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天,妈妈老了
作者: 洪荣女 黄安娜 翻译:邢心秀
内容简介
她是一位普通的韩国的母亲。只不过,七十多岁时通过自学学会了识字写字,开始每天记录家庭日记。十年之后,被子女们意外发现。她在所剩无多的人生时日中,带着一种对世事和生活的淡然和眷恋,写家中的琐事、自己的子女、父母兄弟、日常劳作,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对家人的爱。70岁的女儿,偶然发现了母亲的日记本,被母亲心底的秘密震撼。作为妈妈日记的忠实读者,以自己细腻的笔触,感受着母亲的每一丝情感,写着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恩,用文字陪伴妈妈度过人生中的最后时光。
作者简介
洪荣女
1916年出生于韩国仁川的江华郡,在七兄 妹中排行老大。十九岁结婚,曾在开城、汶 山、马石、加平、春川生活过,和丈夫生育了 两男四女。五十八岁时,经历丧夫之痛,之后 艰难地以一弱女子之力支撑起整个家庭。七十 多岁时通过自学学会了识字写字,开始每天记 录家庭日记。十年之后,被子女们意外发现, 收集整理后作为给母亲八十大寿的礼物,于 1995年11月出版了《藏在心中的话》一书,引 发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2005年11月,在韩国 KBS 电视台《人生剧场》节目中作为“秋天的 庭院”环节的主人公登场。2011年3月,以九 十六岁高龄病逝。
黄安娜(本名:黄庆花)
洪荣女女士的长女,1940年出生于韩国开 城。大学毕业后经历了四十年的教师职业生 涯。但某天突然辞职,开始徒步旅行式的新人 生。曾去蒙古、贝加尔湖、柬埔寨、越南、印 度、尼泊尔、西班牙圣地亚哥朝圣路等地旅 行。2004年,年过花甲的她从韩国南海边界尽 头的村庄徒步走到了统一展望台。
作者在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是雅 虎博客“隐退后的快乐人生”主题节目的人气 讲师;是KBS 电台《向快乐人生出发》的主 角,定期出演KBS 电视节目《青春永驻》;著 有作品《我的年龄怎么了?》《安娜的快乐人 生秘诀》等。
妈妈的日记本 女儿黄安娜
1
那是1995年暑假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回到了首尔的娘家。已经记不清当时是想在妈妈的衣柜里找什么东西了,只记得非常偶然地在衣柜的抽屉里发现了妈妈的日记本——足足有八本!
对我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强烈的震撼!
要知道,妈妈从来没上过学,而且,当时她已经患病十年了。我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她能写这么多的字!
我瞒着妈妈,将这些日记本包好,带回了家,打算好好看看里面到底写了些什么。
虽然妈妈的日记语句不够通顺,还有很多拼写错误,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它所带给我的深深的感动。看完这些日记, 作为她的女儿,我觉得就这么放着这些日记实在是太可惜 了。跟我的兄妹们商议之后,我们决定在妈妈八十大寿的时候将它们编订成书,拿给那些来寿宴的亲人看。
已经记不清整理妈妈日记的那几个月里我到底流下多少次感动的眼泪了。当看到关于我那九个月就夭折的弟弟木男和四十九岁离世的外婆的一些伤心往事的时候,我哭得眼睛都肿了。
2
这些文字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我甚至觉得自己是个不孝顺的女儿——以前我怎么就没考虑到妈妈该是多么盼望我们这些孩子能常回家看看呢?
作为女儿,我又为她做了什么?
平时,我总是找借口自己工作忙没时间,就不常回家去看她。现在想想,这怎能不让我愧疚?
妈妈的日记里,处处流露着对孩子们的慈爱,默默地感受着对离世亲人的思念,深深地感激着兄弟姐妹的亲情。
妈妈还是个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在日记里,她直率地表达着自己对日常生活见闻的所感、所想。唯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妈妈的日记没有写时间,我不能按照年月份和日期进行整理。
她是后来才知道我们要将她的日记装订成书出版的,她知道之后,心里很是不安,一直在问日记里有没有会伤害到别人的内容。
1995年秋,妈妈八十大寿的时候,她的日记《藏在心中的话》终于面世了。
3
书一出版,就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妈妈的书在书店街很出名,出版后的第一周就成了畅销书。报纸和广播也在介绍这本书,甚至《藏在心中的话》还被选定为老年人韩文学校的教材。
作为韩文研究学者和儿童文学家出名的李五德(音译) 老师,极力向全国的作家指导教授们推荐这本《藏在心中的话》,当时有很多文艺指导教师手里也都拿着这本书。
到现在,这本书出版已经过10年了,人们几乎已经把它慢慢忘记了,可就是在这时,KBS《 人生剧场》又将妈妈的故事拍成了电影,分5部放映了。《秋天的庭院》放映后直到现 在,每年秋天还都会作为《人生剧场》的特映剧场重新放映。
电影放映后,有很多人因为买不到妈妈的书联系到我, 只可惜当时这本书已经绝版了。后来出版社向我提议重版, 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于是便立即答应了 出版社的请求。我把原稿寄给出版社后,就去海岸徒步旅行 了。旅行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询问书的进展情况。没想到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说,那段日子正赶上负责编辑的职员辞职,做事情马马虎虎不上心,他从出版社把妈妈的日记本带走了,再也联系不到他了。
没想到,妈妈的日记本就这样弄丢了。
4
后来,我曾多次联系出版社,可是出版社换了工作人员,他只是告诉我日记本还是没有着落。直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妈妈的日记本对我们家来说太珍贵了,可我竟然把它弄丢了。现在每每想起这件事来, 我还是会觉得很伤心,觉得没脸见我的弟弟妹妹们。
这件事情过去5年后,也就是在去年的11月,我突然接到了“智慧之家”出版社的电话。出版社的工作人员看到了我在博客上发的“妈妈的故事”,问我是否有意编成书出版。
我是从2004年左右开始玩博客的。其实,起初我对博客一无所知。刚开始接触博客是为了看我大儿子的照片。他已经工作了,常年不在家,当时我每天都会进儿子的博客看看。某天,我偶然看到博客网页的一角写着“新用户申请” 的字样,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于是便申请了一个,还起 了 一个好听的名字——“享受生活”。
就这样,我有了属于自己的博客。因为是新手,所以我博客里的内容没什么条理性,空间也是想起什么来就做点儿什么,乱七八糟的。
5
我在博客里开辟了一个小空间,叫“妈妈的故事”,专门为那些想读《藏在心中的话》的人上传一些关于妈妈的日 记,还记录了我每周去看望妈妈时所发生的各种事情。 “智慧之家”出版社告诉我说,他们出版社想将我在空间里上传的妈妈的日记和妈妈的故事编成一本书。
其实,那只不过是我平时的一些即兴随笔,编成书难免会有很多不足。但我一想到妈妈的书又可以编成书出版了, 心里就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激动。于是我立即答应了出版社的请求 。
当时,妈妈已经卧病在床,我迫切地希望在她去世之前能让她再次亲手拿一次属于她自己的书。可是,让我深感遗憾的是,因为日记本的原稿丢了,所以这次出版的书里没能刊登妈妈的亲笔。
因为平时忙于各种家庭琐事,所以我没能按时交稿,书中的文字也没能好好润色。虽然这本书有很多不足,但我希望这本书能再次让众多读者唤起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
2011年5月
我的心里话 妈妈洪荣女
6
对于那些想读我的文章的人来说,也许我要自己重新组织语句才能让他们读懂。
我没上过学,不知道应该如何把我心里的话表达清楚, 写的每篇文章都毫无顺序可言,语句更是乱七八糟。我心里 有很多话想说,有很多次都想拿起笔来写点儿东西,可是我 根本就不识字,就更别说写字了。心里有话,却不知道应该如何用文字来表达。于是,我开始尝试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写,这让我觉得特别费力。
每当这时,我总会抱怨父亲当初没让我读书识字。我想,不识字将是我这一生的遗憾。
如果小时候上过小学,知道如何写字,我也不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大字不识 一 个。如今我能写出这样蹩脚的文字,也是得益于孙子们上学的时候我偶尔学的一点。
那时,我经常想给孩子们和弟弟妹妹们打电话,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打,因为我对数字一窍不通。这些都让我感到很郁闷。于是,将近70岁的我,开始跟孙子仁城学认数字、写数字 。
我学习得很认真,经常在笔记本上练习写数字,从1一直写到100,写到晚上很晚。
7
到现在也忘不了我拨通女儿家电话的那一刻。当我按了 电话号码,等待对方接电话的时候,我紧张得心里怦怦直跳。那次通话后,我高兴极了,甚至比那些考了状元的人还要开心一百倍。后来,我便开始经常自己给弟弟妹妹家和孩子们家打电话。
我看电视的时候爱记东西。女儿们看了我写的东西都会禁不住笑。记得有一次,女儿的朋友往家里打电话。我把他们约会的地点记在了备忘录上。我还记得当时是约在东大门的 “O| 豆 (东大门酒店)”,我却写成了“0| 等 叫旱”。
直到现在,女儿们一提到这件事还会笑个不停。当然, 我心里明白她们并不是在笑话我。
即使如此,我还是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很丢人,所以每次 写完了东西,都会自己偷偷藏起来。但我也明白,我能写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现在我已经能看懂孙子们看的大字童话书了。我还看完 了《人鱼公主》和《杰克和魔豆》这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