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574】
普本·夜上海(原创悲情高戏感双普)【配局儿出品】
作者:花期未有期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联系作者】普本 / 近代字数: 8370
26
46
35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原创作品
角色1男1女
作品简介

这盛世是否如你所愿……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9-11 01:35:04
更新时间2025-09-11 01:35:04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剧本角色

顾知行

男,25岁

顾知行:男,25岁。留洋归国,在百乐门歌舞厅教授英文。表面温润儒雅,甚至有些书生意气,内里信念坚定,勇敢坚韧,心怀赤诚。

沈曼卿 

女,23岁

沈曼卿 (盛安): 女,约23岁。百乐门红牌歌女。表面风情万种,世故慵懒,甚至有些市侩妩媚;内里冷静如冰,聪慧果决,是笔锋如刀的地下党线人盛安。  

本剧本难度较大不建议盲开

故事提要:1939年的上海是名为“孤岛”的危城,表面繁华,实则日伪势力密布,暗流涌动。女主沈曼卿,明面上是用笔名在报纸上撰写激励国人文章的作家盛安,实则是中共地下情报人员。她以文字为星火,以身份为掩护,暗中承担着传递情报、联络同志的重任,是在刀尖上跳舞的隐秘守护者。

第一幕

(时钟滴答声 听到歌声入)

沈曼卿:(老年)这个故事啊,说起来可就有点久咯,(回想)大概……要从1939年的夏天,还是秋天来着?人老咯,记不清咯……只记得那天的日头,晒得弄堂里的石板路都发烫,空气里一股子脂粉香混着隔夜馊水的味道,难闻的紧……

(旧时大上海环境音 百乐门有音乐传来)

01:03 (报童声由远及近)

【申报!看申报!新出的申报!盛安先生新作《醒狮》,字字泣血,唤醒国人!——报童cv拾恩深蓝】

【先生,您要申报吗?最新的申报!——报童CV拾恩深蓝】

【不要不要!——路人CV泥混球】

(棍棒打人)

【打!打死这个祸害!——妈妈桑CV恰恰】

顾知行:(忍痛……

【侬脑子瓦特啦?!老娘刚用金条撬开巡捕房的封条!侬就教姑娘们讲啥‘不做亡国奴’?想害死阿拉啊?!害得老娘又赔了十条大黄鱼!打死你拉倒!省的把百乐门这点家当统统败光!——妈妈桑 cv恰恰】

顾知行:曼卿小姐她们…并非…只识风月…国难当头…又岂能…只唱靡靡之音…

【 你还敢提曼卿?!还敢提姑娘们?!就是你这套歪理邪说惹的祸!打!给我往死里打!打到他闭嘴!——妈妈桑 cv恰恰】

顾知行:(不再说话 忍痛)……

沈曼卿:(看了很久 然后轻笑 扬声)喂,卖报的小孩儿!这边!

02:04 (跑步渐近)

【曼卿小姐!您要申报?今儿头条可不得了!——报童CV拾恩深蓝】

沈曼卿:哦?是么?

盛安先生的新文章《醒狮》!全上海都在传呢!写得那叫一个痛快!骂得狗汉奸小日本都抬不起头! ——报童cv拾恩深蓝】

沈曼卿:(接过报纸,随手卷起,轻笑) 全上海都在传?(语气慵懒带点讥诮)传得再响,也盖不住这棍棒声不是?行了,钱拿好。这话呀,以后可别在百乐门口嚷嚷,仔细给你自个儿招祸。这报纸…(掂量一下)呵!

(转身走近)

沈曼卿:(平淡)妈妈,气大伤身。您这金枝玉叶的身子,犯得着跟个书呆子置气?(看一眼地上的顾知行) 再说了,像顾先生这样,留过洋,懂洋文,一个月只要三块大洋就肯来教姑娘们洋文的先生,您上哪儿再寻摸一个去?打死了,您痛快是痛快了,(拖长调子) 可这烂摊子,不还得您自个儿收拾?惹上人命官司……巡捕房那帮吸血鬼,胃口可大着呢。再说了,为了这么个穷酸,坏了咱百乐门的好名声?值当么?

【哼!便宜没好货!三块大洋?我看他就是个惹祸的根苗!尽给老娘招灾!——妈妈桑 CV恰恰】

沈曼卿:(轻笑一声) 根苗不根苗的,养着呗。横竖便宜。(鞋尖轻轻踢踢顾知行的小腿) 喂,顾先生?还能喘气儿吗?

顾知行:(声音嘶哑)曼卿……小姐……

沈曼卿:没死透就成。能站起来就跟我进来。(转头朝门内) 小翠?小翠!你这死丫头跑哪儿去了?去把药箱子找出来!别让顾先生这身伤,污了咱们百乐门的地儿!

 

报幕:欢迎收听民国悲情双普【夜上海】

作者花期未有期

(丫头小翠在给沈知行上药 ))

(沈曼卿打开留声机,走到梳妆台坐下)】

【顾先生,您忍着点…这药水是有点蜇人…(蘸药水,擦拭伤口)——小翠CV Muscat】

沈知行:嘶……

【他们怎么下这么重的手啊 ——小翠CV Muscat】

 (沈曼卿拿出一根火柴点了烟)

沈曼卿:(抽烟)顾先生还知道疼呢?(轻笑 )(这句最好用上海话说)侬这身娇肉贵的留洋先生,何必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这平白让人打成这副样子,冤不冤枉呐?

顾知行:不冤枉…不冤枉…她们打我…是她们怕…怕那些东洋人,怕法租界的枪杆子…(停顿一会) 但该教的道理,该说的话,我还是要教!还是要说!

沈曼卿:(轻笑)你这顿打还真是没白挨,顾先生(轻吸一口烟)你真真是迂腐的可以,也不知这些年在国外到底学了些什么玩意儿回来。

顾知行:(讷讷不语)……

(指指放在桌子上的报纸)

顾知行:曼卿小姐…那份…《申报》…您…不看看?毕竟这大上海也就那么点新鲜事了。

沈曼卿:(冷哼)看它做什么?(把烟按灭) 左不过是些茶馆先生们消遣的玩意儿。我也就是买来垫垫桌脚,省得刮花了漆,污了咱这百乐门的体面。这“体面”啊,(对着镜子涂口脂 笑)在这大上海,可比什么都金贵。

顾知行:不…不一样的!曼卿小姐!我看过盛安先生的文章!字字如刀!他把这吃人的世道,把国人的麻木,都血淋淋地剖开了!这…这才是真正的文章!就像…像把烧红的烙铁!烫得人在这大上海的脂粉堆里再也不能安稳的坐着!

沈曼卿:哦?可是烫着你了?(托着下巴看着他)顾先生这留洋回来的,什么阵仗没见过?一篇报纸文章,就能让你在这“温柔乡”里呆不住?(轻佻 用手指点点他的胸口 笑) 那你这心火…也忒旺了点吧?恐怕这大上海的水,可浇不灭它。

顾知行:不是我心火旺!是这文章戳穿了那些虚伪肮脏的表面,它骂醒了那些装睡的人!它…它是在给这死气沉沉的大上海点一把火啊!曼卿小姐,您…您当真觉得它不好?

08:00 (站起来 走到落地窗前 拉开窗帘)

沈曼卿:(慢慢)顾先生。

沈曼卿:你说,你说这如今的上海滩像什么?

沈曼卿:像一锅煮烂的杂碎汤。洋人的洋行、教堂,是漂在最上面的油花,金光闪闪;青帮的赌档、烟馆,是沉在锅底的渣滓,又黑又臭;东洋人的枪炮…(顿了顿)是刚扔进去的鹤顶红。一篇文章,哈!就算它是根烧红的铁筷子,戳进这锅烂汤里,除了‘滋啦’一声响,冒点烟,还能怎样?能把这锅汤倒掉?能把里面的毒药捞出来?(看着他) 顾先生,你告诉我。这场大上海的梦,是那么好醒的么?

顾知行:(沉默片刻)

顾知行:曼卿小姐…您说得对。这锅汤…是烂透了,臭不可闻。(斩钉截铁) 可正因为它烂透了,才更要有人去把它彻底掀翻!盛安先生… 他就是第一个站出来,喊这汤有毒的人!他让我知道,夜上海的华灯背后,还有人心里憋着一口气!还有人…不甘心就这么烂下去!这就是希望!

沈曼卿:(喃喃)希望?(叹息) 说得…真好听。那么,顾先生,挨了这顿打,除了满腔的不甘心和要‘掀锅’的劲儿,你打算…做点什么实际的?也学着去写文章?还是说…有更实在的打算?

顾知行:我要走!离开百乐门,离开上海!我要去找他们!去找那些真正在动手掀锅的人!去投身革命!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