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997】 普本·【小肋骨永冠】广陵散

作者:风烛~~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联系作者】普本 / 古代字数: 3944
400
847
432
11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原创作品
角色1男1女
作品简介

一曲广陵散,再奏祭芸娘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3-22 11:42:58
更新时间2024-04-23 15:01:41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剧本角色

高翰文

男,28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沈芸娘

女,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小肋骨永冠

广陵散 


 

风烛出品

(kakuMi俱乐部)

特别感谢

活神仙,背大锅,华悦汐,活死人,香角角,Elizabeth,苏月歌,雾美人,生姜也是菜,塞巴斯蒂安.猪,木子八,冰块儿,甜辛小宝。

写在前面的话

此本根据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改编,本人第一次写历史题材剧本,有诸多不足之处还望各位cv多多包涵。此本整体节奏偏慢,台词比较拗口,比较考验各位老师的轻、重、停、连。希望各位能有一个很好的走本体验。

人物介绍

高翰文:刚正不阿,一心为民,初入官场,一身正气

沈芸娘:端庄大方,温柔内敛,不卑不亢,才貌双全

背景介绍

明嘉靖年间,嘉靖皇帝朱厚熜一心向道,二十几年不上朝,朝政大权由吕公公为首的司礼监,及严家父子为首的内阁共同执掌。嘉靖三十九年,多省受灾,又有倭寇之患。满朝上下贪腐之风日甚,致使国库空虚。严家父子为填补国库提出:加产丝绸,改稻为桑的国策。可由此引发的巨大的腐败洪流正席卷着百姓,可就算再可怕的洪流中也总有那么一只扁舟,逆势而行!——cv生姜也是菜(小肋骨永冠)

BGM—壹

尚齐:江南织造局理事尚齐拜见知府大人。

高翰文:尚大人有礼了。杨公公呢?

尚齐:杨公公前日进京,还有些时日才能回来,杨公公临行前特意嘱咐下官,要全力配合高大人。下官本想着知府大人会等杨公公回来之后再来织造局,没想到大人昨日到任,今日便来了。准备多有不周还望知府大人多多海涵。——cv活死人

高翰文:不必拘礼,本官奉圣上旨意,特来督办今年江南丝绸生产,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前方将士拼死剿除倭寇,打通了海上商贸之路,这才引来西洋客商。丝绸交易乃国之重事,岂敢怠慢。

尚齐:高大人忧国忧民,真乃国之栋梁。

高翰文:尚大人过誉了,咱们还是去织坊看看吧。

尚齐:高大人,请。

欢迎演绎古风历史双人普本 

《广陵散》

编剧/后期:风烛

美工:背大锅

尚齐:江南织造局下面有近百家绸商,唯有这沈家一家独大,现有二十五座织坊,织机三千余架。每年可产上等丝绸二十余万匹。大人请移步后园,我们去看看成品。

尚齐:大人请看,这就是刚纺好的上等丝绸,您看这质地柔软丝滑,薄如蝉翼,着色鲜艳,这种品相在国内虽算不上是极品,但是却十分受西洋客商的青睐。大人,大人?

高翰文:可惜了。

尚齐:大人?您说……什么可惜了?

高翰文:是谁在此弹奏广陵散(sǎn)

尚齐:哦,正是这沈家织坊的老板,沈芸娘。大人不妨到亭内一叙。

高翰文:可惜了,可惜了。

 琴声停入

沈芸娘:民女沈芸娘见过高大人。

高翰文:啊,免礼。想不到这江南最大的绸缎商,竟是如此貌美的女子。

沈芸娘:高大人过奖了。再美的容颜也不过昙花一现。

高翰文:能弹出如此凄美琴曲,可见沈姑娘并非俗黛呐。

沈芸娘:大人谬赞了。芸娘听闻高大人精通音律,遂特此在小榭为大人弹上一曲,未能出门远迎,还望大人恕罪。

高翰文:能在这别院小榭听到这绕梁琴音,也是别有一番雅致。

沈芸娘:刚听高大人连说了三个“可惜”,不知是何意,还请高大人赐教。

高翰文:这嵇(jī)康本是安徽人,一生放浪形骸,蔑视权贵,却为何做官魏国?只因华夏脐(qí)地邙(máng)山在此,他的魂生前早就交给邙山了。邙山在五音中属角(júe)音。临刑前弹得自是角音。弹成思乡之商音岂不大错特错?

沈芸娘:高大人在音律方面果然有独到的见解,今日难得遇到知音,不如芸娘完整弹上一曲,还望高大人不吝赐教。只是这广陵散,只能一人弹奏一人听,多一人,便多一分杂音。

BGM——贰

尚齐:那下官就不打扰二位雅兴,先行告退了。

高翰文:欸?尚大人……

《广陵散》

~~~

~~~

~~~

~~~

琴声停

脚步声

沈芸娘:大人……

高翰文:沈姑娘的琴声中除了能听出嵇康在临刑前对权贵的蔑视与悲愤,更听出了一丝无奈,不知姑娘可是因这收购桑田之事?

沈芸娘:果然还是瞒不过大人的耳朵。大人,您请用茶。

高翰文:嗯,这茶不错。

沈芸娘:今年第一茬的狮峰龙井,是赶在夜里露芽的时候采的。产的少,给吕公公,阁老,小阁老各备了两斤,高大人委屈一点,就给您备了一斤。

高翰文:不必了,我喝惯了白水。

沈芸娘:今年朝廷大力推进丝绸贸易,既能填补国库亏空,又能使桑农营收。前些时日来了批西洋客商,订了五十万匹丝绸。

高翰文:这是好事,我朝丝绸本就闻名,而江南的丝绸更为上品中的上品。既然有了订单,沈老板加大生产便是。

沈芸娘:高大人有所不知,我沈家现有二十五家织坊,每家织坊年产八千匹,这满打满算一年也就产上二十万匹丝绸。增加织机倒是不难,关口是这生丝,而生丝的关口又在桑田。生产三十万匹丝绸,所需桑田至少也要五十万亩。朝廷推出了这改稻为桑的国策,本该全力推行,怎奈今年的春稻已经出苗,稻农实在不愿改桑。

高翰文:市面上的行(háng)价,丰年五十石(dàn)粮能买一亩田,就算年景不好,庄稼欠收,一亩田也能卖上四十石粮。这五十万亩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沈芸娘:大人说的是,我现在的确拿不出那么多粮来。可这国策又刻不容缓,好在靖安、绥(súi)德两县……

高翰文:(打断)嗯?好在?

沈芸娘:是芸娘失言了,大人恕罪。

高翰文:继续说。

沈芸娘:端午汛,新安江决堤(dī),靖安、绥德两县遭灾,稻田尽数被淹,今年稻农怕是颗粒无收,朝廷拨发的赈灾粮款也仅能支撑几日,两县百姓都等着粮食救命。所以还请大人准了这收田的奏疏。

高翰文:若是现在收田,一亩田能换多少粮食?

沈芸娘:两县遭灾,百姓急等着粮食救命。仅需……十石(dàn)粮便可(换一亩稻田)

高翰文:(打断)你好大的胆!五十石一亩的良田你竟想十石就收去。沈老板你这算盘打的响啊,来年光景好了,这四十石一亩的差价就都入了你沈芸娘的口袋。可你有想过卖了田,百姓虽然眼下饿不死,可来年没了赖以生存的田地,他们该如何糊口?朝廷推行改稻为桑的政策虽是为了填补国库亏空,但是决不能置百姓生死于不顾!

沈芸娘:高大人真的觉得这利润都装进了我的口袋?说到底,我这些织坊不过都是给织造局开的,哪天杨公公不高兴了,随便什么人都能替代我。你以为我一个区区绸缎商,能有什么本事对抗得了织造局,对抗得了朝廷。

高翰文:所以你们就敢毁堤淹田?

沈芸娘:谁毁堤了,大人说话可要有证据,这么大的罪名,民女可承担不起。

高翰文:去年朝廷拨了巨款修缮新安、吴淞两江,今年端午汛,吴淞江就固若金汤,同时修缮的新安江却决了堤,恐怕就是因为今年这改稻为桑的政策落到了这九个县。若不是胡部堂决策果断,恐怕今年被淹的就不止靖安、绥德两个县了。

沈芸娘:江南九县的稻田,今年的青苗总归是要改成桑苗的,不淹是改,淹了也是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朝廷等着用钱,圣上修道观要钱,前方抗倭的将士也要钱。今年好不容易谈成了这笔五十万匹的买卖,所有的压力都落在了我一个小小绸缎商的头上。高大人,您说,我能怎么做。

高翰文:这江南的地方,本就是七山二水一分田,朝廷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意在利国利民,可你们却官商勾结,想要借机大肆兼并田地。你要知道,这田就是老百姓的根,这粮食就是老百姓的命,我如果真的同意你们这样搞下去,百姓没了田地、没了粮就算没被饿死,也必然会反,就算今年不反,明年不反,后年再后年必反!到时候外有倭寇,内有反民,我高翰文就是朝廷的第一个罪人!

沈芸娘:高大人,这“以振兼改,两难自解”的方针可是您向朝廷提出来的。您在朝中一句话说的容易,可真金白银掏钱的却是我。我这想着也是帮着高大人解了两县灾民的燃眉之急,不求高大人给我记上一功,却没想到反被扣了个“借机兼田,逼民造反”的罪过。这么大的罪我一个小女子可担不起。

高翰文:小女子?沈老板能够做到这丝绸行业的龙头恐怕不是什么普普通通的小女子吧?

沈芸娘:不怕大人看不起,芸娘自幼家境贫寒,父母早亡,十三岁便被卖到了秦淮烟花之地。跟着师父学了几年,后来机缘之下与杨公公结识,幸得杨公公栽培,才有得芸娘今日。可芸娘就算再有本事,也不过是为织造局做事,织造局让我怎么做,我就得怎么做。我若是不这么做,那芸娘便不再是现在的芸娘,可是换了谁,他还是得那么做。

沈芸娘:当年师父曾跟我说嵇(jī)康此人,虽怀报国之心,但蔑视权贵,不屑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惨遭陷害,锒铛入狱。临刑前,弹奏一曲《广陵散》虽有三千太学生请愿,可最终他还是说出:《广陵散》於(yú)今绝矣!可在芸娘看来,身在局中之人,又有几人能独善其身。今日高大人既能听出我曲中之无奈,芸娘算是难得遇到知音。至于那收田的奏疏高大人签与不签,是你们知府衙门的事,芸娘只管照办便是。

高翰文:(起身)嵇康先生一生磊落,心怀社稷,宁死不与奸人同流合污!而你虽弹得此曲,却不解其意,官商勾结,置百姓于水火!唯利是图,借国策以谋私!以后这《广陵散》你还是不要再弹了,免得污了先生的清名。

沈芸娘:(叫住)高大人,虽然高大人不屑与芸娘这般贪商为伍,但芸娘却已将高大人视为知音,今日幸得高大人指点,未备一师之礼。不过下次,芸娘定送高大人一份大礼!

高翰文:免了!哼!

BGM——叁

衙役甲:大人,那沈芸娘昨晚押着百船粮食,往靖安县去了。——香角角

高翰文:什么?

衙役甲:而且……

高翰文:而且什么?

衙役甲:而且船上挂着织造局的灯笼。

高翰文:你看清楚了?是织造局?好你个沈芸娘,居然敢打着织造局的名义借灾收田,真是胆大包天。不明所以的百姓看到织造局的灯笼,定会以为是朝廷授意。如此之举岂不是逼着百姓造反么?来人,立刻上奏巡抚,给我抄了他沈芸娘的家。

 音效 

衙役乙:启禀大人,沈家已经抄没完毕,共计查没现银一万一千二百零柒两,各织坊库存生丝,不足一月。——cv塞巴斯蒂安·猪

高翰文:(惊讶)怎么可能这么少?沈芸娘人呢?

衙役乙:回大人,沈芸娘在放完赈灾粮后回来的路上投了新安江。

高翰文:你刚说什么?赈灾粮?沈芸娘没有收灾民的田?

衙役丙:大人,在书房暗阁搜出四大箱账册,一把古琴。还有一封给您的信。

沈芸娘:(混响)高翰文大人亲启:自上次小榭一别,芸娘深感高大人之正气,芸娘自知不配与高大人论为知音,但还请高大人收下芸娘这份心意。这四箱账册是从芸娘成立第一家织坊以来,上缴织造局和江南官府的所有账目。四任织造,五任巡抚,唯有胡宗宪胡部堂与芸娘无账目往来,其余衮衮(gǔn)诸公,皆不足道也。十几年来,沈家织绸四百余万匹,上缴织造局,共计二百零柒万匹,各任官员分利一百万匹,所余九十余万匹再买生丝,再产丝绸,艰难维持至今,今年所余,皆换赈灾之粮。我本市井出身怎会不知百姓疾苦,两县受灾,民不聊生。芸娘着实不忍,这才改买为赈,可这后果又怎是我一女子能承受的起的,唯有一死以谢父老。高大人若真为江南百姓着想,那芸娘便助你还百姓以青天!

沈芸娘:(混响)侯非侯,王非王,千乘(shèng)万骑尽归邙(máng)。狡兔死,良弓藏(cáng)。我之后,君复伤。一曲广陵散,再奏祭芸娘。

高翰文:一曲广陵散,再奏祭芸娘。 

END

再次感谢

小肋骨

对此本的大力支持


 写在后面的话

再次特别感谢监制活神仙对本剧的大力支持和各种建议。感谢美工背大锅,感谢:生姜也是菜,活死人,香角角,塞巴斯蒂安.猪提供干音。感谢:Elizabeth,苏月歌,活神仙对本剧校对。感谢:华悦汐,活神仙,雾美人,冰块儿,木子八,甜辛小宝,试本并提出宝贵意见。感谢风烛身边所有支持大狮子的好朋友。更加感谢所有喜欢和不喜欢这个剧本的所有CV老师。

这个剧本整体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对于各位CV老师有一定的考验。不可否认剧本台词确实拗口,但也希望各位CV老师能可以放慢语速,慢慢来。bgm预留的时间充足。

最后希望各位演绎此本的小伙伴们都能开开心心,有一个很好的走本体验!

《广陵散》双男版本:682083

记得一键三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