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103】
读物本·【语之印记】名家母亲节作品合集
作者:红羽儿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4154
2
7
11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妈妈的爱像璀璨星河,照亮了我们与最好的时代。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4-27 06:37:08
更新时间2025-04-28 04:45:32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母亲节题材名家母亲节作品合集

母亲自述

作者|韩静霆  

                                                                                                                   

     孩子说长大就长大了,不用再听小时候妈妈唱给你的那些遥远的歌谣了。

     孩子说离开妈妈就离开妈妈了,都不容母亲缓过神儿来,这是真的吗?是真的。这回是真的揪断了那条/连接妈妈和你的脐带?孩子、呱呱落地,好像就是眼前的事儿。那一刻,妈妈把你生了下来,整个儿身体都被掏空了,如同生命交了出去。母亲终于等到了孩子第一声嘹亮的啼哭,那是我的孩子吗?那是我的孩子吗?他,就是我的孩子。孩子啊,孩子,新的太阳出世了!

     我可爱的小天使,妈妈记得你蹒跚迈出的第一步,也永远忘不了你头一次奶声奶气的叫“妈妈”,看着你头一回认认真真地却怎么也穿不好袜子,妈妈的眼睛笑弯了。那一次你自己过马路上学的时候,妈妈就想,我的宝贝儿哟,你什么时候不用妈妈的心跟着你走呀?哦,平常忙碌的日子里,妈也没觉得自己老了。直到有一天你,你又带回一个爱你的人,妈妈才是又是欣慰,又是心酸不情愿地承认你大了,妈老了!

     孩子,孩子,妈妈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她用怀抱温暖你,她用乳汁哺育你。你痛苦她心疼,你难过她流泪,怕你冷、怕你热、怕你感冒、怕你不开心,她但愿所有的人都对你好。她盼望你长大,也不愿意你长大。孩子呀孩子,在这个纷繁复杂变化无常的世界上,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抛弃你的人是谁?你知道吗?她就是你的妈妈。是妈妈,是妈妈,你是她的全部,你是她的生命。你给了她莫大的幸福,莫大的满足,可你也让她无比的寂寞,时刻的担忧,你让她安享欢乐,也让她饱尝孤独,你让她感到骄傲,你也让她因为你睡不了一个安稳觉。

     但是让她欣慰的是她从你的努力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美好。也从你的成长中延长了她自己的生命。不可能永远在身边的孩子呀,抽空回来看看妈妈吧。好妈妈特别愿意分享你的快乐,更愿意分担你的痛苦。妈妈想知道你是不是平安,是不是幸福。妈妈想知道你出门开车的时候,有没有系好安全带呀。妈妈想知道你生病的时候,能不能吃上一碗有妈妈味道的鸡蛋面呀。妈妈想知道,妈妈想知道你的一个电话,你的一声问侯。你自己可能没觉得什么,但是对妈妈来说这是她生命中最宝贵最需要的营养品。

     哦,别笑话我这个长了白发,有了皱纹说话还唠唠叨叨的老太婆!她是你的妈妈!

荷叶母亲

作者|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子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赶上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蕊。”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了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寻。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赶忙走过去,坐在母亲的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斜了过去,正覆盖在红莲的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也不摇动了。雨声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老母亲

作者|莫言 

     昨,母亲又提回老屋之事。苦劝良久不纳,反悻然曰;终日似囚笼一般,又无人家常,还不如老屋人多言欢,必要回去的!

     我无言。本意接老母前来将养,然为生计故,成日奔忙,鲜有闲暇与母亲叙谈。想母亲年老体弱,儿女虽众,却无厮守,不禁凄然。

     母少失怙恃,又两舅甚幼,尤二舅时正学步,其间艰难,非身受不能知其万一,而母亲当时仅十四岁。每每念及此段人生噩梦,母必心酸流泪言;真不知如何挨过来的。

     母亲嫁过来后,育我兄姊七人,其间二舅支边去了漠北,并落地生根。许是对生养地之伤绝,至今也不肯回一望。此乃老母不世之恒伤。她时常悔叹当初不能强留下他来,而今年稀,恐今生无矣!

     早前家尚殷实,父外求学,面面具是母亲操劳。由此及少年之蹉跎,令母亲性格强韧,言辞常呈咄人之势,今虽年老亦不改分毫。

     那时,父因对时之教育窘况心忧而多言,致蒙冤入狱,几死于狱中。时大姊尚不立事,长兄仍幼,母亲又历人生之极寒。其间母亲四处奔求,庆父履历尚且清白,更逢国之拨乱反正机缘下,得以重回讲堂。自此从教在外,家事不能稍顾,所以一生中父对母亲唯唯诺诺,凡事不与之辩,是念母亲难时一力周全之恩。

     前些年父去世,仅母一人独住老屋。虽与四兄近邻,然四嫂性乖张,极难相处,常有争吵,总使人心忧。

     余常对母亲说;您这般年纪了,何苦与后辈争个赢头,净些个无痒痛事,放他一放又何妨?而随之来就是狂风暴雨,如情景再现般;“养你们这帮崽子容易吗,没良心,我吃过的苦你们一火车能拉走吗?我这脾气,入土方休”。似此只好赔笑说;您的都对,知您不易,但嫂子们不是您生养,不要太计较才好。然后母亲就是抽泣、数落。

     今午,方抵老屋,看苍老景象,心茫然。叹母亲一生多舛,临老又孤单在老屋,为人子不能常在,一股哀伤如冰霭般将我吞噬。瞬间,我竟对生命有了恐惧:“生存延续的意义是什么,生养我而我不能反哺,是独我之悲哀还是生命注定孤独”?

     临了对母亲说;您性情必要淡些,勿使我等于担心中过活,若想去谁家过,我们会妥当安排。母亲以稍不耐的口气说;“且去忙吧,我在家很是好”。说完忙与邻人家常去了。

     回望渐远的老屋,泪水蒙了双眼,于心中默念;母亲请务必保重,儿有心却无力周全,愧为人子!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