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111】
读物本·诵读本·《生命之书》07
作者:岁秒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近代字数: 10868
3
5
3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 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1895—1986),印度著名哲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在西方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本文仅供个人读文练习使用,侵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6-13 20:42:22
更新时间2024-06-15 22:23:22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七 月]  

快乐·哀伤·受创·痛苦

 

1.快乐与满足

大部分的人到底在寻找什么?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每个人似乎都在寻找一份内在的祥和、一种快乐的感觉、一个避难所,因此去弄清楚我们到底在寻找什么,确实是很重要的事。也许我们都在追求快乐及祥和,在一个充满着纠纷、扰动和斗争的世界里,我们都想得到内心的平安。我认为这就是大部分人想要的东西。因此我们不断地追求,从一个宗教组织转入另一个宗教组织,从一个领袖投向另一个领袖,或是追随不同的精神导师。

然而我们追求的到底是快乐,还是某种可以带来快乐的满足?快乐和满足是有差异的。快乐是可以被你求取的东西吗?也许你可以求得一些满足,但快乐是无法求取的。因为快乐是另一个东西的副产品。

探索这件事需要极为审慎的思考,也需要觉知和关怀,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楚我们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是快乐,还是满足?

 

2.深入内心才能发现喜悦

很少有人懂得享受人生。当我们看到日落、月圆、一个美丽的人、一棵美丽的树、翱翔的飞鸟或是曼妙的舞姿时,我们并没有强烈的喜悦感。我们只会产生一些表面的兴趣或兴奋,然后就把这种觉受称作喜悦,但喜悦是一个更深的东西,我们必须了解它和深入它。

我们年纪越长,越渴望去享受一些事情,然而最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于是我们就开始对其他的觉受产生执著——肉欲、权力、地位。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我们不需要谴责它们,也不需要合理化它们,但必须去了解它们,把它们放在正确的位置。如果你把它们视为毫无价值或愚蠢低俗的东西,就等于在摧毁人生的整个历程。

若想认识喜悦,你必须深入内心。喜悦不是一种觉受,你的心必须非常精致才能体会到它,但这种精致并不是一种享受物质的能力。囤积物质的人永远无法了解无我的喜悦,可是你必须了解这个不凡的东西,否则人生就会变得琐碎而肤浅——出生,学会一些东西,受苦,结婚生子,赚钱,拥有小小的智性上的享受,然后死去。

 

3.快乐是求不到的

你所谓的快乐是什么?有人主张快乐就是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譬如你想要一辆车,而你终于得到了它,于是你感觉很开心。我想要一件衣服或是想去欧洲玩,而这些事都办到了,于是我觉得很高兴。或者我想变成最伟大的政治家,如果能办到的话,我就会心满意足,办不到的话,我就会郁郁不乐。因此你所谓的快乐只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成就或是变成一个高尚的人。我们所关怀的只有这些事情。

不论穷人或富人,都想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获取一些东西,如果受到了阻碍,就会郁郁不乐。我并不是在说穷人不能追求他们想要的东西,这并不是问题的症结点。我想弄清楚的是快乐到底是什么东西,快乐是不是我们可以意识到的一种东西。当你意识到自己的快乐时,那种感觉就是快乐吗?还是一旦意识到自己在快乐,就不快乐了?因此快乐是无法求得的,就像一旦意识到自己是谦卑的,就不再谦卑了。快乐只能自然而然地降临,如果去追求它,它就会躲开你。

 

4.快乐不是一种感觉

头脑永远无法发现快乐,快乐不是一种可以被你发现的感觉。你会不断地发现自己生起一些感觉,但快乐是无法被发现的。凡是会消失的东西都不是快乐,凡是会结束的东西都只是一种感觉罢了。记忆永远是老旧的,老旧的记忆里总是有一些情绪,但快乐不是情绪。

你所知道的都是一些陈旧的东西,譬如一些怀旧的感觉、心理反应和记忆,然而老旧的记忆能认得出快乐吗?它只能记得以往的快乐。能认出快乐,就不是真正的快乐了,因为辨认是从记忆中所产生的反应。一个拥有复杂记忆和经验的心,有可能快乐吗?辨认这个活动的本身只会阻碍我们经验到快乐。当你觉知到自己在快乐时,快乐还存在吗?当快乐真的出现时,你会觉知到它吗?自我意识之中只有冲突和矛盾——因记忆而产生的冲突和矛盾。快乐和记忆是无关的,任何一个层次的思想都是从记忆里所产生的反应,因此思想一律会助长冲突。思想是一种觉受,但快乐并不是一种觉受。追求满足永远会产生某种觉受,但快乐不是一种成果,它是无法被求得的。

 

5.快乐是没有媒介的

我们总是透过东西、关系、思想和概念等来追求快乐,因此这些事物就变得比快乐更重要了。这种解释听起来很简单,但事实就是如此。我们总是透过财物、家人及名望来追求快乐,然后财物、家人及名望就变得比快乐还重要了。若是借由某种手段来达成快乐,这个手段本身就会摧毁它的目标。快乐可以借由我们的头脑和双手而达成吗?东西、关系和概念显然都是无常的,它们只会令我们不快乐……东西总有一天会毁坏,会消失;关系不断地在产生摩擦,终有一天它也会结束;概念和信念也都没有永恒性。我们在这些东西里面寻找快乐,浑然不觉它们都是无常的,因此痛苦才会永远伴随着我们。

若想发现快乐的真谛,就必须探索自我认识是怎么一回事。自我认识是没有结尾的。河流真的有源头吗?每一滴水都会促成河流的形成。想象自己有一天会找到快乐的源头,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只有投入自我认识的洪流里,你才会找到快乐。

 

6.跟心智活动无关的快乐

我们可以不断地变换我们的享受方式,不断地从某种精致的思想转换到另一种,但核心从未改变过,那个“我”永远在那里——其中总有一个“我”在那里享受,追求快乐,不断地挣扎,变得越来越风雅,但从不想停止自己的活动。只有当这个“我”的所有细微活动止息之后,才能出现无法求得的至乐——一种没有痛苦也不会被染指的喜悦。当心超越自我中心的思维活动时,那名经验者、观察者和思想者就消失了,然后才能发现无法被染指的快乐。我们的心永远都在追求永恒的快乐,但渴望快乐能延续下去就是一种腐化的心态。

若是能了解人生的整个历程而不去论断对错,那么不属于你我的那种富有创造性的快乐就会出现。那种快乐就像阳光一般,如果你把它占为己有,它就不再是明亮、温暖、能滋养万物的阳光了。同样地,如果基于痛苦而渴求快乐,因为失去了某个人或一事无成而追求快乐,那么你的追求就是一种反应。快乐是跟心智活动无关的,因此你的心必须停止追寻。

 

7.了解痛苦的起因

我们为什么要探讨快乐是什么?这样的质疑方式正确吗?如果我们都很快乐,世界就截然不同了,我们的文明和文化会完全改观。但我们都是不快乐的一群人,我们的心充满着挣扎、虚荣、琐碎的念头和痛苦的情绪,我们的周围堆满了毫无意义的东西,而且对功成名就、拥有财富已经感到心满意足。

虽然我们有渊博的知识,虽然我们有钱,有汽车,有许多丰富的经验,住的是豪宅,而且多子多孙,我们仍然不快乐。就因为我们不快乐,所以才会被那些承诺快乐愿景的人——政治、经济或宗教上的领袖所操控。

受苦的人去探讨快乐这件事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对痛苦的起因有没有了解才是真正的重点。痛苦一消失,快乐就出现了,但是当我意识到它的时候,就不再是快乐了。因此我必须了解痛苦是什么。如果我的心一直在追求快乐,一直想逃离痛苦的感觉,我还可能了解痛苦是怎么一回事吗?如果我真的想了解痛苦这个东西,就不能排斥它,替它找借口,责难它,拿它和别的东西相比;我必须与它彻底共处,并且深入地去了解它。

如果我懂得如何倾听,就会了解什么是快乐。我必须学会倾听心中的痛苦,能够倾听痛苦,就能了解快乐是什么。

 

8.痛苦是不分你我的

你的痛苦和我的痛苦有差别吗?亚洲人、美国人或俄国人的痛苦有什么不同?情况或事件也许有差异,但人类的痛苦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痛苦是不分你我的,对不对?快乐也不能分你的或我的。当你在挨饿时,你的饥饿就是全亚洲人的饥饿;当你的心中充满着野心和残忍的念头时,你的野心便是所有权贵的野心。

我们认不清全人类本是一体的,我们都受到了不同层次的制约。如果你爱某个人,那份爱并不属于你个人。如果属于你,它就会变成占有、忌妒、焦虑、残忍和专横。同样,痛苦就是痛苦,它不是你的或我的。

我现在不是在说抽象的理论,因为痛苦的感觉是活生生的。一个人如果没饭吃,没衣服穿,没房子住,他就是在受苦,不论他住的地方是亚洲,还是西方世界。现在正遭受到杀害或受伤的越南人和美国人,全都在受苦。若想了解这份痛苦,必须有深刻的洞见和透析力。痛苦一旦止息下来,和平自然会在内心与外境里出现。

 

9.理解痛苦

为什么你我对他人的痛苦会视若无睹?为什么我们对那个身负重担的苦力、那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毫无所感?我们为什么会这么无感?若想了解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痛苦为什么会令我们变得迟钝。

很显然,令我们变得无感的正是我们心中的痛苦。因为不了解痛苦是什么,所以我们对它漠不关心。如果能了解痛苦是什么,我们就会对痛苦有所体认,同时能觉知到一切的事物——不但觉知到自己,还能觉知到周围的人、自己的妻小、路上的乞丐和自然界的动物。但我们并不想了解痛苦这个东西,使我们变得迟钝无感的就是这种逃避的态度。

先生,重点并不在痛苦,而在于我们不了解它,所以我们的心和脑才会变得迟钝。我们只想借由上师、救主、咒语、轮回转世之说、饮酒作乐和其他形式的上瘾活动来逃避痛苦。

了解痛苦并不是要找到痛苦的起因是什么。每个人都很清楚痛苦的起因是什么:不外乎就是自己的愚蠢、狭隘、轻忽或残忍,等等。如果我能看着痛苦而不想得到解答,那么会发生什么事?在不逃避的情况下我会开始了解痛苦,我的心会变得非常警醒敏锐,亦即敏感度提高了。敏感度一旦提高,就能觉知到别人的痛苦。

 

10.以信念来阻挡痛苦

生理上的痛苦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反应,心理上的痛苦则是因执著于某些事物而引起的。因为有执著,所以我们害怕自己所执著的人和事物有一天会消失。在心理上累积一些知识和经验,可以防止痛苦的生起——我们不想受到干扰,我们很怕有人会干扰到我们所累积的那些用来阻挡痛苦的东西,然而累积一些东西来阻挡痛苦便是苦的起因。

医药上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防止生理上的痛苦,信念则能帮助我们防止心理上的痛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害怕失去信念的原因,虽然我们并没有足够的知识来证实自己的信念是真确的。此外我们也可能会拒绝某些强加在我们身上的传统观念,因为我们的经验已经足以带给自己信心、力量和了解,但我们所拥有的信念和知识仍然是用来阻挡痛苦的工具。

 

11.完整的理解

所谓的哀伤到底是什么?它是有别于你的一种东西吗?你所经验到的哀伤到底在自己的内心,还是在外境里?你是一个跟哀伤有别的观察者吗?这个问题显然很重要,对不对?当我说“痛苦”时,我指的是什么?“我”跟“痛苦”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吗?很显然我们必须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我得不到爱”、“我的儿子死了”等事实,都会带给我痛苦。有一部分的我想得到合理的解释,想知道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另一部分的我基于各种理由而感受到痛苦,还有一部分的我则竭力想超越这份痛苦,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所有的部分都是我。如果一部分的我在抗拒痛苦,另一部分的我在追求解释,并因此而陷入了理论中,还有一部分的我正在逃避痛苦这个事实,那么我如何能完整地了解痛苦这个东西?除非我能完整地对它产生理解,否则我不可能从其中解脱出来。如果我的心分裂成好几个方向,就不可能看到真相了。请仔细地听我说。若想看到痛苦的真相,你必须完整而彻底地经验它——“我”这个观察者不能跟痛苦对立。

 

12.你就是痛苦本身

如果没有一个观察者在那里看着自己的痛苦,那么痛苦跟你还有差别吗?你即是痛苦本身,不是吗?你跟痛苦并不是分开来的两种东西。如果你不替痛苦加标签或定名,也不把它推到一边去,那么你即是痛苦本身。

当你和痛苦合一时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你对它没有恐惧,也不替它冠上任何名称,这时你的自我跟它还有没有对待关系?若是有对待关系,你对它就仍然会有恐惧。这时你一定会想做一些事来解决它。但如果你即是它,那就什么也不能做了,不是吗?你既不接受它,也不为它加标签,更不把它推到一边去,换言之,你即是它,这时会发生什么事?你还会说自己在受苦吗?很显然,根本上的转化这时就出现了。因为没有一个自我在那里受苦,所以我在受苦的感觉就不见了。我们总是活在接二连三的反应里,所以从未好好地检视过这个自我。

 

13.受苦是不是必要的

痛苦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和程度上的高低,我们对这点已经很熟悉了。从我们生下来的那一刻到入土为止,一直在承担痛苦这个东西。

如果你说痛苦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不必找答案了;如果你已经接受了它,就不必再去探索它了。你已经把探索的门关上了,但逃避它也等于关上了这扇门。你可能会逃到情感关系里,逃到饮酒作乐里,逃到对权力名望的追求里,也可能逃到喋喋不休的妄念里,然后你所执著的那些对象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么一来你就把痛苦的门给关上了,而这正是大部分的人都在做的事。

我们有没有可能掉过头来面对痛苦?这意味着不去追求痛苦的解药。生理上的痛苦——牙痛、胃痛、开刀、意外事件,等等——都有解决的办法,但另外还有一种对未来的痛苦的恐惧,也会带来苦的感受。痛苦与恐惧是紧密相连的,若是不了解痛苦与恐惧,我们永远无法了解什么是爱和慈悲。若想了解什么是慈悲和爱,你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痛苦与恐惧。

 

14.痛苦的止息

痛苦就是哀伤、不确定感或是一种彻底孤立的感觉。我们会因为死亡、无法完成自己、得不到赞美或是不被爱而感到痛苦。痛苦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若是不了解痛苦,心中的冲突、不幸、腐化或衰败就不可能止息下来。

有的痛苦你可以意识得到,有的根本意识不到——一种找不着理由的痛苦。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怎么去对治可以被意识到的痛苦,我们不是借着宗教信仰来逃避它,便是去合理化它或是服一些镇静剂,否则就会借由胡思乱想、娱乐活动等等肤浅的事情来逃避它。我们做尽了这一类的事,但还是无法摆脱掉那些明显的痛苦。

另外还有一种承袭了数千年的无意识里的苦。即使我们表面上看起来很快乐,而且想要的东西都已经得到了,但苦的根还是无法拔除。因此当我们谈到止息痛苦这件事的时候,我们指的就是把所有的苦恼止息下来,包括表层的和潜意识里的。若想止息痛苦,你的心必须清晰单纯。做一个单纯的人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你必须具备高度的智慧和敏感度才行。

 

15.受伤的感觉

我们要怎么做才不会麻烦到别人,这是不是你想知道的事?如果有这层顾虑,恐怕什么事也不能做了。不过彻底地活出自己,确实会造成一些麻烦,但最重要的还是去发现实相是什么,而不是如何能不麻烦别人。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任何解答,重点是你为何那么在乎别人的感觉或观点?你是不是怕伤到自己的感觉,怕自己的观点被改变?如果别人的意见与你的相左,你只有向他们提出质疑,才能发现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如果你发现他们的意见或感觉并不正确,那么你的发现就会搅扰到他们,那时你该怎么办?你会不会因为怕伤到他们而向他们妥协?

 

16.自我意象会导致痛苦

为什么要把烦恼划分成轻重、主要或次要?能深入地理解任何一个小问题,便可能揭露所有的问题。譬如愤怒、忌妒、羡慕或怨恨之类的烦恼,我们都很熟悉了,若是能深入愤怒这个问题而不把它搁置一旁,会发生什么事呢?你会愤怒是因为你受伤了,某人对你说了一些不友善的话,但是当别人赞美你的时候,你又开心了起来。但你为什么会受伤?因为里面有自我重要感,不是吗?可是你为什么会有自我重要感?

你对自己设定了一些想法、形象或是应该怎么样的标准,但是你为什么会替自己制造出一些形象来?因为你从未真的研究过自己。我们总认为自己应该符合某种理想,譬如当个英雄之类的事。心中会生起愤怒,就是因为这个形象受到了攻击,然而我们对自己所抱持的看法,正是对自己的真相的一种逃避。如果能观察到自己的真相,就没有人能伤害到你了。

譬如一个人在说谎,而别人也指出他在说谎这个事实,这时此人如果承认自己在说谎,就不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伤害。但此人如果假装自己没有在说谎,自然会因为别人的指责而感到愤怒。因此我们总是活在由观念所建构的世界里,我们从未活在实相里。若想观察到实相是什么,就不能有批判、衡量、意见或恐惧。

 

17.变态的享乐方式

你知不知道所谓的虐待狂是什么意思?有一位作者名叫萨德,他曾经写过一本书,书里描述的是一个从伤害别人、看到别人受苦来得到性快感的男人。“虐待狂”这个名词便是源自于这本书,意思就是让别人遭受痛苦来满足自己的快感。有些人确实会从看到别人受苦中得到某些满足。

观察一下你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种倾向。也许你的这种倾向并不是十分明显,不过幸灾乐祸也是一种虐待狂的表现,譬如想把居高位的人扯下台来,批评别人,不假思索地说别人的闲话,都是一种想要伤害别人的形式,一种欠缺敏感度的表现。一个人可能会蓄意伤害别人,或者以无心的说辞及姿态,甚至一个眼神而伤到了别人。很少有人能彻底摆脱这种变态的享乐方式。

 

18.真正的教育

心智会透过传统和记忆来进行创造,这样的心能不能一边经验,但又不储存什么?你了解这其中的差异吗?若想做到这一点,在经验的过程里就不能累积记忆。

你伤害了我,这是一种经验,我把这种受伤的感觉记录下来,于是就变成了自己的历史背景;然后我又透过这个历史背景去观察你,并且产生反应。这是你我在日常生活里都会经历的事,但我有没有可能在受到伤害的情况下,却不把这件事储存在我的记忆里?

譬如你用犀利的言词伤到了我,可是我却不觉得这件事有多么严重,那么这件事就不会变成我的历史背景,如此一来我就能以焕然一新的心情面对你。这才是正确的教育,因为这么一来我们的心就不再受任何制约了。

 

19.愤怒的止息

我很确定我们全都想克服愤怒,但不知为何效果不彰。是不是还有另一种消解愤怒的方式?愤怒可能是由生理或心理因素造成的,一个人可能会因为遭到挫败而愤怒。这个人的防卫反应被瓦解了,他小心翼翼累积起来的安全感遭到了威胁,等等。我们对愤怒都很熟悉了,但如何才能消解它呢?

如果你把自己的信念、概念和意见当成是最重要的东西,那么当这些东西遭到质疑时,你一定会产生激烈的反应。如果能不执著于自己的信念和意见,而开始质疑自己为什么要靠它们来了解人生,那么借由这份了解就能止息愤怒。如此一来你就能消解掉会制造冲突和抗拒的想法,但这是需要毅力才能办到的事。为了得到一些便利,我们早已学会控制自己来获得社会的首肯。若想将愤怒连根拔起,必须有深刻的觉知。

你说听到不公不义的事就会感到愤怒,然而这是一种爱人类的反应,还是一种慈悲?慈悲与愤怒可以同时并存吗?当心中有愤怒和恨意时,还会有正义吗?你可能对普遍存在的不公不义及残忍的现象感到愤怒,但是你的愤怒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它只会带来伤害。若想为人类社会带来秩序,你必须成为一个体贴而慈悲的人。从怨恨之中产生的行动只会助长恨意,它不会带来正义。正义与愤怒是无法并存的。

 

20.宽恕并不是真正的慈悲

慈悲到底是什么?请务必为自己去弄清楚这件事。看看一个受创的心有没有能力宽恕,一个受到伤害的心是否能宽恕,一个既会受伤又懂得培养美德的心,能不能有真正的慈悲。慈悲便是爱,它是跟心智活动无关的一种品质。若是真的处在慈悲和爱的状态里,你的心是没有自觉意识的。一旦意识到自己在宽恕,你的心就会强化那份受伤的感觉,因此有意识地去宽恕,就无法真的宽恕了——你的宽恕其实是为了不再受到伤害。

此外你必须弄清楚心为什么会留下记忆或储存记忆。因为心一直不停地想要膨胀自己,壮大自己。心如果不想变成什么,而能甘心情愿地处在什么都不是的状态里,那个状态里自然会有慈悲。那个状态里既没有宽恕,也没有受伤的感觉,若想了解它,就必须觉察“我”是怎么发展出来的。

因此只要有意识地培养任何一种美德或说服力,爱就不见了,同时慈悲也不可能出现,因为爱与慈悲不是努力培养出来的东西。

 

21.只要有痛苦,就不可能有爱

如果我们已经知道自己的行动可能会伤害到所爱的人,那要如何能在不压抑的情况下自由地行动?你知道,爱是一种自由——双方都是自由的;只要有痛苦,爱就不见了。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你不可能带给他痛苦,虽然你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是对他有益的。如果一味地要求他按照你的欲望去行事,而他也希望你能符合他的要求,那么这份关系就会产生痛苦。虽然你知道占有所带来的安全和舒适是短暂的,但你还是执著于这种短暂的慰藉,因此每一份企图得到慰藉和鼓励的努力,都是对内在本有的富足的一种悖逆。

因此任何一种会造成人我界分的行为,都会制造扰动和痛苦。这么一来你就必须压抑你真正的感觉来适应另一个人,换句话说,不断地压抑自己而带来所谓的爱,其实会摧毁两个人的关系。这种爱是没有自由的,其中只有狡猾的操控手段。

22.未经探索的大海

心受到震惊就会产生痛苦。心受到了突如其来的震惊,一定会想要安歇下来,重新回到例行的生活里。如果遭逢亲人的死亡、失业或是信念的瓦解,你的心就会被搅动。一个被搅动的心会做什么?它一定会渴望自己能安歇下来,它会去寻找另一份安全的工作、新的关系或理念。但是另一波的巨浪又会降临而破坏它的安全,因此心很快又会去寻找另一种防御的方式。

这样的运作是没有智慧的,对不对?没有一种外在或内在的冲动能带来帮助。所有的冲动不论多么隐微,都是无明的产物,它永远在渴求奖赏或害怕受到惩罚。若想从这个陷阱里解脱出来,就必须了解它的整个本质。没有任何人或修行体系可以帮你解脱,真理是唯一的解脱元素,但是你必须先认清心中的真相。你必须在一个未经探索过的大海里独自航行。

 

23.痛苦的止息

走在路上你会看见周遭的自然美景,绿油油的稻田、开阔的天空、孩子的笑声,等等。处在这样的美景中,你突然感受到一股哀伤,你意识到那个背着孩子的妇人心中的痛苦,你也意识到死亡所带来的哀恸以及希望落空时的失意。当一个国家的运势开始衰败时,也会有一种萧条的氛围,因此集体或个人的腐化都会造成痛苦。深入地观察一下,痛苦此刻就在你的家中——无法满足的痛苦,缺乏能力和受制约的痛苦,以及各种无意识里的苦。但是人生仍然有欢乐。没有理由的欢乐和喜悦、不求回报的爱,都会为我们带来欢笑,不过这样的欢笑很少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都背负着沉重的痛苦,我们总是不断地奋斗,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整合,而且几乎不知道什么是全心全意的爱。

我们渴望找到解除痛苦的方法、工具和答案,所以从未仔细地观察过它。我们透过神话、意象和揣测来逃避它,我们总想找到一个方法来躲避痛苦的巨浪。

痛苦是可以止息的,但是不能借由任何修行体系或方法而达成。如果能观察眼前的真相,痛苦自然会止息下来。

 

24.面对痛苦

如何面对痛苦?恐怕大部分的人对痛苦的认识都很肤浅,我们接受过的教育、受过的训练以及受到的社会层面的影响,都让我们变得十分肤浅。只有肤浅的心才会跑到教堂里、概念里或是某些信仰里,这些都是肤浅的心用来逃避痛苦的避难所。如果找不到避难所,你就会在四周筑起一道墙,变成一个无感的、难以取悦的人,或者你会借着神经过敏的反应和过度随和的态度来逃避痛苦。这所有对抗痛苦的防卫机制都会阻碍我们的探索。

请观察一下你自己的心念活动,看看你是如何在借由工作、概念、对上帝的信仰、对来世的期望来逃避自己的痛苦。若是找不到任何借口或是可以带来满足的信念,你就会借由酗酒、性或变成一个爱嘲讽的、难以取悦的、刻薄的、易受伤的人来逃避痛苦。这样的状态一代又一代地由父母传递给他们的子女,因此我们从未把伤口上的绷带揭开过;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我们对痛苦太不熟悉了。痛苦对我们来说只是一种象征、概念或是一幅画面,我们从未真的面对过它。

 

25.逃避痛苦

大部分的人都有各种形式的痛苦:关系互动的痛苦,亲人死亡的痛苦,一事无成的痛苦,想要功成名就的痛苦以及面对彻底失败的痛苦。在生理层面也有各种痛苦,如疾病、视障、瘫痪、残疾,等等。到处都有所谓苦这个东西,而死亡就在某个角落静待着。我们不知道如何面对痛苦,因此不是崇尚它、合理化它,就是企图逃避它。去任何一个基督教的教会,你会发现人们往往把痛苦视为一种神圣的东西,他们主张人只有透过痛苦,透过钉十字架的基督,才能发现上帝。东方世界也有其逃避痛苦的方式,但是就我看来,无论东方或西方,都鲜有人能真的解脱痛苦。

如果你在聆听的过程中能不带任何情绪地听进我所说的话,便可能对痛苦有真切的了解,而且能彻底摆脱掉它,因为你已经不再有任何自欺、幻觉、焦虑或恐惧,而你的头脑也能清晰地、敏锐地、合乎逻辑地运作。这时你或许就能了解什么是爱。

 

26.随观痛苦的活动

到底什么是痛苦?不要问为什么会有痛苦或痛苦的原因是什么,重点是:人在痛苦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看出其中的差异。如果看得出来,你就会觉察到痛苦和你并不是分开来的两个东西,并没有一个观察者在那里看着痛苦——痛苦就是我的一部分,亦即我整个人都在受苦,这么一来我就能随观痛苦的活动,看看它会往哪里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会豁然开朗,不是吗?这时我会看见我一直在强调这个“我”,而不是我所爱的那个人。他的作用只是在掩盖我的不幸和孤独。我总希望他能弥补我的不足,他一旦消失,我就会感觉失落或无依无靠。缺少了他,我什么也不是,因此我哭并不是因为他消逝了,而是因为我落单了。

世上有无数的人可以帮助我逃避真相——所谓的宗教人士往往以他们的教条、信仰、希望和幻觉来帮助我逃避真相。但若是能跟真相共处而不去否认它,请问会发生什么事?如果我能随观痛苦的活动,我的心会处在什么状态?

 

27.自然产生的理解

我们从不说:“让我仔细地看一看那个在受苦的东西是什么。”“看”这件事是不能透过辛苦的锻炼而达成的。你必须怀着高度的兴趣和自然产生的理解来看事物,然后你就会发现我们所谓的痛苦——我们一直在逃避的这个东西以及想对治痛苦的那份欲望——突然消失了。

只要把痛苦视为一个外在的东西——我痛苦是因为弟弟亡故而我又没钱,等等——那么我们就跟痛苦产生了对待关系,这个对待关系是我们虚构出来的。但如果我就是痛苦,而且能面对这个事实,那么整个情况就会转变,一切事情都有了截然不同的意义。这时我们的注意力就统合了,对眼前的痛苦也有了体认。恐惧一旦消失,“痛苦”这个字眼就不存在了。

 

28.痛苦的核心

看见一个美好的东西、一座宏伟的山、灿烂的落日、令人神往的微笑、一张迷人的脸孔,你一定会被眼前的事物所震慑,于是心就安静了下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那时的感觉就像全世界都被你拥抱在怀里似的,但这种情境是在外界的影响之下达成的。我现在要谈的是心能不能主动地去观察,换句话说,你能不能不倚靠外境的条件去观察?我们时常对身陷痛苦的人提出一些建议,我们会说痛苦是在所难免的,痛苦是欲望满足之后的结果。然而只有当一切的解说停止的时候,你才会真的去观察眼前这个受苦的人——这意味着你不是从自我中心的立场在看他。

凡是自我中心的观察都是有限的。如果设定一个想要达成的目标,心就会因紧张而产生痛苦。从自我的核心去观察痛苦,痛苦一定无法解除。抱着一堆自我中心的想法,我一定会说:“我不能有痛苦,我必须找出痛苦的原因,并且设法摆脱掉它。”只要是从自我的核心去观察痛苦,一定会有结论、概念、希望或绝望等东西。这样的观察是非常有限而狭窄的,并且会助长痛苦。

 

29.超越度量的无限境界

失去了某个亲近的人会发生什么事?你立即的反应可能是快要瘫痪了,一旦从那种震惊的状态回过神来,就会出现我们所谓的痛苦。然而痛苦到底是什么?两个人做伴时的愉悦感,快乐的交谈,曾经做过的一些愉快的事,在一瞬间全都被夺走了,只剩下你一个人赤裸裸地面对孤独的人生。

这些都是你所抗拒的感觉:突然被迫去面对一个完全没有支持的人生,这时最重要的就是去接受这份空虚感,既不产生反应,也不借由轮回转世的愚蠢理论来提出合理化的解说——你只是全然地跟这份感觉共处。如果能慢慢地深入这份感觉,就会发现痛苦自然而然止息了下来——不是借由念头的活动而达到表面上的止息,也不是借由某种观念来逃避那份感觉。这时你会发现你的心是彻底空寂的,里面没有任何想填满空虚的反应,也没有任何东西需要被保护;痛苦一旦止息下来,你就步上另一段旅程了——一个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尾的旅程。这是一种无法度量的境界,若想进入这种境界,必须止息心中的痛苦。

 

30.与痛苦共处

我们全都有痛苦。你想不想认识痛苦这个东西?如果想认识它,你可以透过分析或解说来了解它,也可以阅读有关这个议题的书籍,或是上教堂、去寺庙,这样你很快就会对痛苦产生一些认识。但是我所说的并不是这些东西,而是如何彻底止息当下的痛苦。知识不能止息痛苦,我们必须面对那份痛苦的感觉,在每个当下彻底觉知痛苦所有的内容,才能真的止息痛苦。这意味着绝不逃避内心有痛苦这个事实,也不为自己找借口,更不对它产生意见,而只是彻底与它共处。

你知道,面对一座美丽的山而不对它习以为常,是很困难的事。你每天都会看到它,听到山涧的声响,看着它的影子无声无息地覆盖住整个山谷,但不久你就发现自己已经对它习以为常了。你会说:“它真是美极了。”然后便转头走开了。与一个美丽或丑陋的东西共处而不对其习以为常,是必须有巨大的能量才能办到的——一种不允许自己的心变得迟钝的觉知。同样地,如果你对痛苦习以为常,也会使你的心变得迟钝——但大部分的人对痛苦都已经习以为常,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与痛苦共处,了解它,并深入它。

痛苦就在眼前,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你必须去体验它,而不是去研究它。

 

31.与痛苦神交

大部分的人从不直接与任何东西交流。我们跟自己的朋友、妻子或孩子都没有真正的交流。若想了解痛苦,很显然你必须关切它,对不对?换句话说,你必须跟它建立起真正的关系。

若想了解你的邻居、妻子或任何一种关系,就必须去亲近这个对象。你不能怀着批判、偏见、嫌恶或排斥,你必须毫无成见地看着他或她。如果我想了解你,就不能对你抱持任何偏见。我不能透过偏见和各种有色眼镜来看你,我必须神入于你,这意味着我必须对你有爱。

同样地,如果想了解痛苦,就必须关切它,和它建立起亲密关系。借由一堆的解释、理论、希望、思想,亦即妄念的活动来逃避它,就无法与它建立起亲密关系了。因此念头会阻止我与痛苦神交,念头会阻碍我直接地与痛苦建立关系。如果想了解痛苦,必须试着去亲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