山之巅

在卡兹别克山道上,随处都是值得驻足欣赏的风景。高加索山脉的脊线绵延,与壮阔天光一道,在天地间美得恣意任性。

我的目的地小城有着非常安静的气质。到访那天,沉沉铅云遮住了本应刺目的阳光,这样的阴天,刚好和这座小城的气质相配。让我颇感意外的是,小城僻静如斯,却也有着不输闹市的美味烤肉和葡萄酒,或许对美食的追求也是格鲁吉亚人热爱生活的标志之一。

32.   卡兹别克山顶的圣三一教堂是我此行的最爱。途中,沉沉铅云终于化雨,而烟云缭绕之中,教堂也更显神秘。同为圣三一教堂,第比利斯更为肃穆,以不可侵犯的庄严姿态迎接信徒;而卡兹别克则多了几分空灵与自然,是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浑然一体的杰作。

此情此景,停下脚步、用心感受,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极目望去,或许千万年前就已存在的雪山尽收眼底——或许这世上总归要有些无人打扰的净土,隔绝了尘世的一切纷扰与不堪,兀自生长、兀自凋零——这样的存在令我心怀感激。

33.   乌树故里:遗世独立的桃花源

告别了皑皑雪山,眼中又被蔓延不尽的绿色填满。乌树故里位于斯瓦涅季河谷的尽头,海拔两千多米,却水草丰茂,充满了温暖的气息。

我不禁对这群远在格鲁吉亚的村落生出几分遥远的亲切感。漫步在这座颇具中世纪风格的村庄,仿佛时间的流速都慢了下来。在这里,绿色汹涌澎湃,不远处那望不尽的青山,令我每看一眼都想铭记在心。

和当地人交谈得知,这些“离天堂最近的小村落”,是当初人们为了躲避战乱而建立的。又是战争,我不禁感慨。

是啊,无论是“避秦时乱”的桃花源,还是遗世独立的乌树故里,对和平的渴望,永远是歌哭于斯的人们不变的追求。

圣三一教堂

【旅行散文·路过世界】 南美洲篇:464283

【旅行散文·路过世界】 北美洲篇:680089

【旅行散文·路过世界】 亚洲篇:638617

【旅行散文·路过世界】 欧洲篇1:114541

【旅行散文·路过世界】 欧洲篇2:456459

【旅行散文·路过世界】 非洲篇:363603

【旅行散文·路过世界】 大洋洲篇:964299

【旅行散文·路过世界】 两极篇:156601

相关散文本号:

《山水散文》系列

名山篇1: 451371 名山篇2: 692021

水韵篇1: 385609 水韵篇2: 725473

西北篇1: 145905 西北篇2: 964819

名胜篇: 148155 域外篇:806951

-------------------------------

【肖复兴暖心散文】

爱情篇:936941 亲情篇:561213

友情篇:794951 旅行篇:817187

美食篇:535315 哲思篇:784681

-------------------------------

【刘心武精美散文】

春光篇:830781 亲情篇:607705

感悟篇:268037 怀旧篇:338853

生命篇:977467

-------------------------------

【人生海海 素履之往】90后暖男作家散文精选

   ①631015     ②324603     ③850929

   ④261645     ⑤337319     ⑥458769

   ⑦216815      ⑧901205

-------------------------------

【陈忠实散文精选】

    ① 278435     ②780471     ③896313

    ④580185      ⑤359717     ⑥574023

    ⑦627461      ⑧361967   

------------------------------

【深尝人间味】名家散文精品

   ①280651     ②777829     ③908245

   ④195653     ⑤229659     ⑥733749

   ⑦732445     ⑧109155

------------------------------

【梁晓声经典散文精选】

①542523     ②939183     ③293103 

④797943     ⑤673135      ⑥64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