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679】
读物本·《不完美的父母》 4 第三章 下
作者:闲听雨落花低吟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5423
1
1
5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本书首先论述了孩子们为什么会做出在父母看来有问题的行为,其次探讨了传统的育儿、教育理念到底是否可以有效帮助到孩子。最后分析了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打交道,好的亲子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6-11 01:35:10
更新时间2024-06-11 11:36:07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三章 下 停止训斥孩子

距离的问题

愤怒这种情绪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疏远。孩子被责骂后,会和父母之间更亲近,这一定是某个人的空想。就像从反面看望远镜一样,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父母虽然近在眼前,内心却觉得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十分疏远了。

孩子如果有了这样的感受,亲子关系变得疏远后,在必要时真的无法给孩子提供帮助。

我的母亲在49岁时去世了。我几乎没见过她生病,只听过她在我出生前得过肋膜炎。呼吸的时候会产生剧痛,有一段时间连饭都吃不下去。但是在知道怀了我的时候,一想到这可不是生病的时候,竟然马上病好了。

在那之后,与医院无缘的母亲,竟然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我记得那天母亲突然因脑梗死倒下入院了,我当时还是在校学生,每周有五天时间都住在医院护理母亲。说是护理,其实也没有这个意识,实际上就是洗洗衣服,打打下手,也没做什么其他的。

母亲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父亲一个人在横滨生活。每次回到家乡来都会去母亲的墓前参拜。有一次父亲和我以及我的儿子一起去给母亲扫墓,也就是祖孙三代一起。在寺院中穿行的途中,展现了两组完全不同的亲子关系。我的儿子丝毫不害怕我,和我谈天说地,而我一直以来都惧怕我的父亲,所以会尽量避开他。我们之间没有争吵(实际上我和父亲之间吵过架,甚至包含说过粗鲁的话,仅有一次),当然,所有的人生大事我也没有过想要和他商量的想法。

其实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父亲,(“父亲”“父亲大人”……)可能我都没有主动去叫过父亲。在我小的时候,我鼓起勇气去叫“爸爸”,被他批评说“你这样叫我像个孩子,别这么叫了”,在那之后我就没有叫过他了。我很困惑,因为我明明就是个孩子啊,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了。我儿子叫我的时候就像是在叫一个朋友一样……

曾经有人指出我在和别人交往时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其实我和我父亲之间保持的距离最远。我一直很恐惧,觉得和父亲两个人单独相处时,一定会被说教。

尽管如此,岁月让父亲失去了棱角,偶尔回家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说教了。我也不用以前和父亲的相处方式,而是像和其他老人聊天一样和父亲聊天,感觉无可救药的父子之间的距离也被拉近了一些。年老的父亲现在已经生活不能自理,并且也忘记了包括与我之间发生的很多过去的事,我很庆幸在父亲变成这样之前和他修复了关系。

有一次我和这样的父亲吵架了。当时父亲信奉一种宗教,并且极力推荐给我。我并不全面否定宗教,而且最开始也并没有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所以和父亲围绕这个宗教进行了很多探讨,我也深入了解了这一宗教的教义。但是我并不认同这一宗教。

那时父亲异常的强势,在我传达给父亲不认同的意思时,他说道:“在我入教的同时,相当于你也入教了!因为无论发生什么,亲子之间的缘分都不会被切断。”

的确,亲子缘分确实可能无法被切断,但我认为这和是否入教是毫无关系的。

“这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也不想听这样的话。你别管我!”

这大概是出生以来,我第一次这么大声和父亲说话。

“你如果和我背道而驰,你与好运之间的联系将会被切断。”

“是我会变得不幸的意思吗?”

“正是如此。”

如果父亲通过不断的修行,坦率地承认:“刚才所说的话太严厉了,的确不对。”这样双方就不会变得情绪化,而是冷静地交谈沟通。

“我在年轻的时候有过很痛苦的时候,当时想过要入宗教。”

我没有关注过父母,这事儿还是头一回听说。所以听到这样的话,我开始想要询问他当时遇到了什么样的烦恼。

我的父亲在教育上非常严厉,我儿子小时候经常被祖父训斥。有一次父亲要拨打一通电话,儿子正在看电视,音量很大。如果是我的话,一定会去拜托儿子把音量调低一些。但是父亲则不同,他一言不发地突然走过去把声音给关掉了。当时父亲原计划几日后回京都的,发生了这件事之后,直到父亲离开,儿子都没有和他说话。父亲离开的时候,儿子甚至没有去送别。

有一次,儿子在正月要去父亲那里住几日。在那之前儿子都没有离开父母外宿过,从这时候开始,可以独自一个人去祖父那里投宿了,也能一个人乘坐电车了。我竖起耳朵,一字不漏地听儿子说话。

“就这样我要离开妈妈……”

当时儿子好像还对晚餐的乌冬印象尤深,回来后跟我说了这个。

“难道是爷爷给你做的乌冬面?”

“嗯。”

我可很难相信这是真的,因为父亲从未给我做过。

有一年正月,儿子和父亲一起下将棋(日本象棋),双方不相上下决不出胜负,我记不清最后是平手还是中途停止了,还没学会多久的他和祖父下棋打成平手,一定很开心吧。

要说我和儿子之间是否心理距离很近呢?我也曾想过其实我对儿子的管教也并非是完全放手的。儿子读四年级的时候,一直熬夜等我的他,连续几天在我回来之前就睡了。在那之前,几乎真的是每次我晚回家,儿子都要等到我回来才睡。

恰巧当时我的电脑的CD-ROM驱动坏了,没法用了。我和他说了这件事后,他很担心。但这并不是故障,而是剩余电量不足的关系引发的,插上电源后就又能顺利使用了。

了解到这个原因后,儿子突然坦白他曾经坐在电脑上。站在儿子的角度来看,一直恐惧坐在电脑上的事情会不会暴露时(因为发生了这个事件,儿子认为必须在我回来之前入睡),听说电脑有故障的时候,不安也达到了顶峰,然后在弄清楚并不是故障时,才放心并同时坦白了这件事。

儿子坦白时,我并没有责骂他。现在回忆起来这件事,我想到的是儿子其实很怕我这个事实。最终儿子的确是坦白了,但是想想为何最开始儿子没有说出来呢,因为儿子的心中感觉和我之间是有距离的。这很出乎我的意料。

没有叛逆期

我们经常听到这个孩子现在正处于叛逆期的说法,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我曾经在小学听过妈妈们这样的对话。

“太不容易了,孩子特别不听话。”

“我家的也是一样,但是再过一年叛逆期就过去了……”

很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前文的内容你应该已经了解到,大人一直居高临下,训斥、命令、支配孩子的话,孩子是一定会反抗的。相反的,如果大人没有强制压抑孩子的话,孩子则变得没有反抗的必要了。尽管大人很明确地说孩子在叛逆期,看起来好像叛逆期也会一直持续,但其实并没有叛逆期这个特定时期的。

如果大人认为孩子此时的顶撞、反抗也是无可奈何,没有办法的,并采用相应的消极的相处方式,这样孩子也会感受到,进而予以接受的话,我认为双方这样的状态也是有问题的。希望大人教会孩子或许不需要去反抗,但是必须要有自己的主张。

后文会详细介绍。

何以取代训斥

训斥孩子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孩子知道自己所做的行为是会被父母训斥的。在这个前提下仍然采取这样的行为,无疑会从中领悟到通过此行为被父母训斥,可以博得关注。

前文提到希望一直被关注的心理也并不值得推介。人类的基本欲求中,可以放弃其他的所有而想得到的,是感到自己归属于某一个共同体(家庭、学校等),在这个共同体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孩子希望通过被家长责骂来博得关注,他们的错误在于通过被训斥,确实能博得家长的关注,但以被训斥的方式受到关注,却绝非获得归属感的合适方法。这么说是因为别人不一定会那么关注自己,并不是说周围的人有什么恶意,只是有时候可能真的注意不到。尽管如此,我们无法因为他人没有注意到自己、不关注自己而去责备别人。希望不管别人关注与否,你都能拥有归属感。

站在父母的角度,训斥孩子恰是关注了故意为了吸引关注的孩子,与其说虽然训斥了孩子还是……不如说正因为训斥了孩子,反而促使孩子愈加做出会被家长训斥的行为来。在此先提前透露一下,孩子和父母一样,希望获得归属感,觉得“待在这里也不错”,父母应该采取举措让孩子觉得没有必要做出被父母训斥的行为来。父母要做到让孩子拥有这样的感受,需要知道合适的方法。我认为孩子其实也是不想被训斥的。训斥这件事,无论是被训斥的一方,还是发出训斥的一方,都需要耗费“洪荒之力”。

很遗憾的是,父母也好,孩子也好,大抵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不必情绪化

尽管如此,为何大人们还是不能停止训斥孩子的行为呢?在此先来明确区分几个不同的概念。

首先,假设大人正目睹孩子即将或者正在做出危险行为的瞬间。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如果父母不大声喝止的话,孩子可能会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将要引发什么样的后果而继续做下去。但是为了让孩子停止这种行为的大声喝止与训斥,是完全不同的。

我曾经在电视节目的新闻特集中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一位老师主张必须当场指出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节目中他正在指教学生。这位老师平时可能也是一位沉稳的人,但此时却变得情绪化,用粗鲁的语言攻击孩子的人格,开始了发自肺腑的说教。假如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意味着什么,只要教给他就好,完全没必要变得情绪化。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孩子实际上经常都是有意而为之的。如果孩子是明知故犯,有意而为之,训斥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有些人断章取义,批评我所说的不训斥孩子等同于放任孩子,这样的批评是不恰当的。接下来我以如何处理儿子边走路边喝牛奶,并把牛奶弄洒这件事为例,说明没有训斥孩子的必要。

儿子2岁时,有一次边走路边喝着牛奶。手里拿着杯子,颤颤悠悠的,迈的步子也让人担心他会把牛奶弄洒。我经常会在演讲时向听众提问:下一个瞬间会发生什么呢?应该很容易想到吧。很多人都说会提醒孩子边走边喝的话牛奶会洒出来。我则不会提醒孩子,因为这个时候还什么都没有发生。

随后,儿子弄洒了牛奶。这个时候,孩子并非出于恶意,只是想要边走边喝的计划失败了。这时候再问听众们该怎么办,大家的回答是“擦掉牛奶”。我追问道“由谁来擦呢”,家长们回答“我来擦”。我认为由家长来擦拭孩子弄洒的牛奶,属于过度保护了。在这里家长去帮孩子擦拭弄洒的牛奶,孩子会从中学到什么呢?他会学会,即使自己失败了也会有父母来给收拾乱摊子、擦屁股这件事。

我询问儿子:“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吗?”我想如果他不知道的话,我就教给他做法。但是他却回答:“我知道。”我又追问他:“你想怎么做呢?”他回答:“用抹布擦掉。”所以我就让他这么做了,最大限度地恢复原状,这也是承担责任的一种方式。

假设孩子之间打架,有一方受伤时,会希望打人的一方向被打伤的一方道歉。但是孩子弄洒了牛奶这件事并没有伤害到我的感情,所以也没有必要让孩子道歉。

失败一次是被允许的(当然,有的失败一次也不能被允许),但如果一直重复同样的错误就有问题了。为了防止以后出现同样的失败,我尝试着这样问他:

“今后为了防止喝牛奶的时候洒出来,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儿子思考了一会回答道:

“今后要坐着喝牛奶。”

可以看到这一连串的对话中我完全没有训斥孩子。与此同时,也没有放任孩子的失败不管,更没有承担必须由孩子自己来承担的责任。我本想传达给他不希望他重复同样的失败的信息,但是因为儿子已经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所以也没有必要传达了。即使有必要传达,也不需要情绪化地传达。如果真的是带情绪地传达,孩子很有可能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本应该学会的也学不会了。

如前文所述,只是一味地训斥孩子,孩子无法学会应该怎么做。虽然这次失败了,但是只要和孩子共同思考今后应该如何避免失败,有必要的时候教孩子怎么避免就好,训斥没有任何意义。

坚定的态度

在事后可以和孩子谈谈应该如何做,但当问题正在发生时,也就是现在,如果不采取一些对策,而是放任,孩子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被允许的。那家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

需要以坚定的态度面对。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大人很容易变得情绪化。此处所说的坚决的态度和威迫的态度不一样,稍做说明就能明白其中的不同,实际上想要以坚定的态度面对非常难。后文中我们会讨论,如果真的发生了必须要训斥孩子的事,其实也为时未晚。但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在发生这样的事之前,与孩子之间并不需要训斥、被训斥的交流方式。通过改变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方式,你会发现自己最近没有训斥孩子了,至少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训斥孩子了,抑或在训斥孩子后会后悔,亲子关系在悄然改变。当然关于这一点会在后面谈到,在此只说明坚决的态度与威迫的态度之间的不同。

因为讲座的关系,我去了几次富士山,平时我都是乘坐雷鸟号新干线,但有一次乘坐的是白鸟号新干线。这是从大阪出发,终点为青森的特急新干线。雷鸟号的终点就是富士山,所以我平时乘坐的时候很安心,但是白鸟号的终点是青森,所以我从一上车就开始担心会睡着了坐过站。在准备讲义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睡着了。

刚睡着没多久,周围突然嘈杂起来。原来是中间经停车站有一位中年男子上车,本车厢都是指定座位的,但是他却从一个座位又窜到另外一个座位。正在好奇的时候,列车长来查票了,发现这位男子竟然逃票了。周围人想必也都看到了这件事,但是我不想给自己惹麻烦,所以无动于衷。列车长请他出示车票,他却拿不出来。

“没有出示车票的只有你一个人了。其他人都已经出示了车票。你这样也给其他乘客添麻烦。我是这次列车的负责人,请你下车。”

周围的乘客屏息紧张地看着他们二人。在被要求下车后,这位男士愤怒地都想动手打人了。最后这位男士很不满地在高冈站下了车。

当时列车长的态度丝毫没有威迫的感觉,始终沉着冷静。态度坚决,勇敢不屈的姿态打动了乘客们的心。“我是此次列车的负责人”这句话丝毫没有耀武扬威的意味,让我深深地意识到威迫的态度和坚决的态度完全不同。

判断一个人的态度到底是威迫还是坚决,依据是什么呢?如果是威迫的态度,不仅仅是当事人,连周围的人都会跟着气愤起来。就像刚才的场合,尽管实际上谁都做不了什么,但是车上的人都会想要声援列车长,没人会和这位逃票的男子一样义愤填膺。因此可以想象,在列车长和这位逃票男子僵持的过程中,如果有人有其他事情和列车长说话,这位列车长应该会像平常一样,和颜悦色地应答。持有威迫态度的人,我想平时应该也会对周围人施压吧。人们会担心遇到事时,这样的人的怒火会烧到自己身上,即使事情明明与自己无关。所以会与这样的人保持距离,不与其产生关联。与我坐同一辆车的一群女大学生,看到了列车长的应对,发出了“太帅了”的赞叹声。

如果发现周围的人害怕并且退缩,那就可以判断自己的态度是威迫的。在地铁上经常会碰到接打电话的人。有一次,一个年轻女性接到电话并且开始讲话,讲话的声音也不大,但是坐在她前面的男士马上开始提醒她。这位男士应该是本来在睡觉,但是被女士的说话声吵醒了。“你难道不知道地铁里不能讲电话吗!”声音响彻整个车厢,正在用手机看邮件的我赶忙把手机收起来放到了口袋里。在这样的场合提醒别人的话,根本不用这么大声吧。

有一天我乘在坐地铁时碰到一位佩戴起搏器的乘客。众所周知,手机信号会干扰起搏器,但实际上很少有人会关掉手机电源,并且政策规定也有所缓和,必须关掉电源的只限优先座位附近或者是特定的车厢。现实生活中碰到佩戴起搏器乘坐地铁的人还是第一次。与他同行的女性字正腔圆地说:“因为在使用起搏器,能否麻烦各位关掉手机电源呢?”大家听到后都纷纷关机了。

父母在面对孩子的行为时,在必要的时候采取坚决的态度就可以,不需要训斥孩子。很遗憾的是有时父母尽管没有训斥孩子的打算,却不知不觉间表现出了威迫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