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优秀的领导是怎样炼成的
一、女人是天生的营销者和管理者
1.
现代社会是一个销售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销售,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从事销售。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销售自己的思想、观点、产品、成就、服务、主张、感情,如此等等。销售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需要销售。上帝赋予了女性许多特殊的品质,但也因此,他对女性有更多的要求——每一件女性接触过的事都应是高贵的。女性销售员在销售中有很多潜在的优势。女性总是给人一种温柔、婉约、美丽的印象。一般男性都不会在商业谈判或者生意上很直接、粗鲁地拒绝女性。这就为销售赢得了时间和面谈的机会。
2.
实践证明,女性谈业务比男性更容易被对方接受,当然,愿意和你谈并不意味着能谈成功,你想取得业绩,同样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产品信息,你的产品也同样要具有各项优势。西方国家公布的一些调查结果显示,女性比男性更适合担任职业经理人。与男性相比,女性管理者更脚踏实地、更易接近,而且,比起传统的“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的“男性管理缺陷”,女性更善于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更愿意去激励和启发下属,总是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在现代的社会交往中,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公司需要专业的女性职业经理人来给别人讲道理,帮助公司完成对员工的沟通和管理。
3.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女性一般都能从小处着眼,注重细节,这也为销售的成功创造了条件;女性在大多数人眼里没有威胁,而且天生就会博得一定的同情,在同等的条件下,男人会把生意交给女性做。对此董明珠的反应是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她始终认为在管理当中,女性和男性管理者是不能有差异的。董明珠从来没有承认“女性特质”在她事业中的作用,或强调自己女性的身份,也反感女性把自己的性别当成一种依赖。在她看来,男女并没有什么不同,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就能少做工作。格力的女员工在公司里占不到什么便宜,地位和男性完全平等。对于有些女性没有勇气改变自己,不愿意努力奋斗,满足于找个有钱的老公把自己嫁掉的行为,她是非常不屑的。作为领导者,董明珠坚持不能单纯利用女人味,而是以制度来管理下属。
4.
经常有人问董明珠,是不是因为你是女性,所以更有亲和力?因为你是女性,所以你管理得更细?她的回答是,如果亲和力能够办好事情的话,那么管理者索性全由女性来担任好了。是的,女性管理者和男性管理者是不能有差异的,作为女性,在心理上、思想上、社会价值上都不应该逊于男性。多数创业成功的女性都有共同的特征,即拥有过人的智慧及社会阅历,处事懂得进退,识大体。在“硝烟弥漫”的商战中,女性的微笑、细腻和亲和力都是利器,可以用来打动人心,也使得商场不至于成为男人的世界。
5.
那个时期,人们大都对营销行当如此理解:就是“跑业务”,喝酒加回扣加“特殊服务”,男的要能吃能喝,八面玲珑;女的要青春漂亮,善于公关。虽然初涉销售界,董明珠做事原则性却很强,不喝酒,不会逢场作戏。她对有些传闻似信非信:有的业务员陪客户喝酒,客户说喝一杯就买多少多少货,结果就拼命灌自己,醉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有的女性业务员认为自己是女性,就有优于男性做营销的条件,如何如何陪客户,等等。对于这些伎俩与手段,董明珠是坚决不会使用的。董明珠不是交际家,不是那种与商业伙伴在酒桌上推杯换盏的人。她明文规定,格力的市场人员不能和经销商一起吃饭,如果实在要吃必须AA制。
6.
格力也很少请客,如今格力已经是4万人的企业,年销售额二百多亿,招待费仅为300多万。董明珠很少在外吃饭,请别人吃饭时也一定会仔细核对账单,而且还会打包,以免增加公司成本。客人经常会说,这么大的老板在乎那一点钱吗?董明珠的回答是,积少成多。她出差总是一个人,住很一般的房间,以此为公司节省费用,这就是董明珠的性格,已经跟格力融为一体。当今的商业社会,推杯换盏的请酒吃饭已经是家常 便饭,董明珠向来不搞这一套,她坚持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去赢取生意,而不是靠喝酒吃饭。
7.
董明珠想,既然男业务员的优势是喝酒联络感情,女人自然也有女人的优势。站在商场中卖空调的毕竟都是营业员,营业员大都是女人,就容易有共同的语言。她们有时候对一种品牌的宣传和推广起着巨大的作用。即使男业务员当上了经理,也需要和这些女业务员进行沟通,而她如果直接和这些女业务员进行交流沟通,岂不是更直接,更简便?想到了这一点,董明珠便主动和这些女营业员接触,她不但和营业员一起卖空调,还使出浑身的解数教她们如何向顾客介绍和推销格力的产品。此时的董明珠,更像一位亲赴战场的将军。前两年,由女性消费趋势专家费丝·波普康(FaithPcorn)所撰写的《爆米花报告》,其中一章提到“女性思维将在21世纪更得到肯定与认同”,让女性们大为振奋。
8.
到底什么是女性思维?波普康归纳出新的女性思维的特色包括:运用团队合作、问正确的问题、有多种心思、寻求改变、以关系为导向等等,不同于旧企业的透过阶级驱动工作、需要知道答案、一心一意、抗拒改变、以执行为导向等主张。不论美国或中国,许多年来数不清的杰出女性努力在男性思维主宰的世界中出人头地,她们勉强自己采用男性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长时间尝试的结果,是不但适应得很辛苦,而且许多女性仍然不免碰触到“玻璃天花板”(大企业歧视女性主管升迁的隐形障碍)。结果,愈来愈多女性在大企业磨炼之后,尝试以“女性思维”去经营自己的事业。
请先登录后发表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