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299】
考核本·清韵声训·悲喜交织
作者:清崟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考核本 / 近代字数: 3935
8
8
15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原创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夯实基础·循序渐进·实践应用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9-21 22:39:49
更新时间2025-10-04 15:48:01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表演中的哭与笑技巧

一、表演哭笑艺术的三大核心

1. 符合人物个性特征的理论基础深度解析:

——每个人的哭笑方式都是其生命经历、社会地位、性格特质的外化表现

——表演要求CV必须跳出个人习惯,进行角色化的二次创造

——CV需要建立详细的角色档案,包括:年龄背景、成长经历、社会地位、性格特点、心理特征等

角色分析方法:

——角色档案:为角色建立详细档案,明确其年龄、职业、成长背景、核心欲望、性格特质如:开朗/阴郁、直率/隐忍、高傲/自卑。

——行为逻辑推导:根据档案推导其行为逻辑。例如:一个谨小慎微、寄人篱下的人,其笑必然是克制、压抑甚至带着讨好色彩的,绝不敢放肆大笑。

——观察与模仿:观察生活中不同类型的人,建立丰富的人格模型库。  

2. 行动激发情感原则

核心问题:为什么CV在生活中会哭笑,在上反而不会?

根本原因:哭笑缺乏真实刺激和内心依据

解决方法:

信念感:坚信“我就是角色”,真实生活在剧本的“规定情境”中。

行动线:永远不要直接表演情绪“我要哭”,而是去执行角色的行动“我要恳求他留下”。情感是行动的副产品。

新鲜感:即使演出千场,每次也要像第一次经历一样,去真听、真看、真感受对手CV和环境给出的刺激。

情感记忆/替代:调动个人生活中类似的情感记忆,或使用想象来刺激自己。  

3. 艺术美感要求

与生活的区别:哭笑需要艺术加工,不能流于自然主义

技术要求:

声音美化:通过训练,使哭声笑声都具有音乐感和共鸣,避免嘶哑、刺耳。

动作控制:即使是痛哭翻滚,其形体也需有设计和控制,符合视觉美学。

技巧服务情感:所有技术手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精准、更有感染力地传递情感,而非炫技。  


二、哭笑表演的基本要领体系——气、声、形三位一体

1.气息控制

笑的用气:气息是笑声的原动力

——小腹顶挤,两肋张弛,膈肌颤动

——气流要集中有力,顺畅轻快

——关键:用劲要"轻巧",才能"灵活" ·      

哭的用气:掌握"抽气"动作

——抽气节拍与腹肌紧缩、膈肌颤动协调

——抽气时锁骨微提,双肩微颤

——痛哭时小腹收紧,两肋保持,膈肌慢颤  

2.声音运用

笑的发声:

——调节共鸣腔部位和形状

——运用音高、强弱、快慢、长短变化

——创造富有音乐感的笑声     

哭的发声:

——运用声音四要素变化

——创造各种哭声的旋律感

——注意音色明暗变化  

3.面部表情 

表情功能:面部肌肉协调活动表达情感 

练习注意:

——注重面部形态变化

——气、声、形协调一致

——避免声音响亮却面无表情            

三、笑的分类与表演技巧详解

1. 大笑

特点:豪爽、开朗、真诚直率

气息控制:

1:运用小腹顶挤力量和两肋张弛

2:膈肌颤动迅速灵巧地运气,气流集中有力,顺畅轻快

4:常见问题:直接发"哈"音导致漏气过快

5:解决方法:发近乎"啊"的笑声,避免声母h漏气

声音运用:

1:可从低声起,起伏上去

2:可从高声起,慢慢落回

面部表情:

1:声与形同时出现,声音先止,笑容渐消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
此本为粉丝福利剧本,关注作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