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491】
读物本·父亲的战马
作者:不讲谐音耿先生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9183
17
17
17
4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以蒙古族战士和草原战马的视角,展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历史。作品以细腻的文字、鲜明的色彩表现战士与战马之间的深厚情感,原作者以此文纪念自己的父亲,著名翻译家那顺德利格尔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12-02 23:02:32
更新时间2025-03-03 09:32:14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父亲的战马

文章原作者:鲍尔吉·原野

BGM原作者:《马》词曲:FloruitShow、演奏:bilibili-子房箫客/《The Rain》久石让

文章及BGM来源网络,转载作品仅供读文练习,不做任何商用,侵联删。

注:文中存在修改,如觉影响阅读体验,可自行搜索鲍尔吉·原野的绘本《父亲的战马》。

征战

1.

我父亲那顺德力格尔第一次来到沈阳是在1948年11月2日。他们从塔湾进入,这里是沈阳的西北角。

地上铺一尺多厚的雪,马奋力抬蹄,再踏进去,跑不起来。国民党的黑飞机从树梢那么低掠过,倾洒机枪子弹,像泼水似的。马跑不动,骑兵们活下来全靠运气。

我爸现在说国民党的黑飞机,还咬着牙不松开:“它们横着飞、斜着飞,人和马都害怕。机枪子弹沿一趟线突突下来,地全开花了。人马中弹,血化开炕席那么大一片雪,地上出来一个血窟窿,马的血比人多。”

2.

马累出汗,脖子上的毛聚成小绺,骑兵们冻得打哆嗦。11月份,他们穿单衣单裤,这是黄炸药染的土布军装,但炸药不抗冷。他们进城没遇到抵抗的国军,十几里外的城中心传来密密麻麻的枪声。我爸所属四野骑兵二师十三团,他们刚刚从长春赶过来,和四野主力一起解放沈阳。

我爸骑一匹白马,蒙古语叫“沙日拉(略带杂毛的白色的)咩绕(马)”,他的马像一个细心的战士,和他一起走过战火。黑飞机过来扫射,战马要有足够的意志力隐忍不动。马如果毛了,疯一样蹿出去,就成了敌机第二轮扫射的目标。这些,战马都懂。

3.

马在战场上见过无数死人,见过人趴在死人身上痛哭,见过人拖着五六米的青色肠子在地上爬。从长春开始,骑兵二师和四野一个朝鲜人的步兵师穿插行军。骑兵目标大,夜里行军,朝鲜步兵师白天走。

那时候,八路军(四野官兵习惯自称八路军)占领了东北的土地,但天空还属于国军,天天狂轰滥炸,到夜里才歇着。

进城是在早晨5点钟,连长罗保传令:“整理军容风纪,显示八路军的威风。”骑兵们夜里行军,身裹日本人的军毯和土匪的羊皮袄,接到命令,他们全都挺起胸脯(pú),显露四野的胸章。“要不然,”罗保说,“老百姓以为咱们是土匪呢。”城里是一片荒凉的平房,无人瞻视他们挺胸的丰姿,老百姓都跑光了。

4.

骑兵二师全由蒙古人组成,每连一百个战士、一百匹马、一百杆三八大盖(苏军收缴日军装备转配四野)、一百把哈尔滨产马刀。我爸说,哈尔滨的马刀照日本军刀差远了。好马刀不是好菜刀,它的刃有五分钱硬币那么厚,刃不能开。

好刀接连马的冲力与骑兵的臂力,一刀下去可削掉半边人身,它哪是刀?是一下砍断五六根骨头的薄钢板。刀下去砍不到人,骑兵会一头栽到地下,这是多大的力量。我爸他们挺着胸脯(pú)走在街上,路边立着电线杆子,这是大城市的标志。

5.

塔湾之无垢舍利塔立在前方几十米处,雪落在一层层的飞檐上像撑着白伞。“咣——咣——”,一阵爆炸响起,声音静下来。他们接着往前走,电线上、树上挂着人和马的碎肉、炸药染的军服碎片。

“尖兵班全没了,十二个人,他们全骑着白马。”我爸说,“不知道是什么炸了,炮弹,也可能是地雷。”

战争的仇恨是一点点积累的。我爸所在的十三团一连官兵是乡亲,有亲戚关系。我爸的战友中有他的叔叔、伯伯和舅舅,一起出来当兵却不能一起回家,让活人悲伤。战马是骑兵从自己家里带出来的坐骑,我爸的“沙日拉咩绕”是我爷爷彭申苏瓦参加内蒙古自治军的马。

6.

我爷爷在飞驰的马上用步枪左右开弓,打碎东西两侧二百米外的四块青砖。他的枪技离不开马的配合,马跑得稳,枪打得才准。我爷爷回家养伤,我爸骑这匹马入伍,编入骑兵二师。那年,我爸十八岁,马六岁。

马跑到最快时,四个蹄子像攒在一块儿又撒开,像一块风里的云彩。天下没有战虎、战狼、战猪,却有战马。马把自己的命搭在人的命里,他们是死党。骑兵们进了沈阳,一厢待命,步兵在每一条街上打巷战。“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我爸说:“步兵跟他们干,我们等着。”

7.

在攻城的战斗里,骑兵像老鹰一样待在城市外围,阻击敌方援兵或从步兵防线逃出的溃敌。马要有马棚,我爸他们团进驻铁西一家面粉厂。他们找来找去发现面粉厂有大棚,里边垛(duò)着一袋袋白面。

“马住棚里,我们吃烙饼。白面就是白面,没油烙出来也好吃。”他们卷着饼往嘴里塞,手里抓另一张。枪声停了,零星的枪声也没了,他们举着烙饼欢呼胜利。骑兵们爬上房顶,看见缴械的国军排长队走过来,被解放军战士押解(jiè),蜿蜒十几里。

国军的军装有两种,一种土豹子样,比八路军好不到哪儿去。另一种美式哔叽夹克。“漂亮!”我爸说,“被我们的人押着,全套美式装备。”

8.

骑兵的烙饼只吃了一天,沈阳解放了,他们领命追击另一股土匪,匪首叫胡图林嘎。土匪边逃边散,追到开鲁之后,土匪没了。国军和土匪都怕四野骑兵,但骑兵怕老百姓。四野军纪严明,老百姓一告状,违犯纪律的人就要倒霉,最轻也挨连长一顿拳脚伺候。

土匪进村,上门抢粮食草料,八路军哪敢抢?抢老百姓会被军法官枪毙。骑兵们不会说汉语,兜里没有钱,他们向老百姓作揖赔笑脸,像要饭一样为马讨要谷草。八路军有一奇技——写借条,写上借谷草多少斤、粮食多少斤,全国解放之日偿还。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