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任性必须要配得上你的本事 05
莘子 编著
不断努力不是为了被世界看见,
而是为了让你在自己想要的时候,就能看见整个世界。
生活就像飞翔,需要你给灵魂一对向上的翅膀
浮躁,是成功路上的绊马索
1
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是人的本性,做事情老是求快,就会追求了速度,却忘记了质量。浮躁的人就有这样的缺点,他们希望成功,也渴望成功,但在如何获得成功的心态上,却显得比常人更为急躁。
很多人虽然充满梦想,但他们不懂得如何为自己规划人生,不懂得梦想只有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才能得以实现。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他们往往会产生浮躁的情绪。在浮躁情绪的影响下,他们常常抱怨自己的“文韬武略”无从施展,抱怨没有善于识才的伯乐。
生活中,很多人因为不懂得坚持忍耐,只想着一蹴而就。这样的人,自然是无法触摸到成功的臂膀的。
2
许多浮躁的人都曾经有过梦想,却始终壮志未酬,最后只下遭憾和牢骚,他们把这归因于缺少机会。实际上,生活和工中到处充满着机会:学校中的每一堂课都是一个机会;每次老都是生命中的一个机会;报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机会;个客户都是一个机会;每次训诚都是一个机会;每笔生意都息个机会。这些机会带来教养、带来勇敢,培养品德,制造朋友
脚踏实地的耕耘者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了机会,抓住了机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愿俯视手中工作,嫌其琐碎平凡的人,在焦虑的等待机会中,度过了并不愉快的一生。
人生之路分阶段,到啥阶段唱啥歌
3
知名企业家李开复在自己的创业论坛中曾表示:成功很大程度是要顺应现实,要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李开复的这番感言可谓是对时下很多年轻人最实在的忠告。
近年来,网络上充斥着80后的“普遍焦虑”:最年长的一批80后早已迈入而立之年,他们感叹自己前途渺茫,悲哀自己竟成了“房奴”“卡奴”等新一代被剥削阶层,自嘲是“最不幸的-代”。他们从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由聚光灯下的绝对主角转变为荧幕前的观众--身处这个人生阶段,压力自然倍感沉重。因而,80后的不满是可以理解的,其言论也恰好印证了80后的社会转型。
然而他们不应忘记,每一代人的人生轨迹上,都是存在不同阶段的。如今的80后,与他们的前辈乃至后辈一样,无论生于哪个时代,到了而立之年,都必须勇敢地扛起家庭与社会的重担,都必须走过这从懵懂到稳重、从依赖他人到自力更生的一段路。
4
虽然世事变迁,眼下的具体矛盾与老一辈的时代已有很大不同,但面对人生的方法是不会改变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歌词如此浅白,却也恰恰是最为实在的真理。
人们常常把人生划分为少年、成年与老年:少年时代是艺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创作自己的梦想;成人之年是工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建筑自己的事业;垂暮之年是历史,心怀万物,气定神闲,翻阅自己的过往。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人生都是有其发展轨道的,没有哪一个阶段可以回避,也没有哪一个阶段能够飞越。
所以,社会规律无法改变-正是在这一转型期当中,人们得以从少年发展成青年,从稚拙走向成熟:在此期间,人们的经验与人脉得到了有效积累,社会现实被更好地认识与把握,人们自身,也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