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东北作家迟子建说,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立春时那里还顶着零下三十度的严寒,需要慢慢苦熬才能破除冰雪桎梏,迟迟走向春暖花开。
可越是这样,越让人感动于人间草木隐藏在冰雪之下的生命力量,不屈不挠地孕育理想希望。
其实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春光都是一点一点上色,由淡到浓,有一个渐变渲染的过程。
2一夜东风起,万山春色归。能够随着立春节气如约而至的美好春光,只存在于南方少数地区。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花事尚浅。可总有些诗人能敏锐地捕捉到春意,唱响浪漫的春日序曲。
甚至,在他们看来,“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动人春色无需是万紫千红。
那疏疏淡淡处也别有情韵,足以撩动春心,惊破春魂,在细微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勃发。
31.早梅初放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宋·白玉蟾 《早春》
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初春时节花事犹浅,多为“墙角红梅开未遍。小桃才数点。”
那一夜,旖旎东风吹向了向阳枝头,惊破梅心两三朵,白玉蟾无意邂逅了第一抹朦胧春色。
4风里氤氲着幽幽暗香,雪里翩跹着婀娜花姿。诗人静静地欣赏着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一时间光影变幻,如梦似幻。时而淡淡烟霭缥缈枝头,时而溶溶月色妆点花容,迷离又明净。
疏影横斜,花影绰绰,深深地倒映在春水里,浅浅地附着在雪沙上,又是极美的春江花月夜。
诗人精准地把握了早梅初放两三朵的清新疏淡之美,并用雪、月、烟、水、沙加以点染,营造出春夜特有的朦胧梦幻之感。
5前两句写花香,后两句描花影,以轻盈笔触勾勒出暗香疏影的氛围感,和烟带月,浓淡相宜。
但这浓淡绝非花开浓淡,而是月华似水与轻烟笼罩下的视觉感官和心灵感受,花影深浅亦然。
正是这浓浓淡淡、深深浅浅,不只有余音绕梁的音韵美,还有回味无穷的绘画美和意境美。
它灵动又清绝,乃“一年春好处,都在水边梅。似雪因风起,和烟带月来”的一种具象表达。
62.嫩柳初黄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春色撩人,不只在春深杨柳堆烟处,早春的“嫩黄初染绿初描”也同样别有风情。
杨巨源认为初春时节,柳叶新萌,柳眼初黄,才是诗人最爱的人间清景,春色如此清新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