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漱玉词间,一生清照》
每一章节有一段BGM 辛苦手动拉B哦!
1、 第一次在课本里读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时,总觉得这文字是活的——像看见一个梳着双鬟的少女,正对着雨后海棠皱鼻子,眼里的娇憨与灵气,隔着近千年的时光都能漫出来。后来读《声声慢》,又被那“寻寻觅觅”的叠字砸得心口发闷,忽然懂了,这文字里藏着的哪只是花与雨,分明是一个女子从明媚到破碎的一生。我总在想,若李清照能亲自开口,她会怎样说那些溪亭的酒、案头的茶、乱世的泪?于是便有了这篇自传,想借她的口吻,让那些词里的光影、心底的褶皱,都活得更分明些。
序言
2、 捧读这些文字时,总觉得有雨从纸间落下来。
是章丘溪亭的雨,打湿了少女的裙角,混着酒香与笑声,脆生生落在“沉醉不知归路”的词里;是汴京书斋的雨,敲着窗棂,看一对璧人在烛下校书,茶盏倾翻时,溅出“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暖;是南渡路上的雨,裹着战火与离人泪,沉甸甸压在“载不动许多愁”的舟上;也是杭州暮年的雨,冷清清打在梧桐叶上,陪着一个老妪,在残灯里整理故纸,把一生的痛与念,都缝进“生当作人杰”的骨血里。
3、这不是一本寻常的自传。它更像一坛埋在时光里的酒,初尝是少女的甜,再品是相守的醇,后味却带着国破家亡的烈与苦。我们读她的词,总说“婉约”,可在这里,你会看见那婉约背后,是怎样的鲜活与刚烈——她会为一朵花心动,也会为一块碑拼命;会在相思里消瘦,也敢在乱世里挺直脊梁。
4、或许,每个读李清照的人,都在找自己。找那点藏在心底的娇憨,找那份对知己的期盼,也找面对困境时,不肯低头的勇气。而当你跟着这些文字,从溪亭走到暮年,会忽然懂得:那些词里的泪与笑,从来不是故纸堆里的陈迹,而是一个女子用一生告诉我们的事——活得真实,爱得热烈,痛得彻底,才算没辜负这人间一趟。
雨还在下,词还在唱。且听她慢慢说。
第一章:溪亭初遇,少女心事藏
1、窗外的竹影又斜斜地覆在案头,砚台里的墨已凉透。提笔时,总觉指尖还沾着章丘的水汽——那是我半生都在回望的、带着荷香的少年时光。