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3】
读物本·《不完美的父母》 2 第二章
作者:闲听雨落花低吟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8694
2
1
2
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本书首先论述了孩子们为什么会做出在父母看来有问题的行为,其次探讨了传统的育儿、教育理念到底是否可以有效帮助到孩子。最后分析了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打交道,好的亲子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6-11 01:34:01
更新时间2024-06-23 23:13:56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二章 理解孩子的行为

孩子的问题行为

“我家的孩子是什么都听父母的好孩子”,这么说的父母是不会来做心理咨询的。大部分来咨询的父母都是发现孩子产生了在父母看来是有问题的行为(特意用了这种兜圈子的表现)。如果孩子不会做出任何让父母头疼的行为,或者哪怕产生问题了但是马上就能解决的话,那和孩子在一起就会轻松很多,这一点很容易想象。但是现实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以为解决完一个问题,又产生了下一个问题。一旦哪一阵子父母发现自己不用为孩子的事困扰了,可能此时孩子已经自立了。很多人此时会全然忘却育儿时的辛劳,只感到孩子离开的寂寞。都说子欲养而亲不待,同理,想要再养育一次孩子,孩子却已经去到我们不可触及的远方了。

面对孩子产生的问题,有些人误以为解决了就万事大吉了,其实那就像海市蜃楼,在解决了这一问题后,又会有其他新问题出现。或许你也曾因为无法一劳永逸而沮丧吧。

孩子一直在成长着,伴随着成长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父母和孩子其实是一起在成长。在我看来,亲子关系并不是解决了某个问题后,却离目标愈加遥远的海市蜃楼,而是像螺旋式楼梯一样不断向上盘旋。即使看起来还在原地,但一定是比以前更高了。总有一天你会发觉,在育儿过程中尽管看起来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数次回到原点,毫无进展,但其实已经来到了很高的地方。

关于育儿和教育,有人认为应该是在出现问题时努力解决,消除孩子性格和行为上的问题,我对此持有不同观点。我计划在后面的文章中介绍这一点,其实这类似于不管怎样先让花儿盛开,如果出现问题并且有必要的话再采取一定的措施,然而实际上在花儿盛开的时候,以前认为是问题的事情也就不成问题了。

在日常生活中,丝毫不为孩子的事所困扰的父母应该是不存在的吧。大部分情况是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我指的是没有出现需要接受咨询服务的程度的大问题。这就类似于说不上是生病但也不健康一样,比如,现在只是并没有出现发热的症状,并不是没有生病就是健康。同理,亲子关系也应该包含着更积极的意味,而并不是没有问题就可以。

就花的例子来说,我们不知道最终到底会开出什么样的花,同样的,没有问题的亲子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对此持有明晰的想法的人应该也很少吧。刚刚我们提到育儿没有魔法,如果假设有这样一种魔法,孩子身上的无论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在孩子睡着后魔法就会起效,通通可以解决。而且父母和孩子都不知道自己被施展了这样的魔法。第二天早上,到底发生什么才知道魔法发挥了作用呢?相信很多人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吧。

当然现在讨论这个为时尚早。话说回来,在孩子做出父母看起来有问题的行为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前文中提到只有爱,没有技巧,这样的爱是很无力的,对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有这样的感触是因为在儿子2岁时的一天,他突然从保育园消失了。下午三点左右,我接到了保育园打来的电话,“他已经到家了吗?”因为太过突然,我一下子并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另外,尽管孩子的腿脚很强壮,我也无法想象一个孩子独自步行30分钟回家。当我意识到孩子从保育园消失不见了,或许出了保育园往家的方向走着,一下子吓得我面如土色,差点晕厥。儿子读的保育园也是我小时候就读的,以前那一片儿是郁郁葱葱的,自然环境特别好。但是儿子入园那年保育园迁址了,通往保育园的路上车辆很多,虽然有交通信号灯,但是十字路口太大了,如果儿子真的走这条路可太危险了。庆幸的是儿子在距离保育园数百米的便当店门口被找到了。了解到从保育园到找到他的便当店,需要通过一个人行横道。后来我问儿子“你知道怎么看红绿灯吗”,儿子很平静地回答说:“嗯,知道的,变绿灯了我才过的马路。”保育园的老师们根本没有想到孩子会跑到保育园外面,所以只在园内找寻了,的确,谁都想不到一个那么小的孩子会一个人走出这么远。

此时我一直不解并且纠结的点在于“为何”儿子要离园出走。当时正赶上午睡结束的时间,儿子同班小伙伴的妈妈来接孩子。这位妈妈要带孩子去打疫苗,所以比平时来接的时间早一些,保育园的老师说我儿子说了句“我也需要打疫苗”,之后好像就不见了。

对于父母来说,即使孩子没有发生这么大的事,也经常会有一些无法理解的小事,不知道“为何”孩子会这么做。此时,多想一想“为什么”,寻找孩子做出此行为的真正意图,就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当时的我对于这些完全没有概念,只是单纯地无法理解这件事情。

在那之后,儿子在保育园再也没发生过离园出走这样的大事件了。不过他倒是经常在被送到保育园后不希望我离开,也很令人头疼。另外因为我一直都是骑自行车送他上下学,他也偶尔会不想坐自行车。我分析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在于我家附近的住户比较少,儿子没有能经常一起玩的朋友,缺乏社交,所以他才会不想去保育园,或者在保育园不想让我走。在入园前他白天过着几乎只和我有接触的生活,不过后来我意识到,这和孩子在保育园入口不想离开父母其实也并无直接的关联。

由于我一直接送孩子去保育园,所以有人会质疑孩子的母亲是不是没有充分地照顾孩子。在保育园的联络本上也一直都是我这个父亲在记录很长的关于孩子的事情。在孩子尚小、不足以用语言沟通的时候,通过看联络本可以知道孩子在保育园的情形,真的非常有用。每一位保育园老师都会详细地在联络本上记录,但曾经也有过一位保育园老师在上面评论道:“请让孩子妈妈来写。”我很不能理解为何不能由我来写,恐怕是因为老师认为白天上班的母亲是不是疏于对孩子的关照了,对于这件事我印象十分深刻。当时儿子在保育园貌似是特别耗费老师精力的一个孩子。如果说孩子在保育园的问题正是家庭中亲子关系的体现,对此我只能说这让人很无奈。

有人认为,引发孩子问题行为的原因在于父母给予的爱不够多,那么到底该如何做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呢?好像也并无明确答案。指出问题总是很容易,就像去医院看病时医生只是诊断出患了什么病是不够的,还要给开药、必要的时候还要做手术等,光是指出问题所在是不够的。如果给指明具体的做法,并且这个做法颇具可行性的话,父母很可能会想要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去做出努力。抑或思考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之后又发现方案不可行。即便如此,这种尝试或许也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想想通过做些什么来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爱吧。这样的话,在父母看来孩子的问题行为就会消失吗?在此提前透露一些后文要写的内容,我认为天底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与之相反的,父母的溺爱,孩子方面的感情饥渴,也就是明明被爱着却想要更多的爱,由这些原因引起的问题反而更大。

给予的爱不足,不过是给白天将孩子送到保育园等,与孩子接触时间较少的父母捏造罪名的词语。我觉得这更像是在威胁父母如果给予孩子的爱不足,就会引发孩子的问题行为。

但是,只要一直在一起,给予孩子的爱就足够了吗?如果辞职在家,整天和孩子待在一起,孩子就会不同吗?更现实的做法应该是哪怕父母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有限,但是并不视时间长短为问题,而是思考如何更加有效地在有限的时间内和孩子相处。育儿之路并不会因为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足够长就会一帆风顺,相信一定有很多人都意识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了吧。

给予的爱不够吗

女儿出生时,儿子4岁。

那一年儿子在保育园很不听话,在与家长谈话时老师和我一直在讨论这事。很不好意思的是我也认真起来,和老师进行了下面的谈话。

“运动能力和其他孩子比起来要差一些。他已经入园很久了,有些我认为他应该能做到的事,但是他根本做不到,比如不敢从高处往下跳,去外面的时候也会很吵闹。”“是吗?孩子和我一起出去的时候很能走,前一阵从保育园回家的路上也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了,还从和我身高差不多的地方跳下来给我看过。”

“他小时候是不是爬的时间太短了?都说这样的孩子腰和腿的力量比较差。”

“没有,并不是这样啊。”

“我跟他说话,他也不能一直好好听着,很快就坐立不安的样子,注意力也不集中……希望你们也能和我们一起努力。”

“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现在,他的妹妹出生了所以他内心应该很不安定。是不是有想要和你们撒娇、争宠的心情呢?”

“这个嘛,不好说吧。”

“你们会抱他吗?”

“您的意思是?”

“你们在家会抱他吗?”

“什么?……抱……”

“请多抱抱他。”

我想这还是很容易的,老师又说:“啊,对了,不是让爸爸多抱抱他,而必须是妈妈哦。在孩子上中学前必须多多抱抱孩子。”

“这也太肉麻了吧。”

“不能那么想。”

“那如果不抱,会怎么样呢?”

“因为给予孩子的爱不够,孩子会不想去上学。嗯……当然并不是绝对的。”

“要是那样的话可不好了。”

“你们是不是把儿子当大人一样看待了?”

“您如果指作为平等的人格的意思的话,那的确是……”

“那些在家里感受到足够的爱的孩子,来到我这里后,也会过来抱抱老师的哦。”

前文提到过,就像这位老师在此时所说的一样,经常有人说父母(而且是母亲)给予孩子的爱不足是引起孩子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因为我每天接送孩子去保育园,经常有人问我“你们是父子家庭(不知道这个用词是否有问题)吗?”那真正是只和父亲一起生活的孩子,得不到来自母亲的足够的爱,就真的会出现问题吗?当然,这时来自母亲的爱并不是不足,而是用“没有”来形容更贴切吧。

诚然,因为弟弟或者妹妹的出生,对于老大来说心里肯定会有所震动。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独自享受着父母的爱,突然间,父母的关心就转移到了弟弟或妹妹的身上了。时间也好精力也好肯定都会被占据了。为此就像保育园老师分析的一样,儿子此时处于一种身心不稳定的状态也是能想象到的。但我并不认为所有处于这种情况的孩子都会产生问题。

妹妹出生时,妻子和她住院了一个星期,因为被告知不许带孩子来医院,儿子有一段时间没有和母亲相处。出院后也是我尽量和儿子多待在一起,妹妹出生的时候是三月底,在五月份的黄金周假期我们两个人还一起到处去游玩。我与儿子共同度过的这些时光仍历历在目,然而老师还是说我给孩子的爱不足,对此我感到非常遗憾。

将孩子问题行为的原因归咎于婴儿时期的母子关系、说亲肤接触不够,假设这真的是孩子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如果没有时光机器,那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行为就真的无药可救了吗?有人建议小学生或者中学生的家长,“再像从婴儿时期开始一样,多抱抱孩子,和孩子一起入睡”等。如果这真的能解决问题,那这绝对称得上是魔法了。

凭“武力”解决

认为给予孩子的爱不足是引起孩子问题行为的原因的人,会给出多抱抱孩子等建议,也有很多人建议通过“武力”解决。在有一年的开学典礼(必须每年都要参加)上老师说了这样的话。

“每年都会反复强调,嘴都说酸了,还是有两点大家不能严格遵守。其一,9点入园。大家不遵守的话园方会很为难,因为我们必须提前订好园餐的份数。如果迟到的孩子只是一位或者两位那还好说,一旦迟到的孩子人数过多的话,后面我们没有办法调整园餐,所以很难办。其二,迟到的孩子也玩不好。每天在互致问候的时间(大概在每天早上的9点半)来的话,会觉得害羞不好意思入座,还有可能会被其他的孩子嘲笑‘来的可真晚啊’。比如当天如果预计早上9点50去登西山(孩子经常去爬的山),但是因为这个迟到的孩子要做准备,大家都不得不等着。也有家长跟我说,孩子都9点了还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所以迟到了,真要是初中生或者高中生还情有可原,保育园的小孩子你们可以直接拖到学校来。孩子迟到就是父母的责任。”

老师说“凭武力”带孩子来保育园以防止迟到,但是像我这样骑自行车接送的情况,是办不到的。我常想如果是开车送孩子入园,哪怕孩子哭也好,大叫也好,只要把孩子抱到车上就万事大吉了。但我是骑自行车,儿子经常在后座上闹着抵抗入园,将半个身子探出去,我甚至还曾经把自行车停在路边,走着送他过去。听了老师的话,很明显迟到的不是一两个孩子。但这时浮现在我头脑中的却是一个特定的孩子。因为老师告诉家长“请录下这个孩子的视频”,所以我知道这是一个经常迟到的孩子。

家长会的那天晚上,儿子说希望我把老师说的全都如实地告诉他。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情景,我觉得儿子应该是知道老师在家长会时都说了什么的,所以当时真应该如实全部告诉他的。但是当时我并没有。我认为就自己在保育园的行为,应该由他自己给出答案。

“嗯,说你做体操的时候不太到位。”

“……那是因为老师并没有好好注意我。”

儿子到底是想要说些什么呢?

不写作业了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儿子有一段时间突然不写家庭作业了,回到家后也没见他有打开书包的想法。在五月份的家访时老师也主要反映了这件事情。班主任说特别想要了解他在家的状态,另外,需要我们指导他写作业,并且盯着他把作业做完。但是我拒绝了。后面我会讲我拒绝的理由。

我跟老师讲了家访之前,我去参观教学现场时候的事。黑板上写着“×月×日××(儿子的名字)算数”,在下面写着“×月×日××国语”。从上至下基本都是儿子的名字,偶见其他孩子的名字混杂于其间。

“前一阵我去参观教学时,发现黑板上写着很多我儿子的名字,那是什么原因呢?”

“哦,那是为了防止我忘记而写的。因为忘记作业的情况很多,谁忘记了交哪个科目的作业了,我也记不住,所以写在了黑板上……”

甚至不需要细想,我就意识到如果老师真的是为了防止自己忘记的话,完全是可以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里的。尽管如此老师还是写在了黑板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这些我没有必要和老师说什么。第二天听说老师找他谈话了,然后一直不写作业的儿子,居然开始打开书包写作业了。

吸引关注

到底都发生了什么呢?老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呢?儿子突然不做作业的这件事应该如何理解呢?另外,儿子在保育园不听老师的话又该如何理解呢?

我不认为将其归结到性格问题,或者家庭问题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改变性格这件事情,即使并非不可能做到,也绝非易事。要是说改变家庭背景(比如母亲辞职在家带孩子),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特殊的情况,也是几乎不可能的。我对他的小学老师这样说道:

“老师,您对此是怎么认为的呢?我觉得对于我儿子不写作业这件事情,老师实际上是束手无策的吧。”

儿子不听话时保育园的老师是什么感受呢?就这一点我咨询了保育园的老师。

“在那个时候,老师是什么感受呢?”

“心情很烦躁。”

“然后呢?”

“会批评他。问他‘你会好好听我说话吗?’那些好好听我说话的孩子会来我跟前并且坐下,只有几个孩子坐在教室的角落,非常显眼。如果是偶尔还可以理解,但是这几个孩子是经常这样。已经入园很长时间了,还没有学会注意力集中。我作为老师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儿子其实给出了提示,他说老师没有很好地关注他。的确像老师说的,他也可能没有好好听老师的话,但是我觉得他不会“经常”不好好听老师的话。

有一天吃晚饭时儿子跟我讲了这样一件事。这还是他上保育园的时候,有一天园里举办生日聚会,结束后大家一起去附近的公园玩。据儿子所说:“我们都早就准备好了,到要出发的时候还有人没做好准备,最后我们也没能去成公园。”

“让准备好的人先去,后面没准备好的留下来不就好了吗?”

“嗯,老师说了,既然你们这么不好好听话,那就干脆别去了,留在班里看家吧。”

刚才老师说的不听老师的话的情况中,有些孩子是属于“没有好好准备好”的,那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孩子的行为呢?

我认为可以这样考虑。人是无法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而是和他人一起生活在世上的。日语中有“人间”(人类、社会的意思)这一词语,每一个单独的人是无法成为人间的,有了他人才有了人间。

无论是通过孩子,还是透过自己都能想到一个现象:我们在不同的人的面前,或者在不同的场合,性格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在外面懦弱,在家里逞威风,我们称为“窝里横”,这样的孩子应该是知道自己和别人之间都处于什么样的关系之中的。

我们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一般都有对象。阿德勒称言行举止的受者为“配角”,一般这个对象都会有所回应,没有回应的情况很少吧。

如果真的没有回应,有人就会觉得自己被无视了。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关注,会威胁人的存在价值。如果是和家人在一起生活的人,回到家时说“我回来了”,如果没有人予以回应,被无视的话会怎么样呢?有一种可能是会更大声地说话。

如果从这种视角来看的话,孩子做出一些在大人看起来很头疼的事,其实有可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关注。比如恶作剧等,做出一些周围人无法坐视不管的事来。有弟弟、妹妹后,本来已经能够自己独自完成的事情却突然做不了了,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同理。比如本来已经能很好地如厕了却开始失败了,晚上也无法一个人入睡了,这些都是哥哥或者姐姐在尝试夺回自己的王座。要吸引父母的关注,越是让父母头疼,对于孩子而言就越有成效。有一对夫妇都是小学老师,他们的孩子在临近暑假前的一天发高烧了。这个时候因为父母要给学生们写通知书所以特别忙碌,作为父母来讲,肯定是希望这样的事晚几天发生,但是对于孩子来讲,晚了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孩子要在父母最头疼的时机做出令父母最头疼的事,以此来吸引父母的关注点到自己的身上来。

那些早上去保育园会迟到的孩子,之前我们曾说过他们“会觉得不好意思”,不过有的孩子迟到了,并不是快速地走到自己的座位,而是在存放自己物品的橱柜前磨磨蹭蹭,这样的孩子应该是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吸引老师和其他朋友的关注吧。

在儿子4岁时如果不听话,保育园的老师会批评他。小学的老师则尝试通过公开在黑板上写名字的方式来督促他写作业。无论哪种处理方式都达成了儿子吸引关注的目的,无论是不听话,还是不写作业的行为,都没有因为这些处理方式而停止,反而促使这些行为更加持久了。在入园仪式上保育园老师说她就这些问题明明一直苦口婆心地告诉孩子不能这么做,甚至会批评孩子,然而收效甚微。

当然做这些事情对于孩子来说也并非乐在其中。我们必须要想一想,父母应该如何行动,才能让孩子不需要这么做呢?

在此我们需要明确一下,这种期待别人的反应,一直希望被关注的心态也并不值得推崇。后面我会提出这个问题,就是父母不可能永远围着一个孩子转,还要照顾其他的孩子,或者还要出去工作。尽管如此,有的孩子却一直不想离开父母,想要独占父母。孩子通过让父母为难、烦恼的方式来吸引关注,而父母则可以通过适合的方法来关注孩子(接下来会介绍合适的方法),这样孩子就不会继续故意做出让父母困扰的行为了。为此父母非常有必要学习这种方法。学会了恰当的方法后,孩子哪怕不能受到父母的格外关注,也能心平气和了。故意吸引关注的孩子,明明得到了充分的爱,却总希望得到更多的爱,情感饥渴,阿德勒称这些孩子为“惯坏了的孩子”。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确实有时会觉得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但是作为大人来讲,其实一定不会有意地无视孩子,而是想要关注孩子的。儿子肯定也曾经安静地听老师说话,只不过这个时候老师并没有注意到。儿子经常说:“那是因为老师并没有好好关注我。”他安安静静地听话的时候没有被注意到,所以他想要通过做些什么来吸引老师的注意。现在这么看的话,儿子所做的倒也无可厚非,是理所当然的了。

另外,儿子通过不写家庭作业,成功地获得了老师以及同学们的关注。老师给予的关注是将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则是将儿子视为英雄。我也忘了交作业,但是并没有像他那样,因为他有那么多没交的作业……可能看到如此频繁不交作业的儿子,他的同学们也开始认为不交作业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了。在这样的情境下,也就是被关注的情境下,儿子是选择不做作业呢,还是会选择交作业呢?当然他选择了不做作业,因为他判断这对他来说是有益处的。

在儿子与老师的关系中,他决心不做作业了,如前所见,我们可以认为这种想法的产生是与老师有关系的。将孩子的问题行为归咎于性格和家庭环境,从结论来讲,不过就是给自己免责,希望他人来解决问题。

在学校里,孩子要做一些在大人看来有问题的行为时,需要考虑行为的对象角色,并且必须考虑做出这种行为的“场所”。在保育园的儿子的行为明显是以保育园老师为对象,行为的场所是在保育园。因此,保育园老师希望父母来采取措施也是徒劳无益的。这么说保育园老师应该想不到吧,行为针对的对象是老师自己、场所不是家里而是在保育园(学校),只有从这个角度看待问题,才能有效处理孩子的问题行为。如果认为是家庭的问题,甚至追溯孩子的生长养育的历史,其实也是无计可施的。在学校孩子出现问题时,老师会请求家长的协助。因为他们认为在学校里和家里孩子的表现是同样的。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只能把握住现在,去寻求自己能做的,比如寻求自己与孩子的关系的改善。和老师比起来,可以说孩子的家长对此会更有感触。比如孩子晚上很晚不睡觉,父母肯定不会认为是因为在学校老师在孩子的应对上出的问题。

像这样,我们理解了孩子在学校所做行为的对象是老师,就会发现,说家庭给予孩子的爱不够,与孩子在学校产生问题行为之间至少是没有直接联系的,这种看法既符合逻辑,同时又可以在人际关系的框架中看待孩子的行为,并能找到处理应对的方法。

我们常常能听到保育园的孩子在父母送入园后要离开时,哭得特别激烈伤心,但是父母离开后马上就停止哭泣。这也是四月初(日本的新学期)常见的光景。也有的孩子甚至会连续三个月在每天早上都哭,但是这种情况真的很少见了。

女儿刚满2岁的时候,每天送她到保育园的时候都会大哭。早上起床的时候心情很好,起床时妈妈出门上班也能心平气和,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也心情不错,但是只要到了保育园的门口就会开始哭起来,每天都如此。但当女儿见到隔壁两个班的老师,其中一位前一年是女儿的班主任,她就会停下来不哭了。“她这样哭的时候,不要太关注她,等她心情好了再来和她交流就可以的。”(我这么和老师说的理由会在后文中说明。)老师回复我说:“现在孩子处于这样不安定的时期,一定要多多抱抱她才行。”所谓的不安定的时期,具体是指班级和老师、朋友们发生改变,还是指离开妈妈来上保育园,我也无法界定。但是女儿2岁了面临着和以往完全不同的状况的确是真的。

就孩子入园时在父母面前哭闹,父母一离开就会停下来不哭这件事,在老师来家访时我曾和老师探讨。老师说她发现当孩子在哭的时候,实际上会通过捂住脸的手指缝默默观察老师的样子。当时儿子2岁多的时候,保育园的沟通手册上也写着:“有时候会在哭的时候,轻轻睁开眼睛去观察老师的样子。是个十分聪明的宝宝。”

那年四月份,女儿满1岁了,即将送入保育园,当时发生了一件事情。在入园仪式的前几天,女儿得了水痘。一旦得了水痘,出疹子完全结束前是不能入园的,最终也没能参加入园仪式。而到了她能入园的日子,亲子适应体验期也已经结束,正是长时间托管开始的那一天。早上7点半我送女儿去保育园,并且对老师说:“今后还请多多关照,我晚上7点过来接孩子。”这位老师满脸困惑不解的表情。当然也有可能是在责备当父母的没有常识吧,居然让孩子在第一天入园就待这么长时间。所以我想应该跟老师提前说明一下:

“估计我女儿看我离开可能会哭吧,但是会在30秒内停止的。”

那天晚上去保育园接女儿的时候,早上说话的老师从办公室出来了。

“她的确哭了。但是和爸爸说的不一样……我测量了时间……哭了20秒就停下了。”

我认为这不是偶然说中的事情。如果自己站在女儿的立场会有什么感受呢?请自己想象一下。找不到爸爸了,所以开始哭了起来。当然,她本来想的是眼前的这个人(女儿应该还不知道这个人是保育园的老师吧)一定会在她哭的时候来照顾她的。可是谁能想到,这个人不仅没有看她,反而看着时钟……如果老师做出今天是第一天入园的架势,那就太可怜了,女儿一定会一直哭下去吧。但是已经理解了自己所处情境的女儿,发现即使哭,老师也不闻不问之后,她就改变了方针,停止哭泣,然后老师也停止看时钟了。“哎呀,20秒!”老师说着开始把视线投向了女儿。我可不能忘记抱我起来的这个人……女儿可能内心会这么想吧。

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一位初次担任4岁孩子的保育园老师的投稿。内容大概是:那一天有一个小朋友先开始哭,后来引发了连锁反应,其他的孩子也跟着一起哭了起来,这时候我才是最想哭的,孩子就应该和妈妈一直在一起。其实孩子哭跟这个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