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509】
读物本·《不完美的父母》 3 第三章 上
作者:闲听雨落花低吟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6804
1
0
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本书首先论述了孩子们为什么会做出在父母看来有问题的行为,其次探讨了传统的育儿、教育理念到底是否可以有效帮助到孩子。最后分析了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打交道,好的亲子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6-11 01:34:39
更新时间2024-06-11 11:36:07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三章 上  停止训斥孩子

关于训斥

前文中我们已经明确了孩子为何会做出大人看来有问题的行为。孩子通过让大人困扰,来吸引关注。我前面也有提醒各位读者,其实吸引大人关注这件事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实际上,孩子哭也好,或者通过做一些会被训斥的行为来吸引注意也罢,不论是安慰他还是训斥他,孩子都会一直哭得更厉害,这让父母很为难。我们来想想此时应该怎么和孩子交流沟通呢?在本章和下一章的内容中我会来分析传统育儿和教育方法中的问题,并在第五章提出取而代之的方法。

话说孩子能够遵照父母的想法,非常听父母的话诚然很好,但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有不同的想法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子女全盘接受父母所说的,我觉得很不妥。也有人觉得根本没有完全顺从于父母的孩子,我见过很多孩子不会顶撞父母,即使觉得父母的想法奇怪,也不会因此和父母争执,而是会去迎合父母的想法。即使告诉他们:讨厌的话就直接说出来就好了。但是孩子要做出改变是很难的,因为这已经成为他们日积月累的本能反应了。

不能和父母说出自己真实想法的原因,一是在于父母太可怕了,另一个原因在于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的话,哪怕出现问题了,父母也会努力试图承担责任的。

可能更多的孩子和这样顺从父母的孩子不同,而是更加积极的。更多的父母也是想着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也未尝不可,同时又没有放弃孩子遵照父母的想法的希望。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之所以会有所不同,有孩子的原因,但是共通的点在于父母应对孩子的方式。那些唯父母之命是从的孩子也不是生来就这样。共通的点在于,无论是哪种孩子,在不按照父母的想法行动的时候,都是会被父母训斥的。不同孩子对于父母的训斥的反应也不同。

父母和子女的想法有所不同,孩子不按照父母的想法去行动,这些都不是问题。如果你的父母在你小的时候这样要求你,你是不是也会反抗呢?哪怕双方的想法不同,如何调整、整合不同的想法是很重要的。我们希望孩子学会这种调整方法,然而大人们却并不知道这种方法。

为此,在孩子不听话时,大人就会训斥孩子。要达成自己所愿,音量还特别大。的确,训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孩子害怕被训斥,所以会立刻停止问题行为。但很遗憾,这个方法并不会如父母想象的一样有效果。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后面还会重复来做同样的行为。如果训斥真的有效,只要被批评一次了,孩子应该不会再次去做父母认为有问题的行为了。尽管如此,同样的错误一直再犯,父母也因此一再训斥孩子,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能说是父母管教的不够了,也就是说哪怕再怎么训斥孩子也不会停止自己的问题行为,训斥这一方法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这样想才更符合逻辑。

假设批评孩子后,孩子真的改正了错误,会发生什么呢?一定会有人想这对于父母来说可是好事,但是孩子则可能一想到这一行为是被父母强制改正的,总有一天又会做出其他的会被父母责备的行为。

如果孩子真的还很小,那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也是情有可原的。曾经我学会了放大镜的用法,当然,最开始知道放大镜能够将小东西放大,看到肉眼看不见的东西时,我特别特别开心。但自从我知道了用放大镜聚焦黑色蜡笔涂过的纸,可以将其点燃后,我就开始了超出常规的玩法。有一次我突然想到,蚂蚁本来就是黑色啊。读者应该能想象到我接下来做了什么吧,我当时真的没有意识到用放大镜烧蚂蚁是不对的。当然虽然母亲没有训斥我,但是她和我说,蚂蚁也是有自己的爸爸和妈妈的,如果太阳下山了还不回家,肯定会十分担心它。听了这句话我就下定决心以后不会再这么做了。

特别小的宝宝应该还不知道突然闯到马路上会被车碰到,也不知道在地铁上喧哗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吧。再说一个我小时候的记忆,有一次我在地铁上大声地唱歌,我记得当时周围的人没有制止我,当我突然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觉得特别尴尬。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在地铁上唱歌了。

但是孩子被批评的时候,他一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有问题的。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被父母批评。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反而故意去做会被批评的行为。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是他们深以为不做出被批评的行为,就不会被父母关注。实际上,如果孩子只做出适宜的行为,父母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并不会特别关注。这时候孩子就会做出令父母最困扰的行为,但如果所做行为不能令父母困扰,则得不到父母的关注,那么做这样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的孩子一旦开始被批评,可能接下来也会一直被批评。

当然,如果父母真的十分严苛,那孩子应该也会停止这种明知故犯的行为吧。但这又会催生出其他的问题。

孩子被批评责备后,即使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但如果不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做法的话,也无法采取正确的行动。

比如,在和孩子一起遇到朋友的时候,朋友和孩子打招呼,而孩子因为害羞转过头去,然后扭扭捏捏地回了句“您好”,这可不是父母所期待的打招呼的方式。过后父母责怪孩子“为什么不好好打招呼,真拿你没办法,真丢人”,即使孩子知道了自己打招呼的方式不对,但是应该怎么做才好呢?如果父母不教孩子应该怎么说,那下次大概率还会发生同样的情况。再说哪怕孩子问父母这时候应该怎么应对,可能父母也只是怒气冲天地回答“那可是常识!”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被大人批评,也知晓应该采取的适宜的行为,但是他们坚信即使采取了适宜的做法也不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如果这里所说的“满意的结果”指的是得到父母的关注的话,那的确可能很难实现。比如,孩子决心打扫起居室。假设孩子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夸奖,然而,父母并没有发现孩子打扫了起居室。那么,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这会让孩子意识到即使采取了适宜的行为,也不一定会得到父母的关注。这样的话,下次要吸引父母的关注,孩子不仅不会收拾、打扫房间,相反的,孩子会把自己的物品从自己的房间里拿出来,到处乱放。这样孩子就会达成所愿,被父母训斥,比如“把房间收拾干净”“你都不会打扫一下吗!”等。孩子尽管不想被批评,但是会想被批评总比被无视好。就这样,孩子故意持续做出会被批评的错误行为。

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磨人不听话,哭,或者想要什么东西,可能是点心、玩具等。这时父母一般不会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会忘记周围还有别人,开始训斥孩子。这是在超市里经常能够看到的场景。看起来父母意志坚定,不会对孩子言听计从。但是结局一般都会买了孩子想要的东西。这样的话,孩子就会认为通过磨人、哭闹的方式就会达成自己的目的,当然会想以后也采用同样的方式。如果是我的话,既然最终会答应孩子的要求,不如从一开始就和颜悦色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一定有人不想这样,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

从保育园回家的途中,我会和孩子一起去路过的超市采购晚餐。和孩子一起去超市时会发生什么,这一点很容易想象到,所以我也想尽量自己去,不过现实情况又不允许。孩子哭闹的目的很明确。只要哭闹父母就会给其买想要的点心或者玩具,所以哭闹的目的就是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一般情况下,孩子都能达成所愿。父母忍受不住孩子的歇斯底里的哭声和周围人的眼光,于是妥协,接受孩子的要求。不过父母才不会对孩子的要求“秒接受”。

站在父母的立场来看一看吧。假设父母答应孩子的要求,连续买一个月的点心,也不会对家里经济情况有所影响。父母不接受的是情绪。在孩子哭的时候,我会这样和孩子说。

“你不用这么哭,请用语言告诉我好吗?”

孩子听后马上停止了哭泣。

“那个点心,如果买给我,我会特别开心。”

在这里,父母也好,孩子也好,都在“拜托”“请求”对方。虽然本章内容在讨论训斥,但我写这些的目的在于希望各位读者能够明白,如果能够“拜托”孩子,就不再需要“训斥”了。

儿子3岁时,同班的一个小朋友跟老师说:“抹布!”儿子制止他说:“你只说抹布,别人怎么会懂你的意思呢?你要说‘如果你把抹布递给我,我会很开心的’。”第二天保育园老师很惊讶地告诉我这件事的经过,我和老师说:“这孩子是不是能够很好地提出请求了”,老师也深以为然。

“可以帮我……吗?”“如果可以帮我……的话,我会非常开心”……这样的说法就是拜托。“给……”这样的说法属于命令,当然“请给……”“请这样给……”这种比较柔和的说法也是命令。命令与拜托的区别在于对方是否有说“不”的余地。如果对方没有说“不”的余地,那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说法,都属于命令。

使用疑问句、假设句的方式,其实比命令的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很多情况下,和拜托的内容本身比起来,更令人不悦的是说话的方式。对方被命令后无法拒绝,情绪上就会有所逆反。如果对方答应了请求,一定不要忘记说“谢谢”。如果被拒绝……那就作罢吧!“把银行存折给我吧”“把房屋产权给我吧”……如果是这样的请求的确让人太过为难,当然会被断然拒绝。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对方一般会接受,而如果请求被拒绝了也平和地接受,这样持续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拜托他做一些事情时,他也会听了,拒绝他的要求时,他也会淡然接受了,应该是这样的……

假设父母可以毫不在意地对孩子使用粗鲁、随意的语言,其实是因为觉得自己是在孩子之上的。面对自己内心爱着的、尊重的人,一定不会说出粗鲁的话。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对话中都要使用敬语,那样太过于客气,但至少在提出请求时,不要使用命令的词语,而是能够说“可以帮助我……吗?”“如果能够帮助我……就帮我大忙了”,类似于这样的话。如果觉得凭什么对孩子说话要用这样的语气,那说明你并没有将孩子视为平等的个体。后文中我会写关于孩子与大人是平等的这一点,读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觉得很惊讶吧。但是希望你能明白,你之所以会训斥孩子,是因为在你内心深处认为孩子是位居你之下的。

被训斥后会发生什么

如前所述,孩子不停止在父母看来有问题的行为,父母也一直批评孩子。我们来思考一下,一直这样批评孩子的话,孩子到底会怎么样呢?

首先,孩子会开始察言观色,看父母的脸色。父母真的十分严苛地批评的话,孩子可能会停止被家长批评的行为,但一定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做出适宜的正确行为。最终,不仅会看父母的脸色,还会对他人察言观色,无法按照自己的判断采取行动。

这种情况在学校和家庭中都可能发生。假设经常授课的老师特别吓人,他上课的时候学生们没有人窃窃私语,都是挺直腰背目不转睛地听他的话。然而有一天这位老师因为身体状况欠佳或者是有私事,请假休息了。早上,另外一位老师来到了他们的教室。这位老师不会大声地批评学生,而学生们也都知道这一点。和那位吓人的老师在的时候不同,整个班级如同一盘散沙。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位老师能力不足,实际上是因为学生们平时接触的老师,一直用强力在压抑着他们,他们学会了察言观色,一旦明白了面前的人不会用强力压制他们,就会轻视这样的大人。

我曾经听过有的保育园的老师用竹剑管教孩子。父母当然都是在知晓这一管教方式的前提下把孩子托管在此的,所以他们也不会就此事抱怨什么。在竹剑下管教出来的孩子在步入小学后,老师的手里肯定没有竹剑了,我认为孩子看到老师的手里没有竹剑后,可能就不会那么安静了吧。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不批评孩子的话,他们就会蹬鼻子上脸,得意忘形起来。其实当你一旦停止批评孩子,停止烦冗地说教后,你应该会发现孩子惊人的变化。但孩子却会想怎么会这样呢,那些苦口婆心不断说教的父母不可能会这么和善,这样笑对我们一定是有什么企图,对于大人的变化,他们会持迟疑的态度来观望。

然后,在某一天,孩子会试探父母。他们会做出一定会激怒父母的行为,然后父母又一次大声训斥,这时候孩子一定会想,“果然如此”。

在家里还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孩子的态度十分恶劣,母亲和孩子讲:

“等你爸回来了,让他好好收拾你。”

听了这话的孩子其实心里很明白,这位母亲没有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才会寻求父亲的帮助。

另外,家庭也好,学校也好,能够觉得“待在这里也挺好的”,这不仅仅是孩子,也是所有人都期望的。被责骂的一方会觉得这里没有我的容身之地,也不会喜欢责骂自己的人。这样一来,训斥孩子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就变远了。如果亲子关系不亲近,父母则无法为子女提供帮助,因为哪怕父母说的是对的,子女也会默默下定决心不听从父母的话。因为责骂,让亲子关系疏远,同时,造成父母无法给孩子提供帮助。有人也许会说责骂后再和孩子道歉不就好了,不过与其事后道歉,不如开始就不要责骂孩子。

我小的时候有且仅有一次被父亲打的经历。当然实际上父亲并没有动手打我,只是大声责骂我了,但在我的记忆中是被父亲打了。父亲估计早已忘了这件事情,而且一向性格温和的父亲如此动怒,肯定是我说了或者是做了很过分的事。事到如今,我绝对没有因为这件事责怪父亲的意思,但很遗憾的是,那件事情之后,我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感觉疏远了,这是真真切切的。

严格来讲,并不是因为发生了这件事我才感到与父亲之间的距离变远了,而是因为和父亲之间不亲密,所以尽管时光荏苒,还是会模糊地记起这样的往事,在此希望大家理解责骂真的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

为人父母,见到孩子遇到困难一定是想要帮助孩子的。实际上也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没有父母的帮助,孩子一个人是无法生存的。但是要给孩子提供帮助,必须和孩子之间保持亲密的关系。关系一旦疏远则无法帮助孩子。例如,父母注意到孩子出现了错误,孩子却并不会听取父母的话语。

在孩子看来,父母所说的大体都是正确的,在很多情况下父母说的都不错。但是如果孩子和父母之间关系不好,父母说的越是正确,孩子内心越是不想接受。这样的话,父母即使想要帮助孩子也帮助不了。

就像这样,训斥孩子令亲子关系恶化,至少会让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疏远。那到底有没有孩子会认为父母训斥他是一件好事呢?

我并不认为会有这样的孩子。曾经有一位横纲选手(日本相扑运动的最高级别)在他从力士升级为大关的时候,在采访中提到:“我能有今天的成绩,多亏拿着竹剑敲打我的师父。”我认为与其说他是因为被竹剑敲打而增长了能力,不如说是哪怕遭遇了被竹剑敲打,他仍然增长了能力,恐怕这才是真的。

如果父母十分严苛,孩子不会积极地反抗。这就会出现下面的问题,即孩子表面上不会顶撞父母,但会在背后做出让父母说不上生气,但是又会心情不舒畅的行为。有的孩子在被父母打时,心里默默地想“这件事情我永远不会忘记”,并伺机复仇。这样的话,亲子关系的修复则变得异常艰难。

孩子开始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做出问题行为,觉得只要不被发现就好,只要不被责骂就好,这是很令父母头疼的。只要不被责骂就好、只要不被发现就好……但是哪能不被发现呢。我经常会在电视上看到企业或者政府出现问题后,负责人低头谢罪的情景,我内心是真真切切不想看到我们的孩子以后也这样。

此外,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做好孩子的原因是害怕被父母责骂。这些孩子的确不会做出不良行为,但是也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采取正确的举动。因为害怕失败了会被父母责骂。我希望孩子能够自己积极地思考去采取行动,哪怕有时候会用力过猛。希望孩子成为有大格局的人。如前所见,责骂并不会让未来的“花儿”们美丽绽放。

如果需要做出改善,你会发现教导积极的孩子不去做什么,远比教导那些没有自己思考的消极的孩子变积极更容易。要改变能量的传递方向是容易的,但是要激发出能量则是很麻烦的。

综上所述,我力劝家长们不要训斥孩子,但这绝不是放任的意思。有些人武断地认为,不责骂孩子就是放任孩子,本书中所写的育儿方式,严格得会让那些觉得孩子必须被责骂的人震撼。这句话的意思相信看到后面你会理解。

我在此所说的不责骂,并非是当孩子给别人造成困扰的时候也什么都不说。对于孩子这样的行为必须给他提醒,但是我希望你能明白,在责骂孩子之前,你还有很多能做的。如前文所述,孩子为了吸引父母的关注故意做出被批评的行为来,这样,父母的责骂会令孩子的不良行为越来越多。如果可以不用责骂孩子,每天的生活该是多么美好啊。其实说到底孩子也不想被责骂。接下来我们来一点点地分析应该如何从责骂孩子所必需的“洪荒之力”中解放出来。

关于批评

和训斥孩子并列的是父母批评孩子的问题。虽然没有责骂、惩罚孩子的打算,但父母指出孩子的不足和失败的部分,就是批评。

孩子无论是知识还是经验都不足,从这个角度来看,父母想要引导孩子也是理所当然的,但对孩子的行为、思考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提醒或者指示,有时候孩子会认为那是来自大人的批评。大人的本意是教给孩子不懂的地方,但有时候却无法淡然处之,怒气冲冲的。面对要晾衣服的孩子,大人会说要先抻平整了再晾;太脏的衣服必须先手洗之后才能放进洗衣机里;面对饭后要洗餐具的孩子说洗涤灵可不是这么用的;面对打扫了卫生的孩子,说打扫的还不错,但是房间的各个角落还都有灰尘呢……批评一旦开始就无尽头了。这样夹杂了情绪在里面之后,批评和训斥也别无二致了。

孩子感到自己被批评后,或者会认为大人不能理解自己,或者想既然会被批评,那就干脆什么都不做了。被训斥的孩子也是一样,会变得消极起来。也许有人认为父母希望孩子尽量不要失败是人之常情,也有人会想孩子帮忙反而让事情变得更麻烦。然而如果本意是要教会孩子不足的地方,却引发了孩子对父母的反抗或者消极情绪,那真是得不偿失。如果失败了,就让孩子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学习进步,如果没有失败的话,那就可以说没有继续学习什么的必要了。

当孩子长大后,父母每日目睹孩子这样,抑或是那样的行为,应该会和孩子小时候一样,不断给予批评吧。有时候孩子说想要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了的时候,父母也会批评孩子的选择。比如孩子说想养只小狗,想养一只小猫……此时,家长可能会列举出孩子过往的“罪行”,批评孩子从小到大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坚持到底过。想要不去兴趣班、甚至是不去学校的时候也是一样,父母可能觉得自己是出于善意给孩子提出建议,孩子应该顺应父母的期待,但有时又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父母告诉孩子,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普通”的孩子,但是如果你问父母何为普通,他们会回答说高中毕业可不行,希望孩子能够大学毕业等,类似这样,你会发现父母要求孩子达到的水准非常高。父母会说“都是为了你好”,但是希望父母想一想这一切真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吗?或许是为了自己吧。父母可能会觉得这样有失体统,但这样的话,还不如干脆跟孩子说,说这些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自己。后文中会介绍,关于孩子的事情,面对何种事情,以何种手续,父母进行介入。在这里,希望各位能够了解,将父母的价值观以“为了你好”的词汇强加给孩子,孩子对此如果很敏感并且能够察觉到其不合理性的话,说明孩子已经以某种形式在反抗了。

如果是消极的孩子,会全盘接受大人的批评,感觉自己没有价值,无能。预先阻止孩子的失败,无疑将孩子成长的花蕾给掐掉了,我真的不认为这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