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499】
读物本·【幼鱼出听爱读书】成长系列 8 每次拥抱以松手而终
作者:幼鱼出听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5992
7
3
16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28段。幼鱼出听yu你一起成长,在生活、职场、情感中保持自我,提高认知,实现内心丰盈和成长…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5-07 19:41:02
更新时间2025-05-07 15:54:32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幼鱼出听爱读书】成长系列 8 每次拥抱以松手而终

1.   爱尔兰电影里的浪漫情绪

我曾经编辑过一本叫《纸上卧游记》的小书,作者旨在足不出户,囿于一间小小的书房,却能通过书籍环游世界。时隔多年,再次想到这本书,竟然觉得十分应景。网络发达、媒体四通八达的当下即使足不出户,还能通过一块小小的屏幕,窥探更多彩的世界。

你会在半夜时分只为了听一首没有歌词的歌曲,穿着睡衣跑到几个街区以外的便利商店买一块安装在CD Player里的电池吗?然后在返程的途中唱了起来。

那一刻,生命丰沛得像是要从夜晚流出光来。

2.  《曾经》是一部爱尔兰的独立音乐片,由一群非专业演员担纲主演,本片的导演兼编剧约翰·卡尼是爱尔兰著名的独立电影人。然而十几年前,他从没想过自己会去拍电影,更别说在国际上拿奖了。20世纪90年代初,约翰还在摇滚乐队“The Frames”中当贝斯手,而《曾经》和“The Frames”的不解之缘从这时起就埋下了伏笔。

本片的男主角格伦是“The Frames”乐队中的主唱兼吉他手。“他是一个出色的作词家,而他的曲子就像图画和影像那样能表现瞬间。他的作品有一种褒义的暧昧,是诗一般的可供自由诠释的东西。虽然一时可能觉得毫无意义,但很可能在某个地点、某种感受之中突然领悟到其中真正的含义。”约翰这么评价道。

3.   格伦以前只在电影《追梦者》中演过一个小角色,约翰认为,比起演技,他那种天生的领袖魅力和沉稳大方的性格更为重要。而且,格伦全身心地投入了这个角色,仿佛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部电影。

玛可塔是捷克人,她会弹奏乐器、会唱歌,也会作词作曲。她曾与格伦合作推出过一张音乐大碟,是被格伦拉进摄制组的。回顾起当时的情形,年轻的音乐女孩显得非常兴奋:“我以前看过约翰的电影,它非常酷。我也觉得这部电影的创意很棒。有一天晚上,格伦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你来演电影如何?’这简直就是在开玩笑!我喜欢格伦的音乐,激动得心怦怦跳。”

4.   故事发生在都柏林的街头。格伦扮演的男主角是个只在夜晚演唱自己歌曲的街头艺人,他把对前任女友的爱和思念唱进歌曲里,并不在乎是不是有人真的懂得欣赏它。

玛可塔扮演的女主人公是东欧移民,是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也是一个赡养母亲的女儿。她以卖花为生,只在每天中午到附近的乐器行弹一个小时的免费钢琴。她欣赏格伦的音乐,欣赏那些只在夜晚响起的不被人熟知的曲子。

他为什么不在白天唱这些歌?这是她所好奇的。

“因为白天大家只想听到自己熟悉的歌曲,我得生活。”格伦这么解释道。

5.   格伦是电器修理工的儿子,而玛可塔刚好有一台坏掉的吸尘器。当玛可塔拖着那台笨重的吸尘器带着格伦出现在乐器行门口的时候,却并不显得滑稽可笑,好像那是一把会突然发出声音的奇怪乐器。

玛可塔演奏了一曲门德尔松的古典乐曲,我并不在意我是否能听懂,也不在意她弹奏的专业程度,我只是喜欢她弹琴时的姿态,让身上那件廉价的红色毛衣也变得华丽起来。

格伦拿出乐谱,向玛可塔讲解分解和弦,然后两人合唱了一曲Falling Slowly。我喜欢玛可塔伴奏时总是小心看着格伦的眼神,以及她和声里轻柔的气质,让悲伤的歌曲也变得可爱。而格伦更像是一个神经质的精神病患者,在他的音乐里有一种让人紧张的执着情绪,听着听着连心也收缩起来。

6.   回程的公车上,玛可塔问及格伦歌曲里的那个女孩。格伦先是闪烁其词,接着却和着吉他,把自己的故事唱了出来。车窗外的风景行走得缓慢,并在某处停滞不前,玛可塔的脸上看不到廉价的同情,反而在格伦重音的脏话里,三人乘坐的公车顿时热闹了起来。

我喜欢玛可塔在路上唱起歌来的那一段。被车灯照耀着,戴着耳机,穿着睡衣的她,白天只是一个因找到一份清洁工作而开心不已的赤贫移民。而此刻,在昏黄的光线里,在路人诧异的目光注视里,她就那么唱起歌来,仿佛世界都已退化成歌词里一次不经意的喘息或者停顿。生命就此充盈起来,像是饱满得快要落下雨水的云。

7.   或许爱尔兰民族的血液里,千年来一直流淌着一种莫名的浪漫。

艺术生长在每一处看不见阳光的湿地,慢慢地长出青苔,柔软又随处可见。

我读不懂那些街头艺人演唱时的表情,猜不透那用来计量生命厚度的刻度,隐隐能感觉到的是被踩踏的叫作“梦想”的东西。

所以,格伦要去伦敦。

他们花两千块租下一间录音室,去二手店买了一套便宜又不落伍的衣服,带着自己的歌,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经理迟钝的神情让人感觉这又是一次碰壁的艰难历程,没想到,他居然抱着吉他唱了起来,使得影片的调子突然就变得开朗起来。

8.   格伦邀请玛可塔和他一起去伦敦闯荡,玛可塔不置可否,说着晚一点去的回答,让人不禁质疑两人可能重叠的部分。于是他们在街头说着再见,融进各自生命的成分里。

格伦买下了玛可塔每天弹奏的钢琴,当作临别的礼物。

二楼的房间里,母亲、小孩、准时来看电视的邻居,和从捷克来的丈夫,欣赏着玛可塔弹奏着不知名的乐曲。Falling Slowly的音乐再次响起,附和着节奏的镜头从窗口拉出来,玛可塔弹罢转头渐行渐远的神情,像是用“曾经”为这段偶然的相遇画上了句点。

9.   聪明的约翰留给我们一个欲言又止的结局,不励志,也不感伤,像是那永远看不透的生命的本质。

虽然,本片并不是一部完美的影片,一些缺乏内在联系的镜头和交代不清的情节,包括格伦离开之前和父亲的交谈都显得刻意。可是在这样软软的旋律中,我们也逐渐丧失了批判的能力。

10.   这世间的一切都是可以被原谅的

她生日,在东四胡同的一家餐馆订了一桌私房菜。低调的门面让我们在胡同里走了两个来回才找到门口。九月,残留的夏日,在槐树荫下歇脚,热得并不急躁。这不是一个愿意被大肆渲染特殊氛围的日子,三五朋友小聚小酌而已,她却看起来不甚开心。我们心照不宣,这个生日聚会,不过是为了那个人而举办的,但是他却因为公司团建缺席了。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