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007】
普本·广播剧《第一枪》第05期
作者:美人虞
排行: 戏鲸榜NO.20+
【禁止转载】普本 / 近代字数: 3371
4
3
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原创作品
角色5男2女
作品简介

1995年,记者找到胶东抗日女将赵小文,向她了解胶东抗日英烈理琪同志,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03-28 16:14:05
更新时间2024-08-09 15:06:10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剧本角色

理琪

男,29岁

原名游建铎,河南太康县地主之子,电台代号“铁匠”,化名“王奇”。曾任中共胶东临时特委书记、临时工委书记、特委书记。领导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威海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1938年2月13日,在雷神庙战斗突围中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0岁。

赵小文

女,28岁

(虚构人物)河南太康人,理琪未婚妻,黄埔军校第一批女学员。1933年与宋澄一起做地下工作,1935年在文登加入于得水的部队,1937年参加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威海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参加雷神庙战斗成功突围。

林一山

男,26岁

山东文登人。曾参加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威海抗日武装起义和雷神庙战斗。曾任胶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总指挥。

宋澄

男,26岁

山东荣成人,电台代号“木匠”,化名“宋慈”。1931年在北平燕京大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了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任“第三军”第一大队政委、中共胶东特委委员。

于得水

男,31岁

原名于作海。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参加胶东“一一·四暴动”,任特委直属大队队长;1937年带领部队参加“天福山起义”,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队长;他带领部队转战胶东,屡建奇功。

张修英

女,29岁

山东沟于家村人,张修己的姐姐,理琪假扮的妻子。

展开

《第一枪》第05期

编剧:美人虞

一、本期故事梗概

        理琪和宋澄发现对方竟是自己做地下工作时的上下线,两人认作兄弟。看守长不同意狱中共党向抗战前线捐款,理琪就带领同志们绝食,这一举动感动了国党看守长和狱卒,大家一起纷纷捐款。国共两党正式合作后,理琪等人被释放,理琪和宋澄带领同志们回到文登,组建第三军,理琪和赵小文去看张修英绣军旗,理琪捡到了赵小文落下的护身符。张修英刚绣完军旗,李柱子却慌慌张张跑来。

二、角色简介

理琪:原名游建铎,河南太康县地主之子,电台代号“铁匠”,化名“王奇”。曾任中共胶东临时特委书记、临时工委书记、特委书记。领导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威海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1938年2月13日,在雷神庙战斗突围中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0岁。

赵小文:(虚构人物)河南太康人,理琪未婚妻,黄埔军校第一批女学员。1933年与宋澄一起做地下工作,1935年在文登加入于得水的部队,1937年参加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威海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参加雷神庙战斗成功突围。

老年赵小文:(虚构人物)赵小文老年时期。

林一山:山东文登人。曾参加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威海抗日武装起义和雷神庙战斗。曾任胶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总指挥。

宋澄:山东荣成人,电台代号“木匠”,化名“宋慈”。1931年在北平燕京大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了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任“第三军”第一大队政委、中共胶东特委委员。

于得水:原名于作海。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参加胶东“一一·四暴动”,任特委直属大队队长;1937年带领部队参加“天福山起义”,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队长;他带领部队转战胶东,屡建奇功。

张修英:山东沟于家村人,张修己的姐姐,理琪假扮的妻子。

张修己:山东沟于家村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参加胶东“一一·四暴动”,任第二大队政委;1935年12月,任中共文登临时县委书记;1936年,任新成立的中共文登县委书记;1937年,中共胶东特委重新组建,任特委委员,参加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任胶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军械部部长。

赵杰:国党热血青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柱子:山东沟于家村人,共产党员,刘紫英的丈夫。

姚仲明:共党被捕同志。

赵健民:共党被捕同志。

王明胜:国党监狱看守长。

三、Pia戏角色分配(5男2女)

1.男角

男一:理琪

男二:宋澄、于得水

男三:林一山、王明胜

男四:张修己、赵健民

男五:李柱子、赵杰、姚仲明

2.女角

女一:赵小文、老年赵小文

女二:张修英

四、温馨提示

五、剧本正文

MD中文配音社
欢迎收听由MD中文配音社出品原创广播剧《第一枪》第五期,导演:之秋(MD中文配音社),编剧:美人虞(壹纸编剧社)
5-1

1936年12月,监狱

@ 理琪、宋澄

(两人同入)

理琪:难道?你是木匠?

宋澄:难道?你是铁匠?

理琪:(欣喜)真是你!

宋澄:(欣喜)难怪你的诗里写了这么多“铁”字!

理琪:【撑起身子】(吃痛)嘶……

宋澄:(担心)小心!你躺好别乱动!(热泪盈眶)没想到,还能在这儿遇到你!

理琪:(热泪盈眶)太好了!你还活着!

宋澄:(激动)是啊!【扶着他躺下】你别激动!要保重身体,才有革命的本钱!

(两人会心一笑)

宋澄:其实宋慈是我的化名,我叫宋澄,“澄澈”的“澄”,三点水。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