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195.“十七年文学”中的工业题材小说
【答】反映工业建设的长篇小说,如周立波的《铁水奔流》、雷加的《春天来到了鸭绿江》、艾芜的《百 炼成钢》、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草明的《乘风破浪》,以及杜鹏程的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这类 作品大体反映了“十七年”初期工业战线的生活,表现了工人阶级的精神风貌,但艺术个性普遍较弱。
196.“十七年文学”中的大胆“干预生活”的小说
【答】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刘绍棠的《田野落霞》、李国文的《改选》、李凖的《灰色的帆 篷》等短篇小说,勇于正视现实矛盾,大胆干预生活,触及人的灵魂,表现了较强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意识。
197.20 世纪 50—70 年代台湾小说创作的几种形态
【答】这一时期台湾的小说创作,大致可分为四种形态:
(1)具有浓厚的现代主义文学色彩,以白先勇、王文兴、欧阳子、七等生等人的创作为代表。
(2)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现实主义意味,以林海音、陈映真、黄春明、王祯和等人的创作为代表。
(3)表现海外中国人生活的作品,以於梨华、聂华苓等人的创作为代表。
(4)通俗文学作品,以琼瑶的创作为代表。
198.白先勇、欧阳子、林海音、陈映真、於梨华、聂华苓、琼瑶等台湾作家的小说创作
【答】白先勇主要作品有《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孽子》等。 欧阳子主要作品有《那长头发的女孩》、《秋叶》等。 林海音主要作品有《城南旧事》、《金鲤鱼的百裥裙》、《婚姻的故事》、《晓云》等。 陈映真主要作品有《将军族》、《第一件差事》、《夜行货车》、《赵南栋》等。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