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234】
读物本·【邀您共读】仓央嘉措传4
作者:寞更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近代字数: 9026
4
3
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藏传佛教格鲁派大活佛,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3-18 19:13:05
更新时间2025-03-18 19:13:05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仓央嘉措传4

1.

三.五世达赖:仓央嘉措的前身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

~一切众导师,莫不由是生。

——《维摩经·佛道品》

获取政治权力也许只是佛教的一个“方便法门”,若没有这个权力,教派连生存都得不到保障。

当真是佛祖保佑,就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运气真的降临了:藏巴汗生了重病,谁也医不好他。罗桑却吉坚赞看出这是个机会,必须要赌一赌了。

西藏的佛教,有不少巫术和医术的内容,一些高僧同时也是名医,恰好罗桑却吉坚赞就是这样的一位高僧。为了治好藏巴汗的病,噶玛噶举派可谓高僧尽出,办法都用尽了,但病情就是不见起色。所谓病急乱投医,就算罗桑却吉坚赞是对手阵营里的高僧,说不得也只好试上一试了。而这一试,还真就把病治好了。

功高莫过救驾,罗桑却吉坚赞只提出了一个请求:不要禁止达赖的转世。

就这样,黄教才终于迎来了五世达赖罗桑嘉措。而此时的藏巴汗肯定不会想到,这个决定到底是一个多大的错误。

2.黄教到了五世达赖的时候,整个世界全都乱了。明朝到了改朝换代的当口,吴三桂为了打败李自成,引清军入关,终于请神容易送神难;而西藏这边,噶玛噶举派为了铲除黄教,外联蒙古的却图汗,黄教为了反击,也请来了蒙古和硕特部的固始汗。连番战火之后,固始汗帮助黄教铲除了对手,却也像进了山海关的清军一样,留下来不走了。

被黄教请来的固始汗从此便成为了全部藏族地区的汗王,自己驻在拉萨,安排几个儿子驻扎在青海故地。至此,黄教的老对头虽然被消灭掉了,但先前的盟友变成了今天的政治领袖,全部藏人都要被蒙古人统治,这无论如何也算不得一个理想的结局。

好在固始汗是一名真诚的黄教信徒,在分配胜利果实的时候,把藏族地区半数的赋税都划拨给了达赖活佛,还拜罗桑却吉坚赞为师,赠给他“班禅博克多”的称号,意思是睿智英明的大学者,“班禅”这个称号就是从这时候才有的。

3.后来,罗桑却吉坚赞将近百岁方才圆寂,五世达赖为他选定了一名转世灵童,从此开创了班禅活佛的转世体系。罗桑却吉坚赞虽然是事实上的第一位班禅,但在这个转世系统里却被认定为四世班禅,前边的三世都是追认出来的。

罗桑却吉坚赞的转世灵童就是五世班禅,从小跟着五世达赖学习佛法,等将来五世达赖圆寂,他便做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佛学老师。达赖和班禅互为师徒,就是从此成为定例的。

我们回头来看,固始汗虽然给了黄教很高的宗教地位和巨大的经济利益,但他把政治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所谓政治权力,细说起来当然复杂得很,但最要紧的内容其实只有一项,就是人事任免的权力。掌握了人事任免的权力,就可以在所有的重要岗位都安插上自己的人。几千年的政治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对人事任免权的争夺。在藏族地区的行政职位里,最重要一职就是第巴。

4.前文讲过,第巴这个职位原本是由二世达赖根敦嘉措创设出来的,“第巴”是“头人”或“管家”的意思,黄教的第巴也就是整个黄教寺院经济体的大管家,而五世达赖的父亲恰恰就是一位第巴。现在固始汗把第巴这个职位纳入了行政系统,改由自己任命,如果说固始汗就是藏族人的皇帝,那么第巴从此就是他们的宰相了。

其实固始汗任命的这位第巴原本就是达赖的第巴,只是这一道新的任命下来,虽然人还是那个人,职务还是那个职务,但意义完全不同了。在这样一个巧妙的政治手腕里,政权交接的阻力被最大限度地化解掉了。

这是一个微妙的时期,对于五世达赖和固始汗来说,虽然胜利果实握到手了,但握得并不牢固,在内忧外患之下随时都可能失去。我们单看内忧的一个例子:噶举派的喇嘛搞过一场大规模的暴动,烧毁了当地的黄教大寺,烧死了黄教僧侣五百多人,这种事无论放在任何时代都足够骇人听闻了。

5.巧合的是,东边的世界也刚刚经历了一场改朝换代,顺治帝入关,局面也远远谈不上稳固。所以,无论是西边的固始汗和五世达赖,还是东边的顺治皇帝,彼此自然都有结盟的需要。于是,五世达赖亲自到过北京,顺治皇帝也派出隆重的使臣队伍,趁着一次蒙古各路汗王聚会的时机赐五世达赖以尊号并颁金册金印,承认他是蒙、藏两地的宗教领袖。使臣还册封了固始汗,认可了他的汗王地位。

这次结盟,三方面各有所得,但最大的受益人恐怕要算五世达赖了。普通人辨不清佛法,但辨得清势力,五世达赖本来就有蒙古统治者的支持,现在又得到了清政府的册封,在普通人看来,这一定说明了黄教的佛法最纯、五世达赖的佛学修为最高,于是其他教派的信徒们也纷纷改宗黄教,甚至于整个教派完全接受了五世达赖的领导,黄教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扩张的时期。到十九世纪末,黄教僧侣占到西藏总人口的一半;今天的汉人对西藏的活佛往往只知道达赖和班禅,这种局面都是当年这位五世达赖奠定下来的。

6.五世达赖是一位天才的政治家,他这样大力扩张黄教的势力其实还有一个政治上的目的:等时机成熟之后,把政治权力从蒙古人那里夺回来,甚至最后可以把蒙古人赶出藏区,建立起西藏自己的政教合一的统治。

五世达赖夺权的第一步,也和许许多多的政治斗争一样,是从争夺人事任免的权力开始的。而争夺人事任免的权力,必然要从第巴开始。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很多事情都需要等待天意。这一回,天意果然站在了五世达赖的一边:固始汗去世了。

当初固始汗在世的时候,对五世达赖非常尊敬,在所有人的眼里,无分政治还是宗教,若论个人威望,排在固始汗之下的当之无愧就是五世达赖。所以当固始汗一死,五世达赖的个人威望就排在了全藏第一,固始汗的那些王子们在五世达赖面前只是小辈。而且,在固始汗的儿子当中,到底该由谁来继承汗王之位,这竟然一直争议了三四年。

7.而在这三四年里,五世达赖可一直都没闲着。终于,固始汗的长子继承了汗位,任命了新的第巴。但不过八年时间,新的汗王也去世了,汗位又空了三年。就是在这个时候,上天赐给了五世达赖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就在新汗王去世的几个月之后,那位新任的第巴也随之而去了。

缺乏政治头脑的人一定看不出第巴之死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有五世达赖一眼就看了出来:这就是蒙藏势力此消彼长的一个转捩(liè)点,这就是自己一直期待着、一直为之做出准备的机会。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