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913】
读物本·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2
作者:无…為
排行: 戏鲸榜NO.20+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3687
0
1
1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汉语言文学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9-05 21:41:55
更新时间2024-09-21 19:13:41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大堰河——我的保姆》

1、简析艾青笔下的大堰河形象。(简答题)

大堰河是旧中国南方农村的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形象。

(1)作品展示了其贫困的生活地位和被压迫的命运,通过她痛苦而悲惨的一生的描写,控诉了旧社会的黑暗与不义。

(2)作品表现了她勤劳能干的品德和善良美好的天性

(3)诗人通过大堰河的形象,歌颂了中国劳动妇女的优秀品德。

《防空洞里的抒情诗》

1、简析穆旦诗歌《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中的诗人对“战争”的思考。(简答题)

(1)在现实与想象的纠结、对比和反讽中,传达出诗人对战争的独特观察和思考。

(2)描述了战争给民族命运和个体生命造成的严峻痛苦的现实,控诉了战争的残暴,表现了生者与死者对“死亡”炼狱磨难的共同担当。

(3)通过对炼丹术士的想象和对防空洞里人们谈笑的描写,表达诗人对血腥战争的嘲讽。

《纤夫》

1、简析阿垅诗歌《纤夫》中对纤夫形象的刻画。(简答题)

(1)“纤夫”是古老、沉重、勤劳、勇敢、无畏的中国劳动人民的化身。诗人着重“力”和“神”的展示,着重表现纤夫与逆风、逆浪的拼搏。

(2)既描绘了在长江上艰难跋涉的纤夫,又表现出了一种深藏在普通人民身上的坚韧强劲的古老民族精神和顽强生命力。

《金黄的稻束》

1、分析郑敏诗歌《金黄的稻束》中“金黄的稻束”的意象以及诗中所运用的多种艺术手法。

(论述题)

(1)“金黄的稻束”的意象及其含义:诗人通过类似联想把金黄的稻束想象成有着皱了的美丽的脸的“疲倦的母亲”的雕像,没有那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就没有丰收的金黄的稻束,由此表达了对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的崇高敬意。

(2)诗中运用的艺术手法:作者不单是借景抒情,更主要的是寻找抽象与物体之间的内在契合,运用形象性词汇来承受思想,从而使形象与思想达成“孪生体”,达到追求现实、象征和思想的结合,很好地体现了现代诗“思想知觉化”的特征。

《金黄的稻束》借助象征和联想,将知性与感性糅合为一体,在连绵不断的新颖别致的局部意象转换中,含蓄地表达出对丰产、收获、土地、母亲等极平凡又极伟大的事物的充溢着哲思的赞美之情。

《力的前奏》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