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671】
读物本·孙子兵法(910)篇
作者:এ羽墨◌◌
排行: 戏鲸榜NO.20+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7807
1
1
1
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孙子兵法解析(910)篇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2-12-02 21:09:47
更新时间2022-12-12 10:29:32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九篇 行军篇

 

【原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1),绝山依谷(2),视生处高,战隆无登(3),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4)。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5),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6),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7);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8),右背高(9),前死后生(10),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11),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12),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13),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14),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15)、林木、蘙荟(16)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17)。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18);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19);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20);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21);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22);辞卑而益备者,进也(23);辞强而进驱者,退也(24);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杀马肉食者,军无粮也;悬缻(25)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26),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27);数罚者,困也(28);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兵非贵益多也,唯无武进(29),足以并力、料敌、取人(30)而已。夫唯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31)。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32),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33),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注释】

(1)处军相敌:处,处置、部署。相敌,指观察判断敌情。相,观察。指行军作战中军队在各种地形上的处置要领。

(2)绝山依谷:绝,横渡、穿越,这里是通过的意思。指行军通过山地,要靠近有水草的谷地。

(3)战隆无登:隆,高地;登,攀登。敌人占据高地,不宜从正面去仰攻。

(4)绝水必远水:绝水,横渡江河;远水,远离江河。要在离河水稍远的地方驻扎,不要在江河中迎击而要等其渡过一半时再进攻。

(5)半渡而击之:乘敌军部分已渡、部分未渡的时候予以攻击。这时敌首尾不接,行列混乱,攻击比较有利。

(6)视生处高,无迎水流:迎,逆。是说不要让敌人居上游,我军居下游。

(7)绝斥泽,唯亟去无留:斥,盐碱地带;泽,沼泽。是说通过盐碱、沼泽地带,要赶快离开。

(8)平陆处易:平陆,平原地带;易,平坦。在平原地带驻军,要选择地势平坦、便于车战的地方设营。

(9)右背高:右,上,古时以右为上。一说,以背靠高地为上;也有说,指右翼要依靠高处。

(10)前死后生:前低后高。死,这里是低的意思;生,这里是高的意思。《淮南子地形训》:“高者为生,下者为死。”

(11)凡此四军之利:指上述山、水、斥泽、平陆四种地形条件下的处军原则。

(12)养生而处实:养生,指物产丰富,便于生活的地方;实,坚实,这里指地势高的地方。军队要驻扎在便于生活和地势较高的地方。

(13)上雨,水沫至:上,指上游。上游下暴雨,爆发洪水。汉简《孙子兵法》作:“上雨水,水流至。”

(14)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绝涧,指两岸峭壁,水流其间的地形。涧,两山间的流水;天井,指四周高峻,中间低洼的地形;天牢,指山险环绕,易进难出的地带;天罗,指荆棘丛生,难于通过的地带;天陷,指地势低洼、泥泞易陷的地带;天隙,指两山之间狭窄的谷地。曹操注:“山深水大者为绝涧,四方高中央低为天井,深山所过若蒙笼者为天牢,可以罗绝人者为天罗,地形陷者为天陷。山涧道迫狭、地形深数尺、长数丈者为天隙。”

(15)潢井、葭苇:潢井,低洼地;葭苇,芦苇。指长满芦苇的低洼地带。

(16)林木、蘙荟:指草木长得很繁茂的山林地带。蘙荟,草木长得很茂盛。

(17)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覆,反复;索,寻找,搜索;伏奸,埋伏敌人,隐藏奸细。必须仔细、反复搜索,这些是埋伏敌军,隐藏奸细的地方。

(18)其所居易者,利也:指敌军之所以不居险要而居平地,定有它的好处和用意。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