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930】
读物本·第六章 察合台汗国与窝阔台汗国
作者:老韩来了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21534
5
2
1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摘自《蒙古帝国兴亡录》,本文仅供研读练习之用。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2-04-12 04:38:57
更新时间2022-04-12 17:09:31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六章 察合台汗国与窝阔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的领域相当于原喀喇契丹国,包括几乎整个突厥斯坦地区。事实上,在阿鲁忽统治时期(1260—1266年),察合台汗国就已经从蒙古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但在八喇统治时期(1266—1271年),察合台汗国又再次处于窝阔台家族海都的宗主权下。但在1272—1306年间,察合台汗国打败了海都之子察八儿,使察合台汗国第一次达到了鼎盛时期。不过,很快,察合台汗国又被分裂为两部分,一是蒙兀儿斯坦,一是河中地区。但在秃忽鲁帖木儿统治时期(1347—1362年),他以绝对的军事力量,再次恢复了察合台汗国的统一。但没过多久,察合台汗国就被突厥人帖木儿建立的帖木儿帝国取代。

一、察合台汗国的起源

       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继承了伊塞克湖地区、巴尔喀什湖东南的伊犁河流域,以及楚河与怛逻斯河流域草原,或者至少是这两条河以东的草原。据志费尼记载,察合台的冬季营地位于马拉什克亦拉,夏季营地位于虎牙思,两地都处于伊犁河流域内。

       察合台汗国之名取自察合台王子,指的是他的领地。察合台汗国的领域相当于原喀喇契丹国。和喀喇契丹国一样,它也是一个蒙古统治下的突厥斯坦地区。察合台汗国最初的统治者们完全不懂得效仿西方或者中国、波斯的模式,建立一个正规的国家。这个国家并没有固定的疆域,也不像忽必烈家族或波斯的旭烈兀[wù]家族,成为天子或苏丹。察合台的儿子们从未萌生在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内即在喀什或于阗[tián]定居的想法,因为这些绿洲被围成了一片片草原,对于骑兵和牧群而言,这片天地太狭小了。

        他们不愿意定居在塔吉克人和不花剌[Là]及撒麻耳干城内或多或少伊朗化的突厥人中,这些城市人口不多,而暴民又时常引发骚乱,这与他们的游牧天性格格不入。较之其余几个兀[wù]鲁思的亲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不能理解城市生活,也不了解它的真实用途。因此,八剌[là]汗仅仅是为了得到一笔用以维持一支军队的资金,就毫不迟疑地下令,掠夺了不花剌[là]和撒麻耳干城,而这两座城市早就是他的领土了!直到15世纪,察合台的后裔仍漫游在伊犁河与怛逻斯河之间,他们仍是游牧民,仍是草原之子。

       在一个产生了像阿鲁浑、合赞、完者都、忽必烈和铁穆耳这样的政治家的大家族中,察合台人代表的是蒙古文化中落后的一面。他们生活在突厥地区,而从14世纪起,他们就已经成了突厥人。在宗教信仰上,察合台家族一直在别失八里的佛教—聂思托里安教的回鹘[hú]文化和不花剌[là]与撒麻耳干的阿拉伯—波斯文化之间举棋不定,未能做出选择。起初,像成吉思汗本人一样,察合台家族更倾向于回鹘[hú]文化,那些信仰着佛陀和聂思托里安十字架的古突厥—蒙古人对他们的影响更大一些。但到了14世纪初,察合台人开始接受伊斯兰教,虽然这种信仰是蒙古式的。

       1227—1242年间,汗国建立者察合台统治着该汗国,他是一位旧式蒙古人,对他的父亲十分敬畏。成吉思汗曾任命他监护札[zhá]撒,他本人也一直遵守这些法规,并命令跟随他的人效法。一天,他与其弟窝阔台赛马获胜,当时窝阔台即将即位为大汗,所以,次日,他像罪犯一般乞求窝阔台的宽恕。在他的弟弟成为大汗时,他没有丝毫嫉妒,因为这是他父亲的决定。出于同样的理由,虽然他统治着穆斯林各族,但他对伊斯兰教心怀芥蒂。尽管如此,他还是有一位叫哈巴什·阿密德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大臣。此外,成吉思汗曾把不花剌[là]和撒麻耳干等河中诸城的行政和财政事务委托给另一位穆斯林马合谋·牙剌[là]洼赤,他住在费尔干纳的忽毡。然而,这并不能阻止察合台将其罢免,但是,牙剌[là]洼赤直接向大汗负责,当时在位的大汗窝阔台认为察合台这一行为不妥,就恢复了马合谋的职务。

        1242年,察合台去世,而他的长子木阿秃干已于1221年在围攻范延(巴米安)的战争中被杀,他的死也让成吉思汗家族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1242—1246年间,在察合台遗孀也速伦可敦的监护下,木阿秃干的儿子哈剌旭烈兀掌握了统治权。1246年,新大汗贵由帮助他的朋友—察合台的弟弟也速蒙哥夺取了王位。贵由的这位密友长期酗酒,头脑呆滞,他将国家的事务交给了他的妻子和该国的穆斯林大臣火者·巴海乌丁。然而,出于同样的原因,也速蒙哥的统治时间也很短,从1246年持续到1252年。

       1249—1250年间,成吉思汗家族因为王位继承权问题爆发了激烈争吵,也速蒙哥站在了窝阔台家族一边,反对蒙哥成为大汗。蒙哥即位后,于1252年8月罢免了也速蒙哥,重新任命了五年前被也速蒙哥赶下台的哈剌[là]旭烈兀[wù]。哈剌[là]旭烈兀掌权后,甚至接受了处死他叔叔也速蒙哥的任务。这一系列的宫廷政变表明,察合台兀[wù]鲁思当时几乎没有自治权,而只是哈拉和林宫廷的属地,家族叛乱的阴影也深深地笼罩着它。

       然而,1252年,哈剌[là]旭烈兀[wù]在前去恢复封地的途中去世。而处死也速蒙哥这项任务也落到了他的遗孀兀鲁忽乃身上。原大臣哈巴什·阿密德是哈剌[là]旭烈兀[wù]忠诚的追随者,也速蒙哥统治时期,他也饱受迫害,他处死了巴海乌丁,为自己报了仇。1252—1261的九年时间里,兀[wù]鲁忽乃控制着察合台汗国。

       哈拉和林宫廷政变也影响着察合台家族宗主权下的那些旧王朝,其中包括别失八里、吐鲁番和库车的回鹘国。上文提过,回鹘[hú]统治者巴而术一直是成吉思汗身边的忠诚属臣,他曾支持成吉思汗反对屈出律、反花剌[là]子模沙赫,以及攻打西夏。作为回报,成吉思汗打算将他最宠爱的女儿阿勒屯别吉嫁给他。却因成吉思汗和公主本人相继去世而没能成婚。此后不久,巴而术也去世了,其子乞失麦继任为亦都护,即回鹘[hú]王。他来到蒙古宫廷,接受了窝阔台为他举办的仪式。

        在乞失麦死时,蒙古的摄政皇后脱列哥那把回鹘[hú]王位授予了他的兄弟萨伦迪。1251年,窝阔台后裔与蒙哥之间因为王位发生争端,萨伦迪身边的一些近侍支持了窝阔台家族。后来,蒙哥作为胜利者,判处了萨伦迪的一位主要官员八拉与斡[wò]兀立·海迷失的同谋者们死刑。萨伦迪惶惶不安,1252年,他前去觐见蒙哥后,刚从斡[wò]耳朵返回,回鹘[hú]国就爆发了起义,回鹘[hú]地区的人民对他提出指控,并列举了种种细节。

       蒙哥手下的一位穆斯林代表,名为赛福丁,他当时住在别失八里,接到穆斯林的指控后,让萨伦迪返回和林,向大汗汇报此事。这位回鹘王子很倒霉,他受到了严酷的审讯和拷问,直到他承认了他们希望得到的供词。蒙哥命令他回到别失八里,接受惩罚。事实上,萨伦迪是作为窝阔台家族的党羽被处决的。他的兄弟是蒙哥的支持者,取代了他的位置。

二、阿鲁忽的统治:察合台人独立的尝试

       兀[wù]鲁忽乃是一位美丽而聪明的皇后,1252—1261年间,她统治着察合台汗国。1261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间的汗位之争再次给察合台汗国政权造成了巨大影响。当时,大汗阿里不哥任命察合台之孙、拜答儿之子阿鲁忽王子为察合台汗,并让他防守阿姆河边境,以免波斯汗旭烈兀派兵支援忽必烈。于是,阿鲁忽来到别失八里,夺取了兀[wù]鲁忽乃的权力。他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制,就接管了从阿力麻里到阿姆河之间的地区。1261—1266年间,他统治着该地区,但他的思路与阿里不哥的意愿截然不同。

       利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王位之争,阿鲁忽成了一位独立汗,这在他的家族中是第一次。作为宗主,阿里不哥曾派遣专员前往察合台,征收赋税、马匹和武器。然而,阿鲁忽很看重这些财物,他处死了使者,并于1262年宣布归顺忽必烈。对于这种背叛行为,阿里不哥怒火中烧,前去攻打阿鲁忽。然而,阿鲁忽旗开得胜,在里木湖和艾比湖之间的普拉德打败了阿里不哥的先头部队。此番胜利让他产生了错觉—觉得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解散了军队,回到了伊犁河畔的大本营。这时,阿里不哥手下的另一名副将率领军队抵达,攻占了伊犁河流域的阿力麻里,阿鲁忽只能逃往喀什和于阗[tián]。接着,阿里不哥来到察合台兀[wù]鲁思的权力中心—阿力麻里,在那里度过了冬天,而阿鲁忽只能撤退到了撒麻耳干。

       阿里不哥疯狂地蹂躏着美丽而富饶的伊犁河流域,他荡平了村庄,屠杀了政敌的所有党徒。这时,饥荒发生了,他身边的一些将领也相继离开了他。眼见着自己的军队将要瓦解,阿里不哥试图与阿鲁忽和谈,正在此时,兀鲁忽乃赶来,她是为了抗议他在察合台汗国的统治权被剥夺。于是,阿里不哥说服兀[wù]鲁忽乃皇后支持自己,并委托她和麻速忽·牙剌洼赤带着和平协议来到撒麻耳干,找到阿鲁忽。然而,情况在撒麻耳干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兀鲁忽乃一到那儿,就与阿鲁忽成婚了,而麻速忽则被任命为理财大臣。麻速忽是一位贤明的行政官,他从不花剌[là]和撒麻耳干征收了大量钱财,很快就募集了一支精锐军队。正因如此,阿鲁忽才能击溃从叶密立领地一路南下的窝阔台系宗王海都的入侵。同时,阿里不哥受到忽必烈和阿鲁忽的东西夹击,在1264年,被迫向忽必烈投降。

       该事件的结果是,一直被严格控制的察合台汗国解放了。在此之前,麻速忽还以大汗的名义管理着不花剌和撒麻耳干,此后,他开始为阿鲁忽征收这些地区的税收。后来,通过与钦差汗别儿哥交战,阿鲁忽扩大了汗国的领土,并从别儿哥那儿夺取了讹[é]答剌[là]和花剌[là]子模省。

       1265或1266年,阿鲁忽去世,遗孀兀鲁忽乃将她与前夫哈剌旭烈兀[wù]所生之子木八剌[là]沙扶上王位,根据贾马尔·喀什记载,他于1266年3月即位。他是第一位皈[guī]依伊斯兰教的察合台后裔。然而,另一位察合台宗王木阿秃干之孙八剌[là]从忽必烈那儿获得了札[zhá]儿里黑,他与他的堂兄木八剌沙共同执政。一来到伊犁河流域,八剌[là]就策划军队谋乱,在忽毡抓住了木八剌[là]沙。之后,八剌[là]继承了王位,而木八剌[là]沙则被贬为管理王室的狩猎活动的长官。尽管八剌[là]将获得王位的功劳归功于忽必烈,但不久之后,二人就发生了争执。大汗指派他的使者蒙古台前去统治东突厥斯坦,但八剌赶走了他,并任命了自己的一个部属。之后,忽必烈派出一支六千骑兵的军队,前去援助被驱逐的蒙古台,然而,八剌[là]派出三万士兵迎战,忽必烈派出的骑兵不战而退。此后,八剌[là]还派出军队,掠夺了忽必烈统治下的于阗[tián]城。

三、海都宗主权下的察合台汗国

       虽然八剌[là]在与忽必烈的战争中占了便宜,但在和窝阔台家族首领海都的战争中却失败了。双方因为八剌拒绝承认海都的宗主权而交战。起初,在阿姆河附近的战斗中,八剌[là]击败了海都,俘虏了许多士兵和战利品。然而,钦察汗忙哥帖木儿派了五万援军来援助海都,八剌寡不敌众,节节败退。一次大战中,八剌[là]被别儿克贾打败,退入河中地区,他以牺牲不花剌[là]和撒麻耳干为代价,重新获得了军队和装备,正当他准备殊死一搏时,海都提出议和。因为海都要抽身去对付忽必烈,于是,让八剌[là]继续统治河中。作为回报,八剌[là]承认海都是伊犁河地区和东突厥斯坦的真正统治者,甚至在突厥斯坦,他也不得不承认海都的宗主权。以此为基础,他们召开了一次调解性质的库里勒台。巴托尔德记载道:“如此一来,在中亚地区,一个完全独立于大汗忽必烈的帝国兴起了,它处于海都的宗主权之下。所有参与此次协议的宗王都视彼此为血缘兄弟,即安答。城乡居民的财产处于保护之下,宗王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了山间或草原牧地,游牧民的牧群远离耕地。河中三分之二的区域留给了八剌,但海都将河中耕地的管理权委托给了麻速忽。”

        之后,海都想尽办法,想让八剌[là]远离东突厥斯坦,为此派他前去与旭烈兀家族争夺波斯汗国。当时,旭烈兀[wù]之子阿八哈汗管理着这个家族。八剌[là]不顾麻速忽的劝阻,又一次对不花剌[là]和撒麻耳干的居民征收重税,以填补军费开支的空缺。要不是麻速忽再三恳求,他肯定会将这两座城市洗劫一空。接着,他率领着一支军队渡过阿姆河,来到莫夫附近安营扎寨,他打算先征伐阿富汗地区,因为1221年他的祖父木阿秃干就是在进攻范延时被杀死的。

       一开始,战争进展得很顺利。在赫拉特附近,八剌[là]打败了呼罗珊长官—阿八哈的兄弟布金。1270年5月,他攻占了呼罗珊的大部分区域,劫掠了尼沙普尔,赫拉特的沙姆斯哀丁·穆罕默德无奈之下向他称臣。可是,波斯汗阿巴哈匆匆忙忙从阿哲儿拜占赶来,将他诱入了赫拉特附近的埋伏圈里。1270年7月22日,八剌[là]惨遭失败,他之前的努力也付诸东流。之后,八剌[là]率领着残余部队,回到了河中地区。一次行动中,他从马背上跌落,摔瘸了腿。于是,他不得不在不花剌[là]过冬,在这里,他皈依了伊斯兰教。

       八剌[là]接连受挫,他的主要亲属和属臣们都不再支持他。因此,他前去塔什干,请求他的宗主海都的援助。于是,海都率领两万军队来到战场,然而,他并非来援助八剌[là],而是趁火打劫。当时是1271年8月9日,据说海都到达时,八剌[là]受惊吓而死。也有学者认为,他是在海都的周密计划下被杀死的。

       八剌[là]死后,他的四个儿子与阿鲁忽的两个儿子结盟,企图让河中地区摆脱海都的控制。在麻速忽的治理下,河中诸城逐渐繁荣起来。但后来,这一结盟被海都逐一击破,所以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没能得到察合台汗国的统治权,1271年,另一个察合台宗王捏古伯成了该地的领导者。后来,捏古伯也企图摆脱海都的控制,却被海都处死,1274年,察合台家族的另一位宗王不里之孙秃花帖木儿成了该地的汗。但没过多久,他就死去了。

       秃花帖木儿去世后,海都让八剌[là]之子都哇继承了王位。同时,波斯汗阿巴哈展开了报复行动,他一刻也没有忘记1270年时八剌[là]发动的入侵。1272年底,他派军队进攻花剌[là]子模与河中地区,并洗劫了玉龙杰赤(乌尔根奇)与乞瓦,1273年1月29日,又入侵了不花剌[là]。不花剌[là]的这场劫掠持续了一个星期,城里部分居民来不及逃走,以抽签的方式十人抽杀一个,被残忍地屠杀。旭烈兀[wù]家族的军队带着五万名俘虏,回到了波斯。

       由此可见,游牧统治仍让都市居民饱受摧残。这个时候,这些游牧首领已经不再随意摧毁那些属于他们的城市,但他们时常以家族纠纷为由,时不时地去袭击那些属于敌人的城市,并随意地将它们摧毁。

        侵略者走后,在河中那些被洗劫一空的城市里,麻速忽又开始了重建工作。周期性的蒙古内战留下了一片又一片的城市废墟。他一直兢兢业业,直到1289年10月去世。之后,他的三个儿子继续了他留下的工作,管理着不花剌和撒麻耳干:阿布·别克尔管理到1298年5月,萨替尔密什·伯克管理到1302年,后来是苏英尼奇。然而,他们都依附于可怕的海都,海都直接任命了前两位,而苏英尼奇则是海都之子察八儿任命的。

       毫无疑问,都哇从他前面几任察合台王的惨痛教训中吸取了经验,他向海都表明忠心。而畏兀[wù]儿亦都护一直是忽必烈大汗忠实的属臣,1275年,海都和都哇开始发动进攻。接着,他们向其都城别失八里进军,然而,一支帝国军队及时赶来,化解了畏兀儿境内面临的危机。1301年,作为海都器重的副手,都哇参与了海都与铁穆耳军之间在哈拉和林以西的杭爱山所爆发的战争。此战中,都哇俘虏了铁穆耳的女婿阔里吉思,并残忍地杀死了他。此番胜利后,海都和都哇准备向吐鲁番和甘肃之间的帝国边界进军,然而,他的军队遭到了帝国军队的突袭而溃不成军,海都在撤退过程中去世。

       元朝历史中,海都只是昙花一现,他是一位个性鲜明的王子,一心想效仿贵由却未能成功。总而言之,这是窝阔台家族最后一位伟大的王子,他身上具有君主的素质和才能。他独具慧眼,强制性要求阿鲁忽保护河中地区的城市和农民,这说明他的意识已远远超越了游牧民一般所采取的掠夺性袭击。他一生征伐无数,参与过四十一次战役,这说明他是战争中的杰出指挥者。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