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1039】
读物本·樊登成长系列《人生的底气》1【人生有岸·格局无涯】
作者:卿歌~365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5317
11
21
2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解读孟子智慧的散文,共27段;孟子的书能够成为经典,就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书人曾经被他点醒,被他提升;很多问题在原来的层次是无解的,但当你的人生产生了位移,从更高的高度上看,那些问题就不再是个问题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2-07 16:26:04
更新时间2025-02-07 16:26:04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人生有岸,格局无涯

只用于读文练习,不做商用

《人生的底气2》

樊登

01、

前言 

你就是你最大的底气

孟子为什么有底气?

春秋的时候人们还比较讲礼,连打仗都不怎么下死手,所以孔夫子可以“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三家分晋是从春秋到战国的分水岭,曾经的霸主晋国被它的二级封建贵族分为韩赵魏三家。魏国率先开始任用法家人物进行改革,人们开始变得残暴、嗜杀、没有耐心。

儒家的那一套“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的仁政思想太慢,太理想主义,也太危险,魏国、秦国的战车已经开动,你才开始搞井田制、什shí 一税,未免太迂腐了些。所以,孟子面临的职场环境是很差的,就好像你在人人都做互联网高科技的时代劝大家慢一点、不着急一样。

02、

然而孟子并不怕,甚至还有点嚣张。在《孟子》开篇,他见到的人就是最爱打仗的魏惠王,因为魏国的国都在大梁,所以人们叫他梁惠王。梁惠王也不客气,说:“老头,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给我们国家带来好处的吧?”梁惠王习惯了法家和纵横家的套路,认为孟子带来的一定是各种表格战略和战争建议。

就像今天的一家大企业见到咨询公司,首先就问:“如何提高我们的利润率?怎么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孟子说:“王何必曰利?”“动不动就说利润,你俗不俗?我来跟你谈谈企业的价值观吧!”

03、

孟子的大义凛然震慑住了梁惠王、齐宣王、滕文公这些大大小小的君主。虽然后来未必按照孟子的咨询方案办,但至少,咨询费都结了。

目光短浅的人会说孟子不切实际。他说天下将“定于一”,这个“一”是一个不嗜杀的王者。但结果天下被最嗜杀的秦国统一了,打脸啊!但如果孟子还在,他会告诉你残暴的强秦只是历史上的一朵小浪花,因为法家的统治思想才是理想主义。他们把老百姓都当作傻子、懦夫、奴才。

04、

儒家把人当人。所以老百姓不会像墨子要求的那样无私,也不会像杨朱说的那样自私,更不会像法家设想的那样懦弱。老百姓需要土地、粮食、衣帛和蛋白质,需要王者之师的保护,需要君子、大人的教诲。后来的人理解了孟子,他所说的比孔子更加清晰具体和坚定。所以最终中国走向了“儒法国家”的稳定结构,儒家的理想和法家的手段相结合,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中庸吧。

所以孟子的底气首先来自他的自洽。他认同孔子的理念,并想通了自己的使命。“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05、

当他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以后,剩下的就是心无旁骛地做事了。他拿着自己的商业计划书四处游说,参加各种学术和商业活动,与墨家、杨朱、纵横家、法家展开辩论,扩大儒家的社会影响力;他培养学生发展队伍,与贵族和王侯们交朋友,寻找让儒家思想落地的机会;他说寓言、讲故事,结合案例展开讨论,把儒家的思想成体系地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所以在一贯论资排辈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孟子能够超越颜回、曾参zēng shēn成为亚圣,实在是实至名归。可以说没有孟子的大义凛然和中流砥柱的作用,儒家很可能沦为诸子百家中的普通一员。

06、

孟子的另一个重要的底气来源是他对于人性的坚信。这个世界到底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人性本来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这些问题可能难以有确切的答案,但是你可以选择自己相信什么。

荀子选择相信“人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个选择冷静而智慧,但缺乏光辉和力量。孟子相信“人性本善”,这个选择可能让他伤痕累累,但是大而有光辉!当你选择像荀子一样冷眼旁观,也许会少受一些欺骗和背叛,但你的内在力量也在不断损耗。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