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7899】
读物本·苏格兰史(6)
作者:乌梅先生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8367
2
2
11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neil oliver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2-09-21 21:36:47
更新时间2022-09-22 10:54:32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三章 苏格兰之锤

他们意识到想要掌握权力,你不需要枪支、金钱甚至人,你只需要有敢为他人所不敢为的意志。

——“多嘴”金特,《非常嫌疑犯》

我们读到了一个又一个国王的名字,他们像一支无尽的队伍,面孔却都是模糊的。人们轻易就忘了他们也曾是真实活过的人,更不用说他们是王国中最成功的人,双手也浸透了无辜者的鲜血。我们很容易想象一个国王,特别是一个来自遥远的过去的国王,免于日常事务的琐碎烦扰,比周围的人更加出类拔萃。这样的想象是错误的,甚至会伤害其他有能力建设国家的人。

这一章将讲述两位猛士:亚历山大二世,他用鲜血和残暴铸造了一个王国;威廉·华莱士,他对分裂国家的英格兰国王的不懈抵抗,使苏格兰人迸发出民族意识,并从此觉醒。他们所塑造的事件,也成了塑造他们的事迹,几乎可以视为小说。他们的生命和死亡都太令人难以置信了。所以说历史比小说更精彩。因为在这一切之下,这一切背后,有着一个残酷的真理: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尽管如此,他们也只是人。

亚历山大二世是坎莫尔王朝的新晋国王,是那个击败并杀死了麦克白和卢拉赫,在1058年坐上国王宝座的马尔科姆的后裔。马尔科姆死于1093年,他的弟弟唐纳德继承了王位。唐纳德三世的王位受到了马尔科姆和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儿子邓肯的威胁,但邓肯称王后也没能在位多久。

邓肯实在不太走运。自“阿伯内西投降”后,他在英格兰做了多年人质,然后被送到北方,成了英格兰人的傀儡国王,结果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谋杀了,唐纳德三世得以重新回到王座上。邓肯虽死,厄运却留了下来,像有缺陷的基因一样,通过血脉世世代代地遗传下去。邓肯后代中的一个分支发展成莫雷的麦克威廉家族,他们完全继承了这份悲愤和不幸,总是向族人抱怨,并且发现北方人民中还有不少人愿意支持他们去挑战对手,夺回王位。

像亚历山大二世这样的古代国王,并没有真正地控制住如今被我们称作“苏格兰”的土地。尽管维京人的势力范围被一再缩小,他们仍然拥有从北到西的广阔领土,从北部的奥克尼岛,往南至马恩群岛,都不受苏格兰国王的辖治,而属于维京人的后裔。

早在1098年,埃德加国王曾和挪威国王“赤脚”马格努斯达成协议,将维京人限制在这些岛屿上,但这并不是一片微不足道的领地。在12世纪,它催生了一众像萨默勒这样在后世的岁月中一直让苏格兰国王头疼不已的强者,他们是“群岛领主”,甚至是国王。

早在很久以前,来到苏格兰大陆南部和西部的布鲁斯和斯图亚特等家族,就引起了这些岛主的不安。如果要他们这些北欧人听命于任何国王(这点恐怕也做不到),那也只能是挪威国王。远在挪威的他,对维京人这样独立行事的民族来说眼不见心不烦,不啻为完美的君主。

这些苏格兰国王的新晋英格兰友人和同盟则做着另外的美梦,他们要最大限度地拓展他们的私人领土。岛民独立的领土和权力都面临威胁,他们往往乐于支持任何能给英格兰统治者带来麻烦的人。其他位于王权统治范围边缘的人想法相近,比如北方人民忠于势力雄厚的本地家族,而不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的国王。

公元1228年,当麦克威廉终于决心发起最后一次起义时,亚历山大二世已经来到了在位的第十四年。当他粉碎了叛乱,他需要向这些意志强大的人展示什么才是真正的意志。1230年仲冬的一天,在签订《福弗尔协议》的过程中,国王的一个亲信大步行进到城镇广场的中央,停留在市场的十字架旁。他胳膊里夹着麦克威廉家族领主的一个女婴,刚生下不久就被人从母亲的怀抱中掳走。

当女婴被高举示众时,亚历山大就在附近观看。成功地引起围观民众的注意,他感到很满意。他的亲信抓起婴儿的脚踝,用尽全力将她甩起来。女婴的脑袋像鸡蛋一样撞碎在十字架中间的柱子上,鲜血和脑浆沾满了石柱,溅到围观人群的脸上。《拉纳克斯特编年史》记载道:“女婴不久前才刚刚离开母亲的子宫,如此无辜,却在市场中被处以死刑。她的头撞在石柱上,脑髓被砸了出来。”这就是铸造国王的特质:敢为他人不敢为之事。

1214年12月5日,亚历山大二世在斯昆举行仪式,加冕成为国王,那一年他十六岁。他的父亲前一天才刚去世,但他无暇哀悼。在黎明的寒气中,他和贴身随从乘船横渡泰河。他们走到了同样绿荫覆盖的小山丘上,那是康斯坦丁国王和塞拉赫主教在308年前宣誓效忠这片土地的地方。这个地方那时被称为穆特山,或信仰之山,上面放着“命运之石”,这块石头具有让人成为国王的魔力。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