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99】
读物本·致青春 致未来
作者:东南熹
排行: 戏鲸榜NO.20+
【禁止转载】读物本 / 近代字数: 2888
73
95
9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新华社长文《致青春,致未来》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1-10-15 00:54:38
更新时间2021-10-15 11:26:2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1919年5月4日,属于青年人的高光时刻。
人们无数次地怀想:那些心怀“国之大者”的青年,是如何发起震古烁今的运动,重塑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此后,1921年石库门里的13位代表平均年龄只有28岁,只有50多人的中国共产党发展成了拥有近亿名党员的百年大党;百年来曾经屈辱的中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五四精神,成为穿越时空的“青春密码”,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回望历史,我们或许可以这样告慰五四先贤:“这身经百劫的民族,归来仍是少年!”

 

图片
晨曦

时钟,拨回百年之前,我们看到斑驳的历史影像,如吉光片羽,勾勒一个灾难深重的古老国度在一次又一次耻辱击打中缓缓沉没的轮廓。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东方巨龙贫病积弱、列强环伺、任人宰割。

“西方世界轰隆隆地前进,而东方世界却沉寂异常;西方像个巨人一样立于世界之上,所及之处无边无际。古老的东方核心,而今已沦落为边缘地带。”一位西方历史学家这样写道。

五四运动,作为中国历史中推动转折的神来之笔,挥毫泼墨,为中华民族画出了一个明亮的晨曦——中国古老的身躯中骤然迸发出复兴的精神,青春的地火喷涌成革命洪流,青春的呐喊一刹那震动寰宇……历史的长河,在此处转弯

图片

觉醒

 1919年5月4日,来自北京10多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大游行。

“今日各校学生游街,复赴曹汝霖家,因阻止入内打破电灯,曹宅焚毁、学生数人被捕”“章宗祥在曹宅受伤甚重”“北京学生界发表宣言书,联合各校一致行动,为露天演说唤醒国民……”5月5日在上海出版的《新申报》推出号外,报道五四运动爆发。

青春的火焰燃烧,只因深深的爱——爱祖国,爱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爱脚下这片厚重而沧桑的土地。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