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本角色

李阎
男,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查小刀
男,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曹永昌
男,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贾六
男,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九翅苏都
女,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丫鬟
女,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夜书灯剑僧鬼狐
一体机·姩子
剧本时长240分钟.最低配置7男1女.
bgm3起始内容在本章结尾处链接。
李阎
查小刀
曹永昌(13岁) 贾六(智力障碍)
九翅苏都 丫鬟 玉簪 老太太(女)
李如梅 胡三 林保长 张捕头 钱守仁 风骨道 敖昂
耳健连 张寿汉 易羽 庞二 魏洗海 老头 缺指道人
张义初 王主簿 陈跃武 杨三井 风雪神
李五义 黄九牙 秦城隍 金山老祖
百年来,神州陆沉,妖魔横行。镇守天下的龙虎气日渐衰微,国纲不振,邪祟丛生。大明朝廷为镇妖除魔,百年间七度加封龙虎山天师道,敕封护国大法师之位,世袭罔替 位极人臣。得社稷神器加持,道门日益昌盛。短短百年光景,天师道势力如日中天,朝堂之上,士大夫、龙虎道士与天子三足鼎立,形成微妙制衡之势。而今,龙虎山正面临道统中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青山 山顶
风起
九翅苏都:死便死罢,用不着你假慈悲!
丹娘:你拿这副模样同我说话,我实在看你一眼也欠奉。
九翅苏都:谁用你看?我本来就是为了……
丹娘:你听着。也是我自己太过莽撞,眼下我真身被龙虎符箓封住,拖不开身。我找机会放你出山,若是碰上李镇抚,不妨和盘托出,此事另有蹊跷,他绝不会怪你。到时候如何取舍,听他的便是,若是碰不到,你找齐三张《太平洞极经》回来,或许可消龙虎山盛怒。
金云搅动
云霄中突透出一张面容
张义初:山灵!你诚心要包庇这毁我山门衣钵的逆徒不成?
丹娘:山灵不敢,苏都女偷盗的《太平洞极经》连同三五功德玉印,我可做主一并奉还贵府,但求天师大人能洞开山门,放我二人离开。
张义初:那逆徒盗我太平洞极经时,已不慎撕掉三张。三五功德玉印沾了妖气,更是威能大减,你倒是做的好算盘。
九翅苏都:那三张洞极经我一掀开便逃的没影儿,三五功德印我根本没碰过,你这老杂毛冤枉我!
张义初:一派胡言!
破空
黑色月轮射出
张义初:你!
青光卷起此身非飞去
九翅苏都:(大喊)你就不怕我逃走不回来!
丹娘:(虚弱)你蠢成这样,哪有这么聪明的脑子
九翅苏都:(渐远)我一定找镇抚来!
丹娘:(喃喃)他应当是会来的...
(山下无数黄黑紫道袍盘坐,第九十五代天师张义初遥望青光,脸色似悲似怒。)
小雨转场
步履匆匆
兵卒:镇抚大人!镇抚大人!
推门而进
李阎:什么事?
兵卒:李总兵叫您立刻赶奔广宁府,说有重要物件要由你护送,这是加印手书。
接过
李阎:知道了,我这就动身,备马。
兵卒:是
刀光转场
血溅
尸体倒地
(领头的凶悍马贼把一块银锭子抛向空中数次,一把攥在手里。)
领头:就这么点玩意儿,一帮寒乞相。
马贼:头儿,差不多咱撤吧,离这儿不远有个大宁卫的卫寨,里头少数也有一百多号官军,碰上可就坏了。
远处马蹄声渐近
(几名马贼耳聪目明,一下子猎弓和尖刀统统竖了起来。)
领头:(啐了一口)该着你倒霉!
马贼:是官军!
领头:怕个鸟,他只有一个!
冲杀 打斗
利落的把马贼杀个干净
下马
四下翻寻探索
(一张稚嫩的脸见李阎逐渐靠近,当即大喊)
曹永昌:将军饶命!将军饶命!
李阎:哪里人,干什么的?
曹永昌:我叫曹永昌,家里是通州的商户,这次和叔叔出来是收账的。
李阎:那尸首便是你叔叔?
曹永昌:(忙点头)不错
李阎:(摇头)错了,他不是你叔叔。
一把掳起
李阎:我来带你去见你叔叔。
转场
查小刀:所以,你这是让我....
李阎:(点头)恩
查小刀:(低声)有路引应当就差不太多了,路上带这么个孩子,起码耽误十天半月,难道去龙虎山也要带着他走?而且这么大点孩子,说漏了嘴不是更麻烦?
李阎:但放他去官府报官,也是麻烦,这天气眼看要下雨,你叫他到哪儿去?这小孩机敏,判断力也很强,识时务的,不碍事。
查小刀:可是...
曹永昌深深施礼
曹永昌:二位是兵是匪,是神是鬼,永昌半句也不过问,只求二位大爷安葬了我那位亲叔叔,此后缘由,永昌全凭二人吩咐。
李阎:(笑了笑)走!埋人
修坟转场
李阎:你叔叔叫什么?
曹永昌:正生,曹正生,在通州开烟叶铺子的。
李阎:那你说话怎么是扬州口音?
曹永昌:我自幼在扬州长大,父亲亡故以后,才投奔远在通州做生意的叔叔。
李阎:你多大?
曹永昌:十三。
李阎:我二人是差官,只是事权从急,要用你叔叔的路引,细节你不要过问,你一个小孩子,在这儿保不齐让狼叼了去,跟我们走一趟,等完了事,我把你送回通州。
曹永昌:二位大爷,我也随我叔叔走过南北,如今又不是洪武年间了,想进城的话,这路引哪还有人察看,其实……
李阎:(打断)我们要去广宁卫,那是军事重镇,莫说进城,便是碰上巡查也要路引。
曹永昌:喔...
入夜
篝火
均匀的呼吸声
城门前
嘈杂 人来人往
守城官:镇抚大人,李总兵等您多时了
李阎:(点点头)恩
牵马往前走去
守城官:那小孩先别走!
跑起
曹永昌:(边跑边回头大骂)小你亲爹!
掀倒周遭柴车
守城官:抓逃犯!
一阵风
通缉令舞在空中
抬手攥进手中
李阎:(慢读)曹永昌,扬州余西镇人,年少旷悍无赖,当街械斗殴死人命,特发海捕文书……
查小刀:我说什么来着?
兵丁围过来对着查小刀虎视眈眈
(谁叫查小刀过城门时说那熊孩子是自己侄子呢)
李阎:兄弟,怎么,这人也是逃犯么?
(守城官听出几分回护之意,硬是把“他与杀人逃犯串通”这句话了咽进肚子。)
守城官:那倒不是
查小刀:(会意)是那小孩给我了五两银,叫我假扮他叔叔,我什么都不知道!
塞进手里几锭碎银
李阎:(低声)有劳。
守城官:咳咳,镇抚太客气了。
守城官:放他走!
兵丁跑来
兵丁:李总兵等您等的有些急了,他打昨天上午就催呢。
李阎:我这就来。(回头)你找间客房等我。
查小刀:那小孩呢?
李阎:这人可能是个留名青史的人物,不过先别管他了。
茶盏放下转场
(广宁卫总兵府)
李阎:(抱拳躬身)大人。
李如梅:样子倒是风尘仆仆,来的却最晚,莫不是故意穿的破烂让我心软。
李阎:卑职不敢,只是这些年没赶过远路,这官路常年不走,实在是迷糊。
李如梅:怎么,我几年没见你,连路都不会走了?要是不中用,就回直隶去,别耽误了差事,又送了性命!
李阎:大人见谅,卑职定不辱使命。
李如梅起身走过李阎
李如梅:你的武勇,我在朝鲜已经见识过,护送龙虎旗牌一事,除你之外,不作第二人想,但这龙虎旗牌,你可有了解?
李阎:(坦诚摇头)卑职不知。
李如梅:龙虎旗牌,是天师道受天下供奉打造的社稷重器,嘉靖三年,龙虎山以一百零八道龙虎旗牌,镇压大明两京十三省,尽管朝堂士大夫多有不屑,可事实是,自从各地方领了旗牌,不仅种种痴瘴祸端日益减少,还连过几个丰年,八十年来,蝗灾,旱灾,洪灾减少了足足七成。我是个粗人,不敢妄谈神鬼之说,可既然国泰民安,那天师道能如日中天,也未尝没有道理。
转身正对李阎
李如梅:只是一个月前,神皇帝下旨,要各地方在九月之前,将所有龙虎旗牌全部送回龙虎山,以助天师降妖,具体细节,我也不太清楚。
李阎:(皱眉)依大人所言,这龙虎旗牌事关社稷,不可轻易撼动,天师道既奉皇恩,又岂可以区区降妖之名,便要收回旗牌?什么妖怪能比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还要重要?
(李如梅脸上有赞同之色,嘴中却训斥)
李如梅:放肆。旨意是神皇帝亲下,做臣子的奉命便是了。
李阎:卑职莽撞。
李如梅:我辽东名义属山东管辖,却独自领了足足十四道旗牌,是大明诸地方之最。此次护送,天师道三令五申,不可大张旗鼓,护送队伍要尽量精简。
李阎:这又是什么道理?
李如梅:我也不是很清楚。天师道的意思,这一路多是种种匪夷所思之事端,人多除了枉造杀孽,无他用处。只强调要用强将。我特地叫你来,其实并非只因为你武勇过人,而是因为你在朝鲜时,曾组织大批的游神野鬼之流,论起这方面的经验,军中无人能及你。
脚步渐近
道士:见过总兵大人。
李如梅:恩,这便是我军中挑选,护送旗牌的将官。
上前
一缕流光
道士:呃
连连后退
你受到龙虎气法术:三清指诀的刺激!
你点燃了新的天命雅克谱:抵抗先锋。
道士:千军辟易,一将难求。总兵大人果然眼光如炬。
李如梅:李镇抚在我辽东,武勇也在前几名,相信可以满足天师道的要求。
道士:辽东猛将如云,是小道狂妄了。
打开剑匣
李如梅:李镇抚,这朱匣中壹拾肆道龙虎旗牌,镇抚大人一定看清楚,旗牌离位,天门山中十三使司大阵名存实亡,四方妖孽定然对这旗牌虎视眈眈,就连游神散仙之流,也会不自觉被旗牌吸引,镇抚的担子,有千钧重啊。
道士:这龙虎旗牌,每一道都是由数十万刻的龙虎之气铸造而成,本是破除一切外道的重器,有牵引天机的妙用。但是如今天道蒙尘,一百零八道龙虎旗牌镇压邪祸足足一甲子岁月还多,早有部分邪祟之气淤积其中,难以排解。一旦离位,两京十三省的邪祟,只怕立即都要冒头了。
将旗牌递给李阎
道士:李镇抚上路,若还需要人手,我天师道在广宁,也能抽调一些道童随行,就算帮不上忙,铺床叠被,洗衣烧水也还得用。若是碰上些匪夷所思之事,或许还能帮上忙。
李阎:道长说笑了,我是去护送国器,又不是游山玩水,仆童什么的,还是算了。
拿出令牌
道士:这令牌出自我龙虎缇骑北镇司,沿途调用几个捕役乡军,还是没多大问题。这一路上,还请镇抚多多小心。
李阎:有劳道长。
李如梅:你什么时候上路?
李阎:我想,明日清早再动身。
李如梅:我本该送你,只是转念一想,大张旗鼓反而不美。也就作罢了,这样,今晚你就住在我府上,明天一早,我差人送你离开。
李阎:大人,卑职有几名袍泽弟兄,这些年在广宁卫当差,一直没再见过,卑职想……
李如梅:哦,也对。我倒忘了,你去吧。另外,我送你一样东西,你一并带走。随我来
马厩转场
李如梅:你来看。这马和你还有一段渊源,当初在壬辰出了桩怪事,有匹战马拒食草料,专啖生肉,昼夜咳血,马夫道是染了疯症,唤兵卒来杀,不料那疯马竟大闹马场,连毙数人,最终被乱箭诛杀。说来也巧,那正是你枪挑本多忠胜时所乘之马。眼前这匹,便是它的血脉。相马师说此马是"乌云踏雪"之相,恰似当年楚霸王的乌骓。你带来的那匹马且养在我处,骑这匹去龙虎山吧。
李阎:是
走近
拽了拽缰绳
拍马安抚
脚步声转场
(深夜)
李阎:你这一天没碰上别的事吧?
查小刀:(开轻微电话音)没有,倒是你,如果天师道嘴里的青火天妖指的就是丹娘,那咱这旗牌送还是不送?
李阎:送是一定要送的。不去龙虎山,我连事情的缘由也闹不清楚,天师道封山,这龙虎旗牌是咱的通行证。但是不能着急,这才五月末,朝廷给的期限是九月,先把缘由琢磨明白了,找找线索。
查小刀:(开轻微电话音)也有道……
(查小刀一顿)
李阎:怎么了?
查小刀:(开轻微电话音)我这碰上点小麻烦,你自己小心,我待会联系你。
切断会话
嘈杂背景声转场
(五福楼,广宁卫最大的酒楼)
要我说,就一拥而上干他娘的!那妖僧耳健连就没来!直接抢那将官去了!
不会不会,耳健连可不会那么冒失。
前头白狐脸儿长的可真俊俏,你们谁认得,介绍给奴呗?
诶!这哪家倒霉孩子,快松嘴!
常天在:你是……常天青的子孙?
查小刀:(摇头干笑)嘿嘿
脚步
胡三:诸位!请了。
戏曲
(片刻)
猪嘴道人:这小门小户的酒就是清淡,要是能喝上李家总兵府的陈年佳酿那才痛快。
胡三:这倒也不难。
施法
一道清凉的酒柱倒满一碗
猪嘴道人一饮而尽
猪嘴道人:好酒!好酒!
(片刻后)
猪嘴道人:酒是好酒,这肉却没了滋味,我听说李总兵府上,养着数十条稀有的黑地羊镇邪,嘿嘿~
胡三:好说。
施法
一盘血淋淋的骨肉
猪嘴道人:小火翻炒。去油,加荔枝清水大火炖,味道尤其甘美。
胡三:(吩咐一旁)去做。(举杯)诸位~! 请。
氛围推向高潮
酒过三巡
常天在:胡三先生,酒也喝过,菜也吃过。你把关外四十八路外道统统请来,到底所谓何事啊?
胡三:无非是因为龙虎旗牌和那护旗的将官……(嗅)怎么有生人味?
(查小刀没当回事,他都吃了大半天了,那黄袍书生要是能发现自己,早就发现了)
扬袖
戏台上的衣装乐器轰然倒塌
脚步
蜈蚣道人:小孩,你看见了啥?
曹永昌:我...我看见……众仙家在酒楼吃酒……
查小刀:(嗤笑出声)
(这满屋子妖魔鬼怪,哪有半点像是仙家?)
蜈蚣道人:那你说说,俺是个什么仙家啊?
曹永昌:(露出难看的笑)您......
(眼睛一亮)
曹永昌:(突然叫道)叔叔救我!
妖道猛然回头
(曹永昌狠色一显)
尖刀瞬间插进妖道耳朵
幻出真身
妖道发狂
查小刀:(笑喝)乖侄子,你叔叔来了!
打斗
化作一道火光冲向门口
猪嘴道人:拦住他!
查小刀发动食技
刀光与火焰漫天一片
查小刀在半空中几次凭空转折冲出五福楼
胡三:罢了,由他去吧!
猪嘴道人:狐骨婆!还有没有得救啊?
狐骨婆:有的救~有的救~
施法
百丝齐射
残尸拼凑 呜咽成形
收回针线
胡三:(拱手)有劳狐骨仙姑。
狐骨婆:好说,不过三先生,有一桩事,老身要先讲明白
胡三:仙姑有话直说。
狐骨婆:老身在关外潜修五百多年,一直相安无事,靠的便是明哲保身这四个字,老身是个福薄的,龙虎旗牌这等夺天地造化的宝物,可不敢觊觎,今日赴宴,实在是盛情难却,所以……
胡三:(了然)岂敢强求仙姑。
狐骨婆:如此,老身就先告退了。
脚步
狐骨婆:(似是想起什么回头)三先生,你我有同族之谊、老身依仗年长,便猛浪几句,天师道张义初的手段,你不是不知道。指望一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青火天妖便让他乱了阵脚?老身是不信的,再者说,盯上这龙虎旗牌的,除了咱们外道妖仙,更有各路的异人,神州之广,高人无数,三先生切莫自误啊。
胡三:(一躬到地)谢仙姑教诲,只是尽人事。听天命,身在命中,岂可不争。
(狐骨婆不再言语)
招一道妖风而去
常天在:胡三儿,还能坐在这儿的众位,自然都是对那十四道龙虎旗牌感兴趣,你宴请我,我自然要领情,可旗牌只有十四道,怎么分润,不妨先说说清楚。要是我听着合适,自然答应,不合适,也不要再浪费时间。
胡三:常老哥,你我同为关外五仙之首,你应该知道,这次护送旗牌的将官非同小可,若是不够小心,只怕是白白搭进去性命。我等先众志成城,等东西到了手,再谈分润也不迟。若有人在途中起了二心,便是和关外四十八路外道为敌,人人得而诛之。有了这个前提,才好做事,不然一切计划都是空谈。
常天在:说到底,你想让大伙做什么弄到旗牌?若是那将官进了山海关,便不再是咱们的地盘,到那时候,干什么都晚了。
胡三:那便要看众位的手段了……
街上跑步声转场
(看见李阎在等候)
放下曹永昌
李阎:怎么回事?
曹永昌:(满含哭腔)叔叔在上,请受小侄一拜!
查小刀:我问你,你在堂会的时候,为什么不直接叫我出来?
(曹永昌后来虽然也叫了叔叔,却是为了趁机偷袭,如果查小刀不出手,那他也命丧当场了)
曹永昌:市井中人尚有古道热肠,叔叔若有本领救侄子,哪有袖手旁观的道理,若没有本领救侄子,只是徒劳伤损一条性命,侄子又何必叫您呢?
(查小刀听了,咧嘴一笑)
查小刀:(侧身)这帮人是商量怎么对付你的。
李阎:水平如何?
查小刀:稀松平常,但也有几个难对付的。
李阎:我这儿也碰上一个和尚。你往后看。
(这僧人就站在路口,时不时冲这头张望)
查小刀:这人应该是堂会上有人提到的,叫耳健连的妖僧。他怎么回事?
李阎:不知道,他好像没有和我动手的打算。
查小刀:他就这么跟着你?
李阎:上来跟我说了没两句,要我念一千遍金刚经,给他两万吊香油钱。让我拔剑吓唬跑了。
查小刀:(沉吟)这帮外道妖祟里,倒也不是所有人都对生人虎视眈眈。
曹永昌:那个.....叔叔。
查小刀:怎么了?
曹永昌:(腼腆笑笑)我之前听那黄袍书生话里的意思,是要抢夺叔叔朋友手里的宝物,或者说,这东西对那些妖怪,都很有价值。
李阎:(笑笑)你要叫他叔叔,也叫我一声李大叔就行。
曹永昌:(点头)李壮士。
李阎:.....啧
曹永昌:我过去听那些话本故事,这妖鬼魍魉啊,有那害人性命,吃人心肝的;也有那不谙世事,天真烂漫的,可能,李壮士身上的宝物,对那些善灵来说,很有吸引力,却没有产生抢夺的念头,若能与之分说,说不定还另有一番奇遇呢?李壮士赶走和尚,或许有些鲁莽了。
(李阎听了一愣,琢磨一番)
李阎:要不……我再去试试?
查小刀:我觉得行。
转身 走近和尚
李阎:咳咳..那个,未曾知晓高僧名讳。
耳健连:弥陀佛~老朽耳健连,施主罪孽深重,还是赶紧写一千遍金刚经,奉两万吊钱与我佛前。方能脱离苦海。
李阎:.......咳,晚辈人在命中,身不由己,又有朝廷诏命在身,是方才误会了大师,希望大师不要见怪。
耳健连:不怪不怪,施主只要经忏奉钱便是。
(无论怎么敲打,耳健连只是眼巴巴地看着李阎)
查小刀走来
查小刀:大师你好啊。
耳健连:(大惊失色)呜呼呀!这位施主平日久历庖厨,造下无数杀孽,眼看就要大祸临头,还是赶紧抄上一千遍金刚经,再奉两万吊香火钱供奉我佛,方才能逢凶化吉啊!
查小刀:.........
李阎:(低声对着曹永昌)要么你来试试。
曹永昌正了正衣袍
曹永昌:和尚!
耳健连:(定睛一看)小施主啊小施主,你年纪轻轻,却五毒俱全,注定一生漂泊,孤独终老,还是回头是岸,抄上一千遍金刚经,奉两万吊香火钱供奉我佛……
曹永昌跳起一巴掌拍在和尚脑袋上
曹永昌:(大喝)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罗怕和尚?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赃官!大和尚,你还不悟么!
耳健连顷刻间化作四丈金身罗汉
佛光万道
四丈金身一招手器具迎风而来
耳健连:(开混 开轻微回荡)菩萨是赃官......哈哈。宝赠有缘人,小施主便选一件吧。
(曹永昌惊魂未定,目光扫过这些宝物,犹豫了半天,最终摘了一朵造型奇特的红花放在手里,冲耳健连施一佛礼。)
曹永昌:我要这个!
耳健连:(开混 开轻微回荡)哈哈哈!
其余宝物消散
幻回原貌
从金光中走出
耳健连:施主可姓李?
李阎:不错。
耳健连:可是大明从五品的飞骑尉?
李阎:不错。
耳健连:可是无亲无故,孑然一身?
李阎:不错。
(耳健连沉吟一会儿)
耳健连:(试探)是谁住在深海的大菠萝里?
(查小刀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
李阎:(惊喜恍悟)是……海绵宝宝。
耳健连:(点点头)一个月前有位女菩萨从我这里摘走一本贝叶经。刚才这话,便是她教的。
李阎:(毕恭毕敬)敢问大师,此人现在何处。
耳健连:她去了西南方向,直说有因缘,其它我也不知,只是女菩萨有句话要我带给你。
李阎:(合十双手)大师有话请讲当面。
耳健连:勿造杀孽,切记切记。
李阎:(皱眉)小子心直口快,敢问大师,这话当真是她所说。不是大师私心维护五福楼里的那些妖孽?
耳健连:出家人绝不打诳语。
(李阎脸色阴晴不定,最后,他长出一口气)
李阎:多谢大师传话。
耳健连:弥陀佛~
幻身离去
耳健连:(做渐远 直至听不清)我已离恩爱,非欲所能招;未出于魔境,是故人忧愁。
李阎:这和尚最后什么意思?
曹永昌:管他甚意思,无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呗。
李阎:哈哈!
曹永昌:叔叔,叔叔,你给我瞧瞧这是什么宝贝?
优昙婆罗 - 类别:异物
品质:传说!
查小刀:好东西,你随身带着便是。
(曹永昌端详了一会,却把这优昙婆罗递给了查小刀)
曹永昌:叔叔和壮士两次救我性命,永昌虽是草莽,也识得大恩,要是不嫌弃,请叔叔收下这朵佛宝。
查小刀:你可别激我,这宝贝对你也有大好处。
(曹永昌摇头不语。)
查小刀:好。你这个侄子,我就算认了!
曹永昌:侄子背了官司,举目无亲,叔叔去哪里能否让侄子跟随叔叔一起。
(查小刀与李阎对视)
李阎:先到胶州去,找一条大船,我们在海上走水路,再绕路去江西。
(广宁与胶州不过一海之隔,而大海,才是李阎的天下。)
雪中赶路转场
(辽东地带)
马打响鼻
(牛头栏 - 甄府)
叩门环
开门
丫鬟:敢,敢问这位大人。您这是?
李阎:这位娘子,我姓李,是大宁卫的将官,奉军令去江西,途经宝地,想借一间屋炕,升个火炉,避避大雪。这二位与我同行。
丫鬟:这,这我做不了主,要去后堂问过夫人。
李阎:有劳小娘子了。
丫鬟:小女子乡村陋妇,见识短浅。大人可有路引或者官府的凭信,能与我拿到后堂给夫人过目,若是保长问起,我们小门小户,也好应答。
掏出一张单据
李阎:这是在驿站租赁马匹的单据,上面的内容可证明身份。
接过
关门
(等小姑娘走远了,曹永昌笑嘻嘻地)
曹永昌:我要是你,便把大门砸开,把镇抚的腰牌往身上一挂,大喝一句,叫你们牌头,甲长。保长一齐来见我,那小娘子忒标志,过来过来,给咱暖暖被窝!
(他学得还绘声绘色,一双眉毛乱舞。)
李阎:待会儿进屋少说话,别给我找麻烦。
府门大开
丫鬟:老夫人请三位到外堂一叙。马交给仆人,牵到后堂去就行了。
飞雷马打了个响鼻
李阎:小娘子勿走,我这匹黑马不吃草料,若是有猪羊内脏,不妨倒在食槽里,金贵是金贵了些,劳烦你们多费心。这银子你拿着。
接过银子
丫鬟:诶,好。
一行人脚步
查小刀:(低声)这地放是不是有问题?
李阎:(愣)应当是没问题,咱们出发之前,我专门找过去的军伍弟兄问了路,这里是该有个牛头栏的村子。保长姓林,不该是什么鬼村荒宅的把戏。
查小刀:(喃喃)可我老觉得这宅子让我有点发毛。
(李阎听了留了个心眼,他自己倒是没什么感觉,反倒是觉得这宅子挺合眼,但是查小刀这么说了,十有八九是有问题。)
内宅门开
甄老夫人起身
甄老夫人:大人远道而来,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李阎:老人家这是哪里的话,还要叨扰您行个方便。
甄老夫人:这是自然,快请坐
落座
甄老夫人:李大人,老身多句嘴,您是朝廷命官,我等自是要杀头肥猪,取几坛老酒来招待您,更要送些盘缠取用,只是老身总要知道,你是几品的命官,在哪里任职,就是日后与他人吹嘘,也好有个来由。
(甄老夫人这话软中带硬,其实是想让李阎拿出更详细的公职证明,毕竟,哪有公务在身的将官连个兵丁都不带,反而带个孩子呢)
掏出象牙牌与加印手书
(仔细看过后)
起身
(丫鬟见状搀扶)
甄老夫人:大人大雪封山能露宿我家,是老身的荣幸。只是我儿出门做生意未归,儿媳玉姐儿前几日又染了风寒,不便见客,望将军大人千万别见怪。
(李阎连忙起身)
李阎:老夫人言重了。
甄老夫人:老身已叫人打扫了两间房,一间大一点的,留给李大人,一间稍小些的,留给与大人同行的二位,大人先歇息片刻,届时酒菜备好再堂前一聚。
(一直不曾开口的曹永昌听了安排,却起身对甄老夫人深深鞠躬)
曹永昌:老夫人万安,小子姓曹,南通人士,有个问题不明白,想向夫人请教。
甄老夫人:小公子有话直说。
曹永昌:(一指)老夫人堂前这副字画是什么意思呢?
甄老夫人:(回头)此句出自《墨子》,全句是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则能举之,无则能下之。
曹永昌:这便是了。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夫人怎好厚此薄彼,叫李大将军去睡大房,我俩叔侄俩去挤那小点的房子呢?
甄老夫人:(尬然失笑)你这小娃娃倒是急才,可这性子却太过尖利,好好好,我重新打扫一件一般大的房子给你住,这样总行了吧?
查小刀:夫人莫要见真,我家侄子从小被宠溺坏了。不识好歹。
(说罢,他板着脸冲曹永昌)
查小刀:还不快给人家赔礼道歉。
甄老夫人:(笑眯眯)无妨无妨~费不了多少工夫,再说也是老身准备不周。
开门声转场
脚步
一碗姜汤放在桌上
丫鬟:老夫人见小公子脸色不好,特意嘱咐送这姜汤给小公子暖暖
查小刀:有劳了。
丫鬟缓步退下
关门
查小刀:人家能留咱住一晚上,那是情分,不留咱,也是本分,你怎好挑三拣四?再者说来,要是没有李阎的腰牌,人家也不会这么客气,他住大点也应该。
曹永昌:叔叔是一身通天彻地的本领,是寻常百姓肉眼凡胎,识错真佛。
(他话说一半,又觉得这样说话有挑拨查李两人关系的嫌疑,遂改口)
曹永昌:再者说了,我曹永昌年纪虽小,但立志做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一视同仁,便是牛棚马圈也睡得,若是瞧我不起,金玉牙床也不稀罕。
端起姜汤慢慢喝下
喷嚏声转场
丫鬟:将军可是染了风寒,我叫后厨端一碗姜糖水来。
李阎:不用不用,你去休息吧。
剑匣放在桌上
丫鬟:这匣子.....
李阎:小娘子勿动。
(李阎出声阻拦,嗓子虽然轻,却极具穿透力,吓了这丫鬟一激灵。)
李阎:这是军务要件,不要乱碰。
丫鬟:那~将军好睡,若是有什么需要,便知会奴家一声。
李阎:劳烦小娘子了。
退出房间
关门
丫鬟:你这小蹄子在里头腻腻歪歪不肯出来,怕不是看上人家李镇抚,做美梦要当镇抚夫人了?
丫鬟:死丫头,别乱说话
丫鬟:我乱说话?你瞧瞧你自己刚才那个样子,怕是人家李镇抚勾勾手指,你就要整个人贴上去了。
丫鬟:(轻掐)让你说,让你说。
丫鬟:你别,你别掐,松手,你松手啊你……
缓缓入夜
(翌日清早)
门外杂乱脚步
叫嚷声乱糟糟一片
推门而出
(随便抓住一名壮仆)
李阎:诶,发生什么事?
壮仆:今天早上老夫人的房间一直没有声息,等有人推门进去才发现,老夫人和两名侍奉的丫鬟一齐倒死在窗户边上,发现的时候尸体已经冰凉了!
甄府大门被推开
林保长与数名村壮涌进甄府
脚步匆匆
林保长:甄府玉姐儿,先别忙哭!老太在哪?甄官人呢?
玉姐儿:(失了魂似的呜咽)
(林保长见玉姐儿状态不好问不出什么,转而面向人群)
林保长:小九敲铃,何人指使?
(遇事先报官,这是对的,但是看玉姐儿的模样,话都说不利索,必然是有人替他拿了主意。)
(玉姐儿说不明白,只是眼神望向人群。)
迈出两步
李阎:是我。
(林保长侧头,撇着嘴打量着李阎)
林保长:牛头栏村,九十四户,你是何人,报上名来。
壮仆:回保长的话,这是借宿的……
林保长:尔等借宿,老太暴死,事有蹊跷,定要详查。
(李阎本来心情就不算好,闻言瞪了他一眼)
李阎:本官大宁卫左司镇抚,五品飞骑尉李阎,奉军命途中,借宿在甄府上,今天清早,老夫人不幸,我叫你来,是让你叫人到县里请衙役来,断一断案情。
林保长:既是命官,可有符印?
拿出牙牌塞到林保长手里
(仔细查看,突然间)
林保长:镇抚爷说得对!
(李阎不再看他一眼,而是走到玉姐儿身前)
脚步
李阎:甄家娘子,眼下你是甄府的主人,老夫人和两名丫鬟的后事,也要你来操持。哭哭啼啼,人死也不能复生,难道你要看到你丈夫回来,宅子里却作鸟兽散不成?你先派个得力的仆人,去把你家出门的甄大官人叫回来,或者捎书信也成,总之,务必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转头)
李阎:林保长。
林保长:(一个激灵)镇抚爷!
(林老汉年轻时,毕竟是个秀才,他翻过来掉过去,把牙牌上的内容看了一个通透,当下心里拔凉,自己居然把朝廷五品的将官认作杀人凶手。)
李阎:眼下等县里来人,怎么也得明天晚上,有什么蛛丝马迹,到可能便错过了。老夫人与我虽然只有一面之缘,待我却有恩情,本官想先探一探尸体,你是本地地保,我想问问你的意见。
林保长:镇抚爷有心,镇抚爷有心。请便,请便。
李阎:好
脚步
(李阎边走边给查小刀一个眼色,两人查看甄老夫人和两名侍奉丫头的尸体)
查小刀:(蹲下查看)是外头来了人,还是宅子里有东西?
李阎:应该是宅子里,外头我都布置了苏都鸟。咱俩门前也是。都没有异样。
查小刀:这妖怪害人,为什么要杀府上的老太太,不应该冲咱俩来么?
李阎:这说明,甄老夫人的死,和五福楼的四十八路外道可能没有关系,手段不太像。说白了,那胡三先生也拿不准咱们会不会住下,费那么大功夫,得不偿失。
林保长:(上前)镇抚爷,您探案劳苦,可有什么线索,小人立马派人稽查。
李阎:(站起)老太太可能被邪祟所害。
(感觉好些的玉姐儿,此刻强撑着走了过来,见到老夫人身边的物件她惊咦了一声)
玉姐儿:嘶.....这手环...
李阎:(一眯眼)怎么了?
玉姐儿:(畏缩一指)那个手环,我之前见过。
李阎捡起手环
李阎:你仔细看看。
(玉姐仔细端详,半晌,忽然开口)
玉姐儿:不错,就是他的,是那个更夫的,那个打更的!
林保长:啥?前俩月来咱村那个疯子?!
李阎:林保长也知道。
林保长:知道啊,村里人都知道。
李阎:说与我听听。
(李阎和查小刀对视一眼,当夜查小刀大闹五福楼堂会,关外四十八路外道当中便有一位打更人!)
林保长:甄府的宅子是二月新盖的,刚盖好,当地有个风俗,新宅初建,要请更夫打更巡逻三天,让附近的妖魔鬼怪知道这是阳宅,也有驱邪的意思。打更原本来源于巫术,寻常人接不了这生意,牛头栏往北十里,有这么一位更夫,有这能耐。他被甄家请来,打了三天更,第三天结账的时候,更夫却说太少。他说这宅子下面有一条煞水脉,一具老山尸,是大凶之地。甄官人在这地皮上建宅子,是破财破寿,三代人内,必然家道中落,但是自己已经替甄家沟通了四下的妖魔鬼怪,叫他们和甄家相安无事,这费了他天大功夫,远不是一般的打更驱邪的报酬能应付的。甄老太太也没多想,只以为这更夫耍心思多要钱,自家也不是给不起,便给了双倍的报酬,这更夫还是说太少。甄老夫人是个与人为善的性子,便让更夫开口,说自己想要什么报酬。更夫这一张嘴,别说甄大官人,连甄老夫人也掉了脸色。
李阎:细说。
林保长:这头一样,他要甄家一半家产。第二样,他要甄府老太爷辞官时,神皇帝御赐给老太爷的生辰牌位。第三样,额...这...他..他要甄官人的发妻玉姐儿,陪他颠鸾倒凤,快活逍遥,整一年。甄大官人当即放话将这更夫打死。闹到最后还是报了官,甄官人使钱,判了更夫一个敲诈勒索,重打五十,又给足衙役人情,这一顿打,好悬没把打更的人给打死。那打更的后背屁股破的肿的凄惨不堪,到最后被人抬回了原村。唉,即便如此,这更夫依旧叫嚣,要甄府在一年之内家破人亡,神婆神汉大抵如此,甄老夫人并未当回事。不过说来也怪,玉姐儿自打这事后,原本娇弱的身子骨就更容易生病。当时这事闹的挺大,很多人都看过热闹,这手环,便是那打更的身上戴的……
查小刀:我看这事,八九不离十是这更夫搞鬼。
李阎:是也好,不是也好,那更夫还在这附近么?
林保长:唉,自那以后,北村更夫,隐匿无踪。
李阎:保长如实报上去便是,官府和龙虎衙门不会不闻不问。
曹永昌:那咱们呢?
李阎:我们去县衙。
(李阎三人去县衙,一方面是顺路,另一方面,这件事没有官府的首肯,李阎自己独自脱身并不合法理。)
马车声转场
下车
(县城衙门口)
李阎:兄弟,你拿着我的牙牌,和这道手书进去,转承给知县大人,有劳了。
衙役:您稍等
(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