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得如何求助,也是一种能力
48、在上篇中,我们讲了如何有效说服别人并解决问题。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来讲如何适当向别人求助,并在有效解决问题的同时,收获和对方的友谊。放下身段,衷心去请求别人的帮助。当我们身处高位,去要求他人做事情时,我们会发现,往往收效甚微,或者最后的结果并不理想。这个时候,让我们换一种方法,放下架子请求别人的帮忙。
49、美国最著名的销售员肯·戴克先生曾说到一个例子,他以前寄给代理商的询问函件,所得到的回复信件总数还不到全部发出信函的8%。假如有15%的回信,就已经很不错了。可在他学习了卡耐基的社交技巧并成功运用在工作中以后,信函的回复率高达42.5%,上升了三倍。这些创造奇迹的信件,其实内容很简单。肯·戴克把主题定位在“请求帮忙”:先让收信人感觉到自己受到了重视,优越感倍增;之后讲述这次合作的主要目的,但在讲述的过程中,戴克先生没有强调自己的公司多么有名,而是强调他有多么仰仗对方。并且说“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甚至都不能向公司的经理汇报工作,只有您才能回答我的问题。”
50、请求帮助的重点,就是让对方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受到尊重。因此,戴克先生不仅放低了姿态,还一直用“您”来称呼对方。正是因为这种被尊重的感觉,会让被请求帮忙的人敞开自己的心扉,发自内心地想要帮助你。富兰克林也同样用过这个方法,把一个政界仇敌变成了终生的好朋友。 在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他将所有的积蓄都投资在了一家印刷厂中。因此他必须设法让自己成为那家印刷厂所在城市的议会书记,因为那个职务,更容易接到政府的印刷生意。
51、但是有一点,富兰克林有个敌人,他是在议会中最富有、最有能力的人,如何突破这个障碍就成了当时的富兰克林最大的难题。继续和政敌对着干,显然是吃力不讨好,去迎合政敌,又一定会引起对方的轻蔑和怀疑,那么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富兰克林通过朋友了解到,那位政敌的藏书馆里有一本极为少见的奇书。之后富兰克林便写信给他,求这位政敌能够将书借给自己。
52、信中富兰克林只做了一件事:触动他的虚荣心。富兰克林在信中表达了对对方的知识和成就表示钦佩,并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仰慕之情。之后,这位政敌很快就托人把书送来。一星期后,富兰克林把书还给对方时还附上了一封信,深深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几天后,当富兰克林与这位政敌见面时,这位政敌不仅主动开口跟富兰克林讲话,并且讲话的语气非常客气。还表示,之后在其他事上也愿意帮助富兰克林。这种态度的改变,就是富兰克林请对方帮忙,使对方获得了充分的自重感而得到的。
53、满足对方的内心需求。在社交工作中,为了能够达到最好的预期效果,我们可以在请求别人帮忙的同时,去鼓励他。颇具影响力的畅销小说家霍·凯恩自小喜欢诗词歌赋,尤其着迷于罗赛谛的作品,有一次,他把自己赞美罗赛谛的文章复印了一份,寄给罗赛谛,罗赛谛见到后十分高兴;“懂得欣赏我的作品,并且有这么高超见解的年轻人,想必十分聪明。”于是,霍·凯恩获得了罗赛谛的赏识,并邀请他来到伦敦,担任他的私人秘书。这成了霍·凯恩一生的转折点。由于这个新职务,他能见到许多当代有名的作家。这些有名的作家给霍·凯恩提供了大量的意见,并且不断鼓励他。没过多久,霍·凯恩就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
54、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日常沟通和交流中,试着去满足对方在知识、能力、判断力等内在方面的虚荣。对于你不是很了解的事情,试着说:“你这么厉害,一定很了解吧。”这不是恭维,而是撩起他的虚荣心,让他感到高兴。每一个人都希望被认为是有知识、有教养的人,如果你不忘时常用“你懂得真多”、“你好专业”、“你真是有先见之明”等去满足别人在这方面的需求,也就能更容易地使他对你产生信赖和好感。
55、曾经有一位催眠专家表示,如果你想催眠一位有教养的人,最重要的秘诀是,在事前不露痕迹地给他这样的暗示——知识水准愈高的人愈容易被催眠。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不管这个人是否真的很有教养,他都很容易被催眠。因为他为了证明自己是有教养的,会在潜意识里迫使自己这么做。所以,如果你对人脉广泛的人说:“像你这么受欢迎的人,肯定非常的有能力,大家都愿意来请教你。”这样你就能很容易地博得他的好感,从而进一步促成事情的好结果。
56、“渴望伟大,渴望被认可”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动机。所以有时候,我们请对方帮自己一个忙的同时,不要忘了称赞他。这样不但能使对方获得“自重感”,也能让我们赢得友谊与合作。假若我们想让别人喜欢我们,就要永远让对方觉得我们认为他很重要。不同的人群,在内心深处都有不同的需求。除了渴望伟大之外,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因此,尊重人也是我们基本的素养。如果一个人不能满足他人的这种最基本、最简单的需要,那么这个人自然不会得到他人的喜欢,也不会有让人愿意与他相处。
57、举个例子来说,若你在餐馆中点了炸薯条,而服务员却端给你土豆泥,如果你是:“对不起,麻烦你,但我比较喜欢炸薯条。”服务员可能会回答:“一点也不麻烦。”然后高高兴兴的把炸薯条换走。因为我们已经对她表示了充分的尊重。古人曾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只有尊敬别人,别人才会尊敬自己,互相尊敬才能互相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