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0年5月10日,闪电战发动。德军攻击比利时荷兰和法国。在一阵猛烈对战后,英军在敦克尔克岌岌可危而法军吃了败仗。百姓无可避免开始大逃亡。法国面对强大敌人,毫无还手之力,选择只剩下是要跟贝当元帅合作,或本着邱吉尔的精神继续抵抗。尽管疯狂轰炸英国城镇,但希特勒终于看清他还是无法征服英国,决定转而对抗他的苏联“盟军”。
1
1940年5月10日凌晨5点35分,德军大举入侵法国。
(1940年5月10日)
德国伞兵作为纳粹的先锋部队在荷兰空降,同时,纳粹国防军长驱直入,攻克比利时。
希特勒会不会是想沿用一战的伎俩,借道中立国比利时进攻法国呢?英法联军总司令甘末林对此深信不疑,并据此对战略部署做出调整。
(比利时1940年5月10日)
为粉碎德军的阴谋,甘末林派出法军最精锐的机动化部队,联合英远征军共同进驻比利时,战士们斗志昂扬,决心将德军彻底击溃于比利时。
2
英法联军却并不知道自己已经中了希特勒调虎离山计。一切正中希特勒的下怀。他命令赫尔曼·戈林禁止德国空军轰炸法军纵队,任由他们深入比利时境内,德军的真正意图是绕至英法联军的背后,进攻阿登森林。
(阿登地区)
法国统帅部始终沉浸在马其诺防线不可逾越的神话中,对此茫然不知。德军长驱直入,唯一阻拦他们的就只剩下交通堵塞。
3
与此同时,在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人们纷纷举家外逃,所有人都成为被怀疑对象,所谓的第五纵队--也就是内奸--让所有人都提心吊胆。
德军继续采用牵制策略,派遣经过特训的空降部队进攻比利时,这些因闪电战而满心狂喜的德军士兵一路上放声歌唱,在他们眼中,占领比利时犹如探囊取物。
5月11日破晓时分,空降部队抵达比利时,他们的目标是扼住比利时防线的咽喉,占领阿尔贝特过河上坚不可摧的埃本·埃美尔要塞。
4
面对逼近的德军,比利时军队毫无招架之力。固若金汤的埃本·埃美尔要塞很快陷落,并在残暴的纳粹铁蹄下被夷为平地。要塞失守,平民争相挤上通往巴黎的最后的列车。在巴黎红十字的安排下,这些比利时难民又被转移至通往南部的火车。
(列日1940年5月11日)
随着德军进驻列日,恐慌情绪迅速蔓延。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军,市民们必须做出选择——是屈服,还是逃跑。许多人最终选择背井离乡,但是他们该逃往何处呢?哪里又能摆脱纳粹的炮火硝烟呢?他们并非市民,而是农民,在人类历史上,农民永远是最后一批放弃自己家园的人。
5
比利时著名诗人凡尔哈伦曾经写道:他们倾家荡产,踏上前途渺茫而又永无止境的旅途,他们背井离乡,一无所有,等待他们的只有无尽的痛苦。
没过多久,德军就发动了大规模空袭,用以摧毁法国的重要交通要道、机场、炼油厂,还有燃料供给地。法国东部和北部城市遭到轰炸,法国人不得不面对现代战争的残酷现实。
在荷兰,鹿特丹港被熊熊烈焰包围,这是德国恐怖空袭的直接后果,华沙的境遇更加惨痛,德军居然在城市投降后仍旧实施轰炸,这是希特勒犯下的另一条罪行。
6
为了继续战斗,荷兰女王威廉明娜带着内阁成员,她的女儿即王储朱莉安娜和伯纳德亲王,以及他们两岁的女儿贝娅特丽克丝逃往伦敦。
在伦敦,新任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发表公开演讲表示,不管形势如何,英国都将战斗到底:
“我可以很肯定地指出,荷兰、比利时的命运,就跟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一样,都将取决于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的胜利。”
但是法国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短短3天之内,德军就突破阿登森林,向默兹河上的法军防线快速挺进。
7
(色当1940年5月13日)
德军发动钳形攻势,试图将开赴比利时的英法联军一网打尽。于此同时,德国步兵团也开始兵临色当城下,手榴弹、机关枪大逞淫威,不到一天,阿登地区的重要据点色当就宣告沦陷,重蹈1870年普法战争中色当战役惨败的覆辙。对德军来说,真正的拦路虎是默兹河。5月13日晚,当德军忙着修建桥梁时,法军趁机发动反击,但是法军炮火受到严重压制。第二天早上,在德军将领古德里安的敦促下,桥梁顺利完工,古德里安极力推崇装甲战,主张利用坦克的威力和速度快速推进。
8
在闪电战的威力下,被侵略国根本无力组织反击。首先,坦克冲锋阵要有飞机,尤其是“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的支援。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装备有警报器,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在下降过程中必须忍受住高压,并在最后一刻向目标精确投放炸弹。
法国总理保罗·雷诺向丘吉尔致电说:德军已经突破防线,通往巴黎的大门已经敞开。
德军的闪电袭击让法国将领们惊惶失措,英法联军被困比利时,自身难保,他们该如何抵挡德军的进攻呢?
9
在巴黎,法国当局正竭力应对难民疯狂涌入的问题,来自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难民蜂涌而至,学校、医院和兵营里很快就变得人满为患。对难民来说,流亡生活才刚刚开始。自从铁路线被切断后,大多数人只能靠步行,他们都需要一双新鞋。人们对战争局势所知甚少,城市里一时谣言四起。
此时法国最高指挥部已经意识到,德军正大举向海岸推进,英法联军已经落入圈套,他们迅速下令反击,并任命戴高乐担任坦克旅旅长。
10
(1940年5月17日)
与德军装甲车相比,法军坦克在数量和性能上都更胜一筹,但是缺乏部队增援和空中掩护的法军坦克,很快就变成了“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猎物。
法国士兵奋勇抵抗,但所有人都心存疑问,为什么我们没有得到空军的掩护?法军飞行员在指挥、部署和数量上明显处于劣势,但他们仍旧英勇奋战,大量德机被击落,被俘德军飞行员达到1000人。英国政府多次要求法国移交这批德军飞行员,以便将他们转移至加拿大,但法国始终不置可否,结果证实这是个严重错误,随着德法签订停战协定,他们又得以重返英伦战场。
11
(1940年5月26日)
德军坦克势不可挡,穿越法国北部城镇,英勇的法国人试图阻止德军前进的步伐,但是所有抵抗最终都土崩瓦解。
法国战败的局面无可避免,法军一位参谋长博福尔说到:我们不断收到更多坏消息,战事的发展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八天内,灾难性的噩耗频频传来,部队的士气变得一蹶不振,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痛哭流涕。
德军已经逼近英吉利海峡,“镰刀切割行动”已经奏效,英国远征军、比利时军队和法军已经陷入层层包围。
12
(1940年5月28日)
眼看大势已去,比利时国王率军宣布投降,随后,英国远征军毫无预警地向海岸撤退,由此直接导致了联军的土崩瓦解。
在巴黎,法国总理保罗·雷诺下令解除甘末林的职务,改由72岁高龄的法国将军魏刚担任最高统帅,为了鼓舞士气,魏刚提出由另一位一战英雄,84岁的贝当元帅担任副总理,但贝当很快就背弃了雷诺的对外政策。魏刚别无选择,只好下令部队向敦克尔克全线撤退,可是就在英法联军溃退之时,希特勒却命令德军停止追击,这是为什么呢?他是在向英国示好,还是在等待戈林的空军最终阻止联军撤退?
13
40万大军被困海滩,绝望而且混乱,他们唯一的机会就是从海上逃跑。
(多佛尔港1940年5月29日)
丘吉尔呼吁平民提供一切可用的船只,驱逐舰、扫雷艇、拖网渔船、拖船驳船、豪华游艇,还有消防船全部上阵,浩浩荡荡的船队穿越英吉利海峡,前往营救被困的联军部队,其中也包括著名的英军将领蒙哥马利。
在敦克尔克郊外,负责阻击德军的法军部队伤亡惨重,德国空军派出“斯图卡”轰炸机发动空中打击。众志成城的英国人冒着德军飞机和大炮的打击,往返穿梭于海峡之间将一批批联军官兵送回英国本土。
14
与此同时,英军使用地面、海上和空中的一切力量来支援这一后撤行动,最终英军有21.5万人、法军有12万人成功撤离海滩。
(多佛尔港1940年6月4日)
英军虽然溃不成军,但总算得救了。法军将被送回布列塔尼半岛,展开卫国之战。
对英军来说,当务之急是重整军备,在英国人看来,敦刻尔克大撤退无疑是一项壮举,但丘吉尔却另有看法,他明确指出,战争不是靠撤退来取胜的。即便如此,在1940年6月初,敦刻尔克精神”仍旧鼓舞了盟军气势。
15
对英国人来说,战争的残酷和纳粹的毁灭性威力已经显而易见,轻松惬意的生活已然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全国总动员。6月4日,丘吉尔发表著名演讲,大声疾呼,我们将在海滩上战斗,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地点战斗,我们将在田野和街道战斗,我们将在山区战斗,我们决不投降!”
6月4日,德军占领敦刻尔克,英国远征军在撤退途中丢弃的大量重型装备变成了德军唾手可得的战利品,德军与英军在军事装备上的一得一失,使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御陷入了困境。
16
敦刻尔克海滩上一片狂乱狼籍,英军的“喷火’式战斗机、法国的“机敏”级驱逐舰早已支离破碎,其它装备残骸随处可见,法军的战况之惨由此窥见一斑。
(敦刻尔克)
纳粹国防军欣喜若狂,纷纷拍照留念,他们从找到的留声机里听到了莫里斯·切瓦力亚的歌曲。
希特勒宣布敦刻尔克之战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役,6月4日将成为德国的法定假日。这是德军拍摄的有有关画面,8万名誓死保卫敦刻尔克的法军士兵,最终沦为了战俘,他们本来应该和其他人一样撤退,痛苦将会在很长时间里跟随他们。
17
但是丘吉尔说,这些法国人成功阻击了德军7个师的兵力,并坚持了4天时间,把34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
德军虽然大获成功,但是同样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古德里安下令部队休整。此役让古德里安名声大振,士兵们在装备上刻上了古德里安名字的首字母,大多数德军士兵都喝得酩酊大醉,近一个月的昼夜奋战,已经让他们疲惫不堪。
在德军的连续攻势下,内忧外患的法国最终陷落,但是以法国总理雷诺和戴高乐为代表的主战派希望继续作战,但是他们能够左右大局吗?
18
(1940年6月10日)
在罗马,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宣布了一条重要消息,意大利对英国和法国宣战:我们刚刚向英国和法国大使宣布进入战争状态。
墨索里尼决定趁火打劫,吞并科西嘉岛、尼斯港、萨沃伊、突尼斯和马耳他,这对法军来说无疑是背后一刀。不过意军的进攻遭到了法国阿尔卑斯总部的阻击。
隆美尔率军一举攻克诺曼底,进入鲁昂。巴黎宣布为“不设防城市”,希望用放弃抵抗来避免重蹈华沙和鹿特丹的覆辙,法国政府已经迁至波尔多,德军快速逼近巴黎。
19
传言说,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就像1870年入侵的普鲁士军队一样。失去政府倚仗的巴黎市民纷纷踏上逃亡之路,路上人头攒动的情景让人不由地想起了之前的比利时难民。600万法国民众涌向最后的庇护所卢瓦尔,但是德军轰炸机紧随而至。
(巴黎1940年6月14日)
1940年6月14日黎明,德军兵不血刃占领巴黎。作为纳粹重要标志的万十旗遍布巴黎各处。德军占领巴黎后,迅速进入早已人去楼空的政府部门,寻找重要资料,从间谍名单到共济会会员,还有令德国颜面归地的《凡尔赛条约》原件,都被送到了希特勒手中。
20
随着卢瓦尔河上的桥梁被毁,法国人已经无路可逃,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停战。在波尔多,法军统帅贝当也希望能结束战斗。
德军仍旧继续挥师南进,自5月10日以来,曾经被称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的法军,变得不堪一击,但是法军仍旧在浴血奋战,短短1个月内就有10万士兵丧生,远远超过了一战期间同样时间内的阵亡人数,另外还有185万法军沦为战俘,其中包括3.6万名军官和176名法军将领。
21
在这些战俘中,还有很多来自法国殖民地的非洲士兵,纳粹国防军的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些画面。饥肠辘辘的士兵杀死一只山羊充饥。纳粹的宣传片中不断闪现这些战俘的脸部特写,这些画面旨在嘲讽法国人的堕落,居然沦落到与奴隶并肩作战。原版的德国纪录片是这样说的:“盟军说他们会一直坚持战斗,以捍卫他们的文明,对抗我们的大举进攻,但是看看他们,看看这些优秀文明的守护者吧,他们对失败毫不在意。”
22
法军当中有3000名非洲裔官兵在被俘后被德军枪决,七年纳粹思想的熏染,已经在德军士兵心里埋下了种族歧视的种子。
接下来的一连串事件将直接决定法国的命运。1940年6月16日,法国总理雷诺在内阁会议上孤掌难鸣,被迫于当天晚上宣布辞职,法国总统勒布伦随即任命主和派头面人物贝当元帅重组政府。
(巴黎1940年6月17日)
留守的巴黎市民在巴士底狱前面听到了贝当的讲话,这位曾经在凡尔登战场立过赫赫战功的一战英雄,声称已经向德国提出停战请求--“我已经向德军提出请求,停止所有敌对行动,作为一名士兵,这是一个痛苦的决定,但是战争形势需要我这么做。”
23
德国的收音机里同样传来法国投降的消息。但是部分法国人也听到了BBC的广播,戴高乐将军已经抵达伦敦,6月18日,他公开指责停战行为,并发表了著名的“六·一八”宣言--“我们相信法国并非孤军作战,它有一个庞大的帝国做后盾。”
法国的快速沦陷让希特勒欣喜若狂,1940年6月22日,希特勒抵达巴黎附近的贡比涅,这是希特勒故意做出的安排,他要让法国亲自品尝1918年德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时饱受羞辱的滋味,他甚至找来了当初签字时的车厢,德国终于一雪前耻。
24
法国代表团由查理·亨茨格将军率领,一名翻译宣读《停战协定》的序言指责法国无理由对德宣战。希特勒一言不发,随后他起身离开了现场。法国代表早已得知《停战协定》的内容,但是对交出法国境内所有德国难民的要求却很难接受,亨茨格将军试图进行协商,但遭到德方拒绝,当亨茨格向波尔多政府报告时,德国秘密情报部门录下了这段录音--
“我是亨茨格。”
“情况怎么样?”
“已经结束了。”
“什么?结束了!”
“是的,将军。”
“对于你处理问题的方式,我感到非常满意。”
“谢谢您的理解。”
25
随后,希特勒下令将车厢运回柏林,并在纳粹灭亡的最后日子里,下令党卫军将其炸毁。6个星期内,法国作为一战战胜国的所有象征纷纷遭到亵渎。曾经有50万法军士兵流血牺牲的凡尔登,也变成了纳粹横行的地盘。
(安德烈·马其诺雕像)
当德军占领马其诺防线之后,希特勒对其建造者更是大肆奚落。在进入斯特拉斯堡及其教堂时,希特勒一脸严肃,希特勒兑现了诺言--阿尔萨斯和洛林又回到了德国人手中。
敦克尔克让德军轻松缴获2000辆坦克,5000门大炮,30万支步枪,还有400 万发子弹。
26
在法军的一个军需供给仓库,纳粹国防军发现了为法军士兵准备的大量长内衣裤,这些温暖的毛内衣是专为接下来的战争准备的。法国所有的工厂、港口和财富全部被纳粹占有,作为战败国,法国必须每天向德国支付相当于1亿美元的战争赔款。
随后,亨茨格将军赶往德国参加会议,商讨有关实施《停战协定》相关条款的问题。希特勒决定,保留法国的部分主权,在法国境内建立傀儡政府,同时解除法国军队武装,所有武器交给德国。
27
法国领土遭到肢解,北部和通往各港口的大西洋沿岸地区由德军占领,地中海地区和阿尔卑斯的狭长地带由意大利控制,非占领区由贝当傀儡政府统治,首都定在维希。
(维希)
这座温泉小镇因酒店众多而当选新都,7月初,贝当元帅率领政府内阁进入小镇,开始傀儡统治。事实上,维希政府仍旧控制着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还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为了避免法国海军投入英国阵营,希特勒下令解除所有战舰武装,而丘吉尔则担心,法国海军会变成纳粹的帮凶,因此决定先发制人。
28
英国皇家海军奉命,前往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米尔斯克比尔海军基地,一向作风强悍的丘吉尔对法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么加入英国开展对德作战,要么在6小时内自行凿沉所有舰船,维希政府拒绝了英国的提议。英军随即开火,法国两艘战列舰、两艘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被击沉,1200名法军船员丧生大海。为了向英国人民、世界、还有美国展示自己战斗的决心,丘吉尔不惜下令向昔日的盟友开火,因为法国海军很有可能会危及英国本土的安全,维希政府提出对英宣战,但贝当却回答说:一次失败已经够了。
29
(柏林1940年7月9日)
纳粹在欧洲战场的节节胜利令德国人欢呼雀跃,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希特勒自诩为法国最伟大的领导者,功绩堪与拿破仑相提并论。同时他的独断专行也开始愈演愈烈。
(泽西 1940年7月)
德军迅速挥师西进,占领海峡群岛的泽西岛和根西岛,为入侵英国找到了重要跳板。但随后,希特勒却放缓了步伐,因为他另有想法。希特勒狂妄地认为,孤军奋战的英国必定会向德国讲和,但是英国的强硬让他始料未及。
30
(英国1940年7月)
传言说,德军能够迅速攻克法国,是因为他们手里掌握着米其林地图,尽管如此,顽强的英国人不仅毫不退缩,反而决定全面备战。
(西伊舍)
政府启动紧急措施,将所有孩子送往乡村避难,这无疑是一个痛苦的时刻。他们的姐姐、母亲和祖母纷纷参军入伍,女人们全部武装起来,防御德军伞兵的偷袭。
所有男人都加入了地方志愿军,其中包括那些参加过一战,还有1902年南非布尔战争的退伍老兵。在敦刻尔克化险为夷的英军已经重新恢复战斗力,志愿者也纷纷动员起来,同时他们还得到了美国提供的步枪、机关枪和防空大炮。
31
伦敦上下全都摩拳擦掌,丘吉尔随即发表了著名演讲--“不列颠之战即将打响,所以让我们勇敢地承担责任,如果大英帝国和它的联邦可以留存千年的话,人们将会这样传颂,这才是他们心中最光辉的时刻。”
丘吉尔依赖的主要利器之一就是英国皇家空军,喷火式战斗机采用劳斯莱斯引擎,是世界上性能最优越的战斗机。英国在电子领域同样占据优势,最早发明雷达的就是英国,在飞行控制中心,雷达被用于侦测敌方飞机,同时指引英国飞行员袭击对方目标。
32
飞行员们从英国各地迅速向伦敦聚拢,他们要么来自饱受纳粹蹂躏的战败国,要么来自在伦敦建立流亡政府的国家,包括波兰人、荷兰人、比利时人、捷克人、美国人。虽然美国当时保持中立,但这些士兵却选择投身战场。
别外,还有戴高乐建立的自由法国军队,牛津和剑桥的很多学生也加入了空军,理查德·希拉里就是其中一员,他在奔赴战场前写道:我们是迷茫并被宠坏的一代,是所谓的“失落的一代”,是一群自私傲慢的人,战争不需要装腔作势的豪言壮语,但却为我们提供了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机会,我们或许很任性,但是足以对抗希特勒的青年团。
33
德军飞行员大都在“希特勒青年团”受过严格训练,并被播下了复仇的种子,指挥这群空军士兵的就是纳粹政权的大红人——戈林。
(里兹大饭店)注重享受的戈林将巴黎的里兹大饭店变成了德国空军的司令部,他向希特勒承诺,要在5天内摧毁英国皇家空军,掌握制空权,确保纳粹国防军入侵英国。
德国空军当时占有一大优势,它可以随意使用法国的机场、军事基地和装备。德军飞行员大都训练有素,以叼着雪茄著称的阿道夫·加兰德曾参与西班牙空战,维尔纳·默尔德尔斯是法国战役中的王牌飞行员,也是曾经被俘的德军飞行员之一,如今他又加入了不列颠空战的行列。
34
德军战斗机从被占领的法国机场起飞,攻击英国南部英吉利海峡的护航舰队、港口和机场,结果以损失1000架的代价击落400架英军飞机。
英国飞行员竭尽全力进行围追堵截。丘吉尔声称: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为这么多的人做出过这么大的贡献。
希特勒被迫推迟入侵计划,这也是他首次遭遇挫折,急功近利的希特勒决定改变战略,轰炸英国城市,由此迫使英国投降。
35
白天,德军轰炸机对考文垂和伦敦展开连番轰炸,英国平民死伤惨重,但事实将证明,希特勒的这一决定是一个重大失误,因为这为本已如同强弩之末的英国皇家空军提供了喘息之机。
德军的轰炸并未摧毁英国人的意志,他们在自家花园里挖掘掩体,他们在夜间躲入地下睡觉,第二天继续工作。他们从未丧失信心甚至幽默感。丘吉尔说道:“在伦敦,在希特勒扬言要将其炸为废墟的地方,我们的人民仍旧毫不畏缩地坚持战斗。”
希特勒暴跳如雷,称丘吉尔是个受犹太人支配的酒鬼。从此,希特勒碰到任何挫折都会把怒火发泄到犹太人身上。
36
1940年10月12日,在犹太人的赎罪日这天,一堵3米高的高墙耸立在华沙的犹太人聚居区,其中关押着50万犹太人,包括男人、女人、儿童和老人,等待他们的是饥饿、寒冷,还有死亡。
在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脉的博格霍夫别墅,希特勒的情人爱娃·布劳恩拍下了希特勒庆祝1940年圣诞节的场面,环绕在希特勒身边的都是纳粹显要的子女,希特勒此时正在绸缪另一项计划,或者说另一场豪赌,那就是挥师东进,占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只是他的权宜之计,现在不列颠之战的失利迫使他不得不加快步伐,整个世界即将迎来又一场血雨腥风。
《天启》2解说词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