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131】
读物本·《幸福的勇气》10 第五章 上
作者:闲听雨落花低吟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7286
1
1
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2男0女
作品简介

《被讨厌的勇气》探究“该怎么做,人才能获得自由?”而《幸福的勇气》探究“该怎么做,人才能获得幸福?”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6-07 05:16:06
更新时间2024-06-07 10:07:3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剧本角色

青年

男,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哲人

男,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第五章 上  选择爱的人生

青年想,的确如此。今天的辩论,哲人一开始就预告过了,一切问题或许都会集中到“爱”的讨论。谈了这么长时间,终于到“爱”的问题了。关于“爱”,究竟跟这个男人谈些什么好呢?关于“爱”,我又知道些什么呢?低头一看,笔记本上写满了就连自己也看不清的潦草字迹。青年有些不安,像是无法忍受这种沉默似地笑了一下。

爱并非“被动坠入”

青年:呵呵呵,即使如此依然很奇怪啊。

哲人:怎么了?

青年:真是太好笑了。在这狭小的书房里,两个邋里邋遢的大男人凑在一起谈论“爱”。而且是在这样的深夜里!

哲人:乍一想也许是不常见的。

青年:那么,我们要谈些什么呢?谈一谈先生的初恋故事吗?坠入爱情的红颜哲学青年,其命运如何?嘿嘿,看上去很有意思嘛。

哲人:……正面谈论恋情或爱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害羞。年轻的你像这样开玩笑的心情我也很理解。不仅仅是你,很多人都是一提到爱就闭口不谈,或者始终是一些枯燥的泛泛而谈。结果,社会上所谈论的爱大多都没有抓住其本质。

青年:嗬,您很从容啊。顺便问一下,您说的这个关于爱的“枯燥的泛泛而谈”是指什么呢?

哲人:比如,一味强调崇高、痛恨不纯洁、将对方神化的爱;或者与此正相反,受性冲动驱使的动物式的爱;还有,希望将自己的遗传基因留给下一代的生物学的爱。社会上所谈论的爱大致都以这些类型为中心吧。的确,对于这些类型的爱我们都给予一定的理解,也承认爱具有这些侧面,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仅仅如此还很不够”。因为,这些谈论的只是唯心的“神之爱”和本能的“动物之爱”,根本不愿谈及具体的“人类之爱”。

青年:……既不是神性也不是动物性的“人类之爱”。

哲人:那么,为什么人们不愿涉及具体的“人类之爱”呢?为什么人们不想谈论真正的爱呢?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青年:哎呀,谈论爱的时候人们会感到害羞,这一点正如您所指出的一样,因为这是最想隐藏起来的私人性的话题吧。当然,如果是带有宗教色彩的“人类之爱”,人们会很乐意谈。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只不过是他人的事,是空谈。但是,关于自己的恋爱,往往很难说出口。

哲人:因为这是进退两难的“我”的事情?

青年:是的,这好比脱掉衣服赤身裸体一样害羞。并且,还有一点,坠入爱情的一瞬间,大多是“无意识”的作用。所以,这实在很难用逻辑性的语言进行解释。

这就跟被戏剧或电影感动的观众无法解释自己哭泣的理由一样。因为,如果是语言能够说明的合理的眼泪,那眼泪也就不会流下来了。

哲人:的确。爱情是“被动坠入”,恋爱是无法控制的冲动,我们只能被其带来的风暴所摆弄……是这样吧?

青年:当然。恋爱无法计划,谁都不能控制。正因为如此,才会发生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类的悲剧。

哲人:……明白了。恐怕我们现在谈论的是关于爱的常识性见解。但是,阿德勒就是一位质疑社会常识,挖掘其他角度,提倡“反常识”的哲学家。比如,关于爱,他这么说,“爱并非像一部分心理学家所认为的那样,它不是纯粹或者自然的功能”。

青年:……什么意思?

哲人:也就是说,对于人来说的爱,既不是由命运决定的事情,又不是自发的事情。我们并不是“被动坠入”爱。

青年:那么,爱是什么呢?

哲人:爱需要培养起来。如果仅仅是“被动坠入”的爱,那谁都可以做到。这样的事情不值得称为人生课题。正因为它需要在意志力的作用下从无到有慢慢培养起来,所以爱的课题才非常困难。

很多人根本不懂这一原则就想去谈论爱,所以,也就只能说一些与人毫不相关的“命运”或者动物性“本能”之类的词。把对自己来说本应是最重要的课题看作意志或努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不加正视,进一步说就是不“主动去爱”。

青年:不主动去爱?!

哲人:是的。主张“被动坠入之爱”的你也一定是这样吧。我们必须思考既不是神性又不是动物性的“人类之爱”。

从“被爱的方法”到“爱的方法”

青年:关于这一点,可以提出很多反证。我们都有过坠入爱情的经历,先生也不例外吧,只要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经历过几次爱的风暴和无法抑制的爱的冲动。也就是说,“被动坠入的爱”确实存在。这一事实您承认吧?!

哲人:请你这么想。假设你想要一部相机,在商店橱窗里偶然看到的德国制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你被它深深地吸引。虽然它是一部你从未碰过的、连对焦方式都不懂的相机,但你却特别想得到。你想随身携带着它任意拍照……也可以不是相机,包、车、乐器,什么都可以。那种心情你可以想象吧?

青年:是的,很明白。

哲人:这种时候,你简直就像是坠入爱情一样被这部相机所吸引,被无法抑制的欲望“风暴”所袭击。闭上眼睛就能浮现出它的样子,耳中甚至可以听到按动快门的声音,根本无心去想其他任何事情。如果是孩童时代,或许还会在父母面前撒娇耍赖百般央求。

青年:……哎……哎呀。

哲人:但是,一旦实际到手,半年不到就厌倦了。为什么一到手就厌倦呢?因为你原本就并不是想用德国制的相机“拍照”。只是想要获得、拥有、征服它而已……你所说的“被动坠入的爱”其实就是这种拥有欲和征服欲。

青年:总而言之,“被动坠入的爱”就好比是被物欲迷住?

哲人:当然,因为对方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很容易赋予这种爱浪漫的故事。但是,本质上和物欲一样。

青年:……呵呵呵,这可真是杰作。

哲人:怎么了?

青年:……人可真是令人捉摸不透啊!主张邻人爱的你怎么能说出这么具有虚无主义色彩的话来?!什么是“人类之爱”?!什么是反常识?!这种思想趁早丢给满身污水的老鼠去吧!!

哲人:恐怕你对我们的辩论前提有两点误解。首先,你关注的是穿着水晶鞋的灰姑娘与王子结合之前的故事;但是,阿德勒关注的是电影拉上帷幕之后,两个人结合以后的“关系”。

青年:结合以后的……关系?

哲人:是的。即使从热烈相爱到结婚,那也不是爱的终点。结婚是真正意义上考验两个人爱的开始。因为,现实的人生从此拉开了序幕。

青年:……也就是说,阿德勒所说的爱是指婚姻生活?

哲人:这就是另一点。据说对热衷于演讲活动的阿德勒,被听众问得最多的是恋爱方面的问题。世上有很多提倡“被他人爱的方法”的心理学者。怎么做才能获得意中人的爱?或许人们期待阿德勒也能就此给出建设性意见。

但是,阿德勒所说的爱完全不同于此。他一贯主张的是能动的爱的方法,也就是“爱他人的方法”。

青年:爱的方法?

哲人:是的。要理解这一观点,不仅仅是阿德勒,最好也听听埃里克·弗洛姆的话。他出版了畅销世界的名为《爱的艺术》的著作。

的确,获得他人的爱很难。但是,“爱他人”更是难上好几倍的课题。

青年:这种玩笑话,谁会信呢?!爱这种事,即使坏人也会。困难的是被爱!即使说恋爱的烦恼全都集中在这一句话上也不为过。

哲人:曾经我也这么认为。但是,了解了阿德勒并通过育儿活动实践了其思想,懂得了更博大的爱的存在之后,现在的我持完全相反的意见。这是与阿德勒思想本质相关的部分……一旦懂得了爱的困难,你也就理解了阿德勒思想。

爱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

青年:不,我绝不会让步!如果仅仅是爱,谁都能够做到,无论性格多么乖僻的人也无论是多么无能的人都能爱上别人,也就是说,从可以爱他人。但是,获得他人的爱却极其困难。

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外表就这样,而且在女性面前常常会满脸通红、声音变细、目光游离,既没有社会地位也没有经济实力,而且令人苦恼的是性格还很乖僻。哈哈,爱我的人在哪里呢?!

哲人:你在之前的人生中有没有爱过谁呢?

青年:……有……有啊。

哲人:爱那个人简单吗?

青年:根本不是困难或简单的问题!察觉到的时候就已经坠入爱中,不知不觉就爱上了,那个人终日在脑海中萦绕,怎么都挥之不去。这不就是爱这种感情吗?!

哲人:那么,现在你还爱着谁吗?

青年:……不。

哲人:为什么?爱不是很简单吗?

青年:哎,可恶!跟你谈话简直就像是在跟不懂感情的机器说话!“去爱”简单,肯定很简单。但是,“遇上值得爱的人”很难!!问题是“与值得爱的人相遇”!

一旦遇上值得爱的人,爱的风暴就会席卷而来,那可是你想阻止都阻止不了的激情风暴!

哲人:明白了。爱不是“艺术”问题,而是“对象”问题。对于爱来说,重要的不是“如何去爱”,而是“爱谁”。是这个意思吧?

青年:那是当然!

哲人:那么,阿德勒如何定义爱的关系呢?我们来确认一下。

青年:……总归是一些肉麻的理想论吧。

哲人:最初,阿德勒说:“关于一个人完成的课题或者二十人共同完成的工作,我们都接受过相关教育。但是,关于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却并未接受过相关教育。”

青年:……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

哲人:例如,就连翻身都做不到的婴儿慢慢学会双腿站立、到处走动,这是谁都无法代替的“一个人完成的课题”。站立、走路、掌握语言并学会交流,或者是哲学、数学、物理学之类的学问,这一切都属于“一个人完成的课题”。

青年:是这样。

哲人:与此相对,工作是“与同伴共同完成的课题”。即使看似由一个人完成的工作,比如绘画之类的工作,其中也一定有协作者存在,制作画笔或颜料的人、生产画布的人、制造画架的人以及画商和购买者。根本没有任何工作可以脱离与他人之间的联系或协作。

青年:是的,正是如此。

哲人:并且,关于“一个人完成的课题”和“与同伴共同完成的课题”,我们会在家庭或学校里接受充分的教育。是这样吧?

青年:嗯,是的,我的学校也教给学生这些。

哲人:但是,关于“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我们却从未接受过相关教育。

青年:这个“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

哲人:就是阿德勒所说的“爱”。

青年:也就是说,爱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但是,我们没有学习完成它的“方法”……这样理解可以吗?

哲人:是的。

青年:……呵呵呵,您也知道这些我全都无法接受吧?

哲人:是的,这只不过是入口而已。对于人类来说,爱是什么?它与工作关系、交友关系有何不同?还有,我们为什么必须爱他人?……黎明将近,我们剩的时间不是很多了,咱们抓紧时间一起思考一下吧。

变换人生的“主语”

青年:那么,我就直截了当地问了。爱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这句话看似是说了些什么,但实际上什么也没说。究竟由“两个人”共同完成什么?

哲人:幸福,过上幸福生活。

青年:嗬,回答得倒很干脆啊!

哲人:我们都希望获得幸福,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这一点你同意吧?

青年:当然。

哲人:并且,我们为了获得幸福必须涉入人际关系之中。人类的烦恼全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而人类的幸福也全都是人际关系的幸福。这也是我反复强调过的话。

青年:是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必须面对人生课题。

哲人:那么,具体来讲,对人类来说,幸福是什么呢?三年前的那个时候,我讲述了阿德勒关于幸福的结论,也就是“幸福即贡献感”。

青年:是的,这是相当大胆的结论。

哲人:阿德勒说过:我们都是只有在感到“我对某人有用”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之后,才能获得“可以在这里”之类的归属感。另一方面,我们无法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对别人有用,即使眼前的人表现得非常高兴,原则上我们也不可能知道他是否真的高兴。

在此就出现了“贡献感”这个词。如果我们拥有“我对别人有用”之类的主观感觉也就是贡献感,这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继续寻求依据,从贡献感中寻找幸福,从贡献感中获得喜悦。

我们通过工作关系可以感受到自己对别人有用,我们通过交友关系可以感受到自己对别人有用,如果是这样,幸福就在其中。

青年:是的,这一点我认同。坦率地说,这是我目前为止接触过的幸福论中最简单也最容易理解的内容。正因为如此,对通过爱过上“幸福生活”的论调反而无法理解。

哲人:或许是吧。那么,请你想一想关于分工的讨论。分工的根本原理是“我的幸福”,也就是利己心。彻底追求“我的幸福”的结果就是给别人带来幸福,分工关系成立,可以说是健全的利益交换发挥作用。你还记得这些话吗?

青年:是的,非常有趣的讨论。

哲人:另一方面,使交友关系成立的是“你的幸福”。对于对方,不需要担保或抵押,无条件地信赖。这里并不存在利益交换的想法,通过一味信赖、一味给予的利他态度,交友关系才会产生。

青年: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哲人:是的。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追求“我的幸福”建立分工关系,通过追求“你的幸福”建立交友关系。那么,爱的关系成立又是追求什么的结果呢?

青年:……那应该是爱人的幸福、崇高的“你的幸福”吧?

哲人:不对。

青年:噢!那么,爱的本质是利己主义,也就是“我的幸福”?!

哲人:这也不对。

青年:那么,究竟是什么呢?!

哲人:既不是利己地追求“我的幸福”,也不是利他地期望“你的幸福”,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我们的幸福”。这就是爱。

青年:……不可分割的我们?

哲人:是的。阿德勒提出了比“我”或“你”更高一级的“我们”。关于人生的所有选择,都遵循这一顺序。既不优先考虑“我”的幸福,也不只是满足“你”的幸福,只有“我们”两个人都幸福才有意义。“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就是这么回事。

青年:既利己又利他?

哲人:不是。既“不”是利己又“不”是利他。爱并非兼顾利己和利他两个方面,而是两者都排除。

青年:为什么?

哲人:……因为“人生的主语”发生了变化。

青年:人生的主语?!

哲人:我们自出生以来一直都是用“我”的眼睛观察世界,用“我”的耳朵聆听声音,在人生中追求“我”的幸福,所有人都是如此。但是,当懂得真正的爱的时候,“我”这一人生主语就变成了“我们”。既不是利己心又不是利他心,而是在全新的准则下生活。

青年:但是,那“自我”岂不是有可能消失了?

哲人:正是。为了获得幸福生活,就应该让“自我”消失。

青年:什么?!

自立就是摆脱“自我”

哲人:爱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通过爱让两个人过上幸福生活。那么,为什么爱可以带来幸福呢?一言以蔽之,因为爱就是从“自我”中解放出来。

青年:从自我中解放出来?!

哲人:是的。一来到世上我们便君临了“世界中心”,周围的人都关心“我”,不分昼夜地哄我、喂我、照顾我,“我”笑世界也笑,“我”哭世界也动摇,简直就像是君临家庭这一王国的独裁者。

青年:哎呀,至少现代社会是这样。

哲人:这种类似于独裁者的绝对力量,其力量源泉是什么?阿德勒断言其为“脆弱”,孩童时代的我们通过“脆弱”支配大人们。

青年:……正因为是脆弱的存在,周围人都必须帮助?

哲人:是的,“脆弱”在人际关系中是极具杀伤力的武器,这是阿德勒在长期临床经验中得出的重大发现。

我介绍一位少年的例子。他害怕黑暗。到了晚上,母亲在卧室里把他哄睡,然后关上灯出去。然后,他总是哭。因为一直不停地哭,所以母亲就会回来问他“为什么哭啊”。停止哭泣的他就会细声回答“因为太黑啦”。觉察出儿子“目的”的母亲就会叹口气问“那么,妈妈来了之后就明亮些了吗”。

青年:呵呵,的确如此!

哲人:黑暗本身不是问题,这个少年最害怕、最想逃避的是母亲离开。阿德勒断言道:“他通过哭泣、呼喊、不睡觉或者其他手段把自己变成一个累赘,借此努力将母亲留在自己身边。”

青年:通过展示脆弱来支配母亲。

哲人:是的。再次引用阿德勒的话就是:“曾经他们生活在有求必应的黄金时代。于是,他们中有人依然认为:只要一直哭闹、充分抗议、拒绝合作,就能够再次得到想要的东西。他们并不把人生和社会看作一个整体,而是只聚焦于自己的个人利益。”

青年:……黄金时代!的确如此。对孩子们来说,那就是黄金时代!

哲人:选择他们这种生活方式的并不仅仅是孩子,很多大人也试图以自己的脆弱或不幸、伤痛、不得志以及精神创伤为“武器”来控制他人,想要让他人担心、束缚他人言行、支配他人。

阿德勒把这种大人称为“被惯坏的孩子”,并严厉批判这种生活方式(世界观)

青年:啊,我也很讨厌这种人!他们认为哭可以了事,还认为摆出自己的伤痛就可以免罪。并且,他们还将强者看作“恶”,并企图把脆弱的自己扮成“善”!如果按照这些人的逻辑,我们根本不可以变得强大!因为,变强大就意味着把灵魂出卖给恶魔,陷入“恶”中!!

哲人:但是,这里必须考虑的是孩子们特别是新生儿身体上的劣势。

青年:新生儿?

哲人:原则上来说,孩子们无法独立生活。如果不通过哭泣也就是展示自己的脆弱来支配周围的大人,令其按照自己的愿望行动,那他们甚至会有性命之忧。他们并不是因撒娇或任性而哭泣,而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君临“世界中心”。

青年:……嗯!的确。

哲人:所有人都是从几乎过剩的“自我中心性”出发,若非如此就无法生存。但是,我们不能总是君临“世界中心”,必须与世界和解,明白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如果能理解这些,今天反复谈论的“自立”一词的意思也就会迎刃而解。

青年:……自立的意思?

哲人:是的。为什么教育的目标是自立?为什么阿德勒心理学把教育当作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进行考虑?自立一词包含着什么样的意思?

青年:请指教。

哲人:自立就是“脱离自我中心性”。

青年:……

哲人:正因为如此,阿德勒才把共同体感觉叫作“social interest”,并称其为对社会的关心、对他人的关心。我们必须脱离顽固的自我中心性,放弃做“世界中心”,必须摆脱“自我”,必须摆脱被娇惯的孩子时代的生活方式。

青年:也就是说,当摆脱自我中心性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渐渐实现独立?

哲人:正是如此。人可以改变,可以改变生活方式,可以改变世界观或人生观。而爱就是将“我”这一人生主语变成“我们”。我们通过爱从“自我”中解放出来,实现自立,在真正意义上接纳世界。

青年:接纳世界?!

哲人:是的。懂得爱之后,人生的主语就会变成“我们”,这是人生新的开始。仅仅开始于两个人的“我们”很快就会扩展到整个共同体乃至整个人类。

青年:这就是……

哲人:共同体感觉。

青年:……爱、自立以及共同体感觉!!什么?!如此一来,阿德勒思想的一切不都联结起来了吗?!

哲人:是的。我们目前正在接近一个重大结论,让我们一起跳入深渊吧。

哲人开始谈论的“爱”与青年预想的完全不同。爱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在这里必须追求的既不是“我”的幸福又不是“你”的幸福,而是“我们”的幸福。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脱离“自我”,才可以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实现真正的自立。自立就是脱离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摆脱自我中心性。青年感觉自己将要打开一扇大门,门前等待自己的是辉煌的光明还是深邃的黑暗……无从知晓,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已经触到命运的门把手。

爱究竟指向“谁”

青年:……深渊通向哪里?

哲人:思考爱和自立关系时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就是亲子关系。

青年:啊……明白,是的,是的。

哲人: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有了他人,原则上来说是母亲的不断献身才能维系生命。现在我们能够活在这里正是因为有母亲或父亲的爱和献身,认为“我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过任何人的爱”的人不应该无视这一事实。

青年:是的,这是世上最美好、最无私的爱。

哲人:但换一个角度看,这里的爱也蕴含着妨碍美好亲子关系形成的非常麻烦的问题。

青年:什么?

哲人:虽说是君临“世界中心”,但孩童时代的我们只能依靠父母生存。“我”的生命由父母掌控,一旦被父母抛弃就有可能无法活下去。

孩子们能够非常充分地理解这一点。并且,有一天他们会察觉到,“我”正因为被父母爱着,所以才能活下去。

青年:……的确。

哲人:而正是在这个时期,孩子们会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地方?那里生活着什么样的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这些“对待人生的态度”靠自己的意志选择……你知道这一事实意味着什么吗?

青年:不……不知道。

哲人:我们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时候,其目标只能是“如何被爱”。作为性命攸关的生存战略,我们都会选择“被爱的生活方式”。

青年:被爱的生活方式?!

哲人:孩子是非常优秀的观察者。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摸清父母的性格、脾气,如果有兄弟姐妹就会衡量其位置关系、思量各自性格,在充分考虑什么样的“我”才会被爱的基础上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例如,据此有的孩子会选择听父母话的“好孩子”生活方式;或者正相反,也有的孩子会选择事事排斥、拒绝、反抗的“坏孩子”生活方式。

青年:为什么?一旦成为“坏孩子”,不是就不会被爱了吗?

哲人:这是常常被误解的一点,通过哭闹、发怒、喊叫进行反抗的孩子并非不能控制感情。他们是在充分控制感情之后选择的这些行为。因为他们感觉如果不这样做就无法获得父母的爱和关注,进而自己的生命就会有危险。

青年:这也是生存战略?!

哲人:是的。“被爱的生活方式”完全是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它一直在摸索如何集中他人的关注、如何站在“世界中心”。

青年:……事情终于能够联系起来了。也就是,我的学生们做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也是基于自我中心性。他们的问题行为源于“被爱的生活方式”,您说的是这个意思吧?

哲人:不仅仅如此。恐怕你自身目前采用的生活方式也是基于出自孩童时代生存战略的“如何被爱”这一基准。

青年:什么?!

哲人:你还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立,你依然停留在作为“某人的孩子”的生活方式上。如果想要帮助学生们自立、希望成为真正的教育者,首先你自身必须得自立。

青年:为什么你要说这种毫无根据的话?!我凭自己的能力获得这个教职并生活在社会之中,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工作,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根本不向父母要一分钱。我已经自立了!

哲人:但是,你依然不爱任何人。

青年:……哼!!

哲人:自立既不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就业方面的问题,而是对待人生的态度、生活方式的问题……今后你也一定会下定决心去爱某个人,那时候就能告别孩童时代的生活方式,实现真正的自立。因为,我们通过爱他人能渐渐成熟起来。

青年:通过爱变成熟……?!

哲人:是的。爱是自立,是成熟。正因为如此,爱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