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杂著 遗物整理师 09
作者 金完 翻译 孟锐涵
作品简介
“当有人独自死去,我的工作就开始了。”
本书作者从事着鲜为人知的特殊的整理工作,专门负责整理逝者的现场。
从“为逝者清扫房间”这一工作过程中,以特殊的视角去观察生死,尤其是“孤独死”这一现象,通过探讨生死,思考生命以及生存的意义。
13个特殊现场清扫记录,11篇深度思考随笔,真实故事的陈述,加上对生与死的探讨,深刻而触动人心。
本书能令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之余,也给人带来直面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作者简介:
金完,出生于韩国首尔,在釜山长大。大学专攻诗歌,曾在出版和流行产业领域工作,为了成为专家作家,三十多岁时开始去乡村生活。此后的几年里,一直在日本进行采访和写作,并对为逝者收拾残局这件事情产生了兴趣。
从日本回国后,成立了特殊清扫服务公司“Hardworks”,本书是他面对死亡现场时关于逝者生活和情感的真实记录。
译者简介:
孟锐涵,韩国高丽大学应用韩语专业,南京大学韩语语言文学硕士。
价 格
1
我就像每天去近海捕鱼、从事养殖业的渔夫一样,早上起来一睁眼就会看天气预报,到了晚上也还是如此。每天晚上,我躺到床上,拿起书来看,总是坚持不到十分钟,眼皮就会与困意进行一场搏斗。后来我通过手机来确认天气情况,不仅关注气象台介绍的次日天气,还会看周预报和全国天气预报。因为收拾人死后闲置一段时间的房子时,需要将房间里的行李搬出来,装上货车送往废物处理场,所以要避开下雨的天气。也许做我们这种工作的人,和我的情况都差不多。
如果工作期间一直穿着被雨淋湿的衣服,在房间和走廊里走来走去,会在地板上留下痕迹,容易引起邻居们的抱怨。一到阴雨天,血和污染物混杂在一起的垃圾,即使密封好几层,喷洒了除臭剂,味道还是会比平常更加难闻。但死亡总是在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随时发生,我们会突然接到委托人的联系,这时就可以根据脑海中记忆的天气情况,适当地规划日程,这也是轻松完成这项工作的诀窍。
2
有时候天气预报说第二天是雨天,当我早上起床之后,发现并没有下雨。拉开窗帘看到天空中布满了昏暗低沉的乌云,分不清到底是即将下雨,还是雨已停了。我拉上窗帘,打开客厅的灯,正巧有电话打进来。距离七点还有二十分钟,如果是咨询业务的电话,这个时间还太早。虽然偶尔有死者的家属,晚上会从殡仪馆打来电话,但大多是从子夜时分起,最晚不会超过半夜两点钟。
“我想咨询一下价格。这么快就接电话了?”
“您好,是什么情况呢?请大概介绍一下吧。”
是个中年男性的声音,听起来有五十多岁,应该不超过六十岁。对方的声音与其说是平静,不如说是沉重。他的声音就像用吊桶从深井里打水一样—刚开始有些含糊,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或许对方一直在熬夜呢。
“想要清理死去的人的房间的话,需要多少钱呢?”
“不是在医院,而是在家里去世的吗?”
“算是吧……”
算是吧,还真是不礼貌的回答。世上可能有很多可以轻松应付话题的方法,但我认为,对待死亡,不应该用这种含糊其词的推测来应付。有人死去,我才会有工作可做。在这种矛盾中生存下去,是从事我们这个职业的人的宿命。
3
“如果是在家里去世的话,是公寓、一居室、多户型住宅……其中的哪一种类型呢?”
“是独栋。”
对话还在继续。
“大概有多少平方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