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韵母绕口令
以下是针对不同韵母的长篇绕口令,涵盖a、o、e、i、u、ü等常见韵母,方便练习区分:
《杂耍家与歌唱家》
张家有个杂耍家,专耍杂耍顶呱呱,
耍个瓦罐转得快,耍个瓷碗不沾沙,
耍到正午太阳辣,口渴喝碗菊花茶。
李家有个歌唱家,嗓子亮得赛唢呐,
唱支山歌穿云去,唱支小调落晚霞,
唱到黄昏月亮爬,饿了啃块萨其马。
杂耍家见歌唱家,笑着开口把话拉:
“你的歌声顶呱呱,我的杂耍也不差,
不如来段绕口令,专把韵母‘a’来押,
谁念得顺,谁把对方技艺学,
念不顺,就得帮着拎三天帕!”
歌唱家点头答:“比就比,我先来段长的——
‘杂耍家,耍瓦罐,瓦罐上面画兰花,
兰花旁边站喇嘛,喇嘛拍手笑哈哈,
杂耍家,不含糊,瓦罐抛得高过塔,
塔上鸽子惊飞起,围着瓦罐叫喳喳!’”
杂耍家接茬念得更溜:
“‘歌唱家,唱山歌,山歌飞过青瓦坡,
坡上有棵大红花,红花底下卧黑鸭,
黑鸭听见歌声醉,摇摇摆摆上岸坡,
跟着调子哼呀呀,引得路人笑哈哈!’”
两人越念越起劲儿,围观街坊拍巴掌,
“a音嘴巴张得大,‘家、耍、瓦、花’别念差,
练熟这段绕口令,说话清楚不打岔!”
《坡上鹅与河里藕》
坡上卧着一只鹅,河里长着一片藕,
鹅儿伸颈望河里,藕叶圆圆遮水流。
哥哥提筐坡上走,要采藕,要赶鹅,
鹅儿叫着“嘎嘎嘎”,藕叶摇着“哗啦啦”。
“鹅儿鹅儿别乱跑,帮我看着河底藕,
藕白如玉藏泥里,采来炖肉香满锅,
要是乱跑踩坏藕,晚上没得鹅食啄!”
鹅儿听了偏要闹,扑棱翅膀往河跳,
踩得藕叶团团转,溅起水花打湿袍。
哥哥气得直跺脚,对着鹅儿念起绕:
“‘坡上鹅,河里藕,鹅踩藕叶藕摇头,
藕叶下面藕根稠,鹅嘴啄藕藕滑走,
哥哥采藕怕鹅闹,鹅闹哥哥难采藕,
要想采到好莲藕,先把鹅儿赶上坡!’”
鹅儿似懂又非懂,嘎嘎叫着念(其实是叫):
“‘嘎嘎嘎,坡上藕?河里鹅?
哥哥采藕我来瞅,瞅着瞅着脚滑溜,
溜到河里踩藕叶,藕叶骂我是笨鹅!’”
这段绕口令,专练韵母“o、e”,
“坡、鹅、藕、河”要分明,嘴巴圆扁别弄错!
《小鸡与小鱼》
溪边长着一片篱,篱下住着一群鸡,
鸡妈妈,叫叽叽,领着小鸡啄小米,
小米香,小鸡喜,啄得地上光秃秃。
溪里游着一群鱼,鱼儿摆尾吐气泡,
大鱼儿,小鱼苗,围着溪石捉迷藏,
溪水清,鱼儿俏,游得水面起涟漪。
小鸡见了溪里鱼,伸长脖子“叽叽”啼:
“‘小鱼小鱼快上来,跟我一起啄小米,
小米比那溪虫香,吃了长得胖乎乎!’”
鱼儿摆尾“嘘嘘”语:“‘小鸡小鸡你别急,
溪里有水才舒服,上来怕被老鹰欺,
你若真想来找我,跳进溪里学游水!’”
鸡妈妈听了咯咯笑,对着小鸡念绕语:
“‘篱下鸡,溪里鱼,鸡啄米,鱼游水,
i音嘴巴咧开点,“鸡、溪、米、鱼”要念准,
别把“鸡”念成“基”,别把“鱼”念成“于”,
练熟这段不费劲,说话伶俐人人喜!’”
《四季果蔬谣》(含a、o、e、i、u、ü等多韵母)
村东头有个老王家,院里种满四季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