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第三季:礼乐(12)
编者的话:提供原央视主持人何炅的原配语音
<纪录片的配乐看选读主持,请自配>
电视纪录片这东西不要用文字跟读原配,原配仅做充耳及内容了解
1、(纪录片《中国》收官的最后一集,让我们一起走进深受礼乐文明教化的周朝日常生活,这是我们对那个遥远时代的一次回望和怀想。被称为礼乐之邦的中国,正是从那时起步,一路走到今天)
不知不觉,周朝的天子周宣王已经在位43年了。这天早晨,他又一次来到太庙履行天子的职责,他要参加为臣子授予职务、给予赏赐的策命礼。这是他熟悉的殿堂,熟悉的流程,像曾经的许多个阳光普照的好日子一样,典礼的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2、宣王就位后,在门外等候许久的逨((lái))走进大厅,距离他上次走进太庙接受宣王策命还未满一年,这次他又被授予一项新的职务,辅助大臣荣兑掌管天下的山川林泽。一对红色的蔽膝、一条黑色的绶带和一件有铜辔的革制马龙头也一同赐给了逨。对他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格外明媚的清晨。按照惯例,他要做一件青铜宝器,将此刻享有的荣耀恩典永久地记录下来。
周宣王是周朝的第十一代君主,距离周公完成国家的制度设计已过去了二百多年,二百多年时间,足以让制度运转臻于高度的成熟。定制一件铭记家族历史的青铜器,对于逨这样身份地位的人,既属于应当应分的规制,也依然是值得投入精力的大事。逨开始期待,这会是一件与以往不同的宝器,能配得上这个礼乐文明的鼎盛时代。
拾贰·礼乐
3、时间的轮转一如开天辟地之初,不同的是,人们对种种微妙的讯息已谙熟于心。讯息从天上传来,大地上万物一一响应,当风的姿势从凌冽变得温和,池塘的冰层就开始融化,冬眠的鸟兽就在丛林中苏醒。通常是在立春的前五天,盲眼乐师的双耳会侦测到风的异常,是春风,春风微动了。春天的抵达被听见了,喜悦的信号率先被送抵宫廷。
和历代周王一样,周宣王会以扶犁亲耕的方式向全国百姓发出春耕动员令。天子的命令发出后,各级各地的官员就要分批出动了,他们前往田间地头巡查耕作的成绩。时光不待人,土气震发,田地翻动,一年的收成与希望都将从这一刻启程。
4、周宣王的父亲在世时,已将全国的山川林泽收归国有,自然蕴育的丰饶物产被视为周天子的私人财产。作为臣子,逨的新职务便是为天子管理好这些自然资源,如何有效开发,增加产出,是逨履新后最紧迫的任务。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逨在夜深人静时开始书写一个文本。他落笔极为慎重,每个字都斟酌再三,因为这些文字将被铭刻在青铜器上,是要永远流传给后世的。按照常规,逨可以直接刻录策命书,但他决定,除了策命书的文字,自己还要再写一段话。他知道,获得天子之恩,除了个人的努力付出,更有家族的累世贡献。追溯起来,他的家族与周王室相依共荣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八代人前赴后继。
5、逨出身于单氏家族,极有可能与周王室同宗,故而深得信任。逨以第一人称历数了祖上的荣光,他写道:我显赫伟大的始祖单公,威武英明,知人善任,是一位有智慧有德行的人,辅佐文王、武王讨伐殷商,接受皇天大命,抚佑四方诸侯国,建立了周王朝;第二代祖辅佐周成王,驱赶了不臣服于周王朝的部族,维护了建国之初的大局;第三代祖知书达理,辅佐周康王,怀柔远方;第四代祖善于治理,富于谋略,辅佐周昭王、周穆王征伐荆楚,保证了南方疆域的安全。
经过这南征北战之后,周王朝一直维持着相对的稳定,征战减少,礼乐建成。逨的先祖继续服务于周天子,家族则繁衍生息,开枝散叶,直至逨长大成人。
6、逨将这段值得骄傲的历史放在铭文的开篇。他深知,同为开国功臣,也有一些重要的家族在两三代之后就从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了,但单氏家族却延绵兴旺,几乎完整见证了周朝从开国至今的历史。
逨也曾经亲上战场,上一次接受天子嘉奖,他凭借的就是战功。逨奉命攻打地处西北的一个部族,首次出战就击退了敌军,随后又辅助主帅乘胜追击,在弓谷一战中取得最终胜利。周宣王闻听战报十分高兴,在策命书中,他回顾了逨的历代祖先对王朝的贡献,表示自己并没有疏远、忘记圣贤的子孙们,他给逨赐了一壶用黑黍酿造的酒,又赏了两片土地。与先祖一样,逨兢兢业业,续写着单氏家族的光荣。
7、这一切当然都要铭刻到即将创制的青铜器上。到了周朝中期,青铜作坊已有更细致的分工,有的专做礼器,有的专铸车马器,青铜器的产量随着需求一起增加,地方诸侯甚至一些世家大族才有自己的作坊。逨已经有了想法,不再做与上次相同的青铜鼎,而做一件更日常、使用价值更高的青铜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