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本角色

净之
男,0岁
所谓等级森严的敲打

辩择
女,0岁
我长得每片叶子在你眼里都叫做茶
普本 游魂
云淡星高 待长宵
天干物燥
落叶吹灯 风满城
三更
闪回
净之:岐山下近来传出怪谈,你可听说了?
辩择:怪谈?我前日还在山脚转了转,也没见什么异样。不过是些乡野之人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的鬼话罢了。
净之:哼,你这木讷心眼,想不通瞧不透这地下的玄机。这刘氏庄里乳母有个儿子,叫众爱,夜里捕猎撞上一桩怪事,诡得叫人心里发毛。
辩择:众爱?这名字倒稀奇。撞上什么了?野猪还是狐狸?
净之:都不是!是个红裙妇人,可这妇人偏不寻常,抓了只老鼠生吞下去,活像饿鬼。你说,这算不算怪?
辩择:生吞老鼠?许是疯了,不过也未必算是稀奇。人饿极了,连黄土都吃得。
谈笑间叹人世太苍凉
多少的故事
多少的白纸半张
趁三分醉意今宵
忘却了圣人模样
添半盏油灯点亮了半间书房
重音入
净之:你这呆子,真是半点灵光也没有!众爱见她吃鼠,吓得大喊,那妇人慌了,竟钻进他下的网里。他吓得迷瞪了魂,抡起棍子一顿打,直到这妇人有进气儿没出气儿——他一心以为这妇人死了会现出狐狸真身,可等了半晌,还是人模样。
辩择:打死了?这手够狠。如若真是人,他岂不成了凶手?
净之:可不是!他心虚得很,把尸首连网扔进沤麻池,想毁了痕迹。可第二天再去看,你猜怎么着?
辩择:怎么着?莫非活了?
净之:正是!不仅活了,还被他一斧子砍成两段,现了真身—一只老狐狸。可这事才刚开头,更怪的还在后头。
辩择:怪的?狐狸都死了,还能有什么?
净之:哼,你听我说。有个老和尚路过,手里拄着根破拐杖,满身灰土。他见狐狸没死透,劝众爱养着,说狐狸嘴里藏着媚珠,得之可叫天下人喜爱。可他一边说,一边笑得古怪,像在念戏词。
辩择:媚珠?那是何物?
净之:你竟不知?狐仙活到千岁,体内生珠。男狐生魅珠,女狐生媚珠。得了这珠子,人人爱你,连仇人都得对你笑脸相迎。
辩择:你接着说,那众爱得了媚珠没有?
净之:得了,可过程忒阴毒。那老和尚教他一招,拿个窄口罐子埋进地里,罐口齐平地面,里面烤了两块猪肉。狐狸闻着香味,够不着肉,就把嘴凑过去。肉凉了,又添两块,狐狸馋得流口水,最后竟把珠子吐了出来。
辩择:吐了珠子?然后呢?
净之:那珠子圆如棋子,晶莹剔透,众爱的娘亲戴上,她男人从此宠她如珠如宝。
辩择:听着倒是个好东西。不对!天下人喜爱?那狐狸自己有这珠子,怎么还被人砍死?
净之:问得好!我正要说这个。狐狸有媚珠,活了千年,却被个莽汉算计砍死。珠子能叫人喜爱,却保不住性命,依我看,那媚珠未必是好东西,不过是个“画虎类犬”的玩意儿。
辩择:怎么说?
净之:这珠子就像那些个物件,拿别人的残句描几笔,装得虎啸山林,其实不过是犬吠街头。你猜,那众爱一家得了珠子,为何连夜就跑了,是在躲什么,他们又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