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123】 读物本·被人遗忘的编剧

作者:老韩来了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5509
4
3
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1男0女
作品简介

摘自《老梁看电影》之幕后,本文仅供研读练习之用。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4-14 18:49:59
更新时间2024-04-15 11:08:31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剧本角色

1

男,0岁

1

被人遗忘的编剧

1

       当人们说起电影的时候,好像永远关心的只有导演和演员。但只有观众走进电影院的时候才明白,真正吸引人的电影,最关键的是剧本,以及创造它的编剧。只有好的编剧,才能够将电影用一种宏观有效的方式构建起来,才能够将每个人物都刻画到位。也就是说,有好的编剧,才会有好的电影。

2

       几年前国产电影也是有小黄金期的,2012年的时候,宁浩的《黄金大劫案》、管虎的《杀生》这些片子陆续上映。观众感觉好像中国的第六代、第七代导演现在已经成气候了,可是在和这些人交流的时候才发现,他们一个个都唉声叹气,感觉中国的电影不好做。看起来动辄都是上亿票房的电影,怎么能说电影不好做呢?后来才发现,这些导演异口同声,都认为找个好剧本拍电影太难了。

3

      很长时间以来,很多人都说张艺谋的电影场面很厉害,但是一到讲故事的时候就不行了。也就是说张艺谋的电影编剧都很差。可是放眼整个中国电影界,谁敢说自己的编剧妙到毫巅呢?恐怕好多人都不敢这么说,这就是因为长期以来都没有好的剧本。为什么没有好剧本呢?毫无疑问是编剧不行。为什么编剧不行呢?对编剧实在太忽视了。所以这一篇要说的就是长期以来被大家遗忘了的编剧。

4

       在国内电影当中编剧的地位挺低,因为整个电影行业普遍有点儿轻视编剧。最典型的是在2010年,金鸡百花电影节居然把最佳编剧奖取消了,引起舆论界一片哗然。因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的电影节上都有最佳编剧奖,甚至最佳编剧奖和最佳电影奖是齐头并进的、同样受到重视的,但是金鸡百花奖竟然把最佳编剧奖取消了,这就是因为人们普遍都不重视编剧。

5

       其实近些年大家对电影的重视程度已经很高了,因为对电影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了,但是大多数投资却都扔到导演和演员那儿去了,一部电影大半的片酬都给了导演和演员,剩下的放到编剧身上就没有多少了。还有很多人根本不重视编剧,拿个本子随便拍,几个人在一块商量着,就靠一些创意和场景就将一部电影架起来了。所以我们的电影普遍缺乏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因为编剧不仅是情节的推动者,还能赋予影片一些文化内涵,如果轻视编剧,后果就是电影的文化含量不足,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

6

      说起编剧的事情,前车之鉴就是香港电影。香港电影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非常繁荣,伊朗电影、日本电影、韩国电影,没有哪个能跟香港电影叫板。香港电影当时独步亚洲,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原因,就是因为重视编剧。如果说香港电影的辉煌都是编剧带来的,那显然有些不客观,但是重视编剧是香港电影获得辉煌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毋庸置疑的。后来香港电影一点点没落了,这个过程恰恰是电影商业化的一个结果。电影无处不在、泛滥成灾,催生了很多快餐式的东西,很多导演不重视编剧,没有给编剧更多的创作空间,所以香港电影在九十年代开始就一点点衰落了。

7

       我首先讲讲,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是如何重视编剧的。首先要说的这个人就是古龙,古龙是台湾著名的武侠小说家,他在四十八岁的时候因为静脉出血和肝硬化死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古龙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编剧。一开始他写的武侠小说被大量拍成电视剧,于是就有人找到古龙,说你索性就直接给我们写剧本吧。古龙那个时候厉害到什么程度?导演找他拿剧本,他迟迟拿不出来,导演气得直骂。古龙见导演的时候,说导演你来我跟你说句话,于是趴在导演耳边说两句话,于是导演就乖乖让财务总监给开支票。

8

       古龙就是有那么大的魔力,他答应导演就一定能够写出高水准的剧本,导演一看有了好的剧本电影就能大卖,挣钱的机会也就有了,所以心甘情愿先把钱给他。古龙那时候真的是编剧中的大腕,他当时写的武侠小说广受欢迎,很多作品都有非常多的读者。而且古龙武侠小说本身的格局就很像剧本,有具体的日期,具体的人物说明,很多场景的构建也像剧本一样。那个时候古龙创作的剧本谁演谁火。当时狄龙演的是《天涯明月刀》中的傅红雪。古龙的剧本写得非常精彩,狄龙演得也非常出色,所以后来狄龙也出名了。当时香港有句话叫:“古龙加狄龙就等于票房。”这个意思非常清楚,就是编剧加演员就是票房,基本上都没有导演什么事情了。

9

  知识链接

       狄龙,本名谭富荣,1946年8月19日生于广东新会。著名的动作演员、导演、编剧。代表作品有《刺马》《英雄本色》等。

       当时的香港电影界普遍看重编剧和剧本,因为一个好的编剧能够带来精彩的故事,这种精彩的故事才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在那个时代靠编剧成为亿万富翁的还有另外一位,那就是倪匡[kuāng]。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倪匡,但是应该知道《卫斯理》系列,倪匡就是《卫斯理》系列的作者,他的笔名也叫卫斯理。倪匡的创作巅峰就是写剧本的时候,当时他写过《六指琴魔》和《精武门》,这些都是非常精彩的剧本。《六指琴魔》使林青霞完成了一次转型,而在《精武门》当中,倪匡编出来的人物陈真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10

      倪匡的创作生涯高峰有三十年,在这期间他每天写剧本写小说一万多字,而且三十年来从没重样过,这就非常厉害了。倪匡说华人世界里写字最多的应该就是他。他在七八十年代靠写小说和剧本,一年的收入就能够达到200万港币,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小型上市公司一年的收入。所以倪匡在那个时候也是香港电影界人人都追捧的大腕,拍电影的导演都想找他写剧本,就是希望他能给写个好的剧本。倪匡和古龙一样,都是嗜酒如命的人,他跟古龙两个人一块喝酒,经常是喝完了酒之后俩人再一起到医院打吊瓶。后来倪匡岁数大喝不动了,就说要戒酒。其实他说的也并不是戒酒,而是少喝点儿不能喝醉。倪匡还有这样一句话,说这个世界发展的动力,就是下一辈不听上一辈话。虽然说听起来是个不大靠谱的老头,但是他在编剧界获得的辉煌人人认同。

11

       在2012年的时候,香港金像奖给倪匡颁发了终身成就奖,这就说明了当时电影界对编剧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所以铸就了香港电影七八十年代的辉煌。但是到九十年代以后,香港电影出现了一股非常不好的风潮,出现了很多抄袭、翻拍、粗制滥造的现象,或者靠明星大腕和稀奇古怪的场景来串起电影。比如说当时周润发拍了电影《赌神》,后来王晶也拍了一部电影《赌侠》,马上就超越了《赌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王晶这样的导演就拍了一大堆烂片出来,但是即便这些电影没有好的剧本,票房也不错。因为这些电影能够抓住观众的一些焦点,制造出一些噱头,所以王晶当时也算是获得了成功。于是很多人发现即便没有好的剧本,也能拍出赚钱的电影,只要找几个大腕来演就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差点儿就埋没了一部真正的好片子,那就是《无间道》。

12

       我们都知道《无间道》是2002年出品的,但是《无间道》的剧本在1994年就写出来了,写这个剧本的人是麦兆辉,现在麦兆辉、庄文强、庞耀祥这些香港导演在内地都很活跃。麦兆辉当时拿这个剧本到处找人看,很多导演都说挺好,一出价就不买了,因为当时拍烂片挣钱,为什么要专门砸钱买这么好的剧本呢?所以麦兆辉最后四处没招,几乎要把这个剧本放弃了。但是2000年的时候终于迎来一个机会,寰亚公司要投资买他这个剧本了,这才拍成了《无间道》系列电影。

13

      《无间道》堪称是香港警匪片的复活之作,如果没有这部电影,香港警匪片几乎都要死了。最开始麦兆辉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就是写一个黑社会老大的儿子被绑架了,然后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后来写着写着他有了不一样的灵感,于是就写出了两个卧底,一个代表黑社会到警察局卧底,一个代表警察到黑社会卧底,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刘德华、梁朝伟精彩的演绎。

14

    知识链接

      《无间道》是寰亚电影发行公司于2002年出品的一部警匪片,由刘伟强、麦兆辉执导,刘德华、梁朝伟、黄秋生、曾志伟等主演。该片讲述的是两个身份混乱的男人分别为警方和黑社会的卧底,经过一场激烈的角斗,他们决心要寻回自己的故事。2003年,该片获得了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奖、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奖等奖项。

15

      《无间道》这个剧本不仅使电影《无间道》获奖了,还被美国人买去,好莱坞把它买下来拍了一部电影《无间行者》,这部电影也在奥斯卡上斩获了几项大奖,包括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以前都是我们改好莱坞的电影剧本,但是如果剧本好的话,好莱坞也会反过来买中国的剧本去改,所以说编剧对电影业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现在的香港电影确实不怎么重视剧本,比如说王家卫拍电影的时候经常连剧本都没有,把演员叫过来就开始演,一遍不行再换另一个思路演。这几年香港电影北上到内地来,和很多内地的导演之间冲突不断,因为内地学院派的导演都很重视剧本,一个电影在拍之前可能剧本就要改好几十稿。但是香港导演是边写边拍,边拍边改,边改边写,再写再拍,这样的流程就会造成剧本的随意性很大,有时候台词都没有固定的。

16

       所以,这几年能看到香港导演在大陆拍的电影也不是很受欢迎了。有的香港导演拍了电影,都被大家说成是烂片。2011年投资超过三亿的电影中,香港导演的只有徐克的《龙门飞甲》,其余的都是内地导演。之前的香港电影有非常细致的工种技术,现在也被大陆学来了。因为大陆电影在剧本等其他方面有些优势,所以很快就超越了香港导演,之前兴起的第七代导演在香港导演面前已经不落下风了。所以香港电影的没落虽然是综合原因造成的,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和他们不重视编剧有直接关系。

17

       其实内地这些年对编剧也越来越不重视,之所以能有一些不错的电影,往往是因为导演本身就参与编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冯小刚,很多人都说冯小刚的成功离不开王朔。因为冯小刚本身是搞美术的,是美工,后来他参与了编剧,就是王朔带出来的。内地的第一部室内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编剧就是以王朔为主。但是其中有几集王朔就让冯小刚写,相当于王朔带着冯小刚做编剧。冯小刚在当时就体会到了王朔的京味幽默,并且逐渐把这种风格融合到自己的剧作当中。

18

       因为冯小刚本身干过编剧,所以他对剧本是非常重视的,这样冯小刚的电影在内地有很高的票房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只有好的电影剧本,才能抓住观众的喜好。很多人都说《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改编自王朔的《动物凶猛》。其实并不是那样,小说《动物凶猛》是王朔写的,但剧本《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写的。姜文找王朔写剧本,但是王朔不干,于是姜文就把自己憋在屋里,二十多天写出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其实王朔在姜文的电影里还演过角色,电影里有一个黑社会老大,他调解两帮打架的人,还说了一句“五洲震荡何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话,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因为王朔小时候就有一种当小流氓首领的冲动,在这部电影里算是美梦成真,实现了一回。

19

知识链接

       王朔,1958年8月23日出生于南京,中国内地作家、编剧。1978年,他开始创作,先后发表了《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动物凶猛》《无知者无畏》等中、长篇小说。出版有《王朔文集》《王朔自选集》等。后进入影视业,电视剧《海马歌舞厅》和《编辑部的故事》都获成功。

20

       可见王朔并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的编剧,但是冯小刚的《甲方乙方》确实是王朔参与编剧的。有人说《甲方乙方》编剧里没有王朔,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当时王朔的作品被称为京味文学,说得不好听一点儿就是痞子文学,这种风格在当时跟主流价值观有点儿相悖。之前冯小刚按他的剧本拍过一些片子,但是最终没通过审查。这次为了通过审查他不敢挂王朔的名,因为在当时王朔代表着非主流的文化,其实这也是当年的一种偏见。所以在《甲方乙方》拍摄的时候,冯小刚就和王朔说不要署名了,这样才好通过审查,王朔也很大度,这样才有了《甲方乙方》的一炮打响。

21

      王朔带给冯小刚的好东西有很多。很多人都说冯小刚的电影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当中有很吸引人的特点,就是京味幽默。在《甲方乙方》里有一个桥段是这样的,葛优和刘蓓两个人在公交车上夸人,最后一直到抓小偷,那段就是典型的王朔的京味幽默,这段观众看得都很开心,这就是王朔给冯小刚编剧带来的一些活跃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冯氏幽默可能也就不成立了。

22

       冯小刚的作品还有一特点是很生活化。一个好的编剧一定明白,能够获得好的票房的电影一定是生活化的。冯小刚的《甲方乙方》里,有些题材就取自他们的生活。《甲方乙方》里办了一个好梦公司,这个公司其实真实存在过。九十年代初的时候,王朔、冯小刚几个人凑在一起就弄了这么一个公司,董事长是王朔,总经理是冯小刚,还有一个财务总监,这个公司当年也是替别人圆好梦,结果也是无疾而终,最后解散。那时候开公司是件很时髦的事情,当时有人这么说:一根电线杆子倒了,砸到十个人,其中就有九个人是总经理,还有一个人是副总经理。这一段经历被王朔写进《甲方乙方》的剧本当中,这就是取材于真实生活。在《甲方乙方》结尾的时候,冯小刚几个人坐到一起说这公司要散伙了,维持不下去了,那也是当时的真实的场景。最终在电影当中,这一段拍得非常幽默。

23

       所以说冯小刚跟着王朔一起编剧的时候,汲取了无穷无尽的力量,最终才打造了冯氏电影品牌。当然冯小刚本人是非常聪明的,他不仅跟王朔学,还把生活当中的很多事情都糅进来。当年他开始当导演的时候,中国电影的投资如果有几百万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个大老板牟[móu]其中,他说可以给电影投资两亿美元,这下把所有导演都吓傻了,都说不可思议。

24

       牟其中说这都不算什么,于是就说起他正琢磨个计划,想要把喜马拉雅山炸个五十公里的口子,然后让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都过来,这样就可以彻底改变西藏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让西藏地区、青藏高原变成富饶的鱼米之乡,这个构想当时把冯小刚他们都震傻了。冯小刚回家之后,满脑子都在想这件事情,想想觉得这是不可能的。首先,如果要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五十公里的口子,那估计得很多个原子弹才能完成,这样原子弹带来的危害会使得尼泊尔和西藏附近的山上一百多年寸草不生,这简直就是生态灾难。其次,如果把山口炸开了,暖湿气流来了,青藏高原万古不化的冰雪一下化了,那么在下游的十几个省就全部被水淹了,所以这怎么可能实现呢?

25

       听到这儿你可能觉得耳熟,在《不见不散》电影里边,有一个桥段是葛优跟徐帆吹牛,他画个图在黑板上,说把这个喜马拉雅山炸个口子,暖湿气流进来怎么样。其实这就是当年冯小刚听了这个段子之后,把它用到电影《不见不散》当中了。这就是冯小刚,他懂得从生活当中汲取养料,并且把这些东西都放在自己的电影当中。因为他之前做过编剧,所以他知道哪些东西好,哪些东西接地气,所以冯小刚的电影通常都很受观众的欢迎。这和他重视电影剧本有直接关系。

26

       说这些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并重视电影剧本,因为电影不仅仅是个技术工作,它还是一个文化工作。除了有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人,还有一种内在的人文力量在起作用。而不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文力量,都需要编剧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不能仅仅由导演和演员把握和演绎。如果没有编剧的构架,电影的结构可能会松散,内在的文化张力也体现不出来,在拍摄的过程中随意性也会太大。所以说编剧是一部好电影的开始,也是一部好电影的灵魂之所在,只有拥有了上好的电影剧本,才有可能拍出举世闻名的经典电影。现在有些导演不重视编剧,真的是非常错误的。他们如果仅仅把电影看作一种技术工种而没有把它看作一种文化工种,这样拍出来的电影注定是没有文化内涵的,中国电影也注定难以走向世界。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