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枕上诗书30一世桃花,不曾风流
每一首都是经典,每一句都是情怀。字字都动情,句句是人生。一诗一感悟,一词一境界。
本篇共11段,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1.
明桃花庵歌——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许多人应该和我有一样的经历,第一次知道这首诗,是在看《唐伯虎点秋香》时,唐伯虎拿着折扇,缓缓将诗句吟出:“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2.
当时年纪尚小,分不清历史与杜撰的差距,一心觉得唐伯虎是无忧无虑的风流才子,羡慕他的桃花坞、美人梦。直到长大后才知道,原来唐伯虎不曾风流一生,也不曾邂逅秋香。
唐伯虎出身平凡,其父经营着一家酒肆,母亲是小家碧玉,皆是寻常百姓之家。唐伯虎自幼聪慧过人,十六岁时便考得秀才,名动江南。先后结识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等人,被称为吴中四才子。
他十九岁娶徐氏为妻,门当户对,结成连理枝,夫妻二人感情甚好。此时的他,被温馨与爱包围着,不必为生计发愁,不必执着功名,一心只求长伴父母、妻子。这是他一生当中最安逸的时光,一个家,一场梦。
3.
然而,梦总会醒来。在他二十五岁那年,家中遭到巨大的变故。一年内,唐伯虎的妻子、父母、妹妹相继过世,独留他一人在人间。他沉浸在悲痛中,早已忘记何为欢喜。愤恨命运不公,叹息世事无常,无论他如何骂天咒地,都无法换回昔日的生活。
他沉沦过,堕落过,家境日渐贫寒。他变得一无所有,没有家,没有爱。未老先衰,双鬓不知何时已生出了白发,他不敢面对这样颓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