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857】
读物本·正月十五闹元宵
作者:全治聋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3907
0
0
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元宵作为正月十五的传统美食,由来已久。元宵初称为“汤圆”,后因多在元宵佳节食用,所以也称“元宵”,生意人还称其为“元宝”。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2-23 22:19:26
更新时间2024-02-26 11:55:4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正月十五闹元宵

1.

元宵作为正月十五的传统美食,由来已久。元宵初称为“汤圆”,后因多在元宵佳节食用,所以也称“元宵”,生意人还称其为“元宝”。常见的元宵用糯米粉包成圆形,馅料丰富多样,如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做法可汤煮、油炸、蒸食,象征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2.

儿时记忆中的正月十五,比农历的春节还要热闹许多。村庄里和田野中,总被白茫茫的积雪覆盖,三沟两岔热闹的村庄里,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还有孩子们的欢笑声和鸡鸣犬吠声……这一天,我们会比往常起得早,屋外还是寒风刺骨,父亲已经将各个屋里的火炉生好,母亲在锅台上忙碌,我们兄妹四人则在暖融融的热炕上嬉笑打闹,等待着母亲为我们烹制出可口的年菜。

3.

当锅盖掀开的一刹那,热气与饭菜的香气就弥漫了整个屋子。孩子们一顿狼吞虎咽之后,就迅速赶到社火集中汇演的地方,“抢占”一个最佳的观看位置,一时间,平时寂静的山村里,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人们把整个场地围得水泄不通,那场面真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4.

正月十五的头三四天,村里热心的长辈们就开始张罗,在村里最宽敞的地方搭上一架高大的秋千。秋千用两个石磅当底座,两面旗子,一串响铃,将一架秋千装饰得格外威风。

正月十五这天,十里八村的社火队都要集中到秋千场地一起参加演出。定西的社火,以雄浑大气、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而著称。化装好的社火队伍,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一大群社火“粉丝”前呼后拥,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响起,舞龙的,耍狮子的,打太平鼓的,一拨接着一拨,踩高跷的、划旱船的,都能引来无数赞许的目光,还有那些扮演大头娃娃、狮娃子的,是小朋友们羡慕的对象。随着“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往日寂静的村子也跟着沸腾了。

5.

社火的自古传承,可以追溯到汉朝,据历史记载,它是汉代民间的神本乐活动,其中的活动主要是一些戏剧和歌舞,也有比武、抛硬币等多种活动。

正月十五民间还有猜灯谜活动。“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民俗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猜灯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6.

定西民间还有新婚妇女避灯之说,凡成婚的年轻女性,正月十五这天要去娘家避灯,正月十六方可回婆家。正月十五当夜,家家户户门前要点燃一堆柴火,大人小孩在柴堆上争相跳跃,以驱灾避邪,保一年四季平安。

在老辈人眼里,正月十六是一个大吉的日子,在传统文化中,六是非常吉利的数字,所以在民间,正月十六也有很多习俗,正如老人所言“正月十六游百病”。据传,此俗源于明代。清人甘熙也在《白下琐言》中写道:“岁正月既望,城头游人如蚁,箫鼓爆竹之声,远近相闻,谓之‘走百病’。”按现代解释:春节饱食美味佳肴后,登高望远,漫步散心,确能帮助消化,去病免疫,所以才“爬城头走百病”。

7.

宋代诗人苏辙的《正月十六》写道:“上元已过预收灯,城郭游人一倍增”,走“百病”、跑“百病”,是倡导你走出家门,呼吸着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走一走、跑一跑,有利于消灾祛病,寓意一整年都平安顺吉,身体健康。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正月十五如果能下一场雪,则含“瑞雪兆丰年”之意。在定西也有在正月十五临近掌灯时分,若天气晴朗、树静无风,则当年的胡麻一定丰收之说。所以元宵节这天,农人们都盼着遇上一场大雪,来年种的庄稼由于土壤湿度好,出苗齐,定是一个丰收年!春节过后,繁忙的“春播”农活便拉开了序幕,万物闭藏的冬天结束了,一个新的轮回已正式开启!

闹花灯、猜灯谜

8.

  每逢正月十五,我国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经过正月十三的“上灯”、正月十四的“试灯”,到了元宵之夜便谓之“正灯”。这一夜无论城市集镇,还是偏僻山庄,千家万户、街头巷尾一片华灯异彩、欢声笑语,把春节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追溯在春节期间燃灯,早在先秦就已出现。汉朝王朗所著的《秦故事》记载说“百华灯树,正月朔朝贺殿下,设于三阶之间。端门外设三尺、五尺灯,月照星明,虽夜如昼”。

9.

  描写的就是秦代春节时“上灯”的景象。到了汉代,汉武帝明令正月十五祭祀“太一神”,就有了元宵夜“大明灯火”的习俗。经过魏晋南北朝的传衍,到了经济文化繁荣的隋唐时代,元宵灯火更加蔚为壮观。《隋书·音乐志》记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栩夹路,从昏至旦,以从观之”。

10.

  隋场帝在《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一诗中慨叹元宵灯夜的盛况说:“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艳七枝开。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蟠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唐代开创了封建社会的最鼎盛时期,元宵节也更加盛大和热闹,成了名副其实的狂欢节,形成举国欢庆的狂欢夜,并由此出现“金吾弛禁”的现象。所谓“金吾弛禁”,即御林军解除宵禁,百姓随便游乐观灯。因此,后世灯节时在灯市总要高悬两盏书写着“金吾不禁”的宫灯。

11.

  关干唐代花灯的规模、精美的程度,《朝野佥载》卷三记载说“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装束一妓女皆至三百贯。妙简长安,年少女妇千余人,衣服、花钗、媚子亦称是,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云仙散录》记述陪都洛阳当时“大陈灯影”,“自禁门望殿门,皆设蜡炬,连属不绝,洞照宫室,荧煌如昼……为灯楼二十间,高百五十尺,悬以珠玉金银,每微风一至,锵然成韵,仍以灯为龙凤虎豹腾跃之状,似非人力”。规模之大,热闹之盛,令人叹为观止。

12.

  宋代的灯节又叫“放灯”、“烧灯”或“张灯”,最有特点的景观就是“山棚”,又叫“鳌山”。《水浒传》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中描写陪都大名府的元宵灯节说:

  这北京大名府是河北头一个大郡……家家门前扎起灯栅,都要赛挂好灯,巧样烟火;户内缚起山棚,摆放五色屏风炮灯,四边都挂名人书画,并奇异古董玩器之物;在城大街小巷,家家都要点灯。大名府留宁司州桥边,搭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红黄纸龙两条,每片蜂甲上点灯一盏,口喷净水。去州桥河内周围上下,点灯不计其数。铜佛寺前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青龙一条,周回也有千百盏花灯。草云楼前也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看一条白龙,四面灯火,不计其数。

13.

  由此可知,当时普天之下在正月十五夜已是一片“万家灯火”。如果讲宋代灯会与前朝有何不同,那就是灯会中盛显了猜灯谜的活动。

  谜语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瘦辞、隐语。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家刘L在他所著的《文心雕龙·谐隐》篇中曾谓:“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最早记载“谜语”的当是《国语》一书,在其中的《晋语》中说“有秦客瘦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

14.

  东汉的学者韦昭作注解说“瘦,隐也,谓以隐伏橘诡之言问于朝也”。所谓“隐”,就是“隐语”、“谜语”,可见此项活动在战国时就已流行。到了西汉时,谜语更加成熟,《汉书·艺文志》里还记载了《隐书》十八篇。

  到了宋代,谜语开始被大量写在花灯上,形成了元宵夜闹花灯、猜灯谜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据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宋人“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语,戏弄行人”。这一习俗在后世流传深远,以至于现在的人们还把谜语称为“灯谜”。

15.

  自宋以后,历经明、清,元宵节办灯会、猜灯谜的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由于“灯”和“丁”读音接近,在清代开始兴起了一种“送灯”的习俗。有女儿的人家,每逢正月十五必要给新嫁的姑娘送灯,取意为“送丁”,预祝姑娘添丁生子。清人杨庆深《竹枝词》描述此风俗道:“天赐麟儿绘彩蹭,新娘房子霞光增。宵深欲把金钗卸,又报乡邻来送灯。”

  送灯的灯具上一般都绘有“天赐麟儿”、“观音送子”、“状元骑马”等求子内容。

16.

  查史考古,正月十五闹花灯,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但在历史发展中已成为城乡居民欢庆娱乐的一种重要形式和习俗。红火,不仅是一种兴旺发达的标志,也是人们美好愿望的祈盼。在与时俱进中,各种灯具的制作也愈来愈精巧,题材也多种多样,既有五谷六畜、花鸟虫鱼,又有古典小说、神话故事等,真是包罗万象。灯会的规模与质量不仅标志着富庶的水平和工艺的灵巧,还会给家庭、村庄、城镇带来声誉和光荣。因此,每家每户、各村各镇都十分重视灯具的制作、灯会的布置,认真考究地搭建灯棚、装饰灯楼。

  在多树木或产煤的地区,还用木柴、煤炭垒成高垛点燃,谓之“天灯”,数天不熄。

吃元宵

17.

 元宵,又叫汤圆、汤元,是元宵节最具特色的食品。它用糯米面所做,白色圆形,内裹各种果馅、肉馅,犹如蚕茧一样,所以在唐代曾称为“面茧”,宋代则称“圆子”、“浮圆子”,而到了清代才称作“元宵”。孔尚任曾赋元宵诗说:“紫云茶社斟甘露,八宝元宵效内做。今日携钱忍饥归,便「〕不及前门路。”由于元宵多是在沸汤中煮食,所以又叫汤圆,或写作汤元。清人李调元有“风雨夜祭人散尽,孤灯又唤卖汤元”的诗句。

18

  民国初年,袁世凯当政以后认为“元宵”与“袁消”谐音,因此下令不许称“元宵”,一律称“汤圆”。在元宵之夜,阖家团圆,吃着碗里的“汤圆”,望着高悬的圆月,耳闻锣鼓喧嚣,眼观四处灯火,边吃边笑,和乐融融,既象征全家和睦团结,又散发一种奋进向上走向新生活的精神。

娱乐

19.

  元宵节期间伴随着盛大灯会,我国城乡各种花会社火表演等娱乐活动也极其活跃和丰富多彩。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早在宋代就有元宵节举办角抵、相扑、杂技、说书等娱乐活动的习俗。由于这是全民参与的活动,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得到加强。时至今日,每逢元宵节,各城镇村庄都要唱大戏、敲锣鼓、跑旱船、踩高跷、打腰鼓、扭秧歌,舞龙舞狮,表演上刀山、傀儡戏、各种武术、连发多响的炮仗,元宵节这天选择一块空地,中间放一“神轿”,周围插满数万枝蜂炮,组成“炮城”。届时点燃,万炮向“神轿”发射,连发轰鸣震天,奇花异彩,流火四窜,宏伟壮观,惊险刺激,每年都吸引数十万民众观看。台湾人以这种方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康乐,但观看者却要戴安全帽、口罩、手套、穿长外套,还要不停的抖动手脚身体,以防炮火袭身或从脚下射来灼伤。

20.

  另外,在元宵节这一天,台湾寺庙都举行“乞龟”活动。庙方将用糯米或面粉制成的乌龟摆在庙前,进香朝拜者可用钱币投掷,掷中者可取回让全家人“吃平安”。乞得面龟的人家,第二年元宵节必须做更大的面龟还给寺庙。由此,使得面龟越做越大,甚至有重大数百斤。还有的庙方以黄金打造“金龟”,吸引信徒投掷,轰动全台。

21.

  台东的“炸寒单爷”和台北万里的“野柳神轿过港”习俗也很有特色。所谓“寒单爷”,又叫“玄坛爷”,俗称“武财神”。传说,“寒单爷”生性怕冷,天寒即心疼,人们为了能留住他都以鞭炮为其驱寒。元宵节这天,寒单爷由真人扮演,短裤赤身、扎巾蒙面,手拿树枝串街,接受民众鞭炮炸,因此称为“炸寒单爷”。“野柳神轿过港”,是流传在台湾港口地区的一种仪式习俗,元宵之日上午10时,由寺庙主持,数十辆神轿参加。仪式前将神轿在港口一字摆开,抬轿者只穿短裤,先放鞭炮,称之为“炸轿”,然后一声铜锣响,抬轿者便抬起轿子跳入海中,以最早抵达对岸者为“头彩”。上岸后要举行“过火”活动,每顶轿要来回走三趟,才能绕港游祭,至中午12点返回寺庙,方告结束。这种由渔家传承的习俗,无从考证却至今不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