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893】
读物本·纪录片《山海经奇》第四集 烛龙
作者:蜜思蕾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3448
31
38
23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全文共22段,仅供习读,如侵联删。该片根据《山海经》里的神话传说故事,结合典籍史料和专家讲解对中国神话进行探讨、梳理,讲述华夏文明初始阶段的传说史诗。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10-17 13:23:16
更新时间2023-10-17 15:53:14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烛龙·开创时间的神

01. 上古奇书《山海经》说地理、说物产,也说了很多奇人、怪兽。这是一部地理博物志,远古生存指南,还是先人“童年时代”的“真实”稚语,光怪陆离的言语中蕴含一股子神奇,让书写它的族群战胜种种磨难,延续至今。让我们回溯历代解读,用今人神思连接远古初心,让《山海经》再度惊奇。

 

02. 中国人的一生都伴随着一些神话故事,它们大都来自一部上古奇书《山海经》。300多年前,朝鲜国出现一幅《天下总图》。《山海经》纪录的环海套环山、同心圆状的地理格局被清晰地呈现出来,而《山海经》明刻绘图本,则重新勾勒出奇人异兽的清晰图像。神话故事从小听到大,究竟告诉我们些什么?而今,一些遗址、古籍记录甚至出土文物印证了《山海经》里的神话故事并非是古人的捕风捉影。

 

03. 三星堆出土凸出眼眶头像遥遥指向《山海经》里的奇神异怪。这是一张青铜塑造的脸,眉间上挑、双眼斜长,眼球极度夸张,呈柱状凸出眼眶16厘米,两只耳朵好像鸟翅膀一样向外延展。凸出的眼球、夸张的耳朵,被誉为“千里眼”、“顺风耳”。这显然是在告诉我们,面具的主人具有比常人更敏锐的视觉和听觉。因为人眼是心灵的窗户,最能传神的就是眼睛,所以神话要把它变成一种形象,必须通过眼睛来表达它,所以就出现了直目人,后来才出现纵目人。

直目人

 

04. 令人惊奇的是,一个“直目”的神灵也被记载于《山海经》中,说它是“直目正乘”,它叫做烛龙。“直目正乘”字面解释为,就是竖着长的眼睛,也有一种说法是眼球凸出眼眶为纵目,这与三星堆纵目面具的柱状眼睛很相似。

三星堆大家最有兴趣的是一个面具两个眼睛直出来,实际上它是直目正乘的一种演化。烛龙者,蜀龙也,过去没有火字旁,就是个巴蜀的蜀字,画一个大眼睛,“蜀”字底下的“虫”是一个勾,这个勾就代表它的蛇身。

纵目人

 

05. 烛龙的身躯,上面是它的直目正乘,“蜀”指的是蚕龙,由蚕神化而来。蚕变成龙,它的创造能力、生命力是生生不已,非常强大。纵目面具出土地,古时称为古蜀国,蜀字加上一个火字,就是繁体字的烛,烛龙明显跟蜀国有关。我们再看,所有出土文物中,三星堆纵目人的形象和烛龙“直目正乘”的形象是最接近的,因此人们猜测,纵目面具和烛龙密切相关。

 

06. 青铜纵目面具证明人类从远古时代起,就渴望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达到肉体的自由与灵魂的超脱,这是很多远古艺术作品的母题,我们该如何永恒?《山海经》这样描述烛龙的,“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它不吃不睡不呼吸,睁眼就是白天,闭眼就是黑夜。它能照亮九重泉壤的阴暗,因此叫做烛龙。无论从哪个角度说,烛龙都是一个上古大神,它创造了白天与黑夜,而自身也得以永恒。

 

07. 烛龙最初的时候是一条火龙,跟太阳有关系,它代替太阳发出光,所以说它的眼睛一闭天就黑了,它眼睛一开天就亮了,就等于太阳就出来了。它不饮、不食、不息,这是神的一个特点,它的这种功能被当时记载的人们看作是一个创世大神。

如此宏大的想象,用寥寥数语呈现出来,烛龙被认为是创世神或是主宰时间的神。烛龙睁眼天亮,闭眼天黑,它再度睁眼时,长度约等于一天,一天成为人类最初的时间单位。

 

08. 远古时代,当“时间”的概念还未被定义,先民便把世界万物、昼夜交替、刮风下雨都浓缩在西北海外一个山神的眼中,如同天地万物都在一只巨眼的映象里。或者说,古人想象天空是活的,整个星空仿佛是一个巨兽,它睁开眼世界清晰可见,它闭上眼世界暗黑如夜,它凝视我们,就像我们凝视星空。

 

09. 这次,我们换一种方式,假如我们能跟上古人天马行空的神思,让那些记载于史料文物里的神重新活起来。唤醒纵目人,让它用那根神奇的小天线也叫醒那些沉睡在神话里的大神们,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位能掌控时间的神——烛龙。于是,众神纷纷登场了,大伙儿七嘴八舌、乱成一团,这时纵目人开口引入正题。

“因为我凸出的眼睛,他们叫我纵目人,这样的造型就是对烛龙大神的崇拜!

  

10. 这边,魑魅魍魉(chī mèi wǎng liǎng)说了:“就你,长个螃蟹眼睛,就是烛龙的代言人。”

“你别不信,看看我们三星堆出土的神秘符号,天地之间,唯有巨眼”

这个被横线分开的图形,就像表达眼睛的开合,开合之间有了明暗,也就有了阴阳,不断开合,时间也就开启了。过去、现在、未来形成一条线,延伸到茫茫不可知中,时间一旦开启,就不能停止。

 

11. 这时,纵目人悠长地说道:“不,时间也有停止的时候” 众神齐看向纵目人。

纵目人说:“很久以前,烛龙大神不知为什么不再睁眼,大地陷入永久的黑暗,无日无夜,一片混沌” 于是,族人向上苍祈求。

远古时期,或许先民经历了漫长的火山爆发年代,浓浓的火山灰遮云蔽日,大地仿佛陷入一片黑暗,失去日月的照耀,于是古人的想象中就有了一个司掌天空明暗的神——烛龙。

 

12. 这时,南风神按耐不住地跳出来了。“你们说的烛龙和烛阴很像啊!它也拥有睁眼为昼,闭眼为夜的神力,但它一吹风世界变为冬天,一呼气世界又转为炎热的夏天”

《山海经》里也记载的一个神,身长千里,人面蛇身,通体红色。它睁眼为昼,闭眼为夜,吹气为冬,呼气为夏,不饮不食不呼吸,呼吸就会生成风。它住在钟山,名为烛阴。

 

13. 这个叫烛阴的神和烛龙一样,具有睁眼、闭眼切换日夜的功能,不同的是还能掌控温度。“吹为冬,呼为夏”,比烛龙多了改变季节的神力,而且还描述它是钟山之神,身长千里,横亘于钟山之上。晋代学者郭璞认为,烛阴即是烛龙,也许是同一个神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叫法。于是,在烛龙或者烛阴掌控的天空之下,更丰富的空间描述在《山海经》中展开了。夏季到来,温暖的南风吹拂而至,冬季西北风呼啸,凛冬降临。

 

14. 《山海经》却认为,这样的四季分明是有四位神人,分别处东南西北四极,司掌日月长短,掌控四方来风。

这时南风神又接着说了:“你说的时间停止,也就是烛阴大神一愣神的功夫就可以做到。那次时间停止,乃是烛阴大神不知因何暴怒,绵延在钟山千里长的身躯突然火光炎炎。”

最后还是西北风神透露了一个八卦,据他说:“大神的儿子鼓,被天帝问斩了”这就难怪了,大神不食、不寝、不息,于是世界陷入死寂。

 

15. 《山海经》记载了一个跟烛阴所处的钟山息息相关的人,说钟山之子名叫鼓,人面龙身,它伙同钦䲹(péi)在昆仑山南面杀害了天神葆江,因此天帝斩杀了鼓。这里最为奇怪的是,这个鼓是钟山之子,而烛阴为钟山之神,不食人间烟火的钟山之神怎么有了钟山之子,怎么又被天帝斩杀呢?《山海经》常用语态是只讲故事的结果,不讲原因,先人更乐于是把自然现象、奇人怪兽用拟人化的故事讲述出来。

 

16. 就在大家猜疑不定之时,长着九条尾巴的陆吾终于露面了:“我知道这起弑神案,我掌管昆仑帝都,天神葆江就被杀死在我所辖之地”

陆吾何许神也,体态如此奇怪,人面、虎爪、虎身、九尾,它司掌着昆仑之丘,同时也掌管天之九部和天帝苑圃的时节,等于是昆仑神山的大管家。

陆吾接着说道:“经过我一番查找,凶手是一位山神——钦䲹(péi),钦䲹被我抓到后辩解”“其实我只是从犯,真正的主犯另有其人”(钦䲹)

 

17. “在我的逼问下,主犯是鼓,那位钟山之子。事情瞬间变得复杂起来。何谓钟山?烛阴身长千里,绵延于钟山之上,钟山即是烛阴,烛阴即是钟山。我如实禀告天地,于是鼓被问斩了。”

“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偶然事件,但背后其实是两个神系之间去交替的一个体现。我们民族在早期形成的过程中,是一些小部落、小方国,你信你的神,我信我的神,但是如果我们要合并变成一个共同体的时候,就一定要确定到底是你的神厉害,还是我的神说了算,需要通过战争,或者谋杀等等这样的一些方式来完成一个神系的更替,几乎所有民族的早期的神话都会有这样的权力交接的过程”

 

18. 《山海经》充斥着现代人无法理解的神奇之语,并想象出一个完整的神域世界。烛龙或者烛阴的故事从《海外北经》讲到《大荒北经》,再跨越到《西山经》,从章尾山到钟山,从昼夜转换到夏去冬来,最后以钟山之子鼓,或许就是烛龙或烛阴的儿子被“戮”草草收场。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理解的加深,最初的远古大神逐步丧失神秘,甚至也出现了“死亡”,远古时间之神就这样谢幕了,自此世界不再是单一神主宰,诸神时代来临。

 

19. “烛龙的神话,我们把它归类归到创世神话一类里,主要讲述的是关于世界的起源、山川草木的起源。但是在后来流传的过程当中,烛龙的神性由于某些原因慢慢地削弱了,人们更多知道的是盘古,而忘掉了烛龙”。

先民逐渐摸清时间变化的规律,时间已经不能用眼睛的开合、嘴巴的吹呼来定义。汉代《礼记·月令》中,一年被分作春、夏、秋、冬四季,由四位帝君带领四位神灵轮流掌控。汉代《淮南子》里,四季又被细分为24节气,由《山海经》最早提及“司日月之长短”生发而来的,体现细微季节变化的阴阳合历最终确立。

 

20. “其实到了屈原的时代,他对于烛龙就已经有很多不解了,他说 “日安不在(到),烛龙安(何)照”,就是为什么太阳到不了的地方,烛龙能够照亮那个地方?所以说在《天问》里面问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神话形象在当时楚文化中是广为人知的,而在屈原看来,这个神话已经有令人费解的成分了”。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对屈原的疑问解释为,天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

 

21. 烛龙的故事流传到汉代,从掌管日夜流转、吹呼之间冷热交替的时间神,成为点烛火照亮无日之国、偏居西北一隅的小神。

“龙衔火精以照九阴,火精就是烛光、火烛,有龙衔着烛光来照亮北方极远之地的幽暗之地,简称也叫烛龙” 。想象如一根线,起于粗率,却能牵出千丝万缕。烛龙的神话辗转流传,更丰富的想象出现,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开左眼为白天,开右眼为黑夜,开口为春夏,闭口为秋冬。

 

22. 正如烛龙的睁眼闭眼,《山海经》所开启的是一次历经上万年、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提高认知的思想接力。先人第一次睁眼看世界,花费了整个神话时代。这一眼,我们不再是陌生人,我们一起踏上时间之船,探索未知,遨游从未到达的领域。睁眼,日光之下砥砺前行;闭眼,梦之国度滋养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