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2915】
读物本·【音梦园社团出品】纪录片之【中国】
作者:屠妖妖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3764
6
7
5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本篇文章由【音梦园社团出品】纪录片之《中国》本篇文章讲述了“河西的长廊”,“茶马古道”,“美味人间”三个纪录片。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10-14 22:26:51
更新时间2024-10-15 11:06:54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河西的走廊

在曾经的历史通道上,作为通往广阔西部的咽喉,河西走廊是那么地意气飞扬,更洒下过无数先辈的血汗,沉淀了太多的期待与渴望。而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这条横贯东西扼控咽喉的超级通道地位愈发凸显,也必将肩负起更多使命。两千年前,张骞义无反顾踏上了西去的探索征程,才有了一个帝国沿着河西走廊金戈铁马的生动岁月,和这条通道日后的别开生面。

从走廊东西两端同时走来的学者和僧人,携带着古老的典籍和经书,穿越乱世动荡的年代,思想和信念依然生生不息。儒家与佛教的光芒沿着这里,照射到整个东亚。而东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也让河西大地变得博大宽容。河西走廊像一个楔子,揳入了中国广袤的西部。和平的使者纷至沓来,以会谈与结盟的方式奠定了今天的中国版图。深处广袤西部和遥远欧洲海岸的人们,也怀揣着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对未知世界的探求,踏上了东行的远途。

从此穿越了河西走廊的丝路延绵伸展 。马帮与驼队,日夜兼程,瓷器和丝绸,黄金和琥珀,僧侣与经卷,财富与憧憬,成为漫漫旅途中坚持的梦想。在这条神奇的河西走廊上,一代又一代行者穿越时光。激情,欲望,喜悦,悲伤,重复轮回,把一个个遥远的国家联络成一个更加宏大的格局天下。毫无疑问,河西走廊早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地理概念,它意味着一种历史和一种文化和一种使命,它是丝绸之路的象征和缩影。

在世界版图上,两条丝绸之路恢弘而壮美。陆上丝路从中国西安出发 一路向西,跨越高原峡谷,穿越沙漠盆地,经过河西走廊深入中亚腹地,通连欧洲。海上丝路,从中国东南沿海沿马六家海峡过印度洋,直抵大西洋岸边。千年前的丝路辉煌,张骞策马西行,郑和扬帆西下,一段久远的故事,一段让人感怀的岁月沧桑。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草原黄了又绿,海上潮涨潮落。中国从强胜到衰弱,又从抗争到复兴。今天,我们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未如此之近,中国同周边国家携手圆梦的意愿从未如此之真。而河西走廊作为陆路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也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时光一去不返,但河西走廊始终就在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 ,走向未来的脚步正在继续。

茶马古道

像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一样,地处大西南的茶马古道构成了古代中国和西亚、南亚之间交通、交流的重要门户。它是多民族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融汇的巨大平台,是鼓荡在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上巨大的血脉。很难想象中国的博大宽广,也很难想象中国古代内部,尤其是和外部世界的交通交流了。如果站在阳光或者飞鸟的高度,我们就更能体会到这中间的艰难。在中国这一只雄鸡的四周,高山、大漠、高原和海洋,深深地阻碍着我们和其他地区的交流。然后,我们的祖先开辟出了道路,在艰险之中,在简陋的条件下,四条巨大的道路打开了中国通向世界的门户。

从北向南,这四条道路分别是穿越了草原和黄河,以北地域的神奇的丝绸之路,而后是依靠着自然条件而形成的黄河水路和更南一些的长江水路,最后,在中国最高、甚至是世界最高的云贵和青藏高原之间,就是同样东西走向的伟大的茶马古道。依赖着自然河道的便利,黄河和长江的水路打开了中国从遥远的内陆通向海洋的大门,自西向东,让自己走向东亚、南亚和非洲。

而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则将地处东方的中国文化和物质技术、商品推向西方,它们一北一南,打开了中国走向南亚、西亚和欧洲的大门,使世界东西两大部分产生了积极自觉的碰撞、交流和融汇。从而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乃至与世界文明的进程。作为主要来自于人的行走踩踏和人力自觉开辟的道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都有着让后人感到惊诧和疑惑的地方,它们选择的路经并不是平坦或者是优美的地域,而是自然界中最艰险的广大地区。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绝大多数地区是半开化的贫瘠、干旱和冷酷寂寞的大漠戈壁,人烟稀少,甚至缺乏生命的气息;它是中国低地的北方和世界交通的巨大的血脉。

茶马古道则选择了地球的最高点,它的绝大部分延伸在两三千米乃至于六千多米的广大的高海拔区域,纵跨十多个纬度,横跨二十多个经度,穿过中国最高的两大高原--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穿过哀牢山脉、无量山脉、横断山脉和伟大的喜马拉雅山脉,跨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和雅鲁藏布江,最后一路切进南亚次大陆。

按照很多人的考察和判断,这条穿行于雪山、大河、深谷中的古道是挂在悬崖上的神秘的天路,是中国大西南地区高原上的血脉。茶马古道的起始点分别代表了两个极端。它起于云南的西双版纳,然后向西再向西,最后扩散向中国最西部的西藏以及喜马拉雅山脉以南、以西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一边是无边的绿色和鲜花,云南西双版纳,是全球北回归线沙漠荒芜地带中最后的和唯一的一片绿洲,另一边则是地球极高处的青藏高原,是圣洁、寒冷和严酷的雪山高原。这是极端寒冷和极端热烈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汇。

它的线路,就是从茶叶的发明地说起,从产茶的地方说起。一个产地,一个销路,就形成了茶马古道。一个地方产,一个地方要用。传统上所说的茶马古道主要有两条主要线路。按照它们出发点的不同,分别被叫做滇藏茶马古道和川藏茶马古道。滇藏线起于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向北经过云南思茅地区、红河地区到达昆明,而后转而向西,经楚雄、大理、丽江和香格里拉等地市进入四川的昌都一带。

川藏线则主要起于四川的成都或康定,一路向西,经过雅江、稻城、理塘、巴塘到昌都地区。昌都是滇藏和川藏两大支线的汇合点,从这里出发,茶马古道继续西进,而后直达西藏首府拉萨,并经亚东一带边境,分别进入印度、缅甸、泰国,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最后分散融合到西亚和欧洲各国。

在两条支线沿途,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蛛网般弥补在这一地带的各个角落,将滇、藏、川“大三角”区域息息相关地联络在一起,也将中国、印度、尼泊尔等国家联络在一起。通过河谷,沿着山脉,一条又一条很细很细的路线就是这块高原上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也像是巨大的蜘蛛或章鱼的触手。

每一道河谷山脉,就都是伸向外面世界的触角,通过茶、马、丝绸、红糖,通过被叫做经济、商贸和文化、宗教等等东西,这块广大的地域一直保持着活跃和生气。和丝绸之路以及世界上很多古代交通网络一样,茶马古道是在远古原始的峡谷、河流谷底等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人和马踩踏出来的。上古时代,这里一直存在着一条多民族原始族群迁徙融汇的大走廊。

公元100年前后,当伟大的丝绸之路在汉代由张骞等探险家团体开拓时,在大西南,云贵高原上也出现了著名的五尺道、博南道和身毒道,它们分别沿着金沙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以及横断山脉中天然的峡谷走廊散布着。就是沿着这些原始道路,军队、官员、商人、流放者们从繁华的北方进入了地处偏远的云南一带。

然后,商贸开始发展起来,云南优质茶从南部的西双版纳和澜沧江两岸分别被来自青藏高原的藏族和印度、尼泊尔人发现并贸易,著名的山地马品种西南马也从公元八世纪左右的唐代走进了历史的视野。茶马互市制度的兴起和繁荣,以及茶叶贸易的开展和旺盛,使这些原始的道路贯通连接,形成了现在被叫做茶马古道的庞大的交通网络。

史料上关于这条大道的记载远远晚于真实的历史。按照野史和民间口碑的说法,很早之前,从茶马古道的西端,也就是西藏和云南西部一带,茶的贸易为中央王朝和地方政府换来了战马。比较突出的大概是在十到十一世纪的宋代;当时,中国历史上传统的马匹供应地西域脱离了中央王朝的统治,丝绸之路被异族切断达数十年之久,于是,宋王室只好在云贵高原设置了茶马互市,以保证国家最起码的战备资源:马匹。顾名思义,我们叫它茶马古道,那就是跟茶、跟马有关系。

美味人间

不同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人类千姿百态的生活方式。中国,拥有最富戏剧性的环境和气候,从荒漠到平原,从山地到海洋,人们因循自然,从食物中获取能量,竭尽才智,用美味慰藉家人,让我们穿越四季,跨越山海,开始一场采集风味的旅行。

 (新疆 库尔特)

天气转凉,阿勒泰深山中的夏季牧场,毛勒提别克整理自家羊群,仔细挑选出最强壮的牲畜,准备踏上征程。四岁的外孙吾尔恩被委以重任,挑选一只羔羊,今天,要用它款待到访的客人。

山地放养的阿勒泰大尾羊,肥腴的脂肪下,肉质极为细嫩。毛勒提别克家的夏牧场,位于阿尔泰山南麓,在这里,野草,羊群和哈萨克人之间,一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当年生的羔羊,肉质幼嫩酥软,油脂丰沛,浓香清甜,只要清水炖煮,就是难得的夏季美味。这是夏天里最后的团聚,等待毛勒提别克的将是连续几天的风餐露宿。外孙吾尔恩也要告别牧场,到山下的定居点生活。

毛勒提别克:你们要坐车走,跟外婆一起,看到正在动的那片云了吗,不知道明天是下雨还是怎么样  ,乌云散去,凌晨,踏上征途。

人类从逐水草迁徙的动物那里获得灵感,开始游牧。夏秋牧场之间直线距离接近九十公里,山路崎岖,他们要用整整七天才能走完。每一年草木枯荣,毛勒提别克都沿着季节指引的方向,辗转不停,羊群不仅是能量来源,也是他们全家的生计所系。毛勒提别克:阿勒泰大尾羊大盘肉。

 (新疆 乌伦古河南岸)

3个月后,毛勒提别克迎来真正的考验,迟来的降雪,让他比预期晚了近四十天,才得以进入冬牧场。

毛勒提别克:我们的牲畜状况不太好,这些羊里面,一百五十多只羊要生小羊羔的。

冬牧场深处荒漠,积雪是唯一的水源,草料稀少,毛勒提别克需要严格控制羊群啃食范围,保证他们安全度过严冬,那是明年的希望。

 (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

冬季,牧民蓄养的多为成年羊只,中国牧区最东端,呼伦贝尔,人们用一种复杂的方式,烹饪多年生羯羊。卵石内部炙烤,奶桶密闭增压,内外同时加热,带皮焖烤的羊肉汁水丰盈,并带有独特的炙烤香。极致的味觉体验在羊胸口,刀锋过处,张力十足的油脂迎刃绽开,绵密浓烈,余香满口。

 (新疆 乌伦古河南岸)

寒冷荒漠里也有美味,马肉是哈萨克牧民重要的越冬储备,化雪取水,准备腌制马肉,吾尔恩和妈妈特地从80公里外的定居点赶来。哈萨克的食谱中,马肉马肠占有特殊地位,牧民传统的保存方式,不经意将其塑造成美味,那是寒冷和时间对它的改变。马肉高蛋白低脂肪,用新鲜马肉炒制的库尔达克,牧民一年中只有一次吃到的机会。接下来,真正的美味才开始酝酿,马肋排,肥瘦相间,肉质最为细嫩,被慎重地穿进马肠中,在肠衣的保护下,制成哈萨克人重要宴席上的待客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